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定力與定境

定力與定境

                                       定力與定境

「定力」有著靜止、不動、不亂的性質。定力是心不受外境動搖與干擾的寂靜程度。比如:我們在室內看書,室外有著吵雜聲,看書的心境,依然不被吵雜聲所擾動,這是他看書的心有專注力,我們說他有「定力」。定力不好的人,容昜受到外境而分心,情緒容易浮動,所以專注力就不好;欠缺專注觀察,對現象就沒有洞澈的能力,比如遇到厭惡的事情到來,過去所經驗的不好的情緒立即升起,沒有定力觀察事情的真相進行觀察,心念剎那即掉在煩惱的旋渦中,所以處理事務也就少了精密的判斷智慧。



在淡水老街,常看到有藝人手腳並用,同時操作多種樂器,他的心不能有所妄想,不然就會失敗了。能操作多種樂器而不煩亂,靠的就是定力。定力有著寂靜觀察,所以定力好的人,觀察力也一定好;他處理繁雜問題的能力也一定好,能思緒清明,條理不亂的理清問題,猶如手腳同時精準的操作多種樂器;不只是街頭藝人須要定力,世間的各種專業,也要定力才能學得深入。比如:畫家、工程師、建築師,都須要定力來致力的學習,否則很難貫通專精的領域。一旦有了定力貫通專業領域的經驗,再由此模式運用到出世間的智慧,就會感到得力,因為二者的定、慧融合,有相似的模式。只是出世間的智慧,更為深入,難度更高。



「定境」是一心一境所產生的定相。心住於情境中。比如:陶醉在優美的音樂中;或畫家融入在所要畫的情境中,這是欲界中的定境。定力越強的人,他能把所要畫的情看得更清淅,定力弱的人,他對想畫的情境,猶如霧中看花,二者顯現出來的自信心,就有很大的差別。四禪八定各有它的定境,要深入更深的禪定,定力就必須越深:所以有甚深禪定者,他的定力就越深。



「禪」,在世間是生活的智慧;在出世間是現觀實相的智慧。要理清人生方向,走出自己的人生,當中的思惟與理清,可說是一項浩大的思惟工程。沒有定力,是無法深入深層的自我意識觀察!比如說:我今生要結婚才會比較快樂嗎?不結婚可以嗎?要深入觀察背後所涉及的複雜因素。沒有定力,就理不出思緒。出世間的智慧更為深濬,沒有定力,更無法窺見其中堂奧。



「禪」,也譯為「思惟修」。乃依於般若正見,透過思惟、觀察,而後現觀般若。在思惟與觀察的過程中,就是把聞、思而來的佛法正知見,透過定力進行尋思來契應融合,成為般若。單純的禪定只是定境,定境沒有週遍觀察與思惟的性質。有甚深定者,若沒透過定力對般若正見進行融合,就不具備有般若智慧。所以定境深的人,不一定有「解脫智慧」。



定境越深,在定境中的觀察力會越弱:因為在甚深的定境之中,他的心安住在情境中不動搖,所以周遍觀察力甚弱。我們要進行法義的融通,必須先經過週遍觀察與思惟,而後才能無疑無惑的契應。所以不能住在定境中不作觀察,否則不相契般若。



入於「定境」時,由於心的寂靜,令身心放鬆、生理調和,以致會產生不同於過去的身心效應。這些調和會令生理更為健康、心理更為愉悅,也稱為「禪悅」。沉溺在禪定的禪悅中,他會不想走出定境,也就不會有精進心想去進行縝密的觀察領會法義。有些人過去生曾熏修過禪定,本身具備了福德因緣,所以今生很容易相契禪定。具足禪定力者,他在思察法義時,就必須退到「初禪」以下,才好容易相應般若:初禪五覺支中,有尋、有伺,亦即有著周遍的觀察力;但是二禪以上就無尋、無伺了。越高的禪定,他的寂靜不動的特性越強,越不適於初期法義釐清、思辯。但是定境越深的人,他的定力就越強;以定力強,所以相應法義的速度就越快。所以禪定越深者,只要他不戀取定境中的禪悅,以他甚深定力,能快速的契入佛法的奧義中。在《阿含經》裡,我們可以發現佛陀時代,外道也具足四禪八定的定力;這些外道人士,一旦接受了佛陀的教法,往往不久就證「俱解脫」大阿羅漢【註1】。





禪定,有欲界定、未到地定、初禪、乃至四禪八定。我們在進行定、慧融合契應般若時、或是起疑情而參禪,最基本的定力必須要要達到什麼程度呢?「未到地定」是歷來比較無爭議的共識。所謂「未到地定」,是由欲界定到初禪安立了中間站,名為初禪未到地定。由於未到地定,乃由心地寂靜產生的身心覺受來判斷,有些覺受又是屬於「色界」身心,所以很難用文詞來說明。一般禪修者,能隨時隨地當下心空如洗、一念不生;或者依於呼吸,能很快的進入「心息合一」,而入於「隨息」。此階段,大致可以安立為「未到地定」【註2】。



修禪定的目的在於定力增長,不在於求得坐多久,有些人誤以為所謂「老僧入定」,是處在沒有覺知的定境中,才能一定就定很多天。殊不知佛法的定,是由無住、無相的般若,不是住在一心一境的定境中。在阿含經中,談到修定與修慧之間的關係時說「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亦即定與慧是互相推動前行,禪定進步了,心有著更清明不動的觀察力來觀察實相,般若智慧也就隨之進步。當般若慧更進一步時,會由深化無執的般若,推動禪定更深入,如此定慧並進,而達到解脫境。當定慧相應,明覺妄念本空,心念不受妄動干擾,心境無執自在,猶似萬里無雲萬里天,這種由般若証得心性寂靜不動,本來如如,稱為道共定。我們的覺性,本來就沒有散亂,無亂即是定,本來就寂靜不動搖,也就沒有定與不定,假名為大定。



如果誤以為要進入無覺知的定境,才能定境長久,才是解脫境。那麼這樣的定境與我們在深眠的狀態下,或者與冷血動物,在冬眠數個月中,能不吃不喝,有多大差別呢?學佛者是以定力融合般若慧,成就解脫道,而不以修定境為目的!否則即使修得四禪八定的定境,也只是成就共外道定,無法相契慧解脫。




【註1】

俱解脫是「慧解脫」之對稱。阿羅漢由慧力離煩惱障而得慧解脫,復得滅盡定而離解脫障;即由定、慧之力,而煩惱、解脫二障俱離,故稱俱解脫。俱解脫有三根,即修四禪定中一至三禪為下根,具四禪為中根,就無漏禪而修觀、練、薰、習為上根。------《佛光大辭典》

俱解脫。就鈍根之羅漢,唯離煩惱之障,謂之慧解脫。若利根之羅漢,與之俱離一切禪定之障(即定解脫),至於得所謂滅盡定之至極定,是為俱解脫。即離慧與定之二障而得自在者。頌疏二十五曰:「定慧障,名之為俱。」------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註2】

於色界四禪定中,即將發得初禪定之前的準備修行之定,稱為未至定。因取其尚未至根本定之義,故稱未至定。色界之四禪定與無色界之四無色定,每一禪定之自體皆稱為根本定,每一根本定之前有準備階段之近分定。故自斷欲界之修惑所發之禪定(初禪之根本定),乃至斷無所有處之修惑所得之禪定(非想處之根本定),共有八根本定,又由伏滅欲界煩惱而發得近似初禪根本定之禪定(初禪之近分定),乃至伏滅無所有處煩惱而發得近似非想處根本定之禪定(非想處之近分定),共有八近分定。然在八根本定與八近分定中,唯有初禪之近分定與其他近分定有相異之處,故立別名,特稱為未至定。------《佛光大辭典》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