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刑徒 作者:庚新( 連載中)

第三部 龍戰於野  第二六四章 有熊出沒之故人


入夜之後的風,還算涼爽。

公元前209年的空氣,沒有收到任何所謂的科技影響。沒有污染,沒有臭氧層稀薄。

這個時代的山,是青的,水是綠的,空氣澄淨,令人心曠神怡。

帶著睢水的濕潤之氣,夜風掠過疏林,搖曳樹葉沙沙。週遭很寧靜,天很高,夜空也很乾淨。月亮和星星都那麼明亮,看上去感覺很舒服。地上的青草,散發著淡淡的,滲人心肺的清香。

李成帶著驪丘,還有兩名樓煩騎軍出去打探消息去了。

哈無良則率領剩下的樓煩騎軍,在疏林外做好警戒。蒙疾屠屠二人,背靠著背,閉目打盹。

馬不停蹄的一路下來,不僅是馬受不了,人同樣也吃不消。

劉闞則躺在了疏林中的草地上,頭枕雙手,透過枝葉的縫隙,看著空曠寂寥的蒼穹。

他很著急,但卻不代表著,會盲目的行動……

劉闞在等待,等待李成他們打聽消息回來。從睢水到樓倉,大約還有一天半左右的路程。趕快一點,一切順利的話,也要一天才能抵達。算上劉闞自己,身邊也不過十二個人罷了。

這十二個人想要緩解樓倉的危機,顯然不太可能。

所以。劉闞更加謹慎。

他要有所行動。而且要一擊必中。打在葛嬰地軟肋處。讓葛嬰疼得只能乖乖地撤兵。這。可不是一件容易地事情。

身下地地面。傳來了一陣輕微地顫動。

劉闞呼地一下子坐起來。探手一把抄起赤旗。輕聲道了一句:「有情況。警戒!」

這裡。處於僮縣、取慮、下相地交界處。正是叛軍活動最為頻繁地區域。一路上。死在劉闞等人手中地小股叛軍。不下百人。這也使得劉闞等人更加機警。任何風吹草動也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部 龍戰於野  第二六五章 有熊出沒之李左車


趙王遷七年(前229年)。趙國由於連年的征戰。加之代的的震。於是出現了大面積的災荒。

始皇帝趁機派出大將王翦直下井陘。楊端和則率部自河內出擊。圍困趙國國都邯鄲。

時已名揚天下的武安君李牧。被委任為大將軍。傾全國之力抵抗秦軍。在戰場上。李牧多次擊敗了秦軍。以至於王翦為速戰速決。不的不稟報了始皇帝。再一次對趙國使用反間計。

這一次。秦人還是收買了那個當年曾經陷害過廉頗的趙王近臣郭開。

郭開散步謠言。說李牧和副將司馬尚勾結秦軍。準備背叛趙國。而趙王遷。也再一次的上當。竟聽信了郭開的話。派宗室趙蔥與齊人顏聚去取代李牧和司馬尚。性情耿直的李牧。為趙國想。以將在外。君明有所不受的理由。拒絕接受命令。結果趙王遷設計。斬殺李牧。

很多人說。李牧是死在秦人的反間計上面。

可實際上呢?

明白人都很清楚。趙王遷從來就沒有信任過李牧。哪怕他信誓旦旦的對外人宣稱:李牧是我趙國的白起。並封李牧為武安君的時候。趙王遷也只是把李牧當成了一個隨時可以拋棄的棋子。

白起是什麼下場?

李牧和白起的下場。又何曾相似!趙王遷。相信的人只有他自己。李牧功高震主。他只是找了一個合適的由頭。幹掉了李牧。

作為李牧的孫子。李左車對老秦的仇恨並不深。相反。他對趙國的仇恨。甚至遠遠超過了對老秦的仇恨。早先三田之亂時。李左車應棘蒲人柴將軍的邀請。前往濟北郡相助柴將軍。

可結果呢。他看到的其實還是一場爾虞我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部 龍戰於野 第二六六章 有熊出沒之青魚門徒


  樓倉之戰已持續整整三日。

  第一日,樓倉先是設計誘殺了秦嘉,而後主動出擊,在樓倉城下大敗韓軍,葛嬰所部損兵折將。

  不過,葛嬰還是有能力的。

  連夜整束兵馬,雖死傷無數,但依舊佔居絕對優勢。葛嬰接下來變得越發小心,站穩陣腳之後,才展開了對樓倉猛烈的攻擊。不可否認,葛嬰的攻擊的確凶悍,麾下士卒也頗不畏死。只是這樓倉在建設之初,就考慮到了各方面的因素。歷經劉闞設計,別墨鉅子苦行者後來更進一步的完善之後,可謂是固若金湯。葛嬰兵馬雖多,但面對樓倉,也只能扼腕長歎。

    從正面攻擊,就要時刻防備側堡的偷襲。

    若想先打下側堡呢,就必須要小心樓倉正面的突擊。

    想要一口吞下主城和側堡,那就什麼也吃不到。側堡和主城之間有石甬連接,也無需擔心箭矢糧草不足。一個側堡裡,只要安排三百人輪番上陣,就可以抵禦住千軍萬馬的衝鋒。

    再者說,就算是打下了側堡,樓倉主城只需轟塌石甬,就可以非常輕鬆的斷絕通路。

    攻打側堡,得不償失。可你不打側堡,就好像喉嚨裡有一根魚刺卡著,讓你難受的想吐血。

    葛嬰數次想要誘使樓倉再一次出城決戰,但城中卻沒有反應。

    無奈何之下,葛嬰只能用人命去填這個窟窿,和樓倉打消耗戰。樓倉,消耗的是人力,而葛嬰,消耗的則是輜重和糧草。看誰先頂不住!若非是迫不得已,葛嬰可真不願意這麼去做。

    只一天光景,葛嬰就失去了三四千人。

    十成兵馬折了一成,就算是葛嬰的人馬再多。也經不住如此消耗……滿營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部 龍戰於野 第二六七章 千古第一信人


李左車說僮縣軍是烏合之眾,倒也的確是沒有說錯。

這僮縣駐紮了數千軍卒,其中有六成都是在僮縣的縣城外駐紮。當出現敵襲的時候,這些僮縣軍蜂擁而出。可別誤會,他們不是去組織抵抗,出了大營之後,立刻就四散奔逃而去。

以至於灌嬰蒙疾帶著二百騎軍殺到營寨門口的時候,諾大的營寨,竟然是空無一人。

到處都是丟棄的刀槍,那韓王成的旗號,也被踐踏的看不清楚字跡。至於僮縣城門口上,更是亂得可憐。劉闞和屠屠兩人,帶著三十名騎軍,竟把幾百人,乃至於上千人追著打。

誰還顧得上關城門啊!

王宮著火了,朱雞石沒了腦袋……

糧草又被燒了,敵人都突進城裡面了,還打個什麼?

劉闞一邊追殺著,一邊發懵。

起義軍就這麼一個水平嗎?那他們是怎麼擊潰的秦軍?這幾十個人都能追著幾百個人打,秦軍在中原腹地,駐軍人數雖然不算太多,可怎麼著也有十幾萬人吧。怎麼就會被打敗了?

劉闞不解,真的是不解!

可這並沒有讓他就此停下手來,相反殺得更加凶狠。等到蒙疾等人殺到城下的時候,城門洞開,已看不見一個人影。衝進城裡之後,所過之處,全都是蹲坐地上,雙手抱頭的俘虜。

把個蒙疾灌嬰氣得,哇呀呀怪叫。

這仗打得是真他娘的順利,但也打得是真他娘的憋屈。奔襲一路,尖上卻是乾乾淨淨。

李左車在哈無良的陪伴之下,走進僮縣城中。

見此狀況。也不由莞爾,輕輕搖頭,「如此兵馬。就算是有百萬之眾,又能成得了什麼大事?」

劉闞帶著人,從街頭拐角處出現。

蒙疾等人上前,還一個勁兒地嘀咕說:「君侯,這仗打得忒沒意思,忒沒有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部 龍戰於野 第二六九章 以命換命,千金一諾


南郢,是故楚國郢都別名。

故而出身郢都之人,往往會把自己視為最純正的楚人。劉闞之所以吃驚,不是因為別的事情。

季布!

這可是個很有名的傢伙。

對於季布的出身經歷,劉闞還真記不清楚。史記他翻過幾頁,記得的除了那劉邦項羽和漢初三傑之外,留下印象的人,絕不會超過二十個人。如今,這二十個人裡,也有不少在他麾下。

季布應該算是這二十個人中的一個吧。

但之所以記下他,並不是因為他的經歷有多麼顯赫,而是因為一個成語。千金一諾,據說就是出自季布這個人。除此之外,劉闞對季布的瞭解,看起來怕是還沒有李左車瞭解的多。

得黃金百鎰,不若季布一諾……

劉闞那搜集名將的惡趣味頓時氾濫起來。這傢伙武藝不俗,而且又頗有信諾,算是個人物。

「季布,大丈夫生於世上,但求名留青史。死有很多種死法,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而今你就算戰死這僮縣城中,也不會被人記住姓名。後世時,也許至多會背著個草寇之名。

你既然知道我是誰,當知我說話算數。

若你肯棄弓投降。我保你性命無憂。不僅是你。這些隨你一同地人。也全都不會追究罪責。

季布。你是個好漢子。當也能知曉是非。韓王成倒行逆施。在這裡橫徵暴斂。草菅人命。短短幾日。就讓這僮縣變得一片狼藉。我記得這裡。也來過多次。當年僮縣雖算不得繁華。可百姓們過地還算富庶。我敬你是信諾忠義之人。為何卻要助那韓王。做這等助紂為虐之事?」

箭塔上。季佈滿面羞紅。無言以對。

這個時候。灌嬰帶著人趕了過來。看到那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部 龍戰於野 第二七0章 何方神聖(一)


劉闞不認得葛嬰。

對於這個曾經在歷史上也叱吒風雲過那麼一小段時間的傢伙,劉闞並沒有什麼印象。如果不是這傢伙攻打樓倉,如果不是因為劉闞答應了季布,要饒葛嬰性命的話,他根本不會關注。

在撤離僮縣之後,劉闞率部立刻趕往了僮縣。

按照劉闞原來的想法,是等葛嬰所部撤離的時候,再對他突然襲擊。可在觀看了樓倉的戰況以後,李左車卻覺得,葛嬰麾下的兵馬,軍心已經散了。能打到現在這一步,想必也是葛嬰的極限。雖則葛嬰麾下還有幾萬人,但不管是李左車還是蒙疾灌嬰眼中,這不算什麼。

以飛熊衛精良的裝備,超乎尋常的戰術素養。

三百人衝擊這種烏合之眾的大營,簡直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君侯麾下,果然藏龍臥虎!」李左車不由得讚歎道:「以樓倉之堅固,守住並不讓人感到吃驚。難就難在,吊著葛嬰的胃口,讓他一步步的把所有兵馬都投入這麼一場消耗戰裡面。

葛嬰……已經失去了對部下的控制。

以我之見,僮縣噩耗傳來之後,如果葛嬰聰明一點的話,一定會在黎明之前,撤離樓倉。」

比起兩三年前,李左車的確是成熟穩重了許多。他不會高估對手,也不會輕視對手。事實上,從他一系列的決策而言,基本上是一言中的。

葛嬰的確不傻,這恰恰被李左車說中。

入夜之後。驪丘和季心兩人捉到了一個韓軍地逃兵。此人算不得什麼大人物。只是個小小地屬長。不過這屬長非常地聰明。當上面傳達下來休整地命令之後。此人知道。大勢已去。

葛嬰這是準備跑啊……

既然主將都準備跑了。他一個小屬長還不早一點跑?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七一章 何方神聖(二)
樓倉大捷,出乎很多人的預料,但也在不少人的意料之中。

    如陳縣的陳餘,親眼看見過樓倉鎮的格局,所以從一開始,就不是很贊同葛嬰他們冒然攻打樓倉。陳餘的想法和很多有識之士的想法相同。葛嬰既然立下韓王,應該迅速回歸潁川。

    畢竟,潁川才是韓王的根基所在。

    “大好的局面,卻被那粗鄙之人生生毀去了!”

    已改名為陳勝的陳涉,冷笑著做出評價。對于葛嬰擁立韓王成,陳勝是發自內心的感到不滿。這是一種背叛,裸的背叛!我給了你人馬,你卻擁立別人,自立門戶。正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所以,從一開始,陳勝就期盼著葛嬰慘敗。

    只是沒想到葛嬰敗得會這麼快,這麼徹底……本來陳勝還想往樓倉方向逼近一下,如今也不得不放棄了這個念頭。他轉而把目光盯在了關中。只有奪取關中,才能算是一場大勝利吧。

    連續的勝利,已經讓陳勝忘乎所以。

    以至于新歸附陳勝的孔鮒,在提醒他要小心老秦的反擊時,陳勝根本沒有往心里面去。

    “行軍打仗的事情,先生還是不要參與了。如今老秦昏聵,正是將其滅亡的好時節。我已派周章領兵出擊,想來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攻破函谷關了吧……先生只管靜候佳音即可!”

    孔鮒的確不通軍事,但家學傳承。見多識廣,這眼力架卻非陳涉一個泥腿子可比擬。

    老秦氣數未盡啊!

    這氣運之說,原本不在儒家學派範圍之中。然則戰國末年,各派學說已不似早年那般涇渭分明,相互參雜其中。秦二世地確昏聵。朝中又有小人當道,遲早會敗亡。然則這敗亡,卻非是現在。要知道,在那老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七二章 何方神聖(三)

    干爺爺?

    蒙疾喊那人干爺爺?那豈不是說,這個人是蒙恬的干爹……劉闞一開始並沒有注意這個人,因為他的目光,已經完全被另一個人所吸引。那人不是旁人,正是當初隨劉闞平定三田之亂以後,奉召前往咸陽做博士的叔孫通。一晃兩三年,劉闞是萬萬沒想到,會與叔孫通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重逢。

    隨叔孫通一起來到的是一個老人!

    年紀大約在六七十歲,須發皆白。四方闊臉,濃眉虎目。相貌嘛,平平常常,沒什麼出奇之處,然則面膛紅潤,精神矍鑠。一身灰布長袍罩在身上,站在那里,透著一股不怒自威的氣概。

    這是什麼人?

    雖然到現在,這老者未發一言。

    可劉闞卻隱隱約約的感覺到了一種久居上位的氣概。此人絕非普通人!但究竟是什麼來歷?

    “君侯,一別經年,你可是越發的精神了!”

    叔孫通上前拱手,笑呵呵的說︰“叔孫通此次前來,卻是為了向君侯尋一個前程。另外呢,也是為君侯引薦一位前輩高人。呵呵,說較起來,這位前輩高人,與老秦之淵源……頗

    廢話,一個能讓蒙疾倒頭就拜,口稱干爺爺的人,和老秦的淵源能淺了嗎?

    按道理說,叔孫通應該先把那老人介紹給劉闞。畢竟這里是樓倉,是劉闞的地盤;而劉闞又是老秦的關內侯,爵位一等,非尋常人可以比擬。來者客,自然應該是老者先自報家門。

    可未曾想到的是。叔孫通卻拉著劉闞走了過去。

    “老國尉,這就是廣武君。”

    國尉?

    端的是一個好陌生地稱呼啊!自老秦一統天下之後,不久便取消了國尉的官職,以三公九卿代之。這是老秦舊有的官職,設立于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部 龍戰於野 第二七三章 我本楚狂人


  尉繚,生卒不詳。

  劉闞對這個人的印象很深刻。但並非是因為《史記》,而是因為前世少年時讀過的一部名叫《尋秦記》的小說。講述的是一個穿越者在戰國末年時期的經歷,其中在小說最後,出現了尉繚。書中的尉繚手段極其狠辣,將小說的主角逼迫的最後是遠離中原,避禍北疆塞外。

  當時的劉闞,對這尉繚非常好奇,於是還查找了一下尉繚的資料。

  此人是魏國大梁人,姓氏無人知曉,甚至在秦廷內,也只有寥寥的幾個人知道,故而未能流傳下來。唐厲因手中有一部完整的《尉繚子》,劉闞以為他多少知道這個人的情況。可詢問之下,甚至連唐厲也不清楚這個人究竟是什麼來歷,讓劉闞對尉繚這個人,更加的好奇。

  世人只知尉繚名繚。

  他是在秦王政十年,也就是始皇帝誅殺,罷黜呂不韋,親掌朝政的前後,入秦遊說,而被始皇帝所看重。嬴政親政之後,任命此人為國尉,故而許多人把這尉做了他的姓氏。直至後來尉繚歸隱,也沒有多少人知道他真正的來歷,始皇帝也非常慎重的隱瞞下來。

  至於原因,並無太多人知曉。

  甚至有很多人不知道,尉繚為何會突然歸隱。史書上記載說,尉繚看出始皇帝不是能共富貴的人,所以功成身退。可真實的情況呢?只怕早已被歷史的塵埃所湮沒,無人知曉。

  劉闞萬萬沒有想到,這公叔繚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尉繚!

  「公叔氏,曾經是魏國貴裔,本屬於魏國信陵君一系中人。秦王四年時,信陵君病故,信陵君一系的人馬,遭到魏王清洗。公叔氏也就是在這場清洗中,舉族皆沒,唯有公叔繚倖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really a good story, and good knowledge on history details.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