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易經明道錄. 作者:朱邦復

卦五四    歸妹    〔震兌〕〔雷澤〕


歸妹:征凶,无攸利。
  │    象:歸妹綜漸。震=長男。兌=少女,妹也。震=動,兌=悅,以悅而動。
  │        以悅而動,男悅女,女從男之義,女歸則得其正,故稱為歸妹。
  │    釋:男女以情相悅,隨合隨離,征凶,无攸利。
  │彖:歸妹,天地之大義也,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歸妹,人之終始也。
  │    釋:男女關係本為生命循環之基礎,人之歸宿。
  │象:澤上有雷,歸妹。君子以永終知敝。
  │    釋:君子應著眼未來,知所取捨。
初九:歸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爻:(位)。
    通:本爻變為坎,重卦為解。〔險以動,動而免乎險。〕
    註:娣--古代習俗,陪嫁之妹也。
    象:兌=妾,娣之象。兌=毀,震=足、跛,不能行遠之象。
    居下無應=娣之象。初九為陽剛,在婦人為有賢貞之德,而處卑順之象。
    釋:接受現實,忍氣吞聲,勉為其難,行事則吉。
九二:眇能視,利幽人之貞。
    爻:(位)中,(應),(比)扶。
    通:本爻變為震,重卦為震。〔可以守宗廟社稷,以為祭主也。〕
    象:中爻離=目,兌=毀、眇,不能視遠之象(幽人請見履卦)。
    九二陽剛得中,上應六五,然所應陰柔不正,,是賢女配劣夫之象。
    釋:成就有限,利於自我犧牲之正。
六三:歸妹以須,反歸以娣。
    爻:(比)乘承。
    通:本爻變為乾,重卦為大壯。〔大者壯也,剛以動,故壯。〕
    註:須--賤妾。
    歸妹以須,反歸以娣--卑賤的女子,嫁人時最多只能作妾。
    象:六三失位無應,陰柔而上下乘承,故象賤妾。
    釋:失德失位,降格以求。
九四:歸妹愆期,遲歸有時。
    爻:(比)扶據。
    通:本爻變為坤,重卦為臨。〔剛浸而長,說而順剛中而應。〕
    註:歸妹愆期,遲歸有時--嫁期已過,延遲到適當的時候。
    象:不得其位,陽健,故能堅持。
    四之地位高,而下無應,有嫁期已遲之象。
    釋:條件不符,寧可順延。
六五: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幾望,吉。
    爻:(位)中,(應),(比)乘。
    通:本爻變為兌,重卦為兌。〔說也,剛中而柔外。〕
    註: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帝乙(商糾之父,賢君)將其妹
    下嫁賢臣,所穿著之衣服非常平實。
    月幾望--日月相對之時,月光未盈滿,但柔在其中,有謙遜之德也。
    象:兌=少女,妹。乾=衣袂。爻五變為兌=不如爻三(妾)之袂良。
    震=東方,兌=西方,坎=月,離=日,月之中爻剛健有德,月幾望之象。
    六五下應於九二,下嫁之象。六五以順為德,是尚德不尚飾之象。
    釋:外表並不重要,要有實質的內涵,吉。
上六:女承筐无實,士刲羊无血,无攸利。
    爻:(位)。
    通:本爻變為離,重卦為睽。〔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
    註:女承筐无實,士刲羊无血--祭祀時,女筐中空無一物,男所殺的羊無血。
    象:兌=女,震=士。震=竹,竹筐。中爻坎=血。兌=羊。震綜艮=手,承。
    離=戈兵,刲之象。羊在下,血在上,无血之象。
    上六陰柔,無應無比,有嫁後得不到應有地位之象。
    釋:有其名而無其實,無利可圖。

TOP

卦五五    豐    〔震離〕〔雷火〕


豐:亨,王假之,勿憂,宜日中。
  │    註:王假之--假王之手,即君王領導有方。
  │        宜日中--日落西山則不宜。
  │    象:豐綜旅。離=日。錯坎=憂。
  │    釋:亨,君王領導有方,勿憂,宜把握良機。
  │彖:豐,大也,明以動,故豐。
  │    釋:離下震上,下明上動,雷電交加,聲勢盛大。
  │象:雷電皆至,豐。君子以折獄致刑。
  │    釋:君子應明辨是非,治獄定刑。
初九:遇其配主,雖旬无咎,往有尚。
    爻:(位),(比)扶。
    通:本爻變為艮,重卦為小過。〔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
    註:配主--本爻所對應者,即九四爻。旬--均也,同為陽爻之意。
    往有尚--去有利。
    象:初九上應九四,皆為陽爻=遇其配主之象。
    初九為離明之初,九四為震動之初,勢均力敵=雖旬无咎。
    釋:遇到對手,勢均力敵,无咎,發展有利。
六二:豐其蔀,日中見斗,往得疑疾,有孚發若,吉。
    爻:(位)中正,(比)乘承。
    通:本爻變為乾,重卦為大壯。〔大者壯也,剛以動,故壯。〕
    註:豐其蔀,日中見斗--草長得太茂盛,視線被遮,太陽只是斗大的一團。
    往得疑疾,有孚發若--去必遭疑,唯有以誠信感之。
    象:巽--草,蔀草之象。應爻震=斗之象。離日中虛=有孚。
    釋:遇人不明,易遭疑忌,以誠待人,吉。
九三:豐其沛,日中見沬,折其右肱,无咎。
    爻:(位),(應),(比)據。
    通:本爻變為震,重卦為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
    註:豐其沛,日中見沫--雨勢雖大,只見水珠。
    象:中爻兌=澤,水豐盛之象。中爻變坎=沫之象。
    兌錯艮=手肱,陽爻為右。兌=毀折,折肱之象。
    九三應上六,合作對象柔弱無能=失去右肱之象。
    釋:遇人無能,小有損失,无咎。
九四:豐其蔀,日中見斗,遇其夷主,吉。
    爻:(比)扶。
    通:本爻變為坤,重卦為明夷。〔內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
    註:夷主--夷者等也,初九配主所對應者,即本爻。
    象:巽木之上爻=蔀草。
    九四陽剛,輔六五柔弱不明之主,幸與初九同德,有共佐君王之象。
    釋:主上不明,下賢互助,吉。
六五:來章,有慶譽,吉。
    爻:(位)中,(比)乘。
    通:本爻變為兌,重卦為革。〔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
    象:六二離明=章,由下而來,來章之象。爻變兌=口,譽之象。
    釋:羅致人才,名利雙得,吉。
上六:豐其屋,蔀其家,闚其戶,闃其无人,三歲不覿,凶。
    爻:(位),(應)。
    通:本爻變為離,重卦為離。〔重明以乎正,乃化成天下。〕
    註:豐其屋,蔀其家,闚其戶,闃其无人,三歲不覿--田產豐饒,卻家業中落。
    象:震錯巽=蔀草。上爻=大屋,家中長草之象。離=目,窺(闚)之象。
    釋:盛久必衰,凶。

TOP

卦五六    旅    〔離艮〕〔火山〕


旅:小亨,旅貞吉。
  │    象:旅綜豐。山內火外,內為主、不動=館舍,外為客、主動=行人。
  │    釋:小事亨通,正則吉。
  │彖: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
  │    釋:旅途不定,能守順之道,則有小亨。
  │象: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獄。
  │    釋:君子用刑應慎重,勿枉勿縱。
初六:旅瑣瑣,斯其所取災。
    爻:(應)。
    通:本爻變為離,重卦為離。〔重明以乎正,乃化成天下。〕
    註:旅瑣瑣,斯其所取災--旅途中太重視瑣碎細節,因而自取其咎。
    象:陰爻居下,不得位,猥細瑣碎之象。
    釋:斤斤計較,自取其咎。
六二:旅即次,懷其資,得童僕貞。
    爻:(位)中正,(比)承。
    通:本爻變為巽,重卦為鼎。〔聖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養聖賢。〕
    註:旅次--旅行中借宿旅舍。
    象:艮=門,次爻在門中,住宿、即次之象。巽=利市,懷資之象。
    艮=少男,綜震為長男,皆童僕之象。陰爻中虛=有孚貞信之象。
    六二中正,有柔順之德,故有此象。不云吉者,旅途得免於災足矣。
    釋:資金齊備,用人可靠。
九三:旅焚其次,喪其童僕,貞厲。
    爻:(位),(比)據。
    通:本爻變為坤,重卦為晉。〔明出地上,順而麗乎大明,柔進而上行。〕
    象:近離=焚之象。三變為坤,非艮男,喪童僕之象。
    九三剛健得位,居內卦之上,外卦九四亦剛,互不相容之象。
    釋:事敗,人心喪失,雖正亦厲。
九四:旅于處,得其資斧,我心不快。
    爻:(應),(比)扶。
    通:本爻變為艮,重卦為艮。〔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
    註:旅于處,得其資斧--到了一個地方,得到資金用具。
    象:離=戈兵,斧之象。中爻上兌金,下巽木,亦斧象。
    離錯坎=不快。又九四不得其位,亦有不快之象。
    釋:雖有所得,然環境不適,心中不快。
六五:射雉,一矢亡,終以譽命。
    爻:(位)中,(比)乘承。
    通:本爻變為乾,重卦為遯。〔剛當位而應,與時行也。〕
    象:離=雉,錯坎=矢,變乾=一。離變乾後,雉與矢皆無=一矢亡。
    兌=悅,譽之象。六五有文明柔順之德,能順四應二,上下相與之象。
    釋:承上容下,德至名歸。
上九: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咷,喪牛于易,凶。
    爻:(比)據。
    通:本爻變為震,重卦為小過。〔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
    象:離=鳥、火。巽=風、木,故有焚巢之象。
    上九未變,中爻兌=笑。及至上九變震成小過=災,有旅人先笑後號咷之象。
    離=牛,變震=大塗,易(場)之象。當離變為震,牛即喪矣。
    釋:樂極生悲,驕者必敗。凶。

TOP

卦五七    巽    〔巽巽〕〔風風〕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
  │    象:巽綜兌。巽,入也,命令也。
  │        二陰伏於四陽之下,能巽順乎陽。象風,無孔不入也。
  │    釋:巽,小事亨通,利於為人處事,利見大德之人。
  │彖:重巽以申命。
  │    釋:兩個巽卦相合,強調巽之命令與順從也。
  │象: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    釋:君子奉命行事。
初六:進退,利武人之貞。
    爻:(比)承。
    通:本爻變為乾,重卦為小畜。〔柔得位,健而巽,剛中而志行。〕
    象:巽=進退,不決之象。變乾=武人。陰居陽位=變乾則正。
    釋:猶豫不決,利於堅強正直。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紛若,吉,无咎。
    爻:(位)中,(比)據。
    通:本爻變為艮,重卦為漸。〔進以正,可以正邦也。〕
    註:史巫--通誠意於神明之人。紛若--經常。
    象:一陰在下,二陽在上,床之象。中爻兌=巫、口舌、毀、紛若之象。
    釋:過於順從,要出之以誠意,吉,无咎。
九三:頻巽,吝。
    爻:(位),(比)扶。
    通:本爻變為坎,重卦為渙。〔剛來而不窮,柔得位乎外,而上同。〕
    象:一巽既盡,一巽又來,變動太多,頻巽之象。
    釋:變動頻繁,吝。
六囧:悔亡,田獲三品。
    爻:(位),(比)乘承。
    通:本爻變為乾,重卦為姤。〔遇也,柔遇剛也。〕
    象:中爻離=戈兵,巽錯震=田獵。離=三品之象(初巽雞,二兌羊,三離雉)。
    六囧陰柔乘承无應,宜有悔,然以陰居陰,得巽之正,故悔亡且有田獲。
    釋:悔亡,勞苦功高,獲利非凡。
九五: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終,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吉。
    爻:(位)中正,(比)據。
    通:本爻變為艮,重卦為蠱。〔上情不下達,下情不能上通。〕
    象:九五剛健,居巽之中,故有悔,因正而吉,故悔亡,无不利。
    有悔,故无初,悔亡則有終。
    釋:正吉,即使最初考慮不週,過程中更改也无不利。吉。
上九:巽在床下,喪其資斧,貞凶。
    爻:無。
    通:本爻變為坎,重卦為井。〔井養而不窮也。〕
    象:巽木綜兌金,又中爻兌金=斧之象。巽=資金。此爻變為坎=盜,失也。
    巽在床下見九二爻。
    釋:卑順至極,致喪失一切,正亦凶。

TOP

卦五八    兌    〔兌兌〕〔澤澤〕


兌:亨,利貞。
  │    象:兌綜巽。兌=澤,取坎水,堵塞其下流,聚之為澤。
  │    釋:剛中而柔外,剛中為亨,柔外則利正。
  │彖:兌,說也。
  │    象:兌=喜悅。一陰進乎二陽之上,喜之見於外也。
  │    釋:愉悅也。
  │象: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
  │    釋:君子應與同儕溝通,集思廣益。
初九:和兌,吉。
    爻:(位)。
    通:本爻變為坎,重卦為困。〔柔掩剛也。〕
    象:陽健剛,居兌下而无應,是能卑下且和順者,故吉。
    釋:和悅,吉。
九二:孚兌,吉,悔亡。
    爻:(位)中,(比)扶。
    通:本爻變為震,重卦為隨。〔剛來而下柔,動而說隨。〕
    象:居陰為悔,然剛中為孚。以孚而悅,則悔亡。
    釋:有信用且悅,吉,悔亡。
六三,來兌,凶。
    爻:(比)乘承。
    通:本爻變為乾,重卦為夬。〔剛決柔也,健而說,決而和。〕
    象:陰柔不中,乘剛以自悅,凶之道。
    釋:諂媚求寵,凶。
九四:商兌未寧,介疾有喜。
    爻:(比)據。
    通:本爻變為坎,重卦為節。〔剛柔分而剛得中。〕
    註:介疾--自介於邪疾,與邪疾劃清界線。
    象:中爻巽=商議不果。
    九四與六三,正介於上下卦之間,六三小人為邪疾,故有介疾之象。
    釋:商量難以解決,守於正,遠於邪才是。
九五:孚于剝,有厲。
    爻:(位)中正,(比)扶。
    通:本爻變為震,重卦為歸妹。〔人之終始也。〕
    註:剝--陽消陰長之謂。
    象:上六之陰,可引誘且毀滅陽,九五如悅於上六小人,則危矣。
    釋:聽信小人,危厲。
上六:引兌。
    爻:(位),(比)乘。
    通:本爻變為乾,重卦為履。〔柔履剛也。〕
    象:中爻離錯坎=弓。上六居陰之極,下引二兌卦,悅之又悅。
    釋:悅之不知其極。

TOP

卦五九    渙    〔巽坎〕〔風水〕


渙: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
  │    象:渙綜節。渙,離散也,坎下巽上,風行水上,有披離解散之象。
  │        中爻艮=門闕,坎=宮廟。木在水上,利涉大川之象。
  │    釋:亨。王以宗廟凝聚天下人心,可圖大事,利於正。
  │彖:渙,亨。剛來而不窮,柔得位乎外而上同。
  │    象:九居二=剛來,六居四=柔得位乎外,上兩爻為剛=上同。
  │    釋:渙之亨,在離散時,上下皆能剛守其中,且柔得高位,同心協力。
  │象: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于帝立廟。
  │    釋:國家渙散之時,先王以宗廟凝聚天下人心。
初六:用拯,馬壯,吉。
    爻:(比)承。
    通:本爻變為兌,重卦為中孚。〔柔在內而剛得中。〕
    象:坎=壯馬。渙之始亟待救,九二陽剛得中,是馬壯之象,尚可拯也。
    釋:亂象未顯,尚能及時拯救,吉。
九二:渙,奔其機,悔亡。
    爻:(位)中,(比)扶據。
    通:本爻變為坤,重卦為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
    象:中爻震=足,奔之象;=木,機之象。位不正本當悔,渙時能剛故悔亡。
    二與初皆無正應,九二上就九五,僅得无咎之象。
    釋:渙之初,尚有後援,悔亡。
六三:渙其躬,无悔。
    爻:(應),(比)乘。
    通:本爻變為巽,重卦為巽。〔剛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順乎剛。〕
    象:居坎險之上,有上九為應,以其身求助也。
    釋:渙之再,志在外,奮不顧身,无悔。
六囧:渙其群,元吉,渙其丘,匪夷所思。
    爻:(位),(比)承。
    通:本爻變為乾,重卦為訟。〔上剛下險,險而健。〕
    註:渙其群--使其群體渙散瓦解。
    渙其丘,匪夷所思--使山丘崩解,非普通人能力所能及。
    象:外卦為社會,當渙之時,必分崩瓦解,各自為群。艮=土,丘。
    六囧上承九五,賢臣明君,皆無正應,有化私為公之象。
    釋:渙之重,化私為公,大吉。化腐朽為神奇,則非常人所能。
九五:渙汗其大號,渙王居,无咎。
    爻:(位)中正,(比)據。
    通:本爻變為艮,重卦為蒙。〔山下有險,險而止。〕
    註:渙汗其大號,渙王居--發汗以發散病情,施德政以濟天下之民。
    象:坎=汗。巽綜兌=號。本爻變坤=國土,坎錯離=日、王,王居之象。
    君臣合德,意拯天下之渙,為君者廣施德政之象。
    釋:渙至深,號令能通達,无咎。
上九:渙其血,去逖出,无咎。
    爻:(應)。
    通:本爻變為坎,重卦為坎。〔水流而不盈,行而不失其信。〕
    註:渙其血,去逖出--流血犧牲,遠離是非。
    象:坎=血,隱伏,遠去之象。
    釋:渙至極,流血犧牲,遠離是非,无咎。

TOP

卦六十    節    〔坎兌〕〔水澤〕


節:亨,苦節不可貞。
  │    象:節綜渙。節者,有限而止也。下兌上坎,澤中有水,水受限於澤。
  │    釋:亨通,但固守節制則不正矣。
  │彖:節亨,剛柔分而剛得中。
  │    象:上下各有剛柔,且剛得中。
  │    釋:陰陽調和,故亨通。
  │象:澤上有水,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
  │    象:坎=矯輮,制之象。兌=口舌,議之象。
  │    釋:君子應訂定制度,考量人民的德行。
初九:不出戶庭,无咎。
    爻:(位),(應)。
    通:本爻變為坎,重卦為坎。〔水流而不盈,行而不失其信。〕
    象:中爻艮=門,門在外,戶在內,故初稱戶,九二稱門。
    外卦坎=險,出有險,陽本健動,然與九二不比,故不出。
    釋:自我節制,无咎。
九二:不出門庭,凶。
    爻:(位)中,(比)扶。
    通:本爻變為震,重卦為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大亨貞。〕
    象:前為六三,可出,但陽德不正,又无應與,有不出之象。
    釋:坐失良機,凶。
六三:不節若,則嗟若,无咎。
    爻:(比)乘。
    通:本爻變為乾,重卦為需。〔險在前也,剛健而不陷。〕
    象:兌=口舌,坎=憂,有嗟若之象。
    六三陰柔不正,乘剛而臨險,無力自律之象。
    釋:不能節制,煩惱痛苦,无咎。
六囧:安節,亨。
    爻:(位),(應),(比)承。
    通:本爻變為兌,重卦為兌。〔說也,剛中而柔外。〕
    象:得位應比,且上順九五,故安。
    釋:安於節制,亨通。
九五:甘節,吉,往有尚。
    爻:(位)中正,(比)扶據。
    通:本爻變為坤,重卦為師。〔剛中而應,行險而順。〕
    象:坎變坤=味甘。
    釋:甘於節制,吉,可垂範後世。
上六:苦節,貞凶,悔亡。
    爻:(位),(比)乘。
    通:本爻變為巽,重卦為中孚。〔柔在內而剛得中。〕
    象:坎錯離=炎上,苦之象。
    釋:節之過苦,雖正亦凶,悔亡。

TOP

卦六一    中孚    〔巽兌〕〔風澤〕


中孚:豚魚吉,利涉大川,利貞。
  │    象:中孚綜小過。
  │        豚=有信之魚,生於大澤,有風則出。乃風在澤上,豚魚出而有信也。
  │    釋:有信者吉,利於任事,利於正。
  │彖:中孚,柔在內而剛得中,說而巽,孚乃化邦也。
  │    釋:孚者信也。二陰在內,四陽在外,卦中虛,上下卦中實,其中有信之象。
  │        上巽下兌,即上順下悅,是有信之象。
  │象:澤上有風,中孚。君子以議獄緩死。
  │    象:兌=口舌,議之象。巽=不果,緩之象。
  │    釋:君子應輕刑宥罪。
初九:虞吉,有他不燕。
    爻:(位),(應)。
    通:本爻變為坎,重卦為渙。〔剛來而不窮,柔得位乎外而上同。〕
    註:虞--安,樂也。有他--有別的。不燕--不喜。
    象:六三不正,六囧正位,初九相信六囧則安樂,若信六三則不喜。
    釋:誠信吉,心不定則不安。
九二:鶴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爻:(位)中,(比)扶。
    通:本爻變為震,重卦為益。〔損上益下,其道大光。〕
    註: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我有好酒,與你共享之。
    象:大象離=雉,飛鳥,鶴為候鳥,逢秋必至,故謂之鶴(信也)。
    兌=口舌,鳴之象。九二居陰=在陰之象。
    巽=長女,錯艮=少男,母子之象。
    陽德居中=有好爵(酒杯、美德)之象。
    釋:相互信任,有福同享。
六三: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
    爻:(應),(比)乘。
    通:本爻變為乾,重卦為小畜。〔柔得位,健而巽,剛中而志行。〕
    註:得敵--棋逢對手,將遇良才之意。
    象:上九不中不正,與六三應,有得敵之象。
    巽=不果,中爻震=鼓,艮=止,罷之象。
    大象離錯坎=憂,兌=口舌,或泣或歌之象。
    釋:目標已定,七情六欲因之而生。
六囧:月幾望,馬匹亡,无咎。
    爻:(位),(應),(比)承。
    通:本爻變為乾,重卦為履。〔柔履剛也。〕
    象:下卦為兌,中爻震,震東兌西,日月相對而望,月勢盛之象。
    震=馬,爻變中爻成離=馬匹亡之象。
    待君之側,深得上心,盛之極也。臣下唯有絕私黨,邀上寵,始无咎也。
    釋:當孚之盛時,避免營私,无咎。
九五:有孚攣如,无咎。
    爻:(位)中正,(比)據。
    通:本爻變為艮,重卦為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
    註:攣如--相連在一起。
    象:九二九五,皆剛得中,相互照應,為君者本不應有私,但因中正故无咎。
    釋:有孚信相維繫,无咎。
上九:翰音登于天,貞凶。
    爻:(應)。
    通:本爻變為坎,重卦為節。〔剛柔分而剛得中。〕
    註:翰音--雞鳴之聲。
    象:巽=雞,雞鳴於天之將明,亦有信者。
    巽=高,登天之象,不下孚於三而登天,有反其道之象。
    釋:守孚至極而不通變,雖正亦凶。

TOP

卦六二    小過    〔震艮〕〔雷山〕


小過:亨,利貞,可小事,不可大事,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    象:小過綜中孚。離=雉,錯大象坎,見坎不見離,為雉已飛過之象。
  │        二陽象鳥之身,上下四爻象翼。中爻兌=口舌,象遺音。
  │        鳥之遺音唯低處之人始得聞,故宜下,不宜上。
  │    釋:亨通,利於正,小事可成,大事不成。遺音不遠,不宜爭,宜順,大吉。
  │彖:小過,小者過而亨也。
  │    象:四陰包於外,二陽陷在其中,小有過錯。
  │    釋:小過,過失不大,事過而自知,亨。
  │象:山上有雷,小過。君子以行過乎恭,喪過乎哀,用過乎儉。
  │    釋:君子的行為過於恭敬,居喪過於哀慟,生活過於節儉,是稱小過。
初六:飛鳥以凶。
    爻:(應)。
    通:本爻變為離,重卦為豐。〔大也,明以動。〕
    象:大象坎,變離=雉,飛鳥之象。
    小過之初,宜下不宜上,初六小人,上應九四,有上飛之象。
    釋:小過之時,躁進有凶。
六二:過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
    爻:(位)中正,(比)承。
    通:本爻變為巽,重卦為恒。〔雷風相與,巽而動,剛柔皆應。〕
    象:陽在上=父,四在三之上=祖。六二上應六五=過其祖,遇其妣之象。
    六五為君,然二為陰爻,六二遇九四,遂為所引,乃不及其君之象。
    釋:過猶不及,有一得必有一失,守其中道,无咎。
九三:弗過防之,從或戕之,凶。
    爻:(位),(應),(比)據。
    通:本爻變為坤,重卦為豫。〔剛應而志行,順以動豫,豫順以動。〕
    註:弗過防之,從或戕之--非自己之過,應防他人,若不謹防則將遭害。
    象:陽陷陰中,應防陰之害,蓋正邪不兩立也。
    九三得位,自恃有理,凶。順從上六,凶。
    釋:對手勢盛,自己力有未及,應保持距離,嚴加防範,否則有凶。
九四:无咎。弗過遇之,往厲必戒,勿用永貞。
    爻:(應),(比)扶。
    註:弗過遇之--不以之為過錯,應隨遇而安。
    往厲必戒,勿用永貞--若往則有危,必當戒懼,不可永遠固守一個原則。
    通:本爻變為坤,重卦為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
    象:九四以剛居柔,應有咎,然小過即為小有過錯也,故无咎。
    九四往遇六五,陽從陰有厲。
    釋:无咎,宜靈通應變,勿固守其常。
六五:密雲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
    爻:(位)中,(比)乘。
    通:本爻變為兌,重卦為咸。〔二氣感應以相與,止而說。〕
    註:公弋取彼在穴--公用箭繫繩,射穴中之鳥。
    象:大象坎=雲,中爻兌=雨,又=西郊之象。
    坎=弓矢。巽=繩,弋之象。坎=隱伏,在穴之象。
    六五非陽,故不稱君而稱公。
    釋:費盡心機,事不能成。
上六:弗過遇之,飛鳥離之,凶,是謂災眚。
    爻:(位),(應)。
    通:本爻變為離,重卦為旅。〔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止而麗乎明。〕
    象:九四曰弗過遇之,是指九四之陽得柔位,本爻則意為陰居極處也。
    至上六,飛鳥已離,遺音不得而聞,是災之所由也。
    釋:居過之極,違理逾常,凶,有災害。

TOP

卦六三    既濟    〔坎離〕〔水火〕


既濟:亨小,利貞,初吉終亂。
  │    象:既濟綜錯未濟。事之已成=既濟。水火相交,各得其用,六爻皆得其位。
  │    釋:小亨,利於正,初始吉,最終則亂。
  │彖:既濟亨,小者亨也。
  │    釋:既濟之亨,小事亨通也。
  │象: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    釋:君子應居安思患,事先預防。
初九:曳其輪,濡其尾,无咎。
    爻:(位),(應),(比)扶。
    通:本爻變為艮,重卦為蹇。〔險在前也,見險而能止,知矣哉。〕
    註:曳其輪,濡其尾--輪若曳之則難行。獸之涉水,必揚其尾,濡尾則不濟。
    象:坎=險、輪、狐、曳輪。初爻有尾之象。又在水之下,有濡之象。
    釋:既濟之初,尚能謹戒守成,故无咎。
六二:婦喪其茀,勿逐,七日得。
    爻:(位)中正,(應),(比)乘承。
    通:本爻變為乾,重卦為需。〔險在前也,剛健而不陷。〕
    註:茀--車、船防風之篷。
    象:離=中女,婦也。坎=輿,離中虛=茀之象。坎=盜,喪茀之象。
    二上應中正之君,乃五之婦也,但乘承皆剛,與五不相得,有喪茀之象。
    然上、下中正,豈有永不相合之理,遂有勿逐,七日得之象。
    釋:事已發生,勿究,異日可得。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爻:(位),(應),(比)扶據。
    通:本爻變為震,重卦為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大亨貞。〕
    註:高宗--殷王武丁。伐鬼方,三年克之--武丁討伐鬼方國,費時三年。
    象:離=戈兵,三,變爻為震=三年克之。坎=北,變坤=國,象北方之鬼方國。
    九三剛居剛位,既濟之時,天下无事,興兵伐夷國,勞民傷財也。
    釋:不可輕舉妄動,不可任用小人。
六囧:襦有衣袽,終日戒。
    爻:(位),(應),(比)乘承。
    通:本爻變為兌,重卦為革。〔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
    註:襦有衣袽--當船漏水時,用破布塞之。
    象:變乾錯坤=衣,布。兌=毀損、破布之象。
    坎=水、險。四近君,既濟時防患為先,故有此象。
    釋:小心謹慎,終日戒懼。
九五: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其福。
    爻:(位)中正,(應),(比)扶據。
    通:本爻變為坤,重卦為明夷。〔內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
    象:五變坤=牛,離=戈兵,坎=血,有殺牛之象。
    離=夏,禴祭之象,坎=隱伏,鬼之象。
    五中實,孚也。二虛中,誠也,皆取祭祀為義。
    釋:既濟之深,與其奢侈,不如菲薄反而有福。
上六:濡其首,厲。
    爻:(位),(應),(比)乘。
    通:本爻變為巽,重卦為家人。〔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
    象:初爻稱尾,上爻為首,居坎之上,首溺於水中之象。
    釋:既濟之終,不知其機,危厲。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