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禅定與佛教

禅定與佛教

從悉達多太子覺悟起,禅定與佛教便不可分,但時代變遷、佛教傳播、禅師體驗,禅定內容日益擴大,加上佛教是外來宗教,要翻譯,又引出譯名變化百端,以至令人有難窺,門徑、難明旨趣、難達究竟的感歎和無奈。因此,先敘禅定名相不同,解決"攔路虎",次敘禅定與佛教關系。
1.解析禅、定
實際上,禅、定均是對調控心理所引發的不同意識狀態及其方法的稱謂,按現在話來說,功能態不同、層次不同,當然有不同的說法。禅、定各有不同含義,禅定是合稱。
禅,爲梵文Dhyana音譯禅那的略稱,或音馱南、馱衍那、特阿那,意譯舊日思維修,新曰靜慮,又譯爲定、棄惡、功德叢林等。
先釋思維修,思維修是指專門對一境或對象而詳密思維的狀態。以一心思維能生定心,故名。
靜慮,指心體寂靜、系念專注一境,不出雜念他想正審思慮的狀態。靜慮是就體而說,禅那之體爲寂靜而又具審慮之用,即在靜定中觀察思慮,故名靜慮。靜謂等引,慮謂遍觀,靜即定,慮即慧,定慧均等的妙體叫禅那。
禅那又譯爲定,但禅實爲定的一種,因定有觀有慧,所以稱禅那爲禅思。
棄惡、功德叢林等譯名,是從禅定後效爲譯名的。棄惡指通過修禅能達到舍棄欲界五障等一切惡習、惡因,故名。功德叢林指通過修禅可引發智慧、神通、四無量等功德(優良的效應),故名。
定,爲梵文Samadhi的意譯,亦譯爲等持、正定、定意、調直定、正心行處,音譯爲三昧、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等。指心專注一境(或一對象),不令散亂而保持安靜的狀態,這種狀態能夠引生智慧。
等持,定慧平等,故名等,心住一境,故各持,平等保持系念一境,故名等持。
正定,心正定于一處而不動,故曰正定。
定意,指修定時收領意念于一境,故稱。
調直定,指有調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的作用,故名。
正心行處,指正心之行動,使合于法之依處,故名。
一般認爲,定的義寬,禅的義狹,一切息慮凝心的修持總稱爲定。禅專指思維審慮,所以爲定的一種。。
由于禅定的修持必須由個體內證親驗,而世界上又從來沒有相同的個體,因此,禅定名稱的不同實則反映了不同個體修持的實際情況,如觀景的差異、方法的不同,加上不同門派、不同師傳,自然講解也就不同,甚至大異。如《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五列舉定的異名,共有七種:
1)三摩呬多,梵文爲samahita,義譯爲等引,等指意識狀態遠離掉舉(浮)、惛沈(沈)而保持平衡,達到身心俱安的狀態;引,指引發各種功德(即今人所謂包括特異功能在內的練功效果)。但等引通于有心、無心二定,但不通于散位,這裏的定散指定心、散心,是就心的本來狀態與修行後狀態對比來說的。定心是指心常住一境,散心指心散亂。定心爲聖賢之修成,散心是凡人的自性。定心有有漏無漏之別,散心有善、惡、無記之分。以定散二心統一切之心,謂之定散。佛教中有句話說;“等持通定散,等引唯定心。”指等待(三昧)可通定散二心,.而等引唯有定心中才有,也就是只有定心才能引發功能,散心不可能。又等持只是有心定,而等引則通有心定、無心定。由上可見,等持與等引是表示修煉功能態的淺深層次。
2)三摩地、三昧,上面已述,不贅。但補充說明的是此三昧通于定、散,但僅限于有心位,而不通于無心,爲定之本體。
3)三摩缽底,意譯等至,指修習此定,即得大光明,無上快樂,處染不染,無能退轉,即是達到身心平等之狀態。但此定只通于有心、無心二定,不通于散位,爲定的自相。
4)馱那演那,即上述禅那,此定通于有心、無心、有漏、無漏,但限于色界之定,不通于無色定。
5)質多翳迎阿揭羅多,意譯爲心一境性,指將心集中于一對象而修習的意思,爲定之自性。
6)奢摩地。譯爲止、正受,指止心寂靜離邪亂之雜念,能滅一切散亂煩惱。此定僅限于有心之淨定。
7)現法樂住,指修習禅定離開一切妄想,身心寂滅,感受法喜之樂而安住不動;此定僅限于色界之四根本定。
中國人比較熟悉的止觀,是禅定的另一說法。止即上述奢摩地。爲定中止分;觀,音譯爲毗缽舍那,爲定中觀分,指在止的基礎上,集中觀察和思維預定的對象,得出佛教的觀點、智慧和功德。
但盡管如此,禅定幹差萬別,名稱也多得不可計數,如佛教經論常說的三昧就達幾百種,如百八三昧,五百三昧等,其實質是表明衆生有種種不同的根基,有種種不同的煩惱,而對治的禅定法門也就有種種不同的開示,所以,經中常有“八萬四千法門”之謂,更有無量法門之說。
2.禅定的地位
佛教由禅定悟新思想而創派,許多學說也來源于禅定狀態中的發現。小乘以戒、定、慧三學概括全部佛教內容,定學爲其中一支柱。在大乘,以六度概括菩薩萬行,禅定爲其中一度。且佛教徒認爲“三學爲綱,修行第一”,無修證不能理解佛法。學習概括爲四步曲:信(信仰)、解(理解)、行(實踐)、證(證得)。
從佛教的著述看,曆史上把佛教浩若煙海的著述分成三大部分:經、律、論,即三藏,律藏是有關憎伽及僧團的行爲規範和道德要求,論藏是曆代佛教徒所作的有關佛法的討論和诠釋,而經藏則是佛宣示的正法。人們一般爲修禅習定只是從論藏中尋求指針(如《瑜伽師地論》、《六門教授習定論》等),而很少依經習定。殊不知,經藏就屬于定學,內中除專講禅法的經以外,其余的經,也都是修定的觀境或者是描述定中出現的境相,大如六百卷的《大般若》,短如《心經》,繁如《華嚴經》,簡如小本《彌陀經》,無不如此。如果僅限于學經講經,而不習定修禅,那麽經中所描述的境界和理論便不能或不易理解,因爲你靠的是意識分別的知解。但如果你修禅習定後再讀經藏,便會契入經中的境界,,領會經中的理論,明白經藏的表達方式,因爲這時你用的是無分別的直覺智慧,而且你會驚喜,經藏更精深細膩、更博大宏遠。
從戒、定、慧的關系來看,定也處于“中樞”位置。
戒學宗旨是止惡修善,但目的是教人在持戒基礎上,自淨其意,養育無染的心體,以便進入禅定的通途。
定學的宗旨是息慮靜緣,目的是使自性明朗,增長智慧。
慧學的宗旨是破惑證真,目的是輪斷輪回之鏈,脫生死海,登涅槃岸。
戒、定、慧的關系是遞進關系,如下示:
依戒而生定→依定而發慧→依慧而成佛

TOP

不懂的也來假裝懂  我啦

佛教教法不外是兩大類
觀心門
法相門
禪應是前者
然  有心觀是常見  無心觀是斷見
亦有亦無成二見法  那怎辦?
止觀   正止觀
<觀>  心如止水不叫觀   因靜心本身有覺知的能力
覺知=觀   靜心是止 觀相對是靜心  靜心是動態的
負面講是靜心   正面講是覺知
禪  何心?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