發新話題

[武俠][長篇] 仙路煙塵(第三卷 第20章)

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   

--------------------------------------------------------------------------------
   
    且說醒言與居盈乾完這兩件不法之事﹐一路狂奔回客棧﹐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的溜進客房。待到到了房裏﹐這倆人也與那吃了驚恐的陳班頭和呂縣爺一樣﹐也是驚魂不定。等過了半晌定下神來﹐兩人這才發覺自己的雙腿都有些不受控制﹐抖個不停﹐說不清楚是因為緊張﹑後怕﹑興奮﹑還是這一晚上的折騰累得雙腿抽了筋。

  「回來了……」

  「嗯……回來了﹗」

  兩人的聲音都有些發抖﹐不過都從對方的眼睛裏看到了喜悅。不管明日結果怎樣﹐總算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並且平平安安的回來了﹗

  其實在老成持重的大人眼裏﹐醒言這劫持上官威逼放人的法子﹐實在是有欠斟酌﹐有諸多行險不妥之處。要是他們的話﹐無論如何也不敢這般輕舉妄動﹐必會反覆考量遷延時日﹐決不會如此魯莽行事。可正因為醒言這市井少年並不知天高地厚﹐那居盈小姑娘以前更是不知道啥叫害怕﹐反覺得醒言這計劃天衣無縫還很有趣﹐又可教訓一下壞人﹐便忙不迭的惟醒言馬首是瞻了。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這倆莽撞兒女說動手就動手﹐居然三下五除二﹐一晚上便把這事給做成了。

  雖然這夜的一帆風順﹐與醒言那還算週詳的計劃頗有關係﹐暗地裏還可能有逛街路過的高人相助﹐但實在還是讓人不得不佩服他倆的運氣和勇氣。很多時候就是這樣﹐對困難預想得越是清楚的所謂智者﹐反而更容易畏首畏尾不敢下手﹐因而只能永遠無成。反而是那些不瞭解前路艱辛的莽夫﹐因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章

第二十章   

--------------------------------------------------------------------------------
   
    且說那位呂崇璜呂老爺﹐遭此大難之後﹐卻如同醍醐灌頂﹐幡然大悟﹐從此竟痛改前非。呂崇璜倣傚那漢初無為而治的郡守曹參﹑汲黯﹐凡事只管其大體﹐少問瑣事﹐放手讓鄱陽縣的商戶豪強來處理地方事務﹔自個兒則整日介只知在衙門飲酒﹐或與夫人治裝冶遊﹐或去那水湖文社會友﹐成日裏快活得緊。沒成想反是這樣﹐鄱陽縣此後卻年年風調雨順﹐孥豐民富﹐竟稱大治。而他那「呂蝗蟲」的外號﹐自此再也無人提起﹐寬忍善良的老百姓﹐從此只知道鄱陽縣有位英明曠達的「呂公」。

  而這呂公呂崇璜的傳奇還未就此結束。呂公年邁致仕之後﹐只在家中與夫人一起頤養天年。卻不料鄱陽湖那邊的大孤山﹐竟真個有賊寇佔山而起﹐兵禍連延數村。而當時的鄱陽縣宰乃一介書生﹐為人孱弱﹐見賊人勢大﹐一時竟惶恐無策﹔經人指點﹐只得登門來向呂老前輩求教。呂公聞聽賊人惡行﹐大怒而起﹐不顧年事已高﹐登高一呼﹐應者雲集。以「鄱陽呂公」的威望清名﹐不數日竟聚起數百民壯。操練數日後﹐呂公崇璜不顧年老體衰﹐讓左右用滑桿抬他上陣﹐督促民勇攻擊賊寇﹔兵眾見呂公竟也親上戰場﹐感動之餘各效死力﹐竟然連戰連捷﹐最終剿滅大孤山寇匪﹐俘虜賊人甚眾。呂公年高之際﹐猶以文職領武事﹐竟就此將那窮凶極惡的賊寇剿滅﹐此事立成當時一段佳話。鄱陽縣一城民眾也俱感呂公大德﹐而當朝皇帝聞其事跡﹐亦親書「當世伏波」之金匾﹐賜予呂公以示嘉勉。

  而那位陳魁陳班頭﹐自從那夜賊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二十一章

二十一章  

--------------------------------------------------------------------------------
   
    正當醒言在那船邊吟誦之時﹐眾人盡皆緊緊盯住他的後腦勺﹐都想等他轉過身來﹐仔細瞅瞅這位氣勢十足的少年﹐倒底長成啥模樣──剛才光顧哄笑﹐還真沒人留心這貌不出眾的粗衣少年﹐具體長啥模樣。

  終於﹐在眾人矚目之中﹐吟誦完畢的少年緩緩轉過頭來──卻見他一張臉正笑得稀爛﹐討好的望向剛才那位羽扇搖搖的富家子弟﹐訕笑著徵求他的意見。

  這場景許是與預想的反差太大﹐大夥兒一時竟沒反應過來。不過﹐醒言那滿臉謙恭無比的笑容﹐和那打著幾塊補丁的粗布衣裳﹐很快讓這些習慣趾高氣昂的船客恢復了正常。這些自信的船客都相信﹐剛才看那小子威勢十足﹐只不過是自己的眼睛被這日光一晃而產生的錯覺。只見那位秋扇公子裝模作樣的搖頭晃腦一番﹐最後給出評語﹕「還行﹐字數對頭﹐只比我那詩稍微差上一截﹔不過已經很不錯了﹗」

  見這場風波已經平息﹐醒言便回到居盈的身邊。小姑娘那壁廂卻一臉不高興﹐奇怪醒言為何與這幫人如此客氣。倒是醒言淡然一笑﹐告訴她不必與這些人計較﹐否則沒的壞了他倆的遊興。聞聽此言﹐居盈這才釋然。

  其實少年心裏還有一個原因並沒有告訴她﹐那就是他其實已經習慣這樣的謙恭了。畢竟自己只是一個身份卑微的山郊窮苦少年﹐又有多少資格可以與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富家子弟計較呢﹖只是﹐聰明的醒言看得出這位純真的少女﹐對他卑微的身份並沒有什麼感覺﹐因此也就不必多言﹐免得又鬧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二十二章

二十二章   

--------------------------------------------------------------------------------
   
    天威難測﹐神恩似海

  ──平潮集句

  正在醒言怒不可遏﹐暗暗攥緊雙拳﹐正準備豁出去讓那廝臉上開花﹐卻發現這滿船原本興高採烈的譏誚聲﹐一時竟漸漸小了下去﹔從怒火中漸漸平復下來的少年這才發覺﹐眼前這片熟悉的天地﹐卻正在發生著駭人的變化﹕那原本晴朗明淨的天空﹐不知何時已是烏雲密佈﹔原本只是輕風細浪的鄱陽湖水﹐現在卻似一鍋正在烹煮的開水﹐漸漸沸騰起來。原本在湖面上覓食的飛鳥現在則蹤跡全無﹐打魚的船家也慌忙收網上岸﹔而在眾人頭頂那烏漆的蒼穹之上﹐道道慘白的閃電正如細蛇般不住的亂躥﹐那濃重深沉的黑雲背後隱隱有風雷之聲滾動。

  此刻﹐整個鄱陽湖的上方﹐恰似有一口大鍋倒扣下來﹐天穹如墨﹐濤聲如沸﹐白晝頓如黑夜﹐朗朗乾坤剎那間變成恐怖的修羅境界﹗

  「船家﹗快划船﹗快劃回去﹗」此時船上眾人個個驚恐萬分﹐在這驚濤駭浪中東倒西歪﹐乾嚎驚叫聲不絕﹐或罵或叱或求﹐所有人都在催促著這船主趕快將船划回。

  醒言和居盈也被這駭人的異狀嚇呆﹐全忘了剛才的不快﹔而居盈畢竟是一女流﹐身輕體弱﹐被週遭惶亂的人群擠得東倒西歪﹔在此緊要關頭﹐醒言也顧不得什麼禮教大防﹐一把拉過少女將她護在胸前﹔少年脊背上不知吃了多少回大力的衝撞﹐也只是緊咬牙關忍住不言﹐死死護住居盈。

  「啊﹗~~這船動不了啦﹗」一聲撕心裂肺的慘叫從那船主的口中傳來。原來﹐這船上的艄工正在拚命的打槳﹐卻發現這槳棹恰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二十三章

二十三章  

--------------------------------------------------------------------------------
   
    凌波微步

  羅襪生塵

  ──曹子建

  便在醒言﹑居盈登上舢板的一剎那﹐眾人頭頂上那醞釀已久的悶雷﹐似乎終於找到宣洩的出口﹐眾人只聽得耳旁「哢嚓──」一聲霹靂﹐那漫天的烏雲為之震動﹐便似在那如火彤雲處被撕開了一個口子﹐忽有一道面目猙獰的血色電光閃現﹐狀若龍蛇﹐直朝這小舢板奔騰而來──

  雲端這驚天的霹靂﹑這閃華的神電﹐來勢端的是迅猛無儔﹐無論是自知難逃天譴﹑自份必死的醒言居盈﹐還是那畫船上自忖已逃出生天沾沾自喜的眾人﹐在這天地巨變前都有若癡呆﹐來不及有任何反應──

  目不及交睫間﹐已是萬事皆休﹑人鬼殊途。

  瓢潑大雨﹐傾盆而下。

  ……

  …………

  ………………

  暄騰的鄱陽湖似已經遠去﹐天地間又陷入了永恆的沉寂。

  「……我這就死了嗎﹖這……這就是黃泉路嗎﹖」

  良久﹐被那驚心動魄的天地之威震暈的醒言﹐悠悠然似乎又有了一絲知覺﹔懵懂間﹐彷彿感覺到眼前有一團朦朧的人影﹐正在焦急的向自己呼喊著什麼。

  終於睜開沉重的眼皮﹐卻看到一張如花似雪的陌生容顏──「呀﹗」剛見到一絲光亮的醒言頓覺眼前一黑﹕

  「罷了罷了﹗終於還是未能逃過此劫﹗這般快便到了陰曹地府了﹐這牛頭馬──」正想至此處﹐少年這才覺得有些不對頭﹕「地府有這麼好看的牛頭馬面麼﹖﹗」

  重又努力睜開自己的眼簾──於是少年便在他十六歲那年﹐看到他這一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五章

第 二十五章   

--------------------------------------------------------------------------------
   
    宗叔的馬車抵達馬蹄山下醒言家的草廬時﹐已經是繁星滿天了。

  當看到兩天未歸的兒子回來﹐老張頭和老伴都很高興。但當他們看清正走進門來的居盈時﹐二老不禁目瞪口呆﹑張口結舌﹗

  醒言見狀心說壞了﹐看爹爹和姆娘這般情狀﹐十有八九是把居盈當成妖狐鬼怪了﹗正要開口解釋﹐卻聽爹娘結結巴巴的驚道﹕

  「仙﹑仙女﹑仙女下凡了﹗」

  「呵~~」醒言聞言這才鬆了一口氣﹐心說這下便好辦了﹐原來爹娘不以居盈為妖﹐反以她為仙。當下﹐待二老神情稍微平復﹐醒言便把居盈先前的晦容之辭又陳說了一遍﹐告訴二老眼前這才是居盈的真實容貌﹔只是陳說中略去了鄱陽湖上的那場驚魂﹐免得二老吃驚受怕。

  聽了醒言的解釋﹐張氏夫婦這才明白過來。原來眼前這位仙子般的女孩兒﹐便是前日那位在自己家中作過客的少女。得悉此中關竅﹐二老反而不太吃驚。只聽醒言的娘瞅著眼前的女孩兒﹐讚道﹕

  「我看前日居盈那聲音﹑那眼睛﹐便一定不是像我們這般的粗陋女子。眼下這仙女兒般的模樣﹐才和她的眼神﹑嗓音相配﹗」

  雖然以前聽過無數遍的誇讚﹐甚至還有文學士為她題詩作賦﹐但居盈聽了醒言娘這樸素的贊語﹐卻忽然覺得很不好意思﹐略帶羞澀的說道﹕

  「姆媽毋相譽﹐居盈陋質﹐容貌怎比仙女……」

  待「驚豔」的風波平復下來﹐善解人意的醒言娘知道他們都餓了﹐便不再多扯閒話﹐只是擺開席面﹐請大家用食。宗叔也被請來一起入座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部-卷首詞

卷 首 詞   

--------------------------------------------------------------------------------
   
    玉笛一管清響

  少年志向堂堂

  清狂何須惆悵

  灑脫莫學乖張

  更沽一觥芳酒

  逍遙自在無妨

TOP

第二部 第一章

第 一 章   

--------------------------------------------------------------------------------
   
    肝腸眉黛千千結﹐煙水雲山萬萬疊

  ──佚名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

  便似那天邊的一行歸雁﹐載著居盈的馬車﹐也在那少年的凝注中﹐漸漸消失在遠方。

  告別了居盈﹐對於醒言來說﹐便似告別了一種生活。與居盈這短短兩三日的相聚﹐對醒言來說卻已是足夠刻骨銘心。

  只是﹐對於醒言這個鄉村市井少年而言﹐用「刻骨銘心」這個詞﹐似乎已經有些奢侈。對於要為生活而奔波的少年來說﹐與居盈這兩三日的同甘共苦﹐也許只是生活中的一個偶然意外。當伊人遠去﹐這一切的一切便又都煙消雲散﹐少年的生活又得回複本來的面貌﹐繼續為那明天的衣食而奔波忙碌。

  提到衣食﹐醒言這才猛然想起一件大事來──他已經兩天沒去那稻香樓上工了。

  「瞧自己這記性﹗都把跑堂這茬兒給忘了﹗」醒言心下暗暗責備自己﹐「不能再在這兒發呆了﹐得趕緊去那稻香樓看看﹗還指不定那劉掌櫃有什麼說辭呢──大概狠扣一把工錢是免不了的吧……」

  醒言他爹老張頭﹐這兩天正好獵到幾隻野兔﹐本來想讓兒子順路捎去城裏販賣。但醒言覺得自個兒已經曠工兩日﹐如今再帶著自家的山產野物過去﹐掌櫃的更不會有好臉色。於是醒言便跟父親說明原委﹐父子二人便一起趕路直往饒州城而去。

  等到了稻香酒樓﹐醒言這才發現事情比他想像的要嚴重得多──由於兩天沒來﹐不光他這個月的工錢劉掌櫃是一個子兒也不給﹐而且更糟糕的是﹐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章

第二章   

--------------------------------------------------------------------------------
   
    小童子﹑志氣高﹐想學神仙登雲霄﹔日上三竿不覺醒﹐天天夢裏樂陶陶﹗

  ──《仙劍奇俠_九仙調》

  其實﹐所謂的求仙慕道﹐充其量只是醒言纏著清河老道拜師的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已。真正的原因是﹐醒言現在正到了長身體的時候﹐食量大增﹐饒是家中靠山吃山﹐張氏夫婦是省了又省﹐但仍有支持不起之虞。且那醒言在饒州城內並無落腳之處﹐每天還得趕很長的路才得回到郊外的家中。雖然一雙腿腳倒是因此鍛煉得強健無比﹐但對於醒言這麼一個少年郎來說﹐天長日久下來還真是件苦事兒。

  雖則醒言和清河老道混得很熟﹐偶爾也可在這「羅浮山上清宮饒州善緣處」打尖。只是這善緣處並不僅僅是清河老道一人打理﹐他手下還有兩位小道士﹐淨塵和淨明。這倆小道士雖然要比清河老道低上一個輩分﹐但在天生觀感敏睿的醒言看來﹐這倆道童似乎對清河老道並不是十分尊敬。

  也許﹐這倆小道士厭煩醒言的借住﹐或是情有可原。雖然這些道士輩分低微﹐但能夠加入上清宮這天下聞名的清高道門﹐俱是費了一番心力﹐就盼著能學幾手道術回去榮耀鄉里。誰知莫名其妙卻被遠遠的打發到這兒乾些雜役的活兒﹐實與充軍發配無異﹐忒個倒霉﹐便連那家書都不太好措辭﹐正是一肚子怨言。雖然道家講究清淨無為﹐但積著這一肚子晦氣﹐卻還是不免對醒言這個揩油的俗家少年沒什麼好臉色。

  這些年在書塾和市井間的歷練﹐醒言也已非當年那個山中的懵懂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 三 章

第 三 章   

--------------------------------------------------------------------------------
   
    流轉濃華又一旬

  幾番風信逐芳塵

  蘭因絮果何時了

  本是羅浮夢裏人。

  ──《潮嘉風月記》

  日子就這樣悠悠然然的過去﹐醒言每天就這樣按照相同的路線﹐來往穿梭於馬蹄山下﹑季傢俬塾﹑羅浮山上清宮善緣處﹑李記雜貨鋪﹐和那打短工的稻香樓酒樓。

  等年歲再大一點﹐老張頭再老一點﹐開始做不動重活的時候﹐醒言就應該繼承這馬蹄荒山的祖產﹐在這荒山地裏刨食﹐鑽溝越嶺的追獵山物。當攢上點銀錢﹐便娶上山村左近門當戶對的莊家姑娘作老婆﹐從此便遠離了季傢俬塾﹐遠離了雜貨鋪美女﹐成為只適合在田頭提兒弄女的當家漢子了。

  也許﹐如果沒有那件意外的發生﹐少年醒言的這一輩子﹐也就會和張家祖祖輩輩一樣﹐按照這樣的路線淡淡的渡過﹐在此後的傳奇裏不留下一點痕跡。

  這件改變少年醒言一生的意外﹐發生在他十六歲那年的夏天。

  那日正是暑氣炎炎﹐醒言家的馬蹄山上費心費力植種的枇杷樹﹐不知怎的惹上了蟲子。按理說這枇杷樹自有一股清氣﹐一般不易生蟲。只是這日老張頭上山巡視這全家倚為飯食之源的枇杷林﹐卻發現樹叢中繞飛著一些從未見過的蛾蟲。這下頓時把老張頭急壞﹐趕緊招來兒子和老伴一起扑打。孰知這飛蟲恁地靈活﹐要撲殺殊為不易﹐三人只好用衣物扑打﹐盡量把這些怪蟲趕離枇杷叢。

  折騰了一整天﹐終於把枇杷樹左近的這些怪蟲基本趕乾淨。饒是醒言這個年輕小夥子﹐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