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酒的文化

酒的文化

喝酒的文化各國不同,淺酌、豪飲各有規矩
。在台灣祭祀時須獻酒,送行要擺酒宴、出國歸來 要設宴「接風」!嫁娶有「喜酒」可喝,小孩滿月有「彌月酒」,老人家生日要擺「壽宴」!出殯時設宴擺桌喝喪酒去晦氣也是習俗之一。可見酒與生活息息相關。

 台灣本土作曲家呂泉生寫的「杯底不可飼金魚」是二二八事件後感觸良多,以消弭省籍情結為主軸創作的詞曲。歌詞中「飲啦!杯底不通飼金魚!好漢剖腹來相見。拚一步!爽快麼值錢!飲啦!杯底不可飼金魚」把酒席之中相互要求「乾杯」的豪邁氣魄描寫得淋漓盡致。

 日本人常喊「乾杯」!不過酒杯相互敲擊之下,並非真要對方把酒一飲而盡,事實上是隨意即可。喝日本清酒﹙Sake﹚,須把酒放進花瓶般的 Tokkuri,把酒燙熱了喝才夠味。很多日本人談生意都與客戶在酒肆內拼酒,會不會喝酒儼然成為能否出人頭地的表徵。而上班族下了班後,往往也會到居酒屋喝個小酒才回家。至於日本櫻花盛開時,人們在賞花處席地而坐,邊喝酒邊賞花
,非常愜意。

 自古以來中國的飲酒規矩繁複,古時候的文人雅士在酒席間行酒令,除文字令外還有划拳令、棋令等各種不同的酒令,變化多端。「紅樓夢」書中描寫了有關酒令的玩法,讓人嘆為觀止。此外,古代酒席上有「酒過三巡」才能自由飲酒的風氣。流傳至今還有遲到需罰酒三杯的傳統,這都是因「三」在古中國具有「完滿」的意思。

 西方品酒規矩多,美酒搭配美食,餐前有餐前酒;紅酒配紅肉、白酒則與白肉最搭調。不同的酒搭配不同的酒杯,可不能搞混失禮!倒葡萄酒時,不論酒杯大小,都只注入三分之二或半杯即可。

 新船下水時敲香檳瓶,慶功時也開香檳喝!香檳特別的地方,就是開瓶時的聲響與衝瓶而出的泡沫。因此香檳酒窖藏方法須臥放傾斜或乾脆倒放,使酒浸入木塞而膨脹不漏氣,這樣開瓶時才不會氣泡全消。  

 啤酒與其他酒類不同,是唯一「尚青」才好喝的酒。新鮮的啤酒喝起來最美味,放久了香味就消退,一般啤酒瓶上都會標示最佳賞味期限,超過期限的酒最好不要喝。德國是啤酒的故鄉,在巴伐利亞地區還有一所農業啤酒大學,而柏林大學設置的「啤酒系」,入學條件之一,就是要有「海量」!因為喝酒已經是他們的「功課」。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