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美國“黑色星期五”的商業文化

美國“黑色星期五”的商業文化

美國感恩節后第一天,也是著名的“黑色星期五”。

此中之“黑色”,似乎與噩運無關。因為從這天起,美國人開始聖誕大採購,商家記賬,紅色表示虧損(即“赤字”),黑色寓意盈利,所以“黑色星期五”意味著財源茂進。

  當然,也不乏一點美國式的幽默:店員、顧客都以此自嘲,認為這天肯定都忙得要命。可以說,沒有一個西方節日,會像感恩節一樣烙上深刻的美國印記﹔也沒有一天像“黑色星期五”一樣,展現出美國濃重的商業文化。

  深夜、人潮、瘋狂的搶購,可以說是“黑色星期五”的第一個特點。在這個號稱美國“最大折扣、最長消費時間”的日子裡,最大一道風景,就是子夜時分從各個方向浩浩蕩蕩殺向各大商場、電器經銷店的車隊。

  國內有報道說,美國人往往凌晨三點即出門採購。其實不對,很多人不會這麼晚!筆者的幾位朋友,都是在23日深夜11點就出發了,但等他們漸近華盛頓郊外的“第一外賣場”(Prime Outlet)時便傻了眼,等待進入停車場的車隊一眼望不到邊,此中購物盛況,讓車內的“紅眼”購物一族也要感嘆:“莫道君行早,路上更有早行人。”經驗老到的排隊者,更是棉衣、帳篷、睡袋,一樣都不能少,隻待商家子夜開門迎客的時刻。

  折上折,跳樓價,刷卡刷到你手軟,這是“黑色星期五”的又一個特點。這天之所以成為美國的經典購物日,折扣巨大、價格便宜是一大主因。比如在許多商場,凌晨零時至6時全場六折。在有的電器店,近1000美元的筆記本電腦,最先進店者,150美元即可拿下——但數量有限,能否拿到超級便宜貨,就要拼一拼眼疾手快的真功夫了,更重要的是,看誰能起得更早。

  “黑色星期五”是美國政府、商家、消費者共同打造的美國經典購物日,雖然每年仍有個別踩踏和爭奪特價品“斯文掃地”的事,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黑色星期五”總體而言達到了有序、誠信、刺激消費的目的,體現出美國消費型社會的特點和成熟的商業文化。

  首先,商家是誠信待客。全場六折,就是實實在在的所有物品六折,不存在先暗中提價然后再標以大折扣的事件。弄虛作假一旦被發現,商家將遭受嚴懲。2004年美國一連鎖商場就因為虛假打折,為蠅頭小利付出數十萬美元罰款,同時更付出高昂的誠信代價。

  其實,價格打折,質量、服務不能打折。即使是“黑色星期五”,即使是折扣低得近乎白送的商品,如果對產品不滿意,顧客仍可以拿回去退換,根本不必找什麼理由。

  再次,沒有太多噱頭式的打折方式。比如很少有“滿100返XX券”的金字塔式返券促銷,一般情況下,打幾折就是打幾折,顧客一清二楚。

  從一些商家的銷售細節上,也可感受到美國人的服務態度。比如,冬日凌晨寒風刺骨,商家往往會給排隊的顧客送上免費熱咖啡或小食品,或者為志在電腦等超級特價品的顧客編號,讓大家開門時不必太過擁擠。

  又比如,筆者親眼見到,由於排隊人實在太多,有兩個人站錯了隊,但也已排了一個鐘頭,自然拒絕排到最后去。店員於是問隊列裡的人,“你介不介意讓這兩個人排到你們前面”,態度真誠,從頭問到尾,征得后面所有顧客同意后,讓兩位排進隊伍。風波消匿於無形。

  “黑色星期五”中還有一點感慨,購物的華人很多,但許多產品又都是“中國制造”!其中原因,大概是同樣名牌的商品,國外要比國內便宜許多。頗為不合理的現象背后,或許就是所謂“品牌的力量”: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中,“中國制造”的過程,賺取的隻是辛苦錢﹔而向全世界輸出品牌的美國人賺的才是大利,自然能讓更多的利給美國消費者了。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