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春秋我為王 作者:七月新番(連載中)

第511章 魚麗之陣


    「以色事君,只會壞事的倡優小人!」

    眼見公子朝拙劣的表演戛然而止,坐鎮中軍的游速臉色鐵青。

    自打進入宋國以來,他們可以稱得上是戰無不勝,但游速心中一直隱隱不安,因為只要敵軍的主力沒受重創,戰爭就不會分出勝負。所以此戰極為關鍵,他對衛國那三千人雖然不報什麼大希望,可也聊勝於無,孰料衛國師帥公子朝在兩軍交戰前竟然自己送上門去,被生擒活捉!

    致師倘若成功,能鼓舞士氣,若是失敗,則只會起到反效果。公子朝的不堪和被俘效果立竿見影,他們這邊的兵卒頓時士氣大跌,尤其是那些好容易才集結起來的衛人,只差扔下武器掉頭離開了。

    主帥都被俘了,還打什麼打?本就是來外國為人出力,他們自然沒有死戰的動力,公子朝御下無能,陣前作死,也別想要兵卒們為他盡忠職守。

    宋國的公子地、公子辰大急,連忙過去彈壓,卻一時間無法控制局面,眼見衛人就要未戰先潰……

    幸好還有游速這座中流砥柱。

    游速已經年近五旬,早已經不是當年鄭子產手下那個年輕的佐吏了,他是鄭國次卿,是游氏宗主,地位高貴,僅次於執政,但子產和父親的教誨他卻一一牢記。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他領兵二十載,平盜寇,滅許國,擊退魯國陽虎入侵,去年的戰爭裡隔著大河以游氏族兵牽制晉國韓氏、知氏之兵。為了鄭國社稷,也為了游氏延續而東奔西走。

    和衛國一樣,鄭人也是客軍,他們雖然有奸猾的名聲,風格卻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比方說當年晉楚兩國誰出的價碼高,鄭國就依附誰,楚國願意割讓汝北之地。楚共王又在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512章 田忌賽馬


    「以下駟對上駟!?」司馬耕恍然,隨即想起開戰前趙無恤的那些佈置,當時他也覺得迷糊不已,現如今方才領悟。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子牛,你來說說,吾等這邊孰為上駟,孰為中駟,孰為下駟?」

    司馬耕口直,說道:「子泰帶來了一千武卒,一千邑兵,算是我軍中戰力最強者,當為上駟。」

    他瞥了一眼調度軍隊忙得滿頭大汗的樂溷和陳定國等人:「樂氏之兵多以武卒退役者為軍吏訓練,雖未得其精髓,卻隱隱有其形,加上我帶來的一千向氏族兵,可為中駟馬,至於下駟……自然就是曹國那三千人了。」

    「沒錯,所以我便讓最不可靠的曹軍位於中軍,示敵以弱!「

    從這裡看去,趙無恤的中軍並不是一條直線,乃是由中央突起的弓形陣,曹軍旗幟鮮明,以誘敵擊之。

    「鄭人不是一貫喜歡先擊弱麼?游速見曹軍弱小,必然發中軍魚麗之陣來攻,此為以下駟對上駟之計。但曹軍易潰,恐怕堅持不了多久,所以我需要你將向氏之兵為後拒,在後方監軍,可乎?」

    司馬耕為人耿直,是在場眾人裡最能信任的,趙無恤這才將謀劃說出,而司馬耕猶豫了一會後,也應允了。

    反正前頭還有曹國人頂著,怕什麼?

    可憐對公子朝被施以肉刑心有餘悸的曹國司馬帶著三千兵卒想來宋國撿便宜,孰料卻被當成了中央迷惑敵人的誘敵之兵。

    「至於樂氏的三千人安置在靠近丘陵的右翼,則要對付那三千衛軍和一千宋公室兵,此為中駟對下駟。而我自將靠近草澤的左翼,以兩千之眾攻擊四千宋國蕭邑兵!」

    司馬耕頓時面色凝重,從這點來看,趙無恤的兵卒承擔的任務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513章 右翼


    「家司馬,你說,子泰是不是信不過我?」

    陳定國瞥了一眼站在戎車上,披掛整齊的主君樂溷:「絕無此事。」

    「那為何他要讓你來指揮,只讓我在旌旗下擊鼓即可……」

    陳定國尷尬地笑了笑:「應該是擔心主君的安全,主君乃宋國六卿之一,聯軍裡的主盟者,萬萬不能有失。」

    這當然是奉承話,實際上是因為樂溷之前冒險突進到商丘城下,被鄭軍包了餃子,損失了千餘人,連蒙城都丟了。趙無恤吃一塹長一智,婉言勸他將指揮權交給了有些軍事才幹的樂氏家司馬陳定國。

    樂溷悶悶不樂,本來被分到敵方最魚腩的衛國人,他還是挺開心的,只想親自上陣指揮一把:又不是挺進到前線,只是隔空調度,他覺得沒什麼危險,自然敢於嘗試。

    可現如今,樂溷只是負責擊鼓振奮族兵的擺設,總體指揮得看趙無恤大營的旗號,臨陣應變則依靠陳定國……

    他不忿之下有些抱怨,但陳定國可沒工夫管他,眼見左翼已經接戰,蕭邑兵潮水一般朝趙氏前排武卒派去,結果碎成了零散的朵朵浪花,前赴後繼,卻無法撼動武卒的盾與矛分毫。

    那邊打的不錯,可中軍的處境卻十分堪憂。

    曹人的陣列前重後輕,前面是精銳,所有披甲者都被集中到了一塊,後面則是一群雜兵,中間夾雜著司馬耕統帥的向氏之兵。最前排的曹人是曹伯調撥來的公室兵,稍有戰鬥力,他們從武卒處得到了不少丈餘的長矛,組成弓狀的半月陣形,有如一隻正面生刺的青銅剌蝟,躲在高大的木盾後嚴陣以待。

    然而鄭國人的魚麗之陣浩浩蕩蕩前進,戰車居前,徒卒彌補其縫隙,兵卒多用弓箭和戈。以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514章 突騎


    虞喜雙腳牢牢踩著包銅皮的木製馬蹬,兩腿緊夾馬腹,一隻手操縱韁繩,另一隻則手持長矛。

    有了馬鐙後,之前他們無法想像的動作都能在馬上做出,比如連續的反身激射,比如這種司寇傳授的「夾矛衝刺」。

    他們衝下丘陵後分為兩部分,一百騎去放箭騷亂敵陣,剩下的三百騎又分為三排,每排以二十五騎為單位,組成了四個楔形騎兵方陣,平行靠攏在一起,形成一排筆直的戰列線。多了馬鐙後,輕騎士們更加嫻熟地操縱馬匹,一路小跑著前進,直到接近敵人時才一齊發動衝鋒,這樣可以節省馬力。

    虞喜計算著位置,當能夠看清遠處的人影后,他大喊道:「兩百步到了,矛準備!」同時開始衝刺。

    「啊嗚嗚嗚嗚嗚!」

    他的輔騎再度吹響了號角,原本當馬兒小跑前進時,騎從們的長矛是豎著握的,但開始縱馬加速後,則紛紛將矛放平,變為平舉狀態。

    騎兵們牢牢握緊長矛並用自己的胳膊使勁夾緊,讓矛尖平平指向前方!瞄準那些望著奔馬瞠目結舌的衛國人、宋國人的身後徑直衝了過去!

    在樂氏兵推攮下已經鬆散混亂的衛人和宋國叛軍發覺危險來臨,他們轉過身來,匆忙應付這突如其來的衝擊。但防禦已經來不及了,對方速度太快了,像颶風,像閃電!滾滾馬蹄與犀利矛刃瞬息便至!

    「殺!」

    眨眼間,疾馳如風的騎兵陣列陸續撞到了敵人陣線上,在馬速的加成下,放平的長矛戳透盾牌,戳破甲冑,重重釘到了第一排兵卒身體裡,到處都是青銅與血肉相撞的沉悶聲響,到處都是馬蹄和兵刃衝擊下挑飛的屍體。

    這衝擊力應該怎麼形容呢?足以在牆垣上撞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515章 勝負手


    「盜跖來了……」

    當宋國蕭邑兵後突然爆發一場混亂時,縱觀全局的趙無恤便知道,自己布下的勝負手準時到來。

    因為那個神秘人物的指點,孟諸裡那條雨季被湖水淹沒的小徑,他比敵軍更早知道!所以在讓左翼的田賁專門提防蘆葦蕩的同時,也派了一支奇兵覓道偷襲敵軍後方。

    承擔這個任務的最佳人選,莫過於柳下跖。其一,他在大野澤縱橫多年,對沼澤灘塗作戰很有經驗,是個兩棲型人才;其二,在趙無恤的佈置中,魯國恰逢郈邑生變的敏感時期,據封凜匯報,魯城處還有其餘動作,為此他不得不留下一半的常備兵提防。

    但卻有一支近千人的「募兵」不在編制之內,正是大野澤盜寇的殘餘部分。這群編外人員在齊魯和解後沒了肆意劫掠大河、午道的理由,紛紛鬆閒下來,他們多半不願意從事農稼,與其白白養著生亂,還不如調遣到宋國戰場來出工出力。

    柳下跖等人是半月前才到的,和運送糧秣、長矛、鐵兵器的輜車一塊抵達,並未在小規模衝突裡亮相,算是趙無恤手裡一張隱藏的牌用的好了,就是王牌!

    眼下,游速佈置在草澤邊的少量兵卒根本攔不住近千盜寇的猛攻,群盜輕俠們迅速解決他們後,便如狼似虎地撲向了正滿頭大汗,奮力向前的宋國蕭邑兵。

    群盜們沒有什麼陣法,衝在前面的都是盜跖的親信,這些魯地大漢一年來衣食有了著落後個個身材高壯,滿臉橫肉。他們身上穿著皮甲,看著凶悍無比,手中武器揮舞的好似風車一般,衝殺進蕭師後隊裡,將他們的隊形攪得支離破碎。

    樂大心已經在蕭邑統治了二十個年頭,待邑民十分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516章 訪賢


    「游速真是明智而果斷,將利則進,不利便退,真符合鄭國人的做派……」

    趙無恤整個戰役期間都未離開指揮部,身上沒有一點塵土和鮮血,但卻大汗淋漓,眼睛痠痛,累的夠嗆。

    指揮萬人級別的作戰就是這麼辛苦,眼睛要一眨不眨地盯著戰場動向,擔心自己的招數會不會被對方破解,擔心自己的意志能不能落實到陣線上去,此外還要考慮到天氣、風速,以及連自己也始料未及的意外……

    好在一切都還算順利,突騎的作用很好地發揮了出來,雖然途中出了大意外,但盜跖還是準時趕到,武卒的推進更是干淨利落,絲毫不拖泥帶水……

    哐哐哐,敵軍大營處鳴金了,這是收兵撤離的標誌,鄭軍的魚麗之陣只差一點就能徹底擊穿己方中軍,看到橫亙在他們之後的那道溝壑。

    和游速想的一樣,趙無恤的確在後面動了手腳,因為視線遮擋,斥候又統統被騎兵驅趕捕獲,所以游速看不見,在中軍的戰場後挖開了一條溝壑,裡面佈滿泥漿和削尖的樹枝。所以曹兵頗有背水一戰的逼迫感,即便怕得要死,他們也無法掉頭,向前是死,向後也是死,只能硬撐,在司馬耕的鼓勵下超常發揮,等待繃不住時跪地投降就行。

    好在他們臨崩潰的邊緣時,這邊卻反敗為勝了。

    此時鄭軍正有序地後撤,趙無恤當然有心派人去留住他們,但最近的曹軍已經膽寒,向氏兵直接被打殘,跟根本無法追擊。左翼的混戰和收割尚未完全結束,右翼的樂氏兵則被游速安排的預備隊拖住,如今只能希望已經連沖數次的突騎還能發起追擊,多留下一些鄭人。

    到了午後時分,戰役基本結束,到處都是橫倒的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517章 隱士


    鄉路曲折,在田間蜿蜒,行約百餘步,眼前豁然開朗,一個外有圍牆的鄉里近在咫尺。

    一見此處,趙無恤便覺得,這是一個隱士會喜歡的地方。

    此地名為濮上,有一條和濮水同名的小河,叫做濮溪。因為位於樂氏腹地,還被小山包隔離,這裡沒有受外面的戰亂波及。濮溪潺潺,清可見底,溪岸上已經落光葉子的柳樹垂條,從戰場的血火中走進來,彷彿到了一處亂世裡靜謐的桃花源。

    裡閭有結實的夯土牆環繞,牆垣內有氏族組織的鄉兵警惕地朝來人觀望,但趙無恤等人一瞧就是貴人,又有樂氏符令在此,自然一路暢通無阻。

    鄉中長老慇勤地在前引路,一直說著鄉民們對樂氏淑女派人入鄉間延醫治病的感激。樂祁的遺澤尚在,且有妹妹幫忙扶持,所以還沒被敗家兒子丟光,不過趙無恤卻可以順手把這份民心收過來……

    聽聞他們是來尋訪計然的,那裡中長老撓著頭說不知道,但提及辛文子,則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是來找辛先生的啊!「那鄉中長老一拍腦袋,便繼續笑呵呵地帶路。

    ……

    和趙無恤見過的其他雜亂無章的裡閭不同,濮上的農宅被規劃得井然有序:屋室分列在小路兩側,居然和邑中居室一樣,大多築有院牆,而院中多植有桑、梨之樹,高低夾雜而有致。桑葉已落,梨正熟時,放眼看去。入眼儘是大大小小掛在枝頭的黃梨,梨香混入清涼的風中。沁人心脾。

    此外一些溪水兩岸的空地上還有不少棗樹、栗樹、杏樹,成林成片。撿拾果實的婦女甚多。

    北方是梨子、棗子、栗子、杏子,南方則是柑橘,這是先秦時代中國人的主要果類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518章 狂人


    「何人!」

    事發突然,趙無恤身邊的護衛漆萬大驚,邁步上前想要拔劍保護主君,但卻被趙無恤伸臂攔住了。⊥,

    趙無恤抬頭看去,看清了樹上之人的模樣。

    那人蹲在粗壯的樹枝上,正伸手夠著黃葉間的梨子,囫圇啃食,梨樹下已經落了不少吃得乾淨的梨核……

    是跑來吃梨的鄉民?不像,方才那鄉中長老遙見草廬便垂拜不已,其餘鄉民提到辛先生,比提及他們的老主君樂祁還要恭敬,輕易不會過橋來滋擾,絕不敢這麼無禮。

    那麼,是計然本人?

    雖說有奇異才能的人就必然有奇異的性格,到了魏晉南北朝時這種情況登峰造極,名士隱者們個個非主流,喜歡玩些行為藝術。計然在自家門口做出這種事無可厚非,但和趙無恤心目裡那個細膩而耐心的經濟學家大相逕庭,反倒像是……

    曾點那樣的狂狷之人!

    於是趙無恤邁步上前,朝樹上啃梨正歡的人行了個禮:「敢問可是辛文子先生?」

    他態度誠懇,語氣謙遜,以如此身份對待一個尚不出名的士人,可謂是極盡禮賢下士了。

    但樹上那人卻停住了啃食,呆了半響後竟哈哈大笑了起來,等長笑停止後方才一躍而下。

    樹下眾人不由後退了幾步,卻見大袖飛揚,如一羽鴻毛翩然落下,卻是一個中年男子。只見他身形頎長,意態蕭疏,趿著一雙破鞋。寬大的葛布衫破破爛爛,補丁東一塊西一塊。

    從外面流躥來的流民?

    再一看。那穿著頗似流民的人年約四旬,鬚髮披散蓬亂。五官清癯,一雙眸子湛然若神。初看甚是邋遢,但細細一瞧,卻有一股子破衣蔽履也掩飾不住的清華之氣不自禁地溢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519章 漁父


    趙無恤讓人將來者迎入一觀後,發現漁父一如其自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漁父。

    漁父年過四旬,臉很粗糙,乃是長年風吹日曬所致, 一頭蓬厚濃密的黑髮紮成了髮髻,戴一頂青箬笠,眼角牽著皺紋。他身材僅有六尺卻十分粗壯,披著一身綠蓑衣,足上踩一雙草編的履。

    怎麼說呢?其貌不揚,但丰姿俊爽。

    漁父進來後也在上下打量趙無恤,既然對方自稱認識計然,他便以禮相待:「不知辛文子先生現在何處?」

    那漁父捋了捋鬍須,笑道:「趙小司寇半月前拜訪濮上,恰逢辛文子不在,得知後頗覺失禮,但又無法立刻趕回,便讓老朽來代為感謝小司寇,並為小司寇獻上回禮……」

    聽聞計然仍然不打算露面,正忙於軍務卻抽空來見漁父的趙無恤眉頭微皺:「回禮?」

    漁父道:「不瞞小司寇,我在這孟諸水澤裡遨遊多年,頗知道其中路徑深淺,河道走向,恰好有一條道路通往司寇的敵軍後方……」

    趙無恤瞳孔一縮,心中頓時大喜,他選擇這裡作為主戰場的目的是為了讓敵軍佔優勢的兵力無法鋪展開來,左翼已經預備下了突騎衝擊。可另一翼想讓盜跖繞道奔襲後方,終因為草澤裡淤泥遍佈,河道縱橫而不得其路徑,只能打算就地埋伏。

    但漁父卻聲稱他熟悉地形,真是瞌睡送來了枕頭,這不是大禮還能是什麼?

    但那漁父出去後,同樣在營帳裡的伍井卻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司寇,此人恐怕不是漁父。」

    趙無恤知道伍井平日不顯山不露水,實則極為細心,押送輜重等事情交給他最是能放心,便問道:」何以見得?「

    「一般的漁父,因為常年撒網拋鉤,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520章 滄浪之水


    戰場上屍體橫列,被兩翼包抄堵住後路衛人、宋人投降者數以千計,此時紛紛繳了械,高舉著手,被打掃戰場的樂氏族兵用麻繩栓到一起。而立下了大功的騎兵還在追逐騷擾撤退的鄭國人,希望能多在他們身上咬下幾塊肉。

    「期間的事情就是這樣……」回到大營,繼盜跖之後,伍井也輕聲將自己的所見所聞一一向趙無恤匯報。

    趙無恤頷首,那個漁父果然不是一般人,居然能將眼高於人的盜跖折服,他接著問道:「這之後又發生了什麼?「

    「隨後便遭遇了鄭人派出的偏師,漁父根據水鳥驚飛發覺了他們……」

    想起當時情景伍井就心裡後怕,先前還和漁父交談甚歡的盜跖一下子就變了臉,橫劍於漁父脖頸上,要他說說這究竟是什麼情況?

    伍井在經過一夜觀察後幾乎已經料定,那漁父大概不是來反間的人,哪家間諜敢在敵營裡這麼高調?可在這荒野裡走到一半卻遭遇敵軍,誰能不疑?

    但那漁父卻也不慌,而是鎮定地說此事與他無關,然後便指點著盜跖等埋伏在幾個關鍵位置,將那四五百鄭軍偏師全殲!

    「事後抓了敵方首領一問,果然是另有嚮導,與漁父無關。」

    伍井遲疑了一下繼續匯報導:「因為怕他們逃竄壞了司寇大事,所以沒留活口。」

    原來,鄭軍主帥游速也做出了和趙無恤一樣的打算,但找的嚮導差了許多,磨蹭了半日還沒找對路,正打算強行趟過沼澤地登岸,結果卻被佔了先手的盜跖率師團團圍住,全軍覆沒。此時的蘆葦蕩裡,大概已經被血泊染紅了吧,這倒是盜跖的狠辣作風。

    「那漁父對此怎麼說?」

    「只是在旁觀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