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12
發新話題

國畫,百科全書,中國畫,百科大全

國畫,百科全書,中國畫,百科大全

中國畫(又稱國畫),主要是用毛筆、軟筆或手指,用國畫顏色和墨在帛或宣紙上作畫的一種中國傳統的繪畫形式,是琴棋書畫四藝之一。
Chinese painting is one of the oldest continuous artistic traditions in the world. The earliest paintings were not representational but ornamental; they consisted of patterns or designs rather than pictures. Stone Age pottery was painted with spirals, zigzags, dots, or animals. It was only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03-221 B.C.) that artists began to represent the world around them.
在東周墓葬中出土過最早的帛畫作「祈禱的女人和夔龍」(亦稱龍鳳仕女圖),存世最早最完整的作品是南北朝時期顧愷之的「女史箴圖」。

國畫歷史悠久,宋朝以前繪圖在絹帛上,材料昂貴,因此國畫題材多以王宮貴族肖像或生活記錄等,直至宋元朝後,紙材改良,推廣與士大夫文人畫興起等,讓國畫題材技法多元,在畫作上題詩,為書畫同源之始。明朝之後,繪畫推廣到大眾,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份,風俗畫因此產生。清末,西風東漸,繪畫材料多元,加入了西畫元素,朝多方面發展。

國畫和西方繪畫的原則有許多不同的地方,其重在神似不重形似,強調觀察總結不強調現場臨摹,運用散點透視法不用焦點透視法,重視意境不重視場景。現代國畫的發展也開始吸收西方繪畫的一些技巧,如明暗光影的配置,人體解剖的準確等,也有畫家將國畫的意境用於油畫創作上。

國畫的特點
中國畫有著自己明顯的特徵。傳統的中國畫,依南朝謝赫的古畫品錄評論:

    * 講究「氣韻生動」,不拘泥於物體外表的肖似,而多強調抒發作者的主觀情趣。中國畫講求「以形寫神」,追求一種「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感覺
    * 講究筆墨神韻,筆法要求:平、圓、留、重、變。墨法要求墨分五色,濃、淡、破、潑、漬、焦、宿。
    * 講究「骨法用筆」,不講究焦點透視,不強調環境對於物體的光色變化的影響
    * 講究空白的佈置和物體的「氣勢」。
可以說西洋畫是「再現」的藝術,中國畫是「表現」的藝術。
國畫是要表現「氣韻」、「境界」。
另外,中國畫愛寫詩詞及提字,再加紅印簽名。
歷史
前221年至220年
早期的中國繪畫是畫在絲綢上的,直到前1世紀發明了紙張後,絲綢漸漸被較低廉的物料所取代。而到東晉時期,繪畫及書法在中國的朝廷圈子成為最受注重的藝術,而那些作品多數由貴族及學者所繪畫。當時的繪畫工具為由動物毛髮製造的毛筆及由松製炭黑或動物膠(Animal glue)製成的中國墨水(Chinese Ink)。名書法家的作品在中國歷史上均受到高度的重視,並會像畫作一樣掛在牆壁上。
《洛神賦圖》(局部) - 東晉畫家顧愷之所繪畫。
220年至581年
在六朝時期,人們開始欣賞繪畫的原本的美,而且亦會寫下有關繪畫的著作。在此時期開始出現有知名度的個人畫家,如顧愷之。他們在表達儒家思想如夫婦父子之禮的同時,亦會追求圖像的美感。
六法
繪畫六法由5世紀的畫家及藝術理論家謝赫所著,並記錄在其著作《古畫品錄》的序論中。當中提及的六法為:
    * 氣韻生動是也,一種說法指其意為傳神,此外亦有指表達畫家人品或使用畫筆及墨水的技術要精湛的說法[1]。
    * 骨法用筆是也,即用畫筆的技巧在表現鉤線點戳時要有"骨力"[2],這和當時書法和繪畫密不可分的關係有關。
    * 應物象形是也,即感受物體的結構再描畫出物體的形態[3]。
    * 隨類賦彩是也,即因應物體的本身色彩而在作品中加上適當的色調及表現出層次感[4]。
    * 經營位置是也,即對作品構圖、深度的思考[5]。
    * 傳移模寫是也,即對自己的草稿作增加刪除後再畫一次才能完成作品,此外亦有對古人作品作出模仿摹製作為學習的意思[6]。
581年至960年
《明皇幸蜀圖》- 唐朝畫家李昭道所繪畫
在唐朝年間,宮廷人物畫大為發展,從畫家周昉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其主題環繞皇宮的人物如皇帝、仕女等。在南唐年間,人物畫的優美的寫實手法發展至顛峰。在此時期,有畫聖之稱的吳道子出現為中國畫的發展帶來轉變。吳道子利用稱為"蘭葉描"的線條手法去表現事物,改變了當時盛行的顧愷之畫派。自唐朝開始,山水畫的數量開始增加,並分為李昭道的"青綠山水"與王維的"水墨山水"兩派各自發展[7]。
960年至1368年
到了宋朝,對地貌的描繪開始表現得較為隱約。畫家們以模糊的輪廓去表現出遠處的景物,而山的外形則隱沒在濃霧中。繪畫的重點放在表現出道教及佛教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此期間著名的畫家有《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張擇端及以山水畫著稱的夏圭等[8]。除了以表現立體事物的手法為目標的畫家外,另一些畫家們則以另一目的去進行繪畫,北宋蘇軾提出以書法融合於繪畫當中,而他及許多大文人等開始了文人畫的風氣[9]。而在此時開始很多畫家都把繪畫的重點放在如何表現物件的內在精神而不是其物質上的外表。
1368年至1895年
在13世紀開始,比宋朝畫顏色更為豐富的明朝畫出現。而包含了眾多繪畫大師精髓、成為此後中國繪畫入門教科書的《芥子園畫傳》在1679年首先出現[10]。在畫派方面,則一方面有仍然保留元朝文人畫特色,以沈周為首的吳門畫派吳門畫派.於2008年10月7日查閱.,另一方面則有力求把宋朝畫重生及轉化,以戴進為首的浙派。到了清朝早期,奉行個人主義的畫家開始出現,他們一反以往遵行繪畫的傳統,而追求更為自由的畫法。而到了17及18世紀,揚州及上海等大型商業城市因為商人出資資助畫家們不斷創新而令那些地點成為了藝術中心。到了18世紀後期及19世紀,中國畫家接觸到更多的西方繪畫,一些畫家完全捨棄中國畫而追求西方畫,另一些則力求融合兩者,當中最為著名的為由農民家庭出身的齊白石。
現代
自新文化運動開始,中國畫家開始嘗試西方畫法,而油畫亦在此時引入中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早期,畫家被鼓勵從事社會主義現實主義(socialist realism)。部分蘇聯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在不受改動下完整引入,在那時畫家會被提供主題及被要求大量生產。此規限在1953年開始放寬,而在1956-57年間的百花運動中傳統中國繪畫得到了一次重生。在此期間由表現出農村日常生活的農民藝術畫數量大增。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藝術學院被關閉,而有關藝術的期刊及主要藝術展覽被停止,而在破四舊的運動中中國藝術亦受到重大的破壞。在文化大革命後,藝術學院及專業團體再次被成立,亦設立了與外國藝術團體的交流,與此同時中國藝術家亦嘗試新的主題及技巧。
繪畫的工具
「筆墨紙硯」是中國古代文人不可缺少的工具,號稱「文房四寶」,其意義不止於書寫繪畫方面,中國文人對其給予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感情,歷代文人書畫大家和筆墨紙硯相關的故事舉不勝舉。

    毛筆是中國所創,並影響到朝鮮、日本,等亞洲廣泛地域的傳統書寫習慣。毛筆分硬毫,軟毫和兼毫,硬毫以狼毫(黃鼠狼尾)為代表,軟毫以羊毫(山羊鬚)為代表,根據寫字繪畫,種類,以及個人習慣的不同,用筆也不一樣,羊毫柔軟,狼毫剛健,兼毫柔中帶剛。中國的書法和繪畫,都是與毛筆的使用分不開的。尤其以湖州(今浙江善璉鎮)之湖筆,宣州(今安徽涇縣)之宣筆,及江西進賢之筆為上。

    墨分「油煙」、「松煙」和漆煙三種。油煙墨用桐油或添燒煙加工製成;松煙墨用松枝燒煙加工製成,漆煙是用國漆作燃料,燃燒後的煙垢加膠加工而製作成的。古代徽州所產之墨,歷來為文人所喜愛,徽墨有金不換之美稱。顏料有兩種,使用起來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其一種是植物質的,如花青、滕黃、胭脂、牡丹紅等,性能是透明、質細,但年久會褪色;另一種是礦物質的,如硃砂、朱漂、頭青至三青、頭綠至三綠、赭石、石黃、白粉等,性能是不透明,有覆蓋力,年久不褪色。

    中國畫用紙種類廣泛。如宣州所產宣紙、四川的皮紙、河南禹縣布紙、湖南來陽棉紙等等,推而廣之,不但是紙、綾、絹等織物都是繪畫的材料。但宣紙種類多,產量高,品質好,其特性將國畫要求的筆墨神韻能最好的發揮出來,且較絹等價格便宜,故現在宣紙幾乎已成為國畫用紙的代名詞。宣紙分生宣和熟宣兩種。熟宣是用礬水加工過的,水墨不容易滲透,在上面可以工整細緻地描繪,反覆地上色,因此像絹織物一樣,適合於畫工筆畫;生宣是沒有經過礬水加工的,水墨容易滲透,落筆為定,無從更改,而且滲透開來,能產生豐富的筆墨變化,所以寫意畫多用生宣。

    硯是磨墨用的。要求細膩滋潤,容易發墨,並且墨汁細勻無渣。硯以安徽歙縣之歙硯、廣東端溪的端硯、甘肅的洮硯及山西的澄泥硯,最為名貴,號稱四大名硯。常有古人為求一方名硯,不惜傾其所有。
除文房四寶之外,印章、印泥、筆架、筆洗、筆筒、文鎮等相關繪畫用具還有很多,廣義的文房四寶也將以上所舉列入其中。
國畫的形式
中堂
    客廳中間牆壁適宜掛上一幅巨大字畫,稱為「中堂」。
條幅
    條幅可橫可直,橫者與匾額相類。無論書法或國畫,可以設計為一個條幅或四個甚至多個條幅。常見的有春夏秋冬條幅。各繪四季花鳥或山水,四幅為一組。
小品
    就是指體積較細的字畫。可橫可直,裝裱之後,適宜懸掛較細牆壁或房間,十分精緻。
鏡框
    將字畫用木框或金屬裝框,上壓玻璃或膠片,就成為壓鏡。
捲軸
    是中國畫特有的,將字畫裝裱成條幅,下加圓木作軸,把字畫卷在軸外,以便收藏。
扇面
    將摺扇或圓扇的扇面上題字寫畫取來裝裱,可成壓鏡。由於圓形或扇形的形式美麗,所以有人將畫面剪成扇形才作畫,然後裝裱,別具風格。
冊頁
    將字畫裝訂成冊。
長卷
    將畫裱成長軸一卷,成為長卷,多是橫看,其畫面連續不斷。
斗方
    將小品裝裱成一方尺左右的字畫,成為斗方。可壓鏡,可平裱。
屏風
    有單幅或摺幅,坐立於地作屏風之用。
國畫的分類
按內容分:
    * 花鳥畫
    * 山水畫
    * 人物畫
按技法分:
    * 工筆畫
    * 寫意畫
          o 小寫意畫
          o 大寫意畫
    * 重彩畫
    * 水墨畫
    * 白描畫
    * 敦煌壁畫
國畫的歷史
    * 早期國畫
    * 唐代繪畫
          o 人物畫
    * 宋代繪畫
          o 山水畫
          o 花鳥畫
    * 元代繪畫
          o 北派青綠山水
          o 南派水墨山水
    * 明代繪畫
          o 文人畫
    * 清代繪畫
          o 揚州八怪
    * 近代繪畫
    * 現代國畫
中國歷代畫家
魏晉南北朝時期
曹不興 顧愷之 楊子華 張僧繇
隋唐
周昉 王維 陳閎 韓干 韓幌 閻立本 張萱 李思訓 李昭道 吳道子
五代
黃荃 徐熙 石恪 顧閎中 董源 巨然 趙干 周文矩
宋代
    * 北宋
王詵 宋徽宗 崔白 黃居彩 文同 易元吉 張擇端 陳用之 范寬 高克明 勾龍爽 郭熙 李成 米芾 喬仲常 屈鼎 許道寧 燕文貴 王希孟
    * 南宋
梁楷 趙伯駒 牧溪 李迪 陳容 林椿 吳炳嘉 李嵩 馬和之 蘇漢臣 馬遠 李唐 劉松年 馬麟 米友仁 夏圭 蕭照 陳居中 張先
元代
李衎 倪瓚 王蒙 吳鎮 方從義 曹知白 黃公望 王冕 錢選 王振朋 吳鎮 顏輝 楊維楨 張渥 趙雍 管道昇顧安 盛茂 朱德潤 無款 柯九思 唐棣 王淵 趙孟頫
明代
林良 王拔 王守謙 謝環 李在 徐賁 趙原 呂紀 邊文進 戴進 夏芷 陸治 朱端 張路 蔣嵩 沈周 唐寅 文徵明 文伯仁 陳道復 謝時臣 錢轂 仇英 周臣 杜堇 侯懋恭 劉節 呂文英 盛茂燁 鄭元勛 鐘禮 董其昌 李流芳 沈士充 楊文驄 惲本初 趙左 鄒之麟 項德新 項聖謨 項元汴 藍濤 藍瑛 劉度 陳洪綬 崔子忠 丁雲鵬 吳彬 顧天植 李士達 米萬鐘 文從簡 孫克弘 鄭元勛 陳 賢 周之冕 張 風 徐渭
清代
清初期
    * 清初六大家
王時敏 王鑑 王原祁 王石谷 吳歷 惲壽平
    * 四僧
八大山人 石濤 弘仁 髡殘
    * 金陵八家
龔賢 樊圻 高岑 鄒哲 吳宏 葉欣 胡糙 謝遜
    * 新安四大家
弘仁 查士標 孫逸 汪之瑞
    * 姑熟派
肖雲從 戴本孝 程邃
清中期
    * 文人畫派
鄭板橋 金農 李鱔 李方膺 黃慎 羅聘 汪士慎 高翔 蔡嘉 邊壽民 高鳳翰 華喦 閔貞
    * 宮廷畫派
郎世寧 鄒一桂 禹之鼎 金廷標 關槐 冷牧 焦秉貞 蔣廷錫 張宗蒼 陳枚 董邦達 王致誠 余省 姚文瀚 余稚 丁觀鵬 錢維城
清晚期(近代)
    * 海上畫派
任薰 任頤 胡公壽 張熊 朱熊 吳昌碩 蒲華 錢慧安 沙馥 顧雲 程璋 吳慶雲 倪田 吳轂祥 俞原 俞明 吳宗泰 虛谷 趙之謙 趙時綱
    * 嶺南畫派
居巢 居廉 高劍父 高奇峰 陳樹人
近現代
    * 京津畫派
齊白石 李可染 陳半丁 溥心畬 於非闇 徐燕蓀 李苦禪 孫奇峰 劉奎齡 蔣兆和 王雪濤 郭味蕖 陳師曾 金城
    * 海上畫派
潘天壽 林風眠 黃賓鴻 豐子愷 陸儼少 張大千 徐悲鴻 謝稚柳 王秋岑 程十髮
    * 嶺南畫派
高劍父 何香凝 關山月 黎雄才 黃幻吾 高奇峰 趙少昂 陳樹人 吳冠中 賴少奇 張善孖 劉繼卣 黃少強 方人定 楊善深 胡藻斌 岑飛龍
    * 長安畫派
石魯 趙望雲 黃胄 何海霞 方濟眾 徐庶之 劉文西 康師堯
    * 新金陵畫派
傅抱石 錢松嵒 宋文治 劉海粟 喻繼高
    * 現代水墨
梁又銘 黃冑 劉國松 劉國松 田黎明 劉進安 劉子健 李津 朱新建 何家英 周京新 劉慶和 武藝 朱振庚 一墨 張羽 陳子莊 張浩 王川 劉一源 王小輝
    * 當代水墨
魏立剛 黃一瀚 魏青吉 何家林 張見 何燦波 秦風 邵岩 王天德 張強 藍正輝 蔡廣斌 戴光郁。
Painting in the traditional style is known today in Chinese as guó huà 國畫, meaning 'national' or 'native painting', as opposed to Western styles of art which became popular in China in the 20th century. Traditional painting involves essentially the same techniques as calligraphy and is done with a brush dipped in black or colored ink; oils are not used. As with calligraphy, the most popular materials on which paintings are made of are paper and silk. The finished work is then mounted on scrolls, which can be hung or rolled up. Traditional painting also is done in albums and on walls, lacquerwork, and other media.
There are mainly two techniques in Chinese painting, which are
    * Meticulous - Gong-bi (工筆) often referred to as "court-style" painting
    * Freehand - Shui-mo (水墨) loosely termed watercolour or brush painting. The Chinese character "mo" means ink and "shui" means water. This style is also referred to as "xie yi" (寫意) or freehand style.
Artists from the Han (202 BC) to the Tang (618-906) dynasties mainly painted the human figure. Much of what we know of early Chinese figure painting comes from burial sites, where paintings were preserved on silk banners, lacquered objects, and tomb walls. Many early tomb paintings were meant to protect the dead or help their souls get to paradise. Others illustrated the teachings of the Chinese philosopher Confucius or showed scenes of daily life.
Many critics consider landscape to be the highest form of Chinese painting. The time from the Five Dynasties period to the Northern Song period (907-1127) is known as the "Great age of Chinese landscape". In the north, artists such as Jing Hao, Fan Kuan, and Guo Xi painted pictures of towering mountains, using strong black lines, ink wash, and sharp, dotted brushstrokes to suggest rough stone. In the south, Dong Yuan, Ju Ran, and other artists painted the rolling hills and rivers of their native countryside in peaceful scenes done with softer, rubbed brushwork. These two kinds of scenes and techniques became the classical styles of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TOP

怎麼國畫沒人想看?

TOP

謝謝你.....................Thank you very much !!!

TOP

好畫值得留下反覆欣賞.
感謝分享!!!

TOP

國畫是弱勢、看的人很少、感謝

TOP

好畫值得留下反覆欣賞.
感謝分享!!

TOP

提昇一下藝術素養
謝謝版大分享

TOP

真的是太棒了,謝囉!

TOP

謝謝你.....................Thank you very much !!!

TOP

感謝提供知識

TOP

 12 12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