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淨空法師答疑解惑

道場篇


問:聽經時,聽到浪費常住的水電,這個罪連佛都幫不上忙。我馬上省悟,用錢布施給常住來補過,請問這樣可以免我的罪過嗎?
答:可以。這種浪費,自己知道來補償,應當沒有問題。因為你這是過失,不是罪。21-90-08

問:我希望全世界各地來參學的同修,能夠把念頭一轉,將新加坡居士林的水電費當作自己的,應當要付錢,這樣自然就不會造成浪費常住的一分一毫。請問這種觀念行嗎? 答:這個觀念不正確,應當時時刻刻養成節儉的習慣,這樣就好。決不是因為我自己可以拿錢,就能任意使用。總而言之,修行是要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與行為。佛是教我們真修行,常住是提供修行的場所來幫助我們,改我們的習慣,成就我們的德行,懂得這個意思,知道自己節儉、惜福就好。   在唐朝時代,「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提倡共修。在這以前也有共修,但是沒有規定,也沒有任何約束,多半都是自修。共同在一起,只有研究、討論、學習經教,修行確實是個人的事情。我們能夠想像得到,那時一定有些人懈怠、懶惰,不能克服自己的習氣,祖師大德看到覺得非常可惜,所以才提倡共修。共修是依眾靠眾,大家生活在一起都守紀律,這樣才能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自己沒有能力克服,要藉大眾的力量,這是好事情。當年建叢林、立清規,用意在此地。   所以,我們到道場參學,參是參與,學是學習,就是我們要參與這個團體,跟他共同學習,才能得受用。如果我們到這個道場來,自己用一個特殊的身分,不能與大眾生活在一起,不能與大眾一起學習,那就完全錯了。你不能隨順大眾,這個過失要是從《戒經》裡去結罪,這個罪過很重,這是破壞一個僧團的形象,屬於破和合僧,果報在阿鼻地獄。所以,我常勸導同學,這是個正法道場,每天念佛講經,一切都有規矩,我們自己已經養成了不好的生活習慣,實在無法與大眾一起相處時,自己應當知難而退。離開這個道場,就是護持道場,絕不破壞這個道場的形象,你的功德無量,你做了一樁好事情。你不離開,又不肯隨眾,破壞形象,你的罪過,我們雖然一句話不說,但是你的果報在阿鼻地獄。   三皈依中,「皈依僧,眾中尊」。眾就是今天所講的團體,社會團體很多,佛門也是一個團體。四個人以上就是一個小團體,就稱「眾」。眾中最為尊貴、最值得人尊敬的是佛法這個團體。它尊敬在哪裡?它是個和合僧團,就值得人尊敬。僧團裡沒有諍論,能遵守六和敬的戒條,是個和睦僧團,所以是社會一切團體的模範。你要是把模範團體的形象破壞了,這個罪過多重?決定墮三途,這是不能不知道的。21-90-08

問:一些外道的經常到佛堂來,有些居士不准他們進念佛堂,請問應該怎麼辦?
答:應當先勸導,他要是遵守念佛堂的規矩,隨著大眾一起共修,就歡迎他。佛菩薩普度眾生,也不拒絕外道。世尊當年在世,九十六種外道跟佛學習,依佛作老師,佛都收容,可見得佛並不拒絕外道。如果他要是不遵守念佛堂的規矩,擾亂大眾,我們一定要請他出去,決不能破壞大眾修行。所以,不是說他是外道,我們拒絕;而是守規矩的人歡迎,不守規矩的人請他出去。   過去中國廬山遠公大師有個好朋友謝靈運居士,這是一位大文學家。他想參加「東林念佛堂」,但是因為他的習氣太重,無法遵守念佛堂的清規,所以遠公大師拒絕他。大師還有一位好朋友陶淵明,他很守規矩,遠公大師歡迎他到念佛堂,但是他不肯來。由此可知,能夠遵守大眾共修的規矩,一律歡迎,不論他是否有神通,是否為外道。外道,我們也要接引他,幫助他接觸正信的佛法,這才是慈悲心。21-90-26

問:在寺廟裡聞到鐘聲,因病或疲勞,請問可以不起身嗎?
答:如果是早晨,鐘聲是叫你起來做早課,一定要起來。如果你有病或者疲勞,可以預先請假。總而言之,在常住共住,遵守常住公約,就是莫大的功德,這是諸佛讚歎,龍天擁護。你不遵守常住公約,不遵守常住的規矩,就是破和合僧。你一個人可以這樣做,別人也可以這樣做,僧團規矩就破壞了,這個罪過是墮阿鼻地獄。   我們天天在常住,確實有意無意的做破和合僧的事情,自己並不曉得。所以,不多聽經、不多讀經怎麼行?現在你有再大的過失,別人看到了不會說,說了得罪你。能夠說過失的人,這是大恩大德。但是說了能改,人家才會說;說了不能改,連父母都不會說。一個人能夠從善如流,過而能改,這個人是聖賢人,在這一生決定有大成就。21-90-28

問:阿彌陀佛身金色,請問何以「淨宗學會」供養的阿彌陀佛是白瓷色的?
答:「淨宗學會」成立時,有一位老居士供養一尊白瓷的佛像,這是一尊古董佛像,大概有兩、三百年,所以我們將佛像供在大殿,做為我們的主佛像。因為許多人看到很歡喜,我就想到用照相印出來,每位同修就可以請到家裡供養。這一尊白瓷佛像就是這樣的因緣。我們不必在色相上去分別,只要心裡有佛就好。21-90-52

問:依靠鬼神、作夢、算卦、抽籤、護法神等管理道場,而不是依靠人,請問規章制度這樣做如法嗎?
答:這樣做不如法。佛教導我們,對鬼神要敬重,但是決定不跟他學習。我們是佛弟子皈依三寶,我們向佛法僧學習,絕不依鬼神。鬼神縱然發心護持佛法,我們尊敬他為護法神,但是決不能跟他學習。   佛陀在世依佛,佛不在世依法,「法」是經典。依照經典的理論教訓去做,有的經典太深,初學的人看不懂,可以看註疏。看古人的註解比較可靠,看今人的註解,除非是不得已,為什麼?古人的註解流傳幾百年了,如果見解有錯誤,這本書決定會被淘汰,而它能傳下來,時間愈久愈可以相信。今人的註解沒有經過歷史考驗,所以我們看註解還是以古人為主;若古註實在看不懂,才看現代人講法,作為輔助。   我們親近善知識,要先打聽善知識的師承,他是跟誰學的,因為無師自通不可靠,一定要有老師傳承。善知識的老師,若社會大眾或是佛門在家、出家的大德對他都景仰、尊敬、讚歎,這樣才是可以相信;若師承有問題,他的可信度就有問題。我們親近善知識,至少要了解善知識三代以上的承傳,從這裡建立信心。   佛制定戒律,僧團制定規約,教導我們依照章程制度。中國佛教的特色是叢林,「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清規是戒律的現代化,是戒律的本土化。在中國地區,一定要適合中國人的生活習慣,但戒律的精神不變,只是條文有所修改。因此,每個寺廟都有自己的規章制度,甚至於功課儀規也不同,各有各的家風,都有成就,都有師承。為什麼不同?為接引不同根機眾生,因此所用的方法、手段就不同,但決定能令大眾得利益。所以,不可依靠鬼神。21-90-56

問:中國東北黑龍江有一念佛堂,董居士帶領五十多位同修念佛,並聽老法師講經音帶。因部分同修同時修練「中華養生益智功」,創始人張洪寶主張「三教合一」練氣功。董居士多次勸導他們要一心念佛,但是作用不大,請法師開示救救這些善良的人,因為您講的話有說服力。
答:我說的話未必有說服力,不過我可以勸導大家,現在世間災難很多,要認真的發心求生淨土,我們這個身體不重要,不必為這個身體付出太多的精力和時間。   每天練身體,真能得長壽嗎?若練身體就能得長壽,不練就會減壽,則命運與因果輪迴就可推翻了,「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這句話也就是虛妄,不是真實的。我們知道業因果報的理論與事實是正確的,我們實在沒有必要花費那麼多精神保養肉體。我們看到世間富貴人天天講求保養,身體也不見得健康,壽命也不見得長,還是逃不出因果定律。因此,講求保養身體,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它誤導了我們。   佛法裡面沒有練功養生,但有鍛鍊身體。佛法不是用練功、打拳或體操的方法,而是用經行、拜佛來鍊身。拜佛和經行是運動,念佛堂念佛主要的方式是繞佛,而止靜坐下來念佛是繞累了不得已坐下來休息,休息好了再起來繞佛。所以,佛法是用經行和禮拜來做運動。   這兩種運動方式很好,心清淨,身運動,非常符合養生的原理│心要靜,身要動。所以,佛法不是沒有運動,念佛堂念佛的運動足夠了,何必還要練功?我們查遍《大藏經》,佛沒有教導人練功。董居士勸導他們的話都是正確的,希望大家多讀佛經,一切依照佛陀教誨來做。   身體健康最重要的是心清淨,心清淨自然身清淨。身要在飲食起居注意衛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身心健康,我們外面環境就健康,這是「依報隨著正報轉」。我們過分重視這些世俗的觀念,就違背了佛陀的教誨。佛說:「十法界依正莊嚴,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又說:「一切法從心想生。」凡事順乎自然就健康,違背自然才會產生疾病,我們為何不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隨順自然?   佛教導我們「隨緣度日,而不攀緣」,這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佛經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你真能體會得,我相信你會勇猛精進。為什麼?你知道這個機會太難得,一定要抓緊寶貴的時間,念佛求生淨土。這是對事實真相和西方極樂世界真正認識透徹的人,才會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死心塌地的一心稱念佛名。21-90-56

問:道場的同修之間確實有不如理、不如法,而且會使大多數人產生煩惱心。請問是否可以單獨找他規過勸善?
答:單獨的規過勸善,這是很好、很如法的作法。21-90-59

問:有人說老法師和李木源居士的關係不好了,請問這是什麼原因?
答:現在我也聽到有些謠傳,說是淨空法師跟李木源居士關係處得不好,正在鬧彆扭。這個謠言傳得很多,這不是事實,因為我們密切合作,我們都沒有私心,都沒有自己。怎樣才會處不好?有私心就處不好。有私心是什麼?每個人有得失,每個人有利害,得失利害不同才產生矛盾。我沒有名利心,也沒有得失心,李木源居士也沒有名利心,也沒有得失心,所以我們兩個是很好的搭檔。   謠言的生起,也許是因為最近我在澳洲跟古晉建立兩個道場。去年我在美國有一批圖書,從那邊運到新加坡來,而新加坡一直沒有地方放,放在倉庫裡面,我看到非常難過。這些書都是我多年辛辛苦苦所蒐集的,有一千多箱,可以做一個圖書館。我唯恐這些書籍遺失,最初我是很想把這些書籍捐送給新加坡的大學圖書館。正在此時,澳洲的因緣成熟,台灣的楊老師來幫我整理,他看到這些書籍非常喜歡,他說這些書籍我們都能用得上,叫我不要捐。我說:「好!此地沒有地方放,就放在澳洲。」   我在澳洲買了一個教堂,主要的目的就是放書籍。把這個教堂改成圖書館,希望這些典籍不至於毀壞,並且住在那邊的同學開班學習,也都能使用。   這些書籍運過去了,也許有人看到這兩個貨櫃運走,好像是我要搬家,但不是如此。我是把這些東西安頓好,我就沒有憂慮牽掛了,到什麼地方都自在。   古晉建一個道場,是幫助在家同修。我過去在台灣三十年,受當地信徒們的照顧,我要有回饋、有報答。所以,我在那邊建一個念佛堂,並建五十間宿舍,跟旅館的建築一樣,一個房間住兩個人,可以招待一百人。因為在家信徒不是長住,他有時間、有假期才到那邊念佛,那邊可以招待他,如此我的心才安定。我們受別人的恩,一定要念念圖報。「知恩報恩」這四個字,在《般若經》裡是二地菩薩修學的科目。21-90-61

問:請問同修之間是否各自念佛、聽經、讀經,無需共同研討勉勵?
答:這要看修學環境,有這個環境,應當共同在一起研討,互相勉勵,這才是真正志同道合的同修。大家在一起決定沒有雜心閒話,勇猛精進,自然會有成就。21-90-70

問:在五台山「白雲寺」建淨宗道場,請問是否可依《無量壽經》法會聖眾第一、德遵普賢第二、大教緣起第三,圓滿而建?
答:這非常如法。21-90-72

問:弟子願在五台山為您老修一座琉璃金剛舍利塔,請問是否可以?
答:你不要操這個心,好好念佛求生淨土就好。21-90-72

問:弟子願在五台山建三千人的講經堂,請師父經常住世講法。大陸居士仍盼師父,眼淚流如似海一般,請問師父可否滿眾生心願,經常在五台山弘法?
答:在五台山弘法,確實是我早年的心願。清涼大師一生當中,在五台山講《華嚴經》有五十遍之多,這是聖賢的道場,幾千年來都讓人懷念。每年夏季,我們看到全世界的人都到五台山朝山,參禮佛菩薩的聖跡。所以,能住在菩薩道場,一定是有大福德、大因緣,我們也希望將來有一天能如願以償。21-90-72

問:其他宗教有按年或月繳納會費之舉,請問佛教道場是否也如此?
答:佛教道場也有這種情形,但最好是不要,因為有了這個規定,很多人就不敢來學佛了。我們一定是要以佛法幫助一切眾生、利益一切眾生,不能障礙他。所以,佛教裡面一切的布施供養決定是隨緣,不要勉強一定要繳多少會費,這個不好。特別是講經的道場,從前李炳南老師做出榜樣給我們看,講經道場決定不化緣。講經道場要是化緣,人家說:「到那裡聽經要付錢的。」許多人就不來了,把人家聽聞佛法的機會斷了,這很不好。他自己供養,那是他的事情。我們對信徒也應該如此,不應有絲毫勉強,也不可暗示他人布施供養。這完全是屬於自動的,這種供養稱作「淨財」;若強迫供養,這種財就不淨了。21-90-73

問:今有少數在家的同修,時常干預出家人的事,總將自己的見解強加於人,對常住不屑一顧,評頭論足,分幫結合,破壞僧團團結,動輒即說淨空法師講:「道場應該交給在家人管理,出家人不應多管事。」可是管事的人並不懂修行,且不忌因果,由這種不懂因果的人來管道場,後果就不堪想像。請老師詳示事理因果,供我們遵循。
答:道場交給在家菩薩管理,這些話我講過。問題是他是不是菩薩?他要是不懂佛法,他一管就管糟了。確實是在家人護法、出家人弘法,這是釋迦牟尼佛在世時示現的。當時的道場都是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來管理,出家人絕不管道場。所以,無論在家、出家都要懂得佛法,不懂佛法,如何能管理佛法的道場?這些居士們要想管理道場,我們可以辦一個培訓班,專門培養管理的人才,請他們來受訓。   在佛法,弘法的人是菩薩,住持管理道場的人是佛陀,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我常講,弘法的人功德很大,管理道場的人功德超過弘法的人。道場是菩薩學校,管理人是校長,這些弘法的人是教員,教員是校長聘請來的,校長的功德超過教員,我們要明白此理。21-90-74

問:吉林省成剛老方丈道場終年講《楞嚴經》,大眾雲集,聽經餘時就念佛。但有標榜專修淨土的同修勸人不要去此道場,並說淨空法師講:「現在只要誦一部《無量壽經》,再誦其他的經都是雜修。」請開示。
答:凡依照佛所說的經教修行,都是正法。譬如,喜歡《楞嚴經》就專修《楞嚴經》,喜歡《般若經》就專修《般若經》,這全都是正法。這位同修造謠生事,說是「淨空法師說的」,我沒有這種說法。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品》說:「修學大乘者,若能專修,最後迴向求生淨土,統統都能得生。」所謂「專修」,諸位不要產生誤會,以為一定要專念《無量壽經》才是專修,其實專念《阿彌陀經》也是專修,專念《觀經》也是專修,只要不夾雜就好。專念《楞嚴經》,不夾雜其他經典,也是專修,以此功德迴向求生淨土,決定得生。不但修學大乘任何經論,迴向能往生,連修學其他宗教,如果也是專修,修到心地清淨也能往生。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最重要的條件,就是「心淨則佛土淨」。專修容易得清淨心,你要是搞太多、太雜,得不到清淨心,就很難往生。   這位同修標榜專修,還講成剛老法師的道場不是正法道場,他不會往生,因為他還有分別心,心不清淨。《壇經》云:「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何況成剛老法師是一位很難得的好法師,他的楞嚴道場沒有過,沒有過而貶斥他有過,這個人造的罪業是毀謗大乘者。   所以,我們要特別留意,希望也能將此話傳給這位同修,他已造作罪業尚不知,真是可憐憫者。一定要懂得「專修」的意思,多讀《無量壽經》就會清楚了。21-90-75

問:今有一些在家同修到處宣傳,說淨空法師講:「如今修道不在寺院,寺院不是修行的地方,出家不如在家,在家人好修行云云…」。可是國家政策不容許在寺院之外從事宗教活動,出家人更不可離開寺院活動。況且現今花花世界,出家人離開寺院也不易找到如法的修行之地,請問這些居士這種作法是否影響道場和出家眾的情緒?
答:這些居士們的作法犯了很大的錯誤。寺院有不如法的,並不是說中國的寺院沒有一個是如法的。縱然寺院出家人做不如法的事,居士也沒有資格說,為何要把別人不如法的事統統裝在自己心裡,把自己的清淨心變成污染心?自己已造無量無邊的罪過,還自以為是,希望他們多讀誦經典,自己就曉得犯了何種過失。   古人言:「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說話不能不小心謹慎。你對於這些事理和因果不清楚,就不能隨便說,說了自己一定要負因果責任。這個道場究竟是如法不如法,如果我們不能透徹了解,隨隨便便就說,背的因果就大了。我在經上講的這些話,全被他們誤解了,誤解了如來真實義,這決定是錯誤的。   我們看《雲谷大師傳記》,雲谷禪師是一位修行得道的高僧。晚年時許多寺院出家人破戒,雲谷禪師看了,沒有一句責備的話,都是勸勉他們、原諒他們。你要教訓別人,你的境界要比他高才有資格,才有能力教導他。所以,雲谷禪師愛護出家人,幫助出家人,這是正確的,這是祖師大德做榜樣給我們看,我們要多學習,才不至於在處事待人接物上犯下錯誤。   在現代災難頻繁的世間,最重要的是修自己。自己成就了才能幫助別人,自己不成就要想幫助別人,沒有這個道理。佛說:「自己未度而能度人,無有是處。」自己要好好的修行,把妄想、分別、執著斷除。自己所犯的過失,全都是妄想、分別、執著太重,有這些就不能往生了。淨宗講「帶業往生」,是帶舊業不能帶新業。現在所造的這些新業不能帶去,所以現前的煩惱要能伏住、控制住,有這種能力才能往生。若自己控制不住煩惱習氣,看到了、聽到了就發作,佛念得再好,也不能往生。21-90-75

問:我想在中國辦一個大型的念佛堂來供養大眾,請問老法師是否肯協助我們法寶流通與佛學的教導?
答:你的弘願非常值得鼓勵,但實際環境你了解得不透徹。我在海外接近一甲子,常常希望能回國,往年趙樸老在世時,我們每一次見面,他都提醒我:「希望法師回國,落葉歸根。」我跟老人家說:「這一直都是我的願望,我也很想將自己這些年修學的心得貢獻給祖國的佛教與同修。可是回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必須國家與佛教界都能接納我。但是現在國家對我的態度不明顯,佛教界也有一些人排斥,不讓我回去。」   我過去一直希望能落葉歸根,但學佛人要隨緣而不攀緣,哪個地方的緣殊勝,就到哪裡去。我一生都隨緣,所以一直到現在都還在漂泊。大家曉得我沒有道場,一生都是寄居別人的道場,新加坡的道場是李木源居士的,我們是作客。去年年底澳洲給我永久居留,所以我才到澳洲為這些年輕法師們建立一個道場,讓他們有一個安定的修行養道的處所。我自己要不要?我自己還是不要,我還是願意在全世界各個地區流浪,我過慣了流浪的生活。   所以,我很想回中國,但緣不成熟。我也很想在中國辦培訓班,因為中國的同學無論在家、出家到新加坡來都相當困難。你們如果在國內把這個緣促成,那是無量的功德。緣促成了,我可以不在中國住,我以華僑的身分,你們辦佛學院請我去教,這個事情我能做得到。21-90-75

問:老法師開示說從不向別人募錢,以及出家人最好不要建立道場。我現在接受了別人捐贈的土地與廠房作為道場,請問該如何處理?
答:道場要有道。「道」是解行,講經屬於解門,念佛屬於行門,解行要相應。「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解行相應,得到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所以無比興旺。最近居士林有工程,念佛堂與講堂搬出來,馬上就冷清了。這是佛菩薩示現告訴我們,道場只要不講經、不念佛,就沒有人來了,立刻顯得蕭條,所以講經、念佛決不能中斷。   主持道場一定要懂得此理,要建立道風與學風。但必須要了解當地同修的狀況,這個地方的人是喜歡參禪還是念佛,要隨順他們。喜歡參禪的要建禪堂,喜歡念佛的要建念佛堂,因為我們是為他們服務的,決不是讓他們來隨順我們,而是我們要隨順當地同修。但是講經很重要,講經能開智慧,建立正知正見,如此才有正確的選擇。21-90-75

問:弟子是道場的執事,若有掛單者名義來念佛堂參學,但實際是別有目的,總之是破壞道場規約。我們勸多了,容易與他結惡緣,若不勸導,又違背自己應有護法的責任。請問我該如何做,才能令掛單的同修覺悟,又不與他結惡緣,又能保護自己的清淨心? 答:念佛堂如果遇到這些事情,要跟念佛堂的堂主報告,他是管理念佛堂規矩與領眾薰修之事。發生這些事情,讓堂主在開示當中勸導大眾,這樣就好。另外,如果是嚴重的事情,一定要告訴林長,因為他是這個團體的負責人,這些事情由他來處理,這樣最為妥當。21-90-78

問:請問籌建彌陀村之初步構想?

答:這我不能給你們提供意見,因為每個國家地區都有其法令規章,這些問題應當請教當地佛協及宗教局。佛弟子無論興建哪種事業,決定不可違背國家的法令規章。21-90-84






[ 本帖最後由 喜德 於 2009-8-9 18:49 編輯 ]

TOP

經句篇


問:《無量壽經》云:「若欲食時。七寶缽器。自然在前。百味飲食。自然盈滿。雖有此食。實無食者。但見色聞香。以意為食。」請問「若欲」是動了妄念嗎?若真有起心動念,五欲的其他四欲亦會起現行嗎?

答:這是屬於初往生的人,到達極樂世界時間不久,他還有這個習氣,習氣一現行,境界就現前。由此可知,西方極樂世界無不是隨心所欲,所謂是「心想事成」。這是食,其餘的還有財色名利種種欲望,會不會現前?可能會現前。現前會不會造業?不會造業。為什麼?一現前,立刻就知道了,就覺悟了,所以見色聞香的境界就消失了。因此,在西方極樂世界斷煩惱、斷習氣快,原因在此。

  在西方極樂世界,所接觸的都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蓮池大師與蕅益大師為我們解釋「上善」,是指等覺菩薩,如觀音菩薩、勢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他們環繞在你的周圍,不管你起什麼妄想,他們都有方法幫助你。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的修行環境好,那是一切諸佛世界都不能相比的。

  我們修學有疑惑,一定要清楚,因為「疑」是菩薩修行最大的障礙。我們對於世尊、彌陀及這些諸大菩薩決定沒有疑惑,對於我們的道業就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有疑要問,要斷疑生信。21-90-67

問:一切「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請問佛菩薩是否也是如此?「一切法從心想生」到底應如何想,或是不想?

答:你若不想就是修無想定,果報在四禪無想天,無想天是外道天。你定功成就了,能伏住妄想,等到哪一天妄念又起來,你伏不住就墮落了。我們肯定自己是博地凡夫,妄想很多,怎麼辦?佛菩薩教導我們想善不要想惡,因為想惡與三惡道感應,想善與三善道感應。

  一切法從心想生,想貪瞋痴就是餓鬼、地獄、畜生,想五戒十善就是人天福報。由此可知,佛菩薩為何教我們念佛、想佛?念阿彌陀佛、想阿彌陀佛,將來果報在極樂世界,所以往生到極樂世界也是從心想生。凡夫學佛沒有第二個方法,決定要隨順經典的教誨,佛教導我們做的決定要遵守。

  念佛決定要修十善業,《無量壽經》教導我們修行的綱領,就是「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觀經》的「淨業三福」是學佛的基礎。世尊教導韋提希夫人,就是教導我們大眾,世尊尚未教她念佛的方法之前,先教她紮根,把修學的基礎打好。「淨業三福」第一條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二條是「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我們不受三皈怎麼行?不受三皈,不受五戒,就自以為是,那是貪瞋痴慢在作祟,這是嚴重的煩惱。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為我們示現謙虛,對一切人事物都恭敬,所以我們要從謙敬中去學習。21-90-70

問:請問「塵沙煩惱」與「無明煩惱」是什麼?

答:「塵沙」是比喻,比喻數量多。你的煩惱太多了,從早到晚,從年初一到臘月三十,你要是用計算機去算,算不出有多少煩惱,所以比喻作塵沙。「無明煩惱」是對於一切事理、性相、因果都不能明瞭。這些事情本來是明白的,明白這些理事、性相、因果的人,就稱作「佛菩薩」,不明白的人就稱作「凡夫」。21-90-71

問:《無量壽經》證信序的「眾成就」提到:「欲界天、色界天、諸天梵眾,悉共大會」,經文中沒有提到無色界天,請問無色界天是否參加這個法會?

答:無色界天不能參加這個法會,因為它是佛經講的八難之一。無色界天也稱作「長壽天」,人住在這種天裡面,什麼都不想學,佛來了也不理。這種天是六道最高的地方,沒有佛法,所以屬於八難之一。「八難」是指遭什麼難?沒有聖賢人教導。因此,無色界天沒有參加法會。21-90-76

問:弟子對《楞嚴經》的一部分內容始終弄不明白,即是富樓那問佛:「若此妙覺本妙覺明,與如來心不增不減,無狀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無狀忽生山河大地」涉及世界最初起源,請問最初的湛然真性是否是佛性?如果不是,那是什麼?如果是,豈不是有佛無狀而生山河大地?修成佛豈不又有無明產生?經文中解釋「又如金礦雜於精金,其金一純,更不成雜」,問題說金礦雜於精金,不能同「若此妙覺本妙覺明與如來心不增不減」比較,金礦雜於精金已經不明了,非為妙覺覺明如來心,請開示。

答:這個問題不是幾句話能講得清楚,你可以詳細去讀第四卷,這段經文是富樓那尊者提出來的,釋迦牟尼佛為他解答。經文若是念不懂,你可以去研究註解。《楞嚴經》註解最著名的,古時候的代表是宋朝《長水疏》和明朝《楞嚴經正脈疏》。近代人對《楞嚴經》的著述也有十幾種,而以圓瑛法師的《楞嚴經講義》比較通俗,《楞嚴直解》比較扼要,這些著述都可以做參考。21-90-78

問:《無量壽經》云:「知土如影像,恆發弘誓心」,請問意思為何?

答:這兩句經文,前面一句就是《金剛經》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是講宇宙人生的真相。在事實真相中,我們應該如何做?佛菩薩絕不消極,決不是「一切如夢幻泡影」,什麼都不做了。而是「恆發弘誓心」,恆是永遠沒有間斷,弘誓就是四弘誓願。菩薩在修學時,弘願永遠在推動他,即使成佛之後,弘願也不間斷,這才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有許多人誤會學佛是消極的,而佛法絕不消極,佛法是無比的積極。佛教菩薩勇猛精進,從什麼地方精進?就是誓願精進。在沒有成佛之前,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是自利利他;成佛之後,自利圓滿了,就純粹為利他,利益一切眾生,哪有消極?如果釋迦牟尼佛消極,他就不必到這個世間示現八相成道,教化眾生。由此,我們能體會到佛法積極的一面,這一面才真正令人敬佩,決不是自悟就好了。

  既然一切都是夢幻泡影,何以還要積極的發弘誓願?因為虛空法界是一體,有的眾生沒有覺悟,我們要幫助眾生覺悟。就像這個身體局部麻木了,我們要不要幫它治療?譬如你的腿麻木了,你的手當然會替它揉一揉。所以,一切諸佛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沒有條件的,他知道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與自己是一體。而眾生有分別,不知道一切眾生與自己是一體,所以分自分他,就錯在此地。

  「心性幻化虛空法界」,虛空法界從哪裡來的?《華嚴經》云:「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虛空法界是心性變現出來的。芸芸眾生和太空中的無量星球,從哪裡來的?「根身影現國土眾生」,就是根身變現出來的。你真的明白了這個事實真相就開悟了,才知道「心性虛空法界一體,根身國土眾生不二」。你的慈悲心就像諸佛、法身菩薩一樣,自自然然流露出來,還需要別人來求你嗎?《無量壽經》云:「作眾生不請之友。」哪裡還要人請?要人請,你就不慈悲了。所以,「知土如影像,恆發弘誓心」是這麼來的。

  這當中的事與理,我們都要清楚,自己的願心才發得起來。否則,天天念四弘誓願,念的是佛菩薩的,自己的四弘誓願沒有念出來,就得不到一點利益。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的四弘誓願念出來,才是真實功德。21-90-82

問:請問「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這兩句話的意思為何?

答:講得比較深遠,「生則決定生」是你的境界提升。「去則實不去」,因為虛空法界國土眾生是一不是二,你往哪裡去?《中觀論》說「八不」,就是形容這個事實真相,如來果地上如是,凡夫亦復如是。六祖說:「不一樣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生佛不二是大乘法常講的,差別何在?差別是佛覺悟,知道是不二,眾生偏說是二。這是因為眾生的觀念、思惟違背了事實真相,所以稱作「凡夫」。眾生與佛的差別在於迷悟,除迷悟之外,一切體、相、作用都無差別。

  這個我們現在體會不到沒有關係,要慢慢在修行功夫裡面證實,這不是文字、言說,是要自己親證的境界,沒有入這個境界就很難懂。雖然自己沒有這個境界,但總希望有一天能契入這個境界。實在沒有辦法證得,就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到西方極樂世界保證能入這個境界,而且非常快速。見了阿彌陀佛就懂了,沒見阿彌陀佛,要靠自己修行功夫,實在是不容易,因為你必須把妄想、分別、執著斷盡才會懂。你今天不懂,就是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了悟門、智慧。21-90-82

問:《無量壽經》說:「佛告彌勒,此諸眾生,亦復如是」,至「往昔世中,過失盡已,然後乃出」。《無量壽經註解》中提到,「義寂云,但望勝樂,劣樂為苦,如欣上者,厭下劣定為粗苦等,雖名為苦,非苦受也。」請問其義理為何?

答:這含義很深,實在講,苦樂從哪裡來的?從妄想、分別、執著來的。如果人離開妄想、分別、執著,受是平等的,在極樂世界沒有樂受,不會感覺得快樂,在阿鼻地獄也不會感覺得有苦受。為什麼?你的心是平等、清淨。凡是有苦樂之受,這是凡夫,不是聖人。佛講經隨順凡夫境界來說有苦樂,如果隨順如來果地的境界是清淨寂滅。

  《仁王經》講五忍菩薩,最高的境界是寂滅忍,寂是寂靜,滅是滅妄想、滅分別、滅執著。妄想、分別、執著都滅了,哪裡還有苦樂?我們就以禪宗惠能大師所說的例子來講,「苦樂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你會嗎?如果入不二法,我們現在這個地方,是不是華藏世界、是不是極樂世界?再問問你,這個地方是不是阿鼻地獄、是不是餓鬼法界?你從這個地方去參,才能懂得真實義。所以,佛說一切法都是方便法,到最後佛告訴你,佛法也不能執著,「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你就真正契入不二法門,契入一真法界。

  極樂世界是不是真有?真有。我們現在住的地球,是不是真有?真有。我們這個地球真有,極樂世界也真有,一有一切有。阿鼻地獄是不是真有?真有。十法界依正莊嚴歷歷不爽,只要你妄想、分別、執著沒斷,無量的不同時空維次,它確實有。假如你把妄想、分別、執著都斷了,都放下了,這境界有沒有?還是有,雖有但沒有障礙,就是《華嚴經》講的「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就變成無障礙的法界。無礙就是一,所以《華嚴經》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一」就是無障礙,「多」就是無量無邊的法界,就是無量無邊不同空間維次。所以,覺悟的人在樂沒有樂受,在苦沒有苦受,不是沒有苦、沒有樂。

  我們何以有苦樂受?因為執著有個「我」,我受了。「我」是什麼?「我」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不是事實,在《百法》裡面是屬於不相應行法。你執著這個抽象的概念,就有苦有樂,就有迷有悟,有善有惡,有因有果。所以,雖然知道萬法皆空,我們還是要斷惡修善,還是要破迷開悟。21-90-85

問:請問「諸法空相」如何理解?

答:「諸法空相」的意義,就是說一切法都沒有自體,都是因緣和合而現的幻相。相有,但不是真實的。真妄的定義:永恆不變的就是真;會變化的,無論變化的速度快慢,都不是真實的,就是妄。明白這個定義,我們就曉得人身不是真的。為什麼?它會變化,它有生老病死,剎那剎那在衰老,所謂是青春不駐。

  人是空相,一切動物、植物、礦物都不例外,因為山河大地、星球,乃至太陽系也有毀滅的一天,不過它的速度比較緩慢。所以,一切諸法都是剎那剎那在變遷,不是真實永恆的存在,這種現象就稱為「諸法空相」。21-90-89

問:請問「真空妙有」和「一真法界」有關係嗎?

答:有關係。真空妙有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真空妙有,說法不一樣,境界是相同的。如果我們契入真空妙有的境界,就證得一真法界,證得一真法界一定是空有不二,就是大乘法講的「入不二法門」。真空就是妙有,妙有就是真空,空有不二。《心經》云:「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不二的意思。「色」就是妙有,「空」就是真空,這是諸佛如來果地上的境界。21-90-90

問:請問「無我」、「自性」意思為何?與天主教信仰有何異同?

答:佛法說「無我」,是無一切眾生執著的「我」,沒有這個「我」,只有真我。大乘佛法講「四淨德」,就是「常、樂、我、淨」。「常」是一般人講的永恆、永生;「樂」是一切苦都沒有了;「我」是自己能作主,自己能自在。譬如,你希望年年十八歲,但是做不到,因為會衰老,你就沒有「我」。佛法裡面得大自在,那是真我。「淨」是清淨,身心清淨、境界清淨,這是自性本來具足的性德。現在這個相變了,佛說是「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是心、念頭,我們的心不善,把本善的一真法界變成了十法界。

  境界確實是隨心轉的,今天這個環境如此污染、不善,如果我的心清淨、純善,我居住的環境就是清淨、純善的。他的心不清淨,行不善,即使他生活在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會變現虛幻的法界,他在裡面就會受苦受難。佛菩薩的心純淨、行為純善,即使在地獄裡面,他也是住一真法界。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示現三衣一缽,天天去托缽,實際上他生活在一真法界,雖跟我們的身體同住,境界、受用完全不相同。這個道理並不難懂,比如說我們幾個人在一起,每個人的境界都不一樣,有人生活很歡喜,有人生活憂悲苦惱,所以境隨心轉,這是真的。

  由此可知,境不是真的,身也不是真的,心也不是真的。真心是不動的,真心是離念的,我們還會起心動念,這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現前,用智了,你就是法身菩薩。

  十法界裡面,都是用妄心,到一真法界的圓教初住菩薩以上,他們用真心,不用妄心,所以永遠住一真法界。但是他們可以應化在十法界裡面,雖然應化,應化身還是住一真法界,這個道理與事實真相都要懂得。

  與天主教的信仰有沒有異同?不一樣,天主教的信仰是生到天道。我們觀察天主教的修行,他沒有離欲,就是沒有離開財色名食睡,沒有離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沒有離開「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由此可知,可以肯定他沒有離開六道輪迴,而是生到欲界天。如果不斷五欲六塵,他在欲界天;五欲六塵斷了,心地清淨,財色名食睡的觀念沒有了,就生色界天,但還出不了六道輪迴。這是不同之處。21-90-90




TOP

佛學篇


問:請問思考屬不屬於起心動念?
答:思考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念頭有淨、有染,有善、有不善,其中差別很多。與性德相應的善念是健康的,與性德相違背的念頭是不健康的。學佛的人要常想佛的教誨,將佛的教誨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這個很重要。做到之後會有悟處,對佛的教誨就有更深更透徹的理解,這是智慧現前。解能幫助行,行又能幫助解,解行相應,解與行相輔相成,從初發心到如來地都如是。21-90-14


問:請問人是怎樣來的?世界是怎樣來的?
答:這個問題很廣,不是兩個小時能講得完的。你想知道,可以去看《楞嚴經》,裡面講得很詳細。如果你想把這個問題搞清楚,實在是不太容易。我勸你把這個問題放下,不要去理會,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到極樂世界去問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會給你講得很詳細。21-90-19

問:請問人有靈魂嗎?靈魂在人體的哪一部分?
答:我問你一個問題,你晚上睡覺會不會作夢?你那個夢是在哪個部位?是在頭上、眼睛上,還是在手上、腳上?從作夢就能肯定靈魂存在。靈魂離開身體,就像這個人作夢去了,不會再醒來,就這麼回事情,它到另外一個空間去生活了。你懂得這個道理,人有沒有死?沒有死,死是你的靈魂離開這個身體到另外一個境界,去找另外一個身體。   此地又必須跟諸位解釋,魂不靈。如果魂是靈的話,你來投胎一定會投胎到帝王將相之家、富貴之家,一出生就享福,那多自在!你為什麼投在一個平常人家?為什麼到餓鬼道、地獄道、畜生道?由此可知,它不靈。它究竟是什麼樣子?魂是迷惑顛倒。你要不相信,你細細去思惟,晚上作夢,在夢中的頭腦,決定沒有清醒時這麼清楚。從這個地方就能體會到夢境裡迷,醒過來頭腦清醒。   人神識離開身體就跟作夢一樣,所以是迷魂,不是靈魂。孔老夫子講了實在話,他在《易經‧繫辭》裡說:「遊魂為變,精氣為物。」魂是什麼?速度很大,到處飄蕩,不穩定,說遊魂與佛法講的神識的狀況非常接近。21-90-21

問:人之初,還沒有到人間來,請問到人間的意義是什麼?
答:經上有解釋,「人生酬業」,過去造的業,現在要受果報,所以來六道受生。我們講投胎、來受這個身,有兩個原因:一是來受果報的;另外就是諸佛菩薩乘願再來,示現度化眾生的。21-90-21

問:世界上所有生物都有感性,不只人類有靈性。請問靈性是從哪裡來的?
答: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靈性是本具的,不是從哪裡來的。沒有來去、沒有生滅,是本具的,這才是真正的自己,禪宗講「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也就是你講的「靈性」。   你說一切生物都有感性,這個「感性」,以佛家而言,在動物(有情眾生)稱為「佛性」,在植物、礦物(無情眾生)稱為「法性」。佛性跟法性都是本具的,沒有來去。   確實每個人的靈性有高低不同,最高的是佛菩薩的靈性,我們跟他相比就差遠了。這個原因何在?佛在《華嚴經》上講得很清楚,一切眾生的靈性是平等的,決定沒有差別,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今天靈性沒有了,變得很弱,就是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摻雜在靈性裡面,把靈性搞得不靈了,就這麼回事情。佛苦口婆心教化眾生,教的就是這個。只要我們哪一天覺悟,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我們圓滿的靈性就恢復了,這個恢復就稱作「成佛」。21-90-28

問:請問何以佛經中重複的字句很多?
答:佛法的教學不怕重複,不斷的重複,多次的重複,不厭其煩的重複,主要是接受教化的人沒有開悟。「重複」是中國人所謂「苦口叮嚀」,這是慈悲到了極處!我們明白之後,才真正知道要感恩。如果不是一再的重複,我們非常健忘,一轉眼就忘記了。千叮嚀,萬囑咐,我們都回不了頭,這才曉得自己業障多麼重。   「業障深重」,這句話我們聽了很多,但是並不理解。若真正能體會到一些,感恩的心就生起來了,回頭的念頭也會生起,真正想去依教奉行。   中國古人不喜歡繁複,這跟印度人不一樣,印度人是不斷在重複。中國的言語文字講求簡要詳明,正因為如此,中國開悟的人數比不上印度。上根利智用點到為止這個方法行,但是對於中、下根性則不得力。我們這才真正體會到佛在印度講經用這套方法,真的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21-90-32

問:有些同修經常請其他法師來講開示,我不願意去聽,也勸人不要去聽,請問這個作法對嗎?恆順眾生如何講法?
答:如果我們修學確實開悟了,所有眾生講經說法,只要他講的是正法,不是邪法,都可以去聽,邪正一定要辨別清楚。雖然他講的與我們修學的法門不同,我們也應當去,這是莊嚴道場。讓初學的人看到道場聽眾很多,增長信心。甚至於初學講經的人說的是正法,我們也應當要莊嚴道場,這是正確的。如果自己功力不夠,聽別人講其他法門,自己心裡做不了主,就不可以去聽。你沒有定力,修學沒有基礎,這種狀況你不去是正確的。   「恆順眾生」是普賢十願之一,這是對法身大士說的,我們也應當要學習。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一切都隨順別人。在隨順的時候,一定要觀察清楚,若是善法我們就隨順,若是惡法就不能隨順。隨順是理智的,不是感情的。21-90-33

問:生命是永恆的,不生不滅,不增不減,請問是否有個定數?若有,是誰確定這些定數?
答:生命確實是永恆的,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既然不增不減,哪來的定數?你要是以為有個定數,就又打妄想了。離開妄想、分別、執著就真相大白,你才完全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心裡夾雜妄想、分別、執著,就是障礙,障礙我們見道。何謂見道?明瞭宇宙人生真相。何謂定數、不定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所有現象都不是真實的,都是幻化的,你要是明白這個道理,念頭就沒有了。   生命是永恆的,不生不滅,佛家不稱「生命」,稱「神識」,中國人講「靈魂」。六道眾生隨著業力去投胎,捨身受生。佛家講有兩種生死: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這兩種生死也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但是這個虛妄,你必須轉八識成大圓鏡智才能真正了解;沒有轉八識成四智,你還是免不了墮在妄想、分別、執著之中,只是程度上的淺深差別。由此可知,修行證果確實不容易。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執著,才能超越六道;沒有分別,就超越十法界;到最後沒有妄想,證到究竟圓滿的佛果。   佛教我們破妄想、分別、執著,法相宗講理講事非常微細,這是教化眾生的一種手段。你喜歡想,就出很多題目讓你想,想到最後你不想想就放下了,這用的是「思盡還原」。習慣用頭腦、用思惟的人,相宗教你拼命去想;不喜歡用腦筋的人,不喜歡想的人,淨土宗教你不要想。由此可知,佛對於一切眾生的根性,教學的方法都不相同,但是最終的目的是「一切放下」,這才能見到事實真相。21-90-33

問:我在學校教「聲學」時,常舉經典中佛說「聞性」的實相,與物理學中的「聲學」不一樣。請問這樣算不算誤導眾生?
答:這個問題問得很深。佛家講的聞性,是《楞嚴經》上觀世音菩薩修行的方法,菩薩從凡夫修行成佛,就是用聞性的功夫,「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如果你要把這樁事情搞清楚,一定要讀《楞嚴經》,要在這部經典上下功夫。跟聲學有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都必須辨別清楚。   「反聞聞自性」是一種很高的修行方法,一般人決定做不到。實在說,這是禪宗高級的修行法,不是普通的修行法。你能夠了解更好,不了解就勸人老實念佛。用音聲也很好,古德常言:「佛號從心裡生起來,口裡念出來,耳朵聽進去。」這個方法很能攝心,與聲學也有一些關聯。21-90-34

問:從畫像上看,佛菩薩的身體也像有血有肉的凡人身體,請問何以會不生不滅?
答:你看的畫像、塑像是有生有滅,佛菩薩的應化身也是有生有滅。阿彌陀佛雖然壽命很長,將來還有入滅的一天。阿彌陀佛入般涅槃時,上午入般涅槃,下午觀世音菩薩就補佛位,示現成佛,誰說沒有生滅?   不生不滅是講法身,「法身」沒有生滅,「報身」有生不滅,「應化身」有生有滅。西方世界講佛有四土,阿彌陀佛的應化身還是有生有滅。我們現在這個身也有三身,我們的肉身是應身,有生有滅;我們的報身有,但是沒有證得;我們的法身也有,也沒有證得。法身是我們六根的根性,六根的根性不生不滅,在眼稱為「見性」,在耳稱為「聞性」,見聞覺知,六根門頭放光動地,這是不生不滅。   世間人也說「精神不滅」,精神與肉體合一。但是肉體有生滅,精神不滅。我們看外國討論輪迴的書,他們說「靈魂」,靈魂是不生不滅的。「靈魂」就像駕車的人,「肉體」就像車,你千萬不能把車當作自己,否則就錯了。車走了幾十萬里,不能再走了,丟掉再換一部車,就是「投胎轉世」。這個身不要了,再換一個身。身有生滅,靈魂沒有生滅,這種認知比一般凡夫高得多。可是佛法告訴我們,靈魂還是有生滅的,真正沒有生滅的是靈魂的性,在佛法稱作「心性」,這是不生不滅。21-90-48

問:請問「知見立知」與「作觀」有何差異?如何區分?
答:這樁事情,佛在《楞嚴經》講得非常清楚,這是一個大問題。「知見立知是無明本」,我們初學的人對於這一句的意義很不容易理解。如果要講這四個字,兩個小時都講不清楚,你最好先讀《楞嚴經》,有了基礎之後再來問。21-90-48

問:法師說:「隨緣是指隨順佛法的道理,而非隨順人情。」這是一個充滿人情的社會,如果隨順佛法而不隨順人情,往往不盡人情,使周圍的人離你而去。佛法不離世法,佛法不壞世法。佛法求明心見性,世法追求五欲六塵,請問這當中是否互相矛盾? 答:佛法不壞世間法,「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怎麼會不順人情?不順人情不是佛法,佛法是順人情。以智慧順人情,他不迷,那是佛法;以迷情順人情,那是世法。世間人不能通情達理,迷惑在裡面,跟佛菩薩不能相比,所以世人必須要學佛。佛法就是我們實際的生活,佛法應用在工作、處事待人接物,才真正得到幸福美滿。若學佛是不近人情,把人都得罪了,讓人遠你而去,這是不通佛法。   惠能大師講:「佛法是不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你懂得世法與佛法是一不是二,才真正了解佛法。既然是一,為何又分世法、佛法?就是覺、迷而已。覺,世法就是佛法;迷,佛法就是世法。佛說:「迷悟不二。」為何說迷悟是一不是二?事是一樁事情,迷是它,悟也是它,所以迷悟不二。法有沒有改變?沒有。迷,法也不會變成迷;悟,法也不會變成悟。諸位細細參這個道理,離心意識參,才能將這個道理搞得透徹明白。   世間人追求五欲六塵,五欲六塵是不是佛法?覺了就是佛法。每天誦經、念佛、拜懺是不是佛法?迷了就不是佛法。世法、佛法在迷悟,不在事相。事相當中沒有迷悟,迷悟在人心。《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勝熱婆羅門、甘露火王、伐蘇蜜多女追求的是五欲六塵,就是貪瞋痴,那是佛法,因為他不迷,他覺。諸佛菩薩示現在世間,有作天王、人王,有經商、做工,各行各業,男女老少,全是佛法。

  譬如,永明延壽禪師未出家前是一位小公務員,每天偷盜公款去放生,它是佛法還是世法?是佛法,因為他不迷。世法、佛法不在事相,在一念之間。一念覺,為利益一切眾生,這是佛法;一念迷,自私自利、損人利己,這是世法。所以,世法與佛法是一法,不是二法。21-90-48


問:弟子曾聽一位法師在錄音帶中說,《大乘起信論》的要害是「真妄和合」。《大乘起信論》是馬鳴菩薩所造,一直為全世界歷代祖師、大乘行者視為寶典。請問他的批評是否不當?另外,這位法師在說禪的錄音帶中,忽然機鋒一轉,說:「到底是哪一位祖師說的『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他說:「不變怎麼能隨緣?祖師怎麼會說這麼沒有開悟的話,以致後人都照樣學著說了。」弟子在學《彌陀經疏鈔演義》時,見蓮池大師及一些大德也常說這句話,請問到底是祖師不開悟,還是法師貢高我慢?

答:我們對這些人的批評,最好不要放在心上。他批評得恰當不恰當,與我們修學都沒有關係,關鍵在我們自己對於大乘經論有沒有信心。你的話說得很好,歷代祖師大德都非常重視《大乘起信論》,我們看許多祖師大德的著作,有很多引用這部論典的文字;由此可知,它得到歷代祖師大德們的認同,這是決定沒有錯誤的,我們應當要信受奉行。

  這句話不但是祖師說,佛菩薩也常說。我過去講經把這兩句話又加了兩句,我說了四句。古人只講「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我又加「隨緣隨著變,不變不隨緣」。這四句是四個不同的境界,「不變隨緣」是佛境界,佛教化一切眾生,在十法界裡面示現,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示現什麼身,他能應機說法,隨類現身,但是他不變,這是「不變隨緣」。「隨緣不變」是菩薩,菩薩在隨緣當中學不變。「不變不隨緣」是二乘,阿羅漢、辟支佛是不變不隨緣,他們不度眾生。凡夫是「隨緣隨著變」。你們想想,我有沒有說錯?

  我也沒有開悟,所以說這個話與開悟與否沒有關係,不要去執著這些,知道這是四個不同的境界就好了。我們今天要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工作、處事待人接物都要隨緣,隨緣裡面學不變。學什麼不變?真誠心不變,清淨心不變,平等心不變,覺悟心不變,慈悲心不變。順境裡不變,逆境裡還是不變,這是真正會用功。21-90-53


問:從漸進法門改為圓頓法門,說圓頓法門高,成就快。請問對嗎?

答:這個說法沒錯,問題是你能不能頓得了?初學佛時,我的老師也告訴我這件事情:「圓頓是快、是好,一步登天,但你一步要能上得去,若上不去掉下來,粉身碎骨就摔死了。」所以,學佛是兩條路,一個是漸門,就好像走路一樣,慢慢走。好比上五樓,你爬樓梯一階一階往上升,這很慢、很累。你要是有武功,從樓下一跳就上來了,行!問題是你有沒有圓頓的功夫?如果真有這個本事,成就很快。沒有這個本事,老老實實爬樓梯,登上一級就有一級的成就,這是老實修。21-90-54


問:教下不能談般若,一談般若必墮地獄,請問為什麼宗門可以談般若?般若本不可思議,佛說般若二十二年,一直是隨心應量的方便說,佛也是無說的。所以,教下不談般若也是方便說,非真般若,若說是在說真般若就是謗法,當然要墮地獄,請問對嗎?

答:自古至今,教下的法師講《金剛經》、《心經》、《般若經》的人很多,這是事實。但何以古大德有這些說法?諸位看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就明白了,裡面有詳細的解答。

  江居士一生研究般若,他是屬於教下,不屬於宗門,他是念佛往生淨土。他在《講義》裡說得好,般若不是不能講,如果不能講,釋迦牟尼佛講二十二年般若,這二十二年不是害死眾生,都讓眾生墮地獄嗎?那佛就有罪了,哪有這個道理!所以,江居士講,般若要講就要講得詳細,不要讓人聽了誤會,道理在此。如果講得不透徹,讓人產生誤會,這是有過失,這才墮地獄。

  民國以來有兩位大居士,專門在般若方面下功夫,一位是江味農居士,他在《金剛經》上一門深入,用了四十年的時間;另一位是周止菴居士,他也是一生專攻《般若心經》,也用了四十年的時間。他們是我們最好的模範。江味農居士有《金剛經講義》,周止菴居士有《心經詮注》,都是般若權威的註解。21-90-66


問:當年魔王波旬對釋迦牟尼佛說:「末法時期要將魔子魔孫放入佛門來破壞佛法。」請問波旬為何會墮落成魔王,有什麼好的方法使魔王早日改邪歸正?

答:方法不是沒有,完全在自己的修行。一念正,妖魔鬼怪都成佛;一念邪,諸佛菩薩都變成妖魔鬼怪。實際上,外面境界是無佛亦無魔,這是向上一著給你講真話。佛跟魔從何處現的?從自己心裡現的。魔王是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我們自己能改邪歸正,魔也來護法,就像魔王波旬當年也是世尊的弟子,也護持佛法。這裡面的業緣非常複雜,要想了解詳細的狀況,可以去讀《楞嚴經》,裡面講得很詳細,很值得我們做參考。

  今天這個世界法弱魔強,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追溯到一百年,也就是佛法逐漸衰微了,講經說法的人少了。在往年,學佛出家真正是修苦行,生活過得比一般人苦。如果保持這樣的生活方式,現在沒有人願意出家,還願意出家的是真有道心。現在寺院的生活太富裕,錢太多了,妖魔鬼怪一看有利可圖,也都來出家。他出家不是來修道,而是來享福,他覺得寺廟賺錢容易,做這個行業,頭可以仰得高高的,別人跪著把錢送來,真的比做任何行業都好,所以這些妖魔鬼怪就來了,這些都是沒有道心的。魔如何能破壞佛法?佛門裡不能堅持祖師大德的傳統教誨,所以招惹這麼多妖魔鬼怪進來。真正修苦行的人,誰願意到我們這裡來,請他在我們這裡吃一餐飯,他都覺得難受,他會來嗎?一定要懂得此理。

  新加坡前任總統曾經到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和「淨宗學會」來參觀,中午與我們一起吃飯。他說:「你們十幾、二十道菜,我每一餐才五道菜。」現在我們是多大的福報,超過釋迦牟尼佛太多太多了。釋迦牟尼佛當年托缽,只可以托七家,七家托不到要回去懺悔:「今天為什麼沒有人供養?是自己修得不好。」從前出家人過的是什麼生活,想想今天出家人過的是什麼生活。從前出家人發的是什麼心,現在出家人又是發的什麼心。我們從此地仔細觀察,魔來擾亂的原因就不難明瞭。21-90-66


問:有人說都看破了,就是放不下,認為看破比放下容易,請開示。

答:「都看破了,就是放不下」,還是沒看破。如果真看破,沒有放不下的。凡是沒有放下,決定是沒有看破。說老實話,放下容易,看破難,豈有看破不能放下之理!

  佛法,就如同孫中山先生講的「知難行易」。我初學佛的時候,跟章嘉大師討論過這個問題,到底是知難還是行難?是知難行易。如果你能透徹了解,凡夫成佛就在一念之間,你就曉得多麼容易!可是你要是看不破,那就太難太難了。21-90-68


問:佛是常住於寂滅法忍的境界之中,當眾生有感時,佛就有應,這是自性起用。請問當眾生無感之時,佛所住的寂滅境界和阿羅漢的寂靜涅槃有何不同?

答:這當然不同!眾生的感應,不是我們想像「人家有感,我們就有應」的想法,這個想法是錯誤的。佛的應連痕跡都找不到,所以說不可思議。如果有一點點痕跡存在,那是凡夫,不是聖人。不但是佛對一切眾生的感應是不可思議,連菩薩、阿羅漢的感應也都不可思議。

  感應,是從人的思想、理念來講的,實實在在是沒有辦法形容的,所以才說個「感應」,實際上連感應二字都無法形容。古人講「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才講到了真實,也就是大乘經說的「不思議解脫境界」。不思議解脫境界是如何,我們永遠無法想像,這是實在的。21-90-69


問:請問佛為何要帶惑潤生,在如來果地上不能度眾生嗎?

答:因為佛在果地上沒有形相,眾生接觸不到,所以佛在如來果地上不能度眾生。因此,佛要度我們這些人,一定要示現在人間,變現人身跟我們在一起,才能教導我們;佛如果要度畜生,一定也要現畜生身。《楞嚴經》云:「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佛是隨心應量。《普門品》云「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不現身就無法教化眾生,要教化眾生,現身是一種手段。21-90-70


問:請問如何能儘快見到實相,是否見到實相後才能真信佛?

答:你的話說得也有道理,見到實相之後的確是真信佛。什麼人見到實相?《華嚴經》講的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是見實相,也稱為「發心住菩薩」,他真信。天台大師講,四聖法界是相似位,六道凡夫是觀行位。但是每個人的善根、福德、因緣不同,善根特別深厚的,譬如諦閑老和尚的鍋漏匠徒弟,那是頓超,他是從初發心一超就接近實相位。他學佛只不過三年多,就有如此殊勝的成就,這是善根、福德、因緣深厚。他沒有妄想、雜念、疑惑,對老師有決定的信心,所以成就快速。21-90-72


問:大陸的《禪門日誦》寫著:「收徒皈依有吉凶禍福之日」,請問是否正確?

答:《禪門日誦》寫的這句話,在佛陀經論裡面沒有依據。佛經說:「境隨心轉」,如果心地善良,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我們要心轉境界,而不是境界轉心。若選擇吉日良辰,我們的心就已經被境界轉了。21-90-72


問:請對「法」開示。

答:六塵是六根起用的對象,眼所見的都稱作「色」;耳根起作用的對象都稱作「聲」;意根,意是念頭,念頭所念的對象都稱作「法」。法塵與眼耳鼻舌身五塵所對的,有無關聯?有,五塵落謝影子就稱作「法塵」,所以法塵的境界太廣了。我們眼睛看到之後,心裡落印象,你還在想,就稱為「法塵」。譬如你去看電影,離開電影場了,電影裡面的那些畫面還在你心裡活動;你去聽音樂,離開音樂廳了,你還想著那個韻律,這些都是法塵。除了我們眼耳鼻舌身所對的這五種對象之外,心裡面所攀緣的也統統稱為「法塵」,如夢中與定中的境界,也全都是法塵。

  何以稱為「塵」?塵是污染。譬如這張桌子,三天不擦就有灰塵,這些東西就跟灰塵一樣染污了心性,所以稱為「塵」。我們六根對外面六種境界都能清楚而不被污染,就成功了。無量無邊的法門,雖然方法不同,但是修清淨不被污染的目標卻完全相同。你能不被污染,這是定成就了;你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是慧成就了,這就是定慧等學。若被污染了,定慧沒有了,那是煩惱習氣。

  佛說「煩惱即菩提」,煩惱與菩提是一不是二,心地清淨,煩惱就轉變成菩提;心地被污染,菩提就轉變成煩惱。生死與涅槃也是一不是二,覺悟了,生死就變成涅槃;迷惑了,涅槃就變成生死。所以,世法與佛法,眾生與佛,無非是迷悟一念之差而已。21-90-75


問:有一副對聯,上聯是「火宅原佛國」,下聯是「淤泥真見出蓮花」,請開示。

答:「火宅」跟「淤泥」都是形容六道,是講我們現前苦難的世界。「火宅」是《華嚴經》講的三界火宅,火宅原來是佛國。「淤泥」是講六道輪迴。「真見出蓮花」,諸佛如來是蓮花國土,蓮花國土是西方極樂世界,它在何處?就在此地,原本就沒有離開。何以我們今天看到的是火宅、淤泥?我們的心不清淨,就像《華嚴經》講的愚痴、染濁,貪瞋痴慢、自私自利達到了極處。如果每個人都能覺悟,將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瞋痴慢統統都斷除,現在這個國土就是清涼世界,就是極樂佛國。眾生與佛的差別是一念之間,如何將火宅、淤泥變為佛國土?只要你一念回頭,覺悟了,就知道無佛無眾生,無娑婆亦無極樂,它是平等真法界,你才能見到宇宙人生的本來面目。21-90-75


問:《金剛經》強調空,《無量壽經》強調有,請問如何不落兩邊而行中道?

答:空有是一,《無量壽經》與《金剛經》是一。若看成二法,惠能大師說:「空有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你想想這句話,二就是妄想、分別、執著,離妄想、分別、執著是佛法,你若存在妄想、分別、執著,就不是佛法,是世間的學術。今天許多人將佛法當作世間學術來研究,因為他用的是二法。「一」是什麼?六根對六塵境界,不起心動念,不分別、執著,才有分別、執著,就已經落入二、三了。21-90-76


問:近代學者梁漱溟將地藏三經中的《地藏菩薩本願經》和《占察善惡業報經》判為偽經,僅有《地藏菩薩十輪經》是真的。因為他們根據譯者的出處,在大藏經中確實查不出譯者曾經譯此二部經的證據。請問這樣判別對否?

答:這是學者們的判法。現在末法時期去佛時遠,學佛人所依據的是大藏經。大藏經裡面有的,我們可以學習;若大藏經裡面沒有的,就靠不住。因為經典能入大藏經,是要經過當代一些高僧大德的審查,他們認為這是真的,大家沒有意見,才能入大藏經;如果他們認為有問題,這部經決定不會入大藏經。

  從前入大藏經的手續很麻煩,要經過很多人的審定,若沒有問題再呈送皇帝,皇帝批准才能入藏,所以大藏經是經過許多高僧大德的審查。今天我們依大藏經,至少要依《龍藏》以前的比較靠得住。現在人做的大藏經,是你跟我關係好,你寫的幾本書,我就編在大藏經裡面。這樣沒有經過嚴格的審查,就很難確定它是正是邪,是真是妄。

  從前老師教導我們,要選經來讀誦、研究或講解,決定要選擇大藏經裡面有的;沒有入藏的,頂多是做輔助參考。做為主要參考的註解,也都是大藏經裡面有的。

  對於世間學者,則另當別論,他有他的說法,我們不需去理會。如果你自己覺得有問題,不學這部經就好了。21-90-77


問:請問唯識宗的創始人是誰?當代中有哪些高僧大德,又道場在何處?

答:法相唯識宗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佛,因為大小乘所有分派都是佛傳下來的。唯識是很繁瑣的學問,專門修學這個法門的人,在古時候的代表是彌勒菩薩。另外,無著菩薩、天親菩薩也都是唯識宗的大德。近代我知道演培法師對唯識有相當的研究,演培法師之後,我就沒有看到了,也沒有專門修學的道場。21-90-78


問:請問佛菩薩的無念是什麼?

答:這個你無法了解,因為你到不了那個境界。凡夫修到無念,是什麼念頭都沒有了,果報在四禪的無想天。為什麼?無明沒有破。真正到無念,智慧開了,世出世間一切法一切通達。如果問你,你什麼都不知道,這是墮在無明。所以,千萬不要把無明當作無念。只要我們還有念頭,肯定是凡夫。我們的無念其實還是有念,你還有個「無念」在。菩薩境界裡面,無念是「有念」、「無念」都沒有,這才是性德現前。21-90-80


問: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共同體變現出來的,諸佛如來實際也是一個佛性,請問這種體悟是否正確?

答:正確。一切諸佛如來就是自己自性變現的,所以佛法說西方極樂世界是「自性彌陀,唯心淨土」。自性彌陀遍虛空法界,唯心淨土也遍虛空法界,所以「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21-90-83


問:請問燃燈古佛與毘盧遮那佛的關係,以及盧舍那佛與釋迦牟尼佛的關係?

答:你不要分別、執著這些,經典裡面講得很清楚,諸佛菩薩沒有一定的名號,名號的建立是恆順眾生,就是看眾生的需要而建立的。

  諸佛菩薩的示現,也是因眾生的機感,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實在講,一切諸佛菩薩沒有名號,名號是假名。譬如我們大家都是人,若有人說你是狗,你就不高興了。你想想,假如我們的老祖宗當年把我們稱為狗,現在叫狗不就很正常嗎?因此,名是假名,不是真的,所以「名可名,非常名」,不要執著在名號,執著名號是錯誤的。

  《大乘起信論》教我們學佛,要用什麼心態才能契入佛境界?有三個方法:第一、「離言說相」,聽經不要執著言說,經本文字是言語的符號,既然言語不能執著,文字也不能執著,你要是執著文字就跟執著言語一樣是錯了。這只是一個工具,我們藉著這個工具契入真實相。第二、「離名字相」,名詞術語、佛菩薩名號都是名字相,你要懂得意思,但不要執著,執著就錯了。第三、「離心緣相」。

  「毘盧遮那」是梵語,意思是遍一切處,就是自性遍一切處。所以,毘盧遮那是法身佛的名號,法身遍一切處,也就是自己的真心本性,沒有來去,沒有生滅,真的是「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中觀論》講的「八不」,這是法身,所有一切萬物都是這裡變化出來的,它是根本。所以,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佛的法身是共同的,眾生與佛也是同一個法身。

  「盧舍那」是報身佛,是我們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報身是講智慧,唯有智慧才能證得法身,才能明瞭法身。沒有智慧,迷惑顛倒,就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能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就證得法身。

  「釋迦牟尼」是自性裡面本具的德能相好。《華嚴經》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因此,一切眾生與諸佛是一不是二。我們迷了,不知道是一體,分自分他,起無量無邊的煩惱,嫉妒障礙。這就是迷惑顛倒,迷失了自性,宗門講迷失了自己本來面目。

  「釋迦牟尼」這個名號,是專門對現前社會講的,這是教學的宗旨與目標。因為現在世間人對人沒有慈悲心,沒有愛心,而「釋迦」是仁慈,就是教導我們對待別人要仁慈;「牟尼」是清淨,就是對待自己要清淨。所以,佛沒有名號,是用教學的宗旨與目標作為名號。

  在佛法講,這完全是一個,「毘盧遮那」是法身,「盧舍那」是報身,「釋迦牟尼」是應化身,一體三身,三身一體。這個意思真懂得了,我們自己也是三身,與佛的三身也是一體。我們的法身與一切諸佛的法身一體,我們的報身與一切諸佛的報身一體,我們的應身與一切諸佛的應身也是一體。我們今天這個應身是業報的應身,佛菩薩是願力的應身,不相同在此地,所以佛自在,我們不自在,因為我們受業力支配。

  業力從何而來?自己變現出來的,是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造出來的,是虛妄不實,本來沒有的。所以,一念覺悟,業就變成智慧,眾生與佛就是這一念的差別,眾生一念覺就成佛了。佛教導我們沒有別的,就是幫助我們覺悟。21-90-83


問:有言「眾生本來是佛」,何因緣故,復起一念無明,以致迷真起妄。所謂本來是佛,是指眾生本具之佛性也,以合眾生本已證得如來果地之佛果。又言「眾生本來成佛」,此言又更甚難明瞭,所謂本來成佛,其關鍵出於「成」字,既已成佛,卻又歷經修證之功夫矣,又復起一念無明?《楞嚴經》之喻,所謂「木已成灰,不復為木矣」。請問「本來是佛」與「本來成佛」該如何解釋?

答:這個問題是富樓那尊者提出來的,釋迦牟尼佛有詳細的解答,在《楞嚴經》第四卷。我們今天難在哪裡?我們沒有把妄想、分別、執著打掉。這件事情縱然辯論一千年,辯論無量劫,都辯不清楚,而且這些辯論全是多餘,為什麼?本來沒有。

  我們今天的問題產生在哪裡?執著一個「佛」、一個「眾生」。這問題怎麼解決?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事實真相立刻現前。還是六祖這一句老話,「佛與眾生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要從這裡入門。印宗法師是從這裡大徹大悟的,印宗問六祖「禪定與解脫」,六祖的答覆是:「禪定與解脫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所以,眾生、凡夫都是假名而已,這一關要是參不透,《楞嚴經》這一段經文,你也無法體會。佛說法四十九年,為什麼要說他一個字都沒有說,誰要是說佛說法,就是謗佛。那是真的謗佛,不是假的謗佛,因為佛確實沒有說過一句法。為什麼?本來沒有法,本來沒有佛,本來沒有眾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金剛經》這幾句話很值得參究。

  言語是有限的,思惟是有限的,事實真相是無限的,所以最高的境界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時真相全體現前。今天就是佛來當面跟我們講,我們知道佛句句話都講得很清楚,但是我們的疑惑不能斷。原因何在?還是在我們自己有無明、見思、塵沙煩惱,就是妄想、分別、執著不斷,麻煩在我們自己這一邊,不在佛那一邊。如果我們本身妄想、分別、執著淡一分,跟佛的教誨必定就接近一分;妄想、分別、執著完全斷了,跟佛就完全融成一體,然後才曉得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希望大家在這當中參究。21-90-85


問:「一花一世界,一木一菩提」,請問菩提指的是自性嗎?這些花草在無明狀況下,沾上惡習氣的惡念,造的惡業,請問如何才能去除?

答:花草樹木也有靈性,《華嚴經》講樹神、花神、草木都有靈,但是要曉得花草樹木的神靈不是花草樹木本身,花草樹木成不了神,而是有神識附托在花草樹木上。好像房子一樣,房子不靈,什麼人靈?住在房子裡面的人靈。有些靈鬼沒有地方住,於是依附花草樹木,花草樹木是他居住的所在,所以我們就稱他為樹神、花神、草木神。靈性高的也有修行!佛法不可思議,應以什麼身得度,佛菩薩就現什麼身,只要他有心求解脫,佛菩薩就會化身。他是樹神,佛菩薩也化成樹神為他們講經說法;他是花神,佛菩薩也能變成花神為他們講經說法,所以諸佛菩薩教化眾生不可思議。

  至於花草樹木成佛,《華嚴經》云:「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那是如何成就的?有情眾生證得無上菩提,所謂是依報隨著正報轉。有情的菩薩成佛了,山河大地、草木砂石也跟著一起轉變成一真法界,是這個意思。這是大乘經裡面講的深義,也可以說為密義,一般初學很不容易理解,這確實是事實真相。21-90-88


問:佛入大涅槃,請問是否還能回來度化眾生?觀世音菩薩是久遠成就的古佛,他是正法明如來,為什麼還要倒駕慈航,不以佛的身分回來度化更廣大的眾生?

答:你不了解事實真相,如果深入經藏就會明白了。諸佛菩薩現身不是有心的,如果想「我想現什麼身」,他還有妄想、分別、執著,就是凡夫。佛菩薩從來沒有起心動念,他憑什麼現身?憑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感應道交絕不失時。因此,我們希望他用什麼身來度我們,他就現什麼身來度,是這個道理。

  觀世音菩薩何嘗不現佛身?《普門品》云:「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我們怎麼見不到佛現身?佛常常現身,無時不現身,無處不現身,只要把心靜下來,心與佛的教誨相應,就能體會到,也就是說心要靜到相當的程度,就能見到佛菩薩現身。最明顯的例子,過去有很多人入定,在定中見到佛菩薩的境界,也有人夢中見到佛菩薩的境界,但現在愈來愈少了。定中是現量境界,夢中是意識變的境界,都能見到佛。所以,你有這些疑惑是對經論理解得太少了。21-90-89


問:請問阿羅漢與菩薩的慈悲平等心有何分別?

答:阿羅漢與菩薩的慈悲平等心,有程度上的不同。我們從《金剛經》上可以得到證據,須陀洹已經做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須陀洹他證得了,他絕不以為我自己證得須陀洹果,如果自己以為證得須陀洹果,他著相了,他沒有證得。須陀洹不著相,但是須陀洹的不著相與阿那含、阿羅漢的不著相有程度淺深不同,所以阿羅漢比不上菩薩。但是菩薩也有等級,我們講大乘圓教,阿羅漢斷證的功夫跟七信位的菩薩平等;換言之,他的清淨心、平等心比不上八信菩薩,所以有程度上之不同。《華嚴經》講圓教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菩薩有這四十一個階級,他們統統都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只是程度上有淺深不同,是從這個地方分的。21-90-90







[ 本帖最後由 喜德 於 2009-8-9 18:56 編輯 ]

TOP

課誦篇


問:外出參加法會、佛七,日常功課不能完成,請問可以嗎?

答:可以的。你到念佛堂來念佛,這就是你的定課。我們出去參學,無論到哪個道場,一定要隨順道場;不隨順,你就把道場破壞了。譬如,這是念佛道場,你到這裡來打坐參禪,這是破壞別人的道場。你是修禪,到念佛堂來就照樣念佛,這是正確的,隨喜功德,無量無邊。

  佛法說:「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彼此互相讚歎,決不能互相破壞。念佛人到禪宗道場,也一定在禪堂裡打坐參禪,絕不破壞別人的道場。他請我們去講開示,我們一定要讚歎宗門,讚歎道場,讚歎他們的法師,讚歎同學,使他們的信心增長。而不能說:「現在末法時期,參禪不能成就,還是念佛好。」別人已經參禪幾十年,你豈能破壞別人的道場?所以,進入別人的道場,一定要懂得隨緣,這是佛門的規矩。21-90-51

問:用一部《無量壽經》、一句阿彌陀佛修行。若有冤親債主要求誦《金剛經》或《地藏經》,請問是否夾雜?

答:這不算夾雜,因為這不是長時間,而是短時間的。冤親債主要求你誦一部、誦三部,你是特別為他誦,這個可以。我們自己主修的功課,一天都不能間斷;替別人修的,能抽出一點時間幫助別人,這是好事情。記住!不能喧賓奪主,主修的功課要重視。21-90-54

問:現在學會裡的早晚課,由於學生人數漸多,空間不夠,所以取消繞佛,只採原地念佛。學會活動空間小,同學們課業也很緊湊,少有時間運動,長期如此,細胞含氧不足,容易造成昏沈。所以,學生建議是否將唱「彌陀讚」的部分改為拜佛,「警眾偈」等附在第六品和三十七品之後一同唱誦,這樣可以節省時間,也可以保有經文的薰習,又可兼顧到運動。身心兼修,法喜充滿,則道業必成。

答:這個建議很好。拜佛是很好的修學方式,拜佛時心地真誠,不起一個妄念,這是修心。同時拜佛的每一個動作都合乎威儀,又能達到全身的運動,所以古人非常重視拜佛。

  我出家之前,曾與懺雲法師在山上住茅蓬五個半月。他教導我拜佛,每天早課拜三百拜,晚課拜三百拜,午後繞佛、念佛,就是飯後經行半小時,然後繞到佛堂再拜兩百拜。當時我在山上修行的功課是每天拜佛八百拜,這樣拜了五個半月,對自己身心修養確實有很多好處。所以,我現在勸導一般大眾要拜佛,拜佛確實能消業障、開智慧。

  拜佛是以真誠恭敬心,以我們的頭頂禮佛足,稱作「接足禮」。若能將此修行方法落實到生活,面對一切人事物,如同面對佛祖一般的至誠恭敬,你就是普賢行裡的「禮敬諸佛」。你把修行層次提高了,這個受用、功德是無量無邊。希望真正有心者,當如是學,像《華嚴經》的善財童子一樣,凡夫只有我一人,除我之外都是諸佛菩薩,都是聖賢示現。無論是順境、逆境,善人、惡人,決定不生輕慢心,決定不生分別心,都是以真誠、平等、恭敬來對待,這種人念佛必定上上品往生。21-90-59

問:有人躺著休息,我們在旁邊誦經,請問那個人來世是否會變成蛇?或有其他影響?

答:不見得會變蛇。而這個影響是他不恭敬,破壞佛教的形象。遇到這種情形,就不在這裡誦經,或者請那個人到別處去躺,不要在誦經的場合躺著。

  佛法是師道,我們要尊師重道,無論出家、在家四眾弟子,念念當中都要想著「我要為大眾做好模範」。所以,我們在這裡恭恭敬敬的誦經,這個人躺在那裡睡大覺,或者躺著聽,這是破壞了佛教形象。特別是讓初學者看到,對佛法不會生恭敬心,這就不得佛法利益。這不但他自己得不到利益,也影響許多人對佛法不能生恭敬心,道理在此地。21-90-64

問:我的早晚課念《無量壽經》及佛號,各需一小時。現在我想多念佛號,請問可否改誦《阿彌陀經》?

答:可以改誦《阿彌陀經》,《阿彌陀經》比較短,你念佛號的時間就會比較長。諸位必需要了解念經的用意何在,對初學人來講,念經比念佛號重要。為什麼?先明理為何要念佛號,先把道理搞清楚,經就可以不要念了。念經是幫助「信解」,念佛號是幫助「行」,行很重要!但是行要是不解,還有懷疑,就非讀經不可,必須在經典裡破迷開悟,建立信心。

  我們看到一些不認識字的老太婆、老阿公,他從來沒有聽過經,教他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他念了幾年,居然能預知時至,站著往生。這是什麼道理?他相信,沒有懷疑。這樣就可以不要讀經了;如果有懷疑,信心還不堅固,不讀經不行。21-90-68

問:專修的寺院道場,早晨誦《無量壽經》四十八願,晚課誦三十二到三十七品及懺悔,其餘時間都是念佛,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初一、十五,念供時不念「天女神咒」、「大悲咒」、「準提咒」等。請問晚課放蒙山是否可以不念咒?

答:如果寺院裡面有常規,就要懂得隨眾。自己做功課可以,但與大眾在一起時,一定要隨眾,不要讓大眾生煩惱。21-90-72

問:有的法師經常為人講課,勸人多念佛少誦經,並說吃肉的人不可以誦經,非常忙的人不可以誦經,請問是否正確?

答:不正確。學佛一定要以佛的經教為準,佛教導我們「依法不依人」。佛沒有說過「吃肉的人不能誦經」,我們也沒有聽過祖師大德講過,這些都是以訛傳訛的錯誤觀念。工作繁忙的人一樣可以誦經,一部經不能一次誦完,可以分做幾次。像《無量壽經》雖然不長,但初學的人念一遍要兩小時,如果沒有這麼長的時間,一天念幾品,一個星期誦一部,或一個月誦一部也可以,不能不讀經。21-90-72

問:家中有一個炕,有人睡覺時,我做早晚課念經,請問對別人是否有影響、有過失?

答:現在大陸北方,冬天是睡炕,都是許多人一起睡。北方確實有這個習慣,因為炕下面燒火很溫暖,所以讀書、工作都在炕上。而你的早晚課不能不做,經不能不念,所以只要不出聲念就好了。這些地方要善巧方便,家裡沒有人,你可以出聲念;家裡人多又不信佛,你可以不出聲念,默默的做早晚課,不妨礙別人。21-90-72

問:懺摩或是聽經拜佛時,就會傷心流淚,請問是否業障重?

答:這個答案在《無量壽經》裡。佛說這是你的善根發現,不是業障重。你聽經、懺悔會傷心流淚,是你過去生中曾經學過這個法門,但是沒有成就,這一生又遇到,就感覺得難過。既然如是,你就要更加用功,世間不值得留戀,不要錯過機會,這一生當中決定要成就。

  《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萬萬不可執著實有。佛講,世出世間一切法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換言之,就是「心性幻化虛空法界」,虛空法界就是我們心性幻化的。「色身影現國土眾生」,我們的色身、國土(星球)是一切眾生影現。影現就是《金剛經》講的夢幻泡影。虛空、法界、國土、眾生都不是真實的,就像作夢一樣,夢中的境界是事有理無,所以我們可以受用,不可執著,執著就錯了。

  我們住在這個世間,把世間看作旅館,沒有一樣是自己的,我們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有人說這個房子是他所有,那是假的,那是迷惑顛倒。「只有使用權,決定沒有所有權」,你把這兩句話參透了,就得自在,常生歡喜心。佛家所謂是「理得心安」,道理清楚、明白了,心就安了。心安是什麼?再不會有妄想、分別、執著。若有妄想、分別、執著,你的心不安。心不安,身也不安,對自己的健康、壽命都有很大的傷害。理得心安最明顯的是健康長壽,所以理要明白,事相要清楚!21-90-73

問:年齡較輕的學佛人,不習慣淨土法門的一句佛號、一部《無量壽經》。他們對《無量壽經》已經很熟了,想學誦其他經典,如《地藏經》、《藥師經》、《金剛經》、《法華經》、《楞嚴經》,請問可以嗎?

答:這是雜修。實在講,現在一般人心地很亂,不能專一,自以為聰明,自以為是,要廣學多聞。四弘誓願講:「法門無量誓願學」,但不是現在學,它是有階段的、有層次的。佛先勸你發心,發「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心是推動你修行的力量。社會大眾每天辛勤的認真工作,這是名利在推動,如果沒有名利,做了什麼也得不到,他肯定不做了。佛法既然不要名又不要利,什麼力量在推動?「眾生無邊誓願度」的願力,他要將他的弘願兌現,所以不能不努力用功。

  如何滿這個願?第一階段是斷煩惱,煩惱斷盡才學法門。我們今天學法門,不是真的學法門,是用學法門的方法斷煩惱。你想想,學一個法門斷煩惱比較容易,還是學許多法門斷煩惱容易?從這裡想就明白了。煩惱的根是你的心散亂,你學十幾種經,心力不集中,心是散亂的,斷煩惱難!學一部經,整個精神力量集中在其中,斷煩惱容易!

  《無量壽經》念得很熟,可能你對經文很熟悉,但經的義理卻一竅不通,所以會念得厭煩。如果通達義理,就會法喜充滿,不單是佛法,世法也有此效果。孔老夫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如果你學習會疲厭,就要反省自己一定錯了,不是理論上有錯誤,就是方法上有錯誤。

  古大德云:「一經通,一切經通。」我們要想通達一切經,最殊勝的方法就是從一部經下手,這一部經通了,全部的經都通了。一部經到什麼時候才算通?明心見性,任何一部經都能達到明心見性。《金剛經》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所以,你選修哪一部經典,佛都會點頭同意,為什麼?都好,沒有不好的。只要你喜歡的就專修,「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才能見性,才能在這部經得定開慧。你的心不能定下來,心是亂的,怎麼能開智慧?所以,心是亂的,什麼成就都沒有。

  你問我:「念很多經可以嗎?」當然可以。現在是民主自由開放的社會,誰也管不了誰!但我們要明白道理,希望自己能得真實利益,這一點很重要。21-90-81

問:請問其他法門是否可以與淨土法門一起修學?我已經堅持誦《法華經》兩年了,請問誦《法華經》與淨土有關聯嗎?

答:《無量壽經》講,修學其他大乘法門,將修學功德迴向求生淨土,都能往生。但是修學其他法門一定要有功德,不是每天念幾部經就行了,而且不是念經的人都能往生,這個道理要清楚。有很多人把讀經當作受持,這是誤會。「信、解、行、證」一定要統統具足,才稱作「受持」。接受經典所講的道理、方法與境界,完全落實在自己生活當中,這是受;保持而不失是持。如果有受而不能保持,是沒有用處的。有很多人把受持的意思搞錯了,念了一生的佛經,將來還墮六道輪迴,就回過頭來罵佛,這是罪上加罪!佛說得沒有錯,是你自己解錯了。

  無論修學什麼法門,「淨業三福」是基礎,就像蓋房子一樣,首先要有地基。淨業三福的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如果這四句沒有做到,一生修學都變成了阿賴耶識裡的佛種子,這一生得不到受用,也就是古人講的:「你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該怎麼輪迴還是怎麼輪迴。」你只能得一點小福德,沒有功德。這四句確實做到了,念佛求生淨土,能往生凡聖同居土。

  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受持三皈不是找個法師做三皈,就是受持。三皈依,第一是「皈依佛,覺而不迷」,就是從一切迷惑顛倒回歸,依自性覺。第二是「皈依法,正而不邪」,就是從錯誤的思想、見解回過頭來,依正知正見。第三是「皈依僧,淨而不染」,僧的意思是六根清淨、一塵不染,在一切時、一切處,都要保持自己的清淨心,與一切眾生和睦相處。皈依佛、法、僧統統落實了,才稱作「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就是你在世間的一舉一動都是社會廣大群眾最好的榜樣。以此功德加上念佛求生淨土,能生方便有餘土,比同居土高一層。

  第三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勸進行者是為人演說,自行化他,這才能生實報莊嚴土。

  所以,我們對經教不能不涉獵,因為不明瞭,往往會依自己的意思來猜度佛的意思,全都猜錯了,還自以為學佛學得不錯,以為自己已經入了佛知佛見,這太冤枉了。所以,佛教我們要深入經藏,深解義趣,這是很重要的開示。但是學習大乘經,也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才能有效果;如果學得太多太雜,心是散亂的,也不能成就。21-90-81

問:我持誦楞嚴咒咒心,前一段時間感到清淨,近來聽法師講《無量壽經》,又念阿彌陀佛,感到很不得力,心裡不如持楞嚴咒咒心的平靜,請問是何原因?

答:這是你平常念楞嚴咒念成習慣,你的心是定的,現在不念咒了,再換一個新的法門,這是不習慣所造成的苦惱。就像改行一樣,你原來是學經濟,現在去學醫,隔行如隔山,佛法修學亦復如是。古來祖師大德教導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心容易得力。所以,不要常常更換法門,常常換法門就是雜修。

  你念楞嚴咒,一生就持楞嚴咒,持到身心清淨,發願求生淨土,肯定往生。《無量壽經.三輩往生品》最後一段,有提到讀誦大乘者求往生。楞嚴咒是大乘,不管你修學哪個大乘法門,只要你將修學的功德迴向求生淨土,阿彌陀佛都會來接引。但是要記住,修學的功德是清淨心,也就是說你用持咒的方法念到一心不亂,「心淨則佛土淨」,這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真正的條件。無論修學什麼法門,只要清淨心現前,譬如念主耶穌念到清淨心現前,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能往生。不管你用什麼方法,清淨心現前就是功德,沒有妄念就能與淨土相應。21-90-82

問:放工之後,回家覺得很累,不念《無量壽經》,而改念《阿彌陀經》,請問如法嗎?

答:如法。甚至於連《阿彌陀經》也不念,專念佛號也可以。21-90-83

問:念《彌陀經》的時候,不能控制的打噴嚏及搔癢,是否功德盡失?

答:沒錯,確實功德盡失,但是有福德。21-90-85




TOP

供養篇


問:師父常說供養道場,供養出家眾要有智慧;若道場不辦道,出家人失去道心,供養者也需要負責任。但是師父又常讚歎談禪法師供養道場,是以「因果各自負責」的態度。又說:「做好事不要怕流弊。」我們若以尊重恭敬三寶之心,不見道場及僧眾過失來供養,即使他們不如法,耽於逸樂,請問我們是否仍能修積圓滿功德? 答:若真做到「不見世間過」,曉得因果各自負責,你的功德是圓滿的,不過這要真正有智慧。若其作惡不如法,破壞佛教形象,造的罪業極重,你的功德雖圓滿可生淨土,但對方造罪極重必墮三途,為顧及對方,我們也得要有一點慈悲心。   各人立場不同,談禪法師是出家人,供養道場多半是其出家寺廟、受戒道場,這是祖庭,這是一份愛心,一份報恩心。而談禪法師供養之道場並不在附近,無法照顧周全,所以說「因果各自負責」。若道場較近,能常去參學並照顧,情況就不是如此。因此,凡事不能一概而論。

  供養道場最好的方法,就是將道場借給出家、在家人使用。譬如,我建造一個講堂,講堂產權是我的,出家人或者在家居士在此辦道,我可以租借給他,象徵性的租,一年一塊錢租金,辦得如法就永遠辦下去,辦得不如法就收回。這個作法好,將來不會有爭道場的問題。21-90-46

問:居住條件不太好,沒有專門放經本的房間,只好放在臥室,請問行嗎?

答:行。佛法是從內心的真實恭敬,不在乎形式,形式一定要與自己生活條件相應。如果只有一間屋,臥房、客廳都在一起,佛像就供在那裡,這是如法的。如果房間很多,應該用一個房間做佛堂,這是恭敬心,所以佛法是非常活潑的。21-90-65

問:不少中國大陸的皈依弟子,將您的大幅彩照與佛菩薩一起供在佛堂內。居士們說:「淨空老法師的照片,新加坡居士林公開結緣,可以供弟子們請用,必定可以容許懸掛。」請問這種作法是否如法?

答:我非常感激,這是大陸同修的一份情誼。對於尊重的人,或者是在佛法的弘揚與護法上有特殊貢獻的人,我們的道場也懸掛供養他們的照片,或者供他們的長生牌位,這是一種「知恩報恩」的作法。

  我們將老師及護法的照片都掛在講堂,這是我們對於老師及護法的人念念不忘,無論他在世或者不在世,我們永遠記得他,永遠紀念他。我們看到他的照片,如同見到本人,就會記得他的教誨,這是用來提醒我們應當依教奉行。所以,只要能幫助社會大眾知恩報恩、孝順父母、尊重師長就好了。

  這種作法是否如理如法?談不上如理如法,這是人情,不必用如理如法來衡量。現在我們思考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對於社會及廣大群眾有沒有利益,如果於廣大群眾有利益,不如法的也如法;於廣大群眾一點好處都沒有,如法的亦不如法。這一切都是為眾生,這樣想法就不至於有大的差錯。決定不為自己,為自己就錯了。

  至於照相,我與你們合照,你說如理如法嗎?這很難說。有些同修對我非常愛護,想盡方法阻止,不讓大家照相。什麼原因?閃光燈對眼睛有傷害。這確實對眼睛有些傷害,我的視力比過去是差了一點,勉強看報紙還可以,只是沒有從前那麼清晰。但是許多同學遠道而來想與我照相,我若是不答應,這也對不起人家。21-90-66

問:台灣有些法師專修淨土念佛法門,且專弘《無量壽經》。但法師常用火把食物燃燒所產生的煙,供養六道眾生,稱為「陰供」,並且教導信眾在家裡也如此做。請問這與《太上感應篇》中的「散棄五穀」是否有牴觸?

答:好像是有牴觸。學佛最重要的,就是你選擇哪個法門就依照這個法門修學,不必把其他法門摻雜在自己修學的法門裡面。我們修淨宗,淨宗的經論就是五經一論,在五經一論裡都沒有這種方法,我們就不用這種方法修。諸位要想成就,記住!要「一門深入」。以淨宗來說,我選擇哪一部經做為修行依據,就照這一部經修學,如此就能成就。

  我們看到《往生傳》裡有許多念佛人,他們老老實實念一句阿彌陀佛,沒有聽說他們有這種供養的方法。最明顯的例子,有諦閑法師的鍋漏匠弟子,他是站著往生;還有哈爾濱「極樂寺」的修無法師,未出家前是作泥水匠,出家後在寺院裡做苦行,也是念一句阿彌陀佛,自在往生了。

  我們不要看到別人怎麼做,就要學。別人這種作法是否正確,自己都不知道,這就是迷信。我們依照《無量壽經》和《阿彌陀經》,經典上有的我們就做,沒有的就不做,不必修學其他經論的東西,否則就是雜修,清淨心不容易得到。21-90-70

問:供奉三寶是佛弟子當然之事,供奉和布施在於真誠、清淨心,供養多少則是隨緣,視各人情況而做。但有些道場因少供奉而不高興,請問應如何做?

答:供養少了,道場就不高興,那你就不要去了。供養決定沒有分別心,確實是在於真誠心。《了凡四訓》有個故事是說這件事情,以真誠心供養,錢再少,功德是滿分的;如果不是真誠心,供養再多,所得之福是不圓滿的。21-90-73

問:家庭自發組織的念佛堂及家裡的供佛處,請問能否放法師的法相?

答:這個無所謂!在念佛堂裡面,我們也會供養景仰的老師的法相,這是很平常。21-90-79

問:家裡供養許多佛像與神像,現想供養西方三聖。請問是否可以,又如何處理?

答:對!在家裡念佛只供養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其他的佛像最好請到佛教的寺廟,而你供養的神像可以請到道教的寺廟。你的心要專,把過去所學習外道的習氣要統統放下,一心學佛。21-90-86




TOP

超度篇


問:弟子主修念佛法門,有一個女兒嫁到天主教的家庭,女婿與外孫均被其祖母、母親拉去做教徒,但是他們因為工作學習,沒有參與活動,也不信。女兒現在既未信教,也未信佛。請問弟子可否替他們祈求家庭平安、和睦,工作進步,及替他們的祖先超度? 答:無論他信何種宗教,你學佛為他迴向都有好處,只要有真誠心。再者,替他們的祖先超度是可以的。21-90-08

問:請問是不是一定要設一個累世冤親的牌位,並請地藏王菩薩做見證,才能把多生多劫的積怨徹底消除?新加坡好像沒有這個風氣。
答:消除不了!你想消除他,他還想來消除你,戰爭就爆發了。新加坡也有,居士林的功德堂與每年固定舉辦超度的法會,供冤親債主牌位的人非常多。主持法會的法師,有些曾在「培訓班」受過訓,他們都懂得這些道理與方法,也能為大家講開示,再配合居士林道場每天講經念佛,集合這些功德,所以超度的效果比較殊勝。   立一個冤親債主超度的牌位,這是在形式上,最重要的是你要懂得理論。我們一生中不為自己,為社會的安定繁榮、為世界和平,為人民幸福,只要發這樣的心,無往而不利,真得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我們常講:「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如果我們遇到這樣的人,我們也由衷的敬佩他,縱然曾有什麼過節,我們也不敢存報復的念頭。因為他為社會做了許多善事,他做的善事等於我們做的一樣,所以鬼神也懂得修「隨喜功德」。21-90-37

問:有關還壽生錢的問題,請問是否要念《金剛經》?
答:你是不是許了這個願?縱然是許願,現在你已經明瞭佛法,知道還壽生錢是屬於迷信,因為佛法裡面沒有這個說法。《金剛經》的宗旨是教導我們明瞭宇宙人生真相,然後要看破、放下。不是說念幾遍《金剛經》就有功德,雖沒有功德,但是有好處,什麼好處?比罵人好,比雜心閒話好。念經一定要解義,義解之後要奉行才有好處,只念經不解其義,不能把經中的教誨落實到日常生活,這是白念了。21-90-51

問:若要幫助流產的人,請問是誦《地藏經》或哪一部經最好?需誦多少遍或多長時間?
答:要解除這個冤仇,念《地藏經》、《金剛經》或《無量壽經》都好,你誠心誠意的念,迴向給他。要念多少部,由自己決定,一般總是一千部到三千部,但也要看對方答不答應,若不答應也沒有辦法。誠心誠意的念一千部到三千部,這個冤仇應該是可以化解;一天念一部,三千部差不多要十年;一天念三部,三千部大概三年完成,這件事我們要仔細的想想。   墮胎是與人結深重的冤仇,這個神識來投胎,是與你過去生中有緣分。佛講有四種緣才到你家裡來投胎,這四種緣是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如果沒有這種關係,不會到你家裡來投胎。若是報恩來的,你墮胎把他殺了,恩變成仇,下一次再來,他是來報仇的,不是來報恩。若是報怨來的,你殺了他,仇恨再加仇恨,這怎麼得了!這件事情非常可怕,這是今天社會動亂、天災人禍的主要因素,這是眾生共業所造成的。21-90-54

問:我時常夢見過世的父母親,請問怎麼辦?
答:《地藏菩薩本願經》有說明這件情,你夢到過世的家親眷屬,這是他們有求於你,求你幫助。不是學佛的人會為他們燒一些紙錢,學佛的人應當為他們誦經念佛超度。21-90-66 問:我超度父母兄弟姊妹已三十多年了,一直沒有夢見他們,請問何以如此? 答:沒有夢到他們,表示他們已經超度了,到好地方去了,常常夢到就麻煩了。21-90-66

問:常聽到「世間亂,鬼道先亂」,又聞「法輪未轉,食輪先」,故須先安撫他們,才可消災釋怨,冥冥中轉禍為福,做道場和修行的護法。請開示。
答:這是對的。世間動亂,鬼神確實是先亂。要如何安撫鬼神?你真修,鬼神會尊敬你,你就得到安撫。假修不行,鬼神會瞧不起你。所以,一定要真誠,誠則靈。《了凡四訓》中,雲谷禪師舉畫符的例子,畫符與念咒有異曲同工之效。畫符、念咒與其他宗教的祈禱,都是同一個道理,都是要用真誠心,若夾雜一絲妄心在其中,就沒有感應了。   所以,要安撫鬼神,就要真誠心修行,「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修行沒有別的,斷惡修善而已。你能把惡的行為、念頭都斷除,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純善,天地鬼神就尊敬你,而不是要做什麼法術,那個沒有用處。《了凡四訓》的教誨非常好,這是印祖肯定的,這是佛法修學的落實。21-90-69

問:有道場以指甲大小的碎布供鬼道,口念「此碎布汝等拿去做衣穿著」,然後燒之。 答:這好像佛經上沒有,這是一種習俗。反正習俗有很多,聰明人會編,學佛的人還是用祖師的儀規好。21-90-69

問:母親已經往生十一年,前不久夢見母親說她很熱,請問該如何?
答:你夢到母親,不論她跟你講些什麼話,《地藏經》告訴我們:「夢見已過世的親人,都是他對你有所希求,來求你幫助。」   要如何幫助她?誦經、念佛迴向給她。你要報母親的恩,自己應當在佛前發願,我念一百部或念三、五百部《彌陀經》及念佛迴向,這個功德非常之大。也有同修念《地藏經》,總之是部數愈多愈好,念完之後再念佛迴向,祈求她發心求生淨土。21-90-74

問:父親已經往生,但父親不吃素。祭祀時用素菜,父親的亡靈不願意,在這種情況下,請問應用素菜還是葷菜?
答:還是用素菜祭祀,這對他決定有好處。父親不樂意,就在牌位前多誦經、念佛為他迴向,並勸導他吃素。但是你自己本身一定要吃長素,你自己不吃素,叫他吃素,他怎麼會高興?全家都吃長素,那就沒話說了。如果你自己還想貪吃,他不會饒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若他不樂意,還要吃眾生肉,決定墮三途,你一定要勸導他,三途時劫太長、太苦了。21-90-80 問:家人代替亡者受幽冥戒,請問是否有利益? 答:這只是給亡者與佛法結緣而已。你代他受幽冥戒,他自己願不願意受?還不如念經、念佛為他迴向,比這個形式效果大得多。如果你真正為家親眷屬,你可以為他許願:「我念一千部《彌陀經》給你迴向,或是念一百萬聲佛號給你迴向。」這是真正自他兩利。《地藏經》講:「七分功德,亡者得一分,自己得六分。」這在佛經裡講得很清楚。21-90-80

問:在家中設祖先牌位,逢清明、七月十五、冬至祭祖時,都念《無量壽經》和佛號來紀念祖先,迴向他們離苦得樂,往生淨土。請問祖先能得到真實利益嗎?他們會來家中應供嗎?祭祀後的食品,我們可以食用嗎?
答:他們得多少利益,視家裡的人心地有幾分誠敬。印光大師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所以,這完全在自己的真誠心。   祭祀是誠則靈,祭神如神在,真誠心就有感應。「不誠無物」,你們沒有真誠心,他就不會來。祭祀之後的食品,家人當然可以吃,還要生歡喜心與祖先共享。21-90-83

問:在寺院設超度牌位,請問祖先能得利益嗎?
答:這要看寺院的修行人是不是真修,若是真正修行,他就得利益,都在一個「誠」字,誠則靈!21-90-83

問:請問如何知道亡者是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答:你自己念佛到功夫成片就知道了。你要問別人,別人說去了、說沒有去,都不可靠。所以,一定要自己功夫成就才曉得。21-90-83

問:桂西市佛教居士林遵照老法師教導,每天念佛聽經十二個小時以上,但有許多居士需要超薦亡者,我們林長一日在念佛堂打坐迴向之時,見有無數亡靈排成隊伍跪在佛前,另有三位莊嚴相好的女菩薩對林長說:「超度還是需要的。」請問此境界是否可信?每日念佛堂迴向時,是否可以代替其餘法事?是否可以接受信眾錢財,並設立牌位檔次價錢?
答:念佛堂裡面可以附帶超薦亡靈,但不舉行任何儀式,就是念佛迴向。往年印光大師在蘇州靈巖山寺,他老人家就是這樣做法。可以立牌位,但是最好不要收錢,收錢的毛病很多,盡可能的避免。供養是隨意,決定不勉強,訂出價錢不好,這是「裨販如來」,不如法。   居士林是居士道場,只要是正法道場,弘法利生是需要用金錢的。道場裡面可以放一個福田箱,廣種福田,大家到這裡來是隨意供養道場,幫助做弘法利生的事業,絕不帶絲毫的勉強。21-90-86

問:超度已故的亡人及冤親債主,請問要以什麼方法最有利?
答:清朝乾隆時代,彭際清居士及慈雲灌頂法師都是通宗通教。灌頂法師在《觀無量壽佛經》註解說:「世間極重的罪業,佛法所有的經教、經懺佛事都無法超度的,最後還有一門能夠超度,就是念『阿彌陀佛』迴向。」這是念佛功德不可思議,超出所有一切法門,你去讀這本書就知道了。因此,超度用什麼方法最有利,沒有比「阿彌陀佛」更殊勝的了!   你要念經,就念《阿彌陀經》,或是念《無量壽經》,不念經就念這一句佛號,為他迴向,但是要真誠懇切。譬如你要念十萬聲佛號超度他,你一定要念滿十萬聲,這是專為他念的。而且你要在一段時間之內把這個功課做圓滿,這個力量不可思議。21-90-88

問:用神通來化解冤親眾生及超度,請問是否為正法?
答:這不是正法,如果用神通的方法來超度一切眾生,佛神通廣大,釋迦牟尼佛何必要講經說法?而且妖魔鬼怪也都有神通,他到底是佛、是魔,你很不容易辨別。如果用佛法,魔就沒有辦法了,因為魔不會講經,也不會念佛,魔與佛的區別就非常顯著。21-90-88

問:把黃紙的符燒後,請問是否可以超度自殺者的亡靈?
答:確實有捉替死鬼這種事情。至於,燒符有無效果,我就不知道了。畫符是道教的方法,佛教裡沒有。我們在許多書中看到捉替死鬼的,而佛教導我們用什麼方法?修善積德。這些鬼非常尊敬有道德之人,不敢去傷害他,這是跟他有緣的,如果沒有緣,他隨便去捉人,他是犯法有罪的。所以,一定要等待緣分,剛好遇到一個人是自殺橫死的,以他為替身,他才可以投胎。《了凡四訓》裡面講到應尚書,他遇到的是吊死鬼,他能將之化解。所以,佛法是用化解,真正幫助他,讓他覺悟回頭,斷惡修善,他就不用找替身了,能離開惡道。21-90-88

問:請問往生者的骨灰是否能放在佛塔中,如法不如法?
答:如法。塔裡面供佛、供菩薩,磁場非常好,有這種機會不要放過,這是最理想的安放骨灰之處。我們在很多年前也想到這個問題,道場建塔,塔裡面放置骨灰,這個道場是存亡兩利。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是一個有六十多年歷史的道場,三樓供奉牌位的這一間,每天都有許多人在誦經、拜懺、超度亡靈,幾乎沒有中斷過,亡靈牌位供在那裡也沾到佛法的利益。尤其兩、三年來,這個道場每天講經、念佛不間斷,許多感應的事情都不可思議,這是許多同修親眼所見、親耳所聞。21-90-89







[ 本帖最後由 喜德 於 2009-8-10 20:46 編輯 ]

TOP

放生篇


問:道場裡有放生雞,請問雞下的蛋可否賣掉,買香油,讓雞也種福田;或者用其他方法處理?

答:可以,你想得很周到。道場裡面有放生的雞,要注意一樁事情,公雞跟母雞要分開,不要養在一起。這樣母雞下的蛋沒有生命,不能孵小雞,蛋可以賣。否則,這個蛋有生命,你賣這個蛋也是殺生,這一點我們要注意。21-90-10

問:請問放生能消除業障嗎?
答:我們的業障很多,放生只能消除殺生這一部分的業障,而真正想消除業障是要從心理做起。21-90-70

問:弟子養了一條魚,牠也是素食,請問可以將牠放生嗎?

答:這要看情形!要看你養了多久,你準備到什麼地方放生,放生之後還要考慮牠是否能活下去。這是首先要想到的事情。21-90-78

問:請師父談談護生觀。

答:「愛護眾生」是一種美德,這是人類的天性。我們學佛之後,才真正了解虛空法界國土眾生原本是一體,國土眾生從哪裡來?佛說:「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一切眾生是一個心,禪宗也講:「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心是什麼?哲學家稱「宇宙本體」,佛法稱「心」、「性」、「真如本性」、「真心理體」,雖然名詞不一樣,說的都是同一件事情。佛講:「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想就是識,就是心的作用,心起作用就變現出萬事萬法。所以,大乘學者肯定宇宙之間一切眾生是自己,自己的化身焉能不愛護?

  古人講:「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意思就是真誠到了極處,可以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家裡的螞蟻、蟑螂、小蟲,我們試驗與牠們溝通,真有效果!於是我們與這些小動物平等對待、和睦相處,晚上有蚊蟲叮我們,就跟牠商量,不要叮在面孔的地方,因為明天見人不好看,我們把手臂張開讓牠叮,供養牠,牠真聽話、真合作。蚊蟲來叮只不過是求吃一頓飯,我們請客布施給牠,供養牠,以後小蟲就愈來愈少,門窗打開也不進來了,這是動物的感應。

  植物也有感應,我們以愛心對它,它就有回報。我們種花,花開得特別美、特別香。我們種菜,第一年種的菜不用化肥、農藥,大約一大半以上被蟲吃了,我們歡喜布施牠、供養牠,希望牠來吃,也希望牠留一點給我們吃。到第二年,狀況就進步很多,到第五年、六年幾乎病害蟲就沒有了。

  由此可知,我們愛牠們,牠們也愛我們,我們敬牠們,牠們也敬我們,所以我們對一切眾生一定要愛護,不要有衝突,萬萬不可傷害。殺生決定不能解決問題,愈殺愈多,冤冤相報。過去沒有發明農藥時,農作物受病害蟲的損失少,但現在農家不用農藥,幾乎收成全部被病害蟲吃了。這是什麼原因?因為你殺牠,牠來報復。而且聽說這些病害蟲抵抗能力與日俱增,發明的農藥當時用有效,六個月之後就沒有效,所以農藥不斷的再研究,分量不斷的再加重,到最後農藥害死了我們自己。

  這不是解決的辦法,解決的辦法要用慈悲心與愛心。慈悲能解決一切問題,科學技術只能製造問題,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把問題更複雜化了,這是必須要知道的。所以,我們對於再小的螞蟻,都要用真誠心來愛護。21-90-87

問:請問護生與放生有何不同?

答:「護生」就是愛護眾生,在日常生活當中與牠們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和睦相處的根本原因在平等對待,不能平等對待,和睦就談不上。今天我們這個地球,許多國家、種族、宗教不平等,所以世界永遠不會有和平。什麼時候世界有真正的和平?大家都覺悟了,人與人之間應當平等對待,人與一切動物要平等對待,人與一切植物要平等對待,和平就落實了。

  「放生」,就是看到小動物將被殺害,這時應當設法把牠買下來。但我們要斟酌情形,如果買下來放生,牠能活,我們要救牠;如果買下來放生,牠也活不了,這就不必了,我們就念佛、誦經、念往生咒為牠迴向,給牠祝福。

  所以,「護生」是本,「放生」是末,本末一定要清楚。放生是眾生有急難時,我們趕緊幫助牠。古德講:「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所以,我們一定要救護急難的眾生。21-90-87

問:請問護生和放生是否為了求功德?

答:如果求做功德去護生、放生,未嘗不是好事,因為沒有功德,他就不肯做。到底有沒有功德?給諸位說,沒有功德。是不是白做?沒有白做,因為有福德。福德與功德不一樣,為求功德而做是屬於福德,決定有果報,種善因一定得善果。如何能將福德變成功德?你做這些事情無所求,這才是功德,有所希求是福德。無所求是真心做,是清淨心、平等心在做,這屬於功德。有所求,你還求福、求壽、求聰明智慧,你做這些事情能滿你的心願,佛家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有求的心去做也好,一切無求心做就更好,那才是屬於功德。21-90-87

問:為放生而放生,沒有意識到被放生的生靈會遭到殺生之禍。請問這種作法是否慈悲有餘而智慧不足?

答:放生要考慮這些動物是否能活得下去,如果牠能活下去,我們放生的環境還有沒有人來捕捉,這些都要想到。如果我們在上游放魚,下游有人在張網,我們放的魚正好入網裡去,這是放生的人考慮不周。所以,放生一定要周密的考慮,不但希望動物能存活,而且牠們所遭遇到的危害預先都要想到,一定要迴避。

  而護生、放生最積極的作法是素食。選擇這種生活方式對我們身體健康有沒有妨害?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新加坡許哲居士一百零三歲,一生吃素,身體健康。這麼大的年歲,體力與年輕人一樣,我仔細觀察她,只有頭髮白了和掉一顆牙齒,其他什麼毛病都沒有。現在她還在照顧老人、病人,希望辦一個老人院,難得!

  我二十六歲聞到佛法,知道佛法的好處,六個月之後就素食了。我四十五歲時患了嚴重的感冒,病了一個月,我沒有看醫生,也沒有吃藥。因為過去許多人說我過不了四十五歲,我一想壽命到了,醫生只能醫病不能醫命,壽命到了還有什麼話說!所以,我在家裡關起門來念佛求往生,沒想到一個月之後,身體就復原了,之後我的身體狀況非常好,足以證明素食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們何必要吃肉與一切眾生結冤仇?不吃眾生肉才是真正愛護眾生。21-90-87

問:請問應如何有智慧的放生與護生?

答:這要多讀聖賢的典籍,人才有智慧。實在講,一般人的真實智慧與諸佛如來是平等的,佛在《華嚴經》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眾生有三件事情與諸佛如來完全平等,第一是「智慧平等」;第二是「德」,用現在話講是能力、德能,佛能做的事情,我們都有這個能力做到,萬德萬能;第三是「相」,德相、相好。智慧、能力、相好是眾生與佛都平等的,但何以我們統統失去了?佛說:「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的毛病就發生在此地,妄想是「無明煩惱」,分別是「塵沙煩惱」,執著是「見思煩惱」,這三大煩惱把我們的智慧德相障礙住了。
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說的就是這件事情的道理與方法。我們道理與方法明白了,只要改過來,智慧德相就恢復了。所以,佛說:「佛不度眾生,是眾生自己覺悟自己度。」這個話是真話!自己覺悟之後,應當做一個轉變。智慧從哪裡來?我們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智慧就現前;放下一分,就開一分智慧;放下十分,就開十分智慧。你想求智慧又不肯放下,那就沒有法子,佛也幫不上忙;佛能幫忙的,只能為我們將道理說明白。

  佛是如何成就的?佛本來也是凡夫,他把自己的經驗、方法教導給我們,我們依照他的理論、方法去做,肯定就能恢復。所以,契入佛的境界,總在看破、放下。我們真能看破、放下,智慧就現前了。在智慧裡面過日子是佛菩薩的生活,在煩惱裡面過生活是凡夫的生活,你要做個轉變,若真正轉過來了,你完全生活在智慧裡面。這不僅是放生、護生,你的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無不是在智慧之中,這是真正的幸福美滿自在。21-90-87




TOP

素食篇


問:家人吃剩下的肉菜,佛弟子是吃了還是倒掉?

答:至於家人吃剩下的肉,如果你吃長素,剩下來的可以布施給其他動物、鳥獸吃。21-90-53

問:我們吃素,請問可以幫別人買雞鴨魚肉嗎?

答:最好不要買活的,可以買三淨肉,決定不要殺生。佛說的三淨肉是「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殺」。你家裡人沒有吃長素,你總要照顧家裡人,這個可以,但決定避免吃活的東西。21-90-66

問:一位老菩薩吃素,家裡人要吃肉,因此老菩薩天天煮肉給他們吃,感覺到身心不安。家裡人不懂佛法,有時造毀謗三寶罪,請問老菩薩應如何處理?

答:應當歡歡喜喜的煮肉給他們吃,他們就不會毀謗了。六祖惠能大師在獵人隊裡煮肉給那些獵人吃,煮了十五年,他都是歡歡喜喜的煮給獵人吃,然後慢慢的再感化他們。他們吃肉,你吃素,過了若干年之後,你的身體比他們好,你的體力比他們壯,他們就會回頭了。千萬不要造成衝突,不要造成誤會,這個非常重要。

  佛法說「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如果讓眾生生煩惱,就不是佛法,一定要讓眾生生歡喜心。他有業障,等到他覺悟的時候就會回頭,所以要幫助他覺悟。21-90-68

問:我已受五戒,要為家人做肉食。要做又下不了手,不做又不能恆順眾生,有爭論與煩惱之事,請問應如何處理?

答:在家菩薩恆順眾生要緊,只要守住不殺生為原則就可以了。現在市場冷凍的食品很多,你買回去做,不要殺活的就好。21-90-72


問:在家人受菩薩戒後煮葷菜,請問是否如法?

答:可以的!因為還有些家人不吃素,你為他們服務,我想沒有問題的。過去六祖惠能大師在獵人隊住了十五年,每天都煮肉食供養那些獵人,他自己則吃肉邊菜。21-90-84


問:農場的雞蛋不是受精卵,不能孵化成小雞,吃這種雞蛋不算是殺生。但是香港遭到禽流感,數以百萬計的雞隻被屠殺,請問如果再吃農場蛋是否安全?

答:如果是農場雞生的蛋,確實沒有交配過,這個蛋可以吃,就像喝牛奶一樣,這不算殺生。

  而香港的禽流感導致幾百萬的雞被屠殺,也是業報。這些有病的雞,生出來的蛋是不是安全,這要經過化驗才曉得,所以吃東西要特別小心謹慎。現在人很可憐,連蔬菜和米都有農藥,都不健康。而鄉下農民自己吃的米、菜,與賣出去的都不一樣。他知道保護自己,但不知道保護社會大眾的健康,這也有業因果報。

  凡是做損人利己的事情,果報都不善,眼前可能得一點小利益,後果他沒想到。我們學佛的人頭腦比較冷靜,要深信因果,順從佛陀教誨,損人利己的事情決定不能做。損己利人的事情可以做,縱然我們遇到傷害,甚至於肉體死亡,我們來生會生到好地方,會生到佛國,會生到天界。所以,我們決定不可做損人利己之事,否則果報在三途,這是愚痴。21-90-85


問:弟子已經皈依佛門吃素,請問為家人做葷菜如不如法?

答:你可以為家人做葷菜,但不要買活的動物回家殺,守住這個原則就好。市場有很多都是現成的,買回家去做是可以的。21-90-89




TOP

健康篇


問:我的小妹今年二十一歲,自己不能走路,多方求醫未果。友人推薦我們求助於淨空法師,請多幫忙。

答:這種事情是屬於各人自己的業障,要真誠心懺悔。你念觀世音菩薩或者念地藏王菩薩都好,但只能選一種,不能兩種夾雜著念,要有真誠的信心,一直念下去,就會有感應。

  這些年來,我們看到學佛同修感應的事情很多,有一位同修跟我講:「他的背部原來有一個小黑點,常常痛癢,偶然一次,醫生為他擦草藥,忽然之間腫得很大,非常痛苦。當時他就念觀世音菩薩,然後這個瘡裂開了,流了很多膿血,漸漸就好了。」類似這些感應的事情有很多,我們要真誠心求佛菩薩幫助。世尊在《無量壽經》告訴我們:「若遇到重大苦難的時候,一心一意的求觀世音菩薩,會有感應。」21-90-72

問:我的乳房有鈣化的現象,可能有百分之五是癌症。今年我才認識佛教,知道這些都是三毒在作祟,所以每天念佛迴向,不想做檢查。但念佛之後,身體其他毛病也出來了,請問是否我的業障多?親友都認為我應該聽取醫生的意見做檢查,請問我應如何處理?

答:這種事情確實如你自己所說的,所有一切病痛的根源就是三毒,只要把三毒拔除,病就沒有了。最重要的,這些病痛還是要用心理來調整,並用醫藥來幫助。我們看到許多癌症患者是被癌症嚇死的,其實癌症並不可怕。

  說老實話,在全世界,中國科技沒有外國發達,但醫藥卻是世界第一流。中國中醫的經驗有五千年歷史,但非常可惜,中國人不相信中國人,反而去相信外國人。你找外國醫生來治療,他們在外科手術上很高明,但這些手術與治療恐怕有很多副作用。中國高明的醫生,對癌症確實有能力治療;我們看到澳洲土著對於腫瘤也有能力治療,不需要外科手術,而用心理治療,藥物來幫助。

  我在中國認識一些老醫生,他們告訴我:「如果得癌症,經過西醫化療或是手術治療,中醫頂多能幫助延長三個月的壽命。如果沒有經過化療與手術,中醫有辦法治癒。」這可以提供給你做參考。21-90-77

問:我是一名醫學研究所人員,平日看見許多動物因醫學試驗的需要而犧牲,而產生惻隱之心。請問犧牲動物而換來人類的健康行為,是否有違佛教教義?

答:這確實是違背佛教教義。許多從事於這個行業的人,不少人有你這樣的心態,殺多了,自己非常難過,這種情形是有的。

  犧牲這些動物,是否對醫學真有幫助?非常難說。台灣出版一本《曠野的聲音》,這本書裡面寫著澳洲土著對於病患治療的一些方法,非常值得參考。那種方法雖然古老,確實有效!它不需要這些醫療的器材,而且這個方法在他們土著是代代相傳,總有千萬年的歷史。中國的中醫至少也有五千年以上的歷史,也沒有採用動物來做實驗,而且醫術都非常高明,值得去研究。21-90-78

問:俗間有關壓到這回事,據知是靈魂被某東西壓到,只要把那東西移開,被壓的人某部位的病痛就會痊癒。若以佛法來說,請問應如何解釋?

答:佛法對於一切眾生的疾病,通常說法有三大類。第一類是「生理的病痛」,像一般受風寒,即傷風感冒。這是中國人講的「病從口入」,這一類的病可用醫療的方法來幫助。第二類是「靈鬼附身」,這一類的病醫藥不能治,因為病源不屬於生理,一般是要調解,解冤釋結。佛門有一些超度的佛事,如果對方接受了就會離開,病就好了。像《慈悲三昧水懺》的故事,悟達國師害了人面瘡,這是冤家債主附身,後來迦諾迦尊者為他調解,冤家接受就離開了。第三類是「業障病」,就是自己造作的惡業所感召的,這種病很麻煩,既不是生理又不是冤業。換言之,醫藥沒有效,做佛事調解也沒有效。但還是有方法,佛法講要徹底懺悔,真正發願斷惡修善。你所說的「某個部位」,有點像人面瘡這種情形,至於是否為冤業感召而來,要仔細探究。21-90-78

問:從小到現在,我常看到或夢到一個小孩要我跟他玩,我一直也沒當回事。最近發現身上有一種難聞的腥臭味,我看過醫生,醫生也說不出原因,請問該如何處理?

答:這是你過去生中的冤親債主,你可以幫他超度,替他供一個牌位,每天念經、念佛為他迴向,請求他離開。你發真誠心就能滿他的願,至誠心就會有感應。21-90-78

問:末學於去年突然身體不適,常感覺頭昏、呼吸困難,看了醫生也沒有起色。由於這個病痛,導致生活、工作力不從心,因而感到非常痛苦、無助。請問是否業障現象,我應如何處理?

答:這確實是業障,重要的是要知道懺悔。你不妨讀《了凡四訓》,如果能看《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就更好,看了之後仔細去反省,看看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到底有哪些過失。把這些過失統統改正過來,求佛菩薩加持,希望你能恢復健康,生活正常。21-90-78

問:弟子患病,請問有何方法解救?

答:病痛有三大類,自己多想想。但是一切病痛的根源是貪瞋痴三毒,如果確實能把貪瞋痴三毒拔除,我相信再嚴重的病都能治好。21-90-78

問:人生病時,請問如何幫助他消業,轉危為安?

答:可以為他誦經、念佛迴向,並替他修福。《地藏經》講:「他如果有財物和寶貝,我們可以幫他變賣,為他修福。」《地藏經》提供的這個方法,可以學習。21-90-79

問:家父患腦瘤,手術後身體仍很虛弱,請問應如何令家父堅定信心,身體迅速康復,及對學佛生起清淨歡喜之心,立志求生淨土?

答:如果你的父親沒有接觸過佛法,你可以拿《了凡四訓》的兩片連續劇光碟片讓他多看,看的遍數愈多愈好,用這個來啟發他,勸導他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再者,講念佛往生的故事給他聽,如《往生傳》的故事,這可以幫助他認識淨土。21-90-83

問:國外得老年痴呆症的人特多,我們常去老人院為他們念佛,請問這樣對他們有效果嗎?病人臨終能否往生?若病情特別嚴重之人,他的業報未能受盡,而家人不忍病人承受痛苦,給予一些快死的藥,拔除他的氧氣等種種手段,若從佛教「人生酬業」的觀點來看,此作法不是會相違背嗎?應該如何引導這些親人和病人?請開示。

答:這確實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說到生老病死,古今中外,上了年紀的人無不感嘆!古代的社會,有兩種人非常值得人尊敬,一種是私塾先生,一種是醫生,因為教書的老師幫助學生開智慧,醫生幫助人把病治好。這兩種人都是不計報酬,全心全力的幫助眾生,接受別人的供養都是隨意的,富裕的人家就多供養一點,貧窮人家就少供養一點。實在沒有錢的,想讀書的,老師還會幫助他,並供給他衣食。生病的病人家裡真的沒有錢,大夫也贈送醫藥。那是從前,現在世界變了,教書的老師要錢,大夫看病要錢,聽說拿的錢不能滿足,他就不認真治療。為什麼會搞到這種地步?就是教育。

  佛法告訴我們,疾病有三種原因:一種是飲食不調,古人講「病從口入」,這是屬於生理的疾病,醫生能治。第二種是冤親債主附身,就是有不乾淨的東西附身,精神恍惚,一切都不正常。這一類的病,醫生不能治,而使用佛法或者宗教裡的一些儀式往往有效。宗教儀式是調解,如果冤親債主接受調解,他就離去了,病就好了。

  老年痴呆症不屬於前面兩種病,屬於業障病。有沒有辦法對治?有,因為他是業障,所以佛教給我們要至誠懺悔,業障病就消失了。這是現代科學沒有辦法理解的,你跟他講業障,他笑你迷信。其實這是事實真相,要懂得消除業障。現代講這種事情實在非常困難,因為這些知識和道理都失傳了,沒有人研究,也沒有人學習,只有極少數學佛的人或者念古書的人懂得。

  新加坡的許哲居士一百零三歲,她的身體健康沒有毛病,耳聰目明。為什麼?她一生不造惡業,沒有惡的思想,沒有造惡的行為,起心動念與一切行為都是幫助社會苦難的人。她年歲大了,但她不痴呆。中國長安的果林老法師,今年是一百四十一歲,身體健壯,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也聽我講經的光碟,真是老修行!

  對於這些人,我們幫助他念佛有好處,他能信、能聽得進去更好;他聽不進去,所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也給他種善根,我們盡力幫助就好。自己總要懂得宇宙人生的真相,這些都在古聖先賢典籍裡,我們要多看、多探討、多學習。

  人在極端病痛的時候,所謂安樂死這種作法,有些人贊同,有些人反對,我們學佛的人當然反對。學佛人應當幫助他減少痛苦,減少痛苦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他能夠把念頭轉到「阿彌陀佛」,他的痛苦就忘記了,因為「一切法從心想生」。「人生酬業」是佛說的,但是佛又跟我們說業報可以轉變,如果業報不能轉變,佛就度不了眾生。不懂得改變業報,就隨業流轉;懂得改變業報,業障就消除了,也提升了自己的境界。

  學佛確實可以得到健康長壽,延年益壽,《了凡四訓》裡面講得很清楚。我自己學佛也是延長了壽命,我年輕時,看相算命的先生都說我活不到四十五歲。我記得我的祖父、伯父和父親都是四十五歲往生,所以我相信。我學佛沒有求長壽,一生全心全力走的是「弘法利生,續佛慧命」的道路。我前生不知道修福,所以沒有福報,現在壽命延長了,福報好像也有了,這都是這一生修來的。

  我學佛五十年了,業因果報絲毫不爽,我深信不疑,愈學信心愈堅定,確實煩惱年年減少,智慧年年增長,這是我學佛得來的結果。要如何學法?如理如法的修學,一定要遵照佛在經典講的道理、方法與境界修學。要放下自己的成見,放下自己的想法、看法,隨順佛陀的教誨,這叫學佛。學佛能改變一切,能改變相貌,能改變體質。身心健康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在佛法裡面決定可以得到這個殊勝的果報。社會大眾的問題,我們無能為力,至少對自己及家親眷屬要幫忙。真正要能幫得上忙,一定要深入經藏,深解義趣,依教奉行才行。21-90-86

問:一般說病是業力所致,但醫生給病人做針灸按摩,請問業力是否會轉給醫生?

答:病與業力有關係,與造業有關係,但是有病一定要看醫生。而醫生替人治療,業力會不會轉給醫生?不可能,佛經上沒有這種說法。21-90-88

問:弟子為了弘揚佛法遇到劫難,從此身體精神不佳,但每天還是堅持念佛、念經,請老法師慈悲加持開示。

答:只要能堅持念佛、念經,不間斷就好。災難多半都是冤親債主來阻撓,我們應當把自己修學的功德迴向給他,把冤結解開,身體就能恢復健康。而自己一定要認真反省,斷惡修善,改過自新,一定能得到佛菩薩威神的加持。21-90-89

問:我的母親三天兩頭不是這裡不舒服就是那裡痛,我左右為難。一方面擔心若她真有病,而我又不去理會她,會覺得自己不孝;另一方面又怕她的病是從妄想生的,多吃藥也會害了她。目前我對她說,只吃嚴重病的藥,其他的小毛病不要去理會,只要多念佛、多做義工便是。請問這樣做對嗎?

答:你的作法已經不錯了。病因不外有三大類。第一類是生理的,這是關於我們的生活習慣,飲食不當,寒暑不留意,招惹來的病,這種病一定要找醫生,醫生可以治療。第二類是冤業病,這是講冤家鬼魂附身,自己做不了主,所謂是神智失常,胡言亂語,這一類的病,醫生沒有辦法。所以,學佛的人求佛、求菩薩調解,對方接受了便離開了,身體就復原。每個人的冤親債主都有很多,因為無量劫來我們跟這些眾生結了不少冤仇,單單是殺生、食肉,這個業就造的很重了。我們學佛之後才知道錯了,選擇素食不再吃眾生肉。我沒有學佛時也做了很多,學佛之後才明瞭,所以我天天把修學的功德迴向給他們,他們才不找我的麻煩。現在對他們有好處,所以放我一馬,有時還會幫助我,就是這個道理。冤家宜解不宜結,要解冤釋結才好。

  第三類是宿業病。這個病很麻煩,這是過去生中造作極重的罪業,既不是冤親債主也不是生理的,而是自己造的業障太重,果報現前了。有沒有辦法救?有!佛教我們用真心懺悔,斷惡修善,改過自新,真的是「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我們了解這個原則就有辦法救。

  你要仔細觀察,你母親的病是屬於哪一類,你要用什麼方法來幫助她。當然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自己天天懺除業障,斷惡修善,不管哪一方面都有利益,縱然是生理的病,醫藥也特別有效。自己本身要幫助自己,決定不造惡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要利益社會、利益眾生,這樣就好。21-90-89





TOP

出家篇


問:我是大陸出家的佛子,雖然出家,但是常為男女之事困擾。夏天時寺裡的年輕女信眾衣服穿得單薄,年輕人心理、生理當然會有很大的反應。請問出家眾應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答:這個事情難!國內難,國外就更難,因為國外比國內更開放。這是對你的考驗,你能通過這一關就會有成就。不能通過這一關,最好還俗結婚,作在家佛弟子也很好。這個時代,在家學佛成就的人很多,國內外念佛往生種種瑞相都非常希有,往生的人確實在家比出家多,而且女眾比男眾多。   年輕人一定要懂得迴避,少接觸。但是事實上有困難,原因是現在的道場沒有經濟來源,完全靠在家信徒的供養,所以不得不巴結,不能不接待信徒。因此,真正出家一定要找寂靜的環境修學,就是世尊講的「阿蘭若」。   從前寺院建立在人跡罕至的深山,交通非常不方便,修學的環境很清淨。但是現在交通方便,寺院叢林雖然建在高山上,為了怕上山的人麻煩,馬路也開闢到山上,纜車也通到山上,這樣如何能修行?所以,要選擇與外界隔絕的清淨環境修學,這種地方好養道。   年輕人學佛成就都在「緣」字,自己要好好的處理自己的修學因緣。緣,最重要的是親近善知識、道場、同參,這三個緣具足就能成就。21-90-45

問:有人說出家學佛是獨善其身的作法,請問此說法正確嗎?
答:這個說法不正確,這是對於佛法完全無知、不了解。出家學佛是發願弘揚佛法,也就是從事佛教教育的工作。這個工作是積極的,如果是獨善其身,釋迦牟尼佛何必四十九年講經說法,每天講八個小時?這樣的好老師到何處去尋,這種敬業精神是世間任何行業的榜樣。21-90-78

問:佛說女眾出家會滅法五百年,請問女眾可否出家?
答:其實女眾與男眾是一樣的,如果有分別就不是佛法,至少不是大乘法;小乘法有這些執著,大乘法沒有,大乘法是平等法。何以佛經說女眾出家將佛的法運減少了五百年?意思是說女眾的煩惱多,心量小,嫉妒心重,原因在此。佛說這話是不是真的?我們想想就曉得了。究竟是什麼原因?生理與家庭的生活因素。女人多半主內,生活的範圍很小;男人主外,生活範圍大。生活範圍小,心量自然小,起心動念只想到這個小圈圈的利益。所以,學佛之後,一定要拓開心量,如果也能一切放下,做到「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女人一樣能成佛。   《法華經》用龍女表法,龍女八歲成佛。佛說這個話是在正法時期,在末法時期就完全顛倒了。往年黃念祖老居士感慨的說,正法時期、像法時期修行證果成就的人,在比例當中,出家男眾排名第一,第二是出家女眾,第三是在家男眾,第四是在家女眾。現在末法時期,學佛真正有成就,念佛能往生的,在家女眾佔的人數最多,其次是在家男眾,再其次是出家女眾,最後是出家男眾。

  出家男眾何以不能成就?求名聞利養,心不在道上,不如在家同修。在家同修聞到佛法後真修,而出家同修往往是利用佛法求自己的名聞利養,這是大錯特錯!所以,女眾同修不要擔心這些話,自己要好好用功。21-90-83






[ 本帖最後由 喜德 於 2009-8-10 20:48 編輯 ]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