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12
發新話題

[轉貼]電動機車目前的產業及研發動態

[轉貼]電動機車目前的產業及研發動態

事實上,機動車輛所引發的空氣污染議題存在國際間已久,電動車是眾多選擇方案的其中一環,電動車只算是針對環保功能所研發出來替代性能源車輛的一種。其他諸如壓縮天然瓦斯車(CNG VEHICLE)、甲醇車(METHANOL VEHICLE)、混合能源車(HYBRID VEHICLE)。以美國加州為例,研究報告(Rogel Segal, 1995)指出:電動車若在電池研發技術無不連續的突破及車廠的規模不經濟無法有效克服的前提下,要達到1998年的2%或者是2003年的10%銷售其可能性甚低。反倒是CNG或者是HYBRID VEHICLE潛力及優勢較高。而在台灣,國內投入電動車的製造廠商已達四十餘家,而相關的上游汽、機車零配件廠商,也不敢輕忽電動車市場的潛力,近兩年來紛紛成立專案部門,與電動車業者結合,開發各種特殊規格的零件,希望能夠在電動車市場拔得頭籌,電動車業對未來可謂無限憧憬。不過,由於電動車的使用觀念與週邊環境,均與目前的汽油車迥異,整個產業結構在目前草創期,可謂「無中生有」,包括電池、充電器、馬達、整車業者,都有舉步維艱的感受,業者莫不盼望政府基於環保的考量,以發展「科技島」的精神,全力落實電動車的輔導政策,將台灣建設成為國際電動車的示範島。電動機車雖然不像國外電動車所處的情境(目前沒有其他的替代性能源機車),但從政府提出國內機車在民國八十九年,必須有2%電動機車銷售比率的政策以後,國內各大機車廠商大多投入人力研發電動機車,加上部份非機車業者的加入,使得檯面下的競爭仍是相當的激烈,目前國內研發電動機車廠商有光陽、山葉、三陽、台鈴、摩特動力、康陽、上暐、亞太投資、山康國際、住聯工業、永豐、台塑、工研院等至少十五家以上,其中上暐企業、康陽、住聯工業等三家公司的產品已經上市,其中上暐的電動機車已擁有九匹馬力,已被列入重型機車發牌。為了達到電動機車的經濟規模,國內的三陽、山葉、台鈴、摩特動力、偉士伯及多家汽機車零配件廠商,最近已集資新台幣二億元,籌組「策盟」公司,希望藉助工研院的研發能力,將該院目前已試產的EC2電動機車在今年年底前,由「策盟」公司量產上市。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chrisnet57 經驗 +6 辛苦了,轉貼文一日可開5主題,感謝你用 .. 2006-9-19 14:44
  • chrisnet57 金幣 +10 辛苦了,轉貼文一日可開5主題,感謝你用 .. 2006-9-19 14:44

TOP

[轉貼]進口大型重型機車領牌需要的證明文件

二五0CC以上大型重型機車將自九十一年七月一日起開放進口及登檢領照,對於酷愛大型重型機車之愛車族,不恣是個好消息,然大型重型機車合法上路後,有關考照、換照、領牌及檢驗等新制,愛車族有必要詳加瞭解。

考領大型重型機車駕駛執照目前採取訓練及考照合一方式,由交通部公路總局所屬北部(電話:02-82211170)、中部(電話:049-2339171轉104、105)及南部(電話:07-6117101~5)汽車技術訓練中心辦理,若有興趣者請逕洽詢問。另普通重型機車駕照路考項目,除原有之「鐵路平交道」、「斑馬線」、「交叉路口」、「環場道路行駛」、「其它技術操作」等項目外,新增「直線平衡駕駛」項目(得複試乙次,該項目長十五公尺、寬四十公分,通過時間不得低於七秒)。

目前重型機車已修正為大型重型機車(排氣量逾二五0CC)及普通重型機車(排氣量逾五0CC且在二五0CC以下)。現行已領有重型機車駕駛執照者,可以駕駛普通重型機車,但需於原領重型機車駕駛執照有效期間屆滿前換領為普通重型機車駕駛執照,若想駕駛大型重型機車仍需經訓練及考驗合格取得大型重型機車駕駛執照後始得駕車。另九十一年七月一日前即已登記為重型機車之排氣量二五0CC以上機車之所有人且領有重型機車駕駛執照一年以上者,經檢驗換車牌後,得免訓免考直接換發大型重型機車駕駛執照。辦理換發應備證件為:身份證正本、機車行照正本及影本、機器腳踏車駕駛執照登記書(經體格檢查及體能測驗合格)、原領重型機車駕照、本人最近正面脫帽半身一吋光面紙照片三張及規費二百元並結清違規罰鍰。

自九十一年七月一日起,合法進口之大型重型機車,申請大型重型機車牌照時,須檢具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經濟部能源委員會檢測合格證明文件、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車輛型式安全及品質一致性審驗合格文件及國民身份證正本或營利事業登記證影本、印章、海關進口證明書、出廠證、貨物稅完稅或免稅證明、統一發票等相關證件與機車新領牌照登記書向公路監理機關辦理驗車領牌。此外,本市監理處將通知原已領有重型機車牌照且總排氣量逾二五0CC之車主,於九十一年九月三十日前至該處辦理登檢換照,經檢驗合格者,得換發大型重型機車牌照,有關換發號牌、車輛檢驗等之行政規費,以免費方式辦理。大型重型機車號牌為黃底黑字與現行重型機車白底黑字不同。

大型重型機車亦比照自用小客車辦理定期檢驗,其出廠年份未滿五年者免予定期檢驗,五年以上未滿十年者,每年至少檢驗一次,十年以上者每年至少檢驗二次。機車所有人應於指定檢驗日期前後一個月內持行車執照及有效之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保險證向各公路監理機關申請檢驗

TOP

[轉貼]台灣有那些快速道路可供大型重型機車行駛

九十四年一月一日起試辦大型重型機車行駛(南寮-竹東)東西向快速道路半年  
                                                                                                    發佈日期: 2004/12/31
        自九十四年一月一日起,交通部特試辦大型重型機車行駛台68線「竹東─南寮東西向快速公路」及「台72線」,請汽車駕駛人及大型重型機車駕駛人行駛上述兩條快速道路時應注意行車秩序,小心駕駛。
  
   為因應大型重型機車開放後,在中華民國大型重型機車經營同業全國促進會的推動及遊說下,交通部於九十三年十月十四日召開研商「試辦大型重型機器腳踏車行駛省道路快速公路事宜」,並於九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正式函文新竹市政府,將於九十四年一月一日起試辨大型重型機車行駛「試辦快速公路」半年。
  
   交通部公路總局已於匝道入口處已完成相關標誌調整,如「禁止機器腳踏車進入」禁3標誌再加掛附牌「大型重型機車除外」告知民眾,而大型重型機車可行駛於快速公路之內側及外側車道,惟行駛時無論白天或夜晚全程均應開啟頭燈,以使其他汽車駕駛人更能察覺大型重型機車之存在。
  
   由於橫跨新竹市及新竹縣的「竹東─南寮東西向快速公路」全長25.6公里,將提供大型重型機車另一種行駛路權,新竹市政府交通局籲請汽、機車駕駛人,自九十四年一月一日起開放大型重型機車行駛試辦的半年,不論汽車或大型重型機車駕車人都必須遵守交通規則、標誌、標線及號誌行車,並依循相關之規定,以維大眾行的安全。


『試辦大型重型機車開放行駛部分快速道路』大型重型機車駕駛人行車須知



一、交通部公路總局擬於近期於台68線及台72線快速道路試辦開放大型重型機車行駛,試辦期間預計半年;利用上開快速道路時請您注意自身及其他用路人的安全。

二、本次試辦開放部分快速道路供大型重型機車行駛為國內首例,對大型重型機車駕駛人及其他汽車駕駛人均將產生影響,所有用路人之新駕駛模式與文化均有待建立,實有賴所有用路人彼此尊重、互相適應,以共創和諧之新駕駛文化。

三、大型重型機車駕駛人應加強注意之事項如下:
(一)禁止同車道超車:機車之車體雖小於汽車,惟其於高速行駛狀態下如於同一車道超越前行之汽車,將極易因間距不足造成危險;另前行車縱同屬機車,惟觀察機車轉彎時行駛特性,入彎時係由彎道之外側偏向車道內側行進,出彎時則由車道內側偏向車道外側行進,其行駛路徑將隨路型之變化而變換車體於車道中之位置,此種特性於高速行駛時尤為明顯,故如於同一車道超越前車同樣極易發生危險。
(二)禁止任意變換車道:機器腳踏車之機動力較強,具有靈活之行駛特性及優點,惟駕駛人於行駛中如變換車道頻繁,實為發生危險之重要因子,且對於其他用路人亦將產生困擾與危險,為維護您自身安全及尊重其他用路人之權利,請勿於車道間任意穿梭。
(三)全天開頭燈:依據國內、外各項研究資料顯示,開亮頭燈有助於其他用路人有效發現您的存在,因本次快速道路試辦開放大型重型機車行駛為國內首創,為提醒其他用路人注意,請您全天開亮頭燈。
(四)禁止載客:機器腳踏車之穩定性、安全防護裝置等,皆不如汽車,其碰撞後所可能發生之危險亦遠高於汽車,於高速行駛狀態下此種危險亦急遽升高,為維護您與附載乘客之安全,請於附載乘客時儘量避免行經速限較高之快速道路.
(五)請依速限行駛:大型重型機車可達之最高車速,雖可與汽車相比擬,惟其安全性及對駕駛人之保護顯不如汽車,如發生碰撞等意外事件可能發生之傷亡或損害亦將大幅提高,大型重型機車駕駛人尤須特別提高注意確保依速限行駛,以確保行車安全。
(六)保持安全距離:車輛高速行駛時所需之安全距離相對增加,大型重型機車之安全性及對駕駛人保護均不如汽車,如未保持適當安全距離極易因碰撞本身或碰撞後滑倒等情形產生嚴重之後果,故請確實維持行車安全距離,以維護行車之安全。
(七)禁行路肩:因道路路肩兼具提供故障車輛停車待援、交通阻塞路段消防車、警備車、救護車等車輛緊急通行之功能,故駕駛人不得任意利用路肩行駛;另本次試辦道路因路幅限制,部分路段路肩寬窄不一,如駕駛人違規行駛路肩亦極易發生危險。

四、另就其他建議駕駛人應注意之事項說明如次:
(一)定期檢查胎紋深度:高速行駛狀態下輪胎表面溫度將急遽升高,因胎紋深度不足所產生之爆胎等危險情形之可能性亦隨之提昇,故應於行駛前加強注意維持適當胎紋深度。
(二)注意後視鏡盲點:因駕駛人所在位置與後視鏡之反射角,對於鄰近駕駛人之左後方及右後方將形成視覺死角,而於高速行駛狀態下應變時間將更為短促,另因高速行駛環境背景音量之升高致駕駛人不易經由聽覺等其他方式發現來車,故應更為提高警覺以免發生危險。
(三)行車前安全檢查:開車前請對您的愛車實施例行性安全檢查。車輛於道路行駛中,若發生任何的故障,除造成行駛之危險並增加駕駛人無謂之困擾,而這些麻煩,大都可以在上路前就被事先發現並加以排除。
(四)駕駛人應戴全罩式或半罩式安全帽,配戴前無遮罩之安全帽者,應配戴護目鏡且衣著應能完全遮蓋手、腿等部位,儘量著具保護能力之夾克、褲子:大型重型機車之駕駛人仍無法避免機車騎士易於不慎滑倒擦傷之先天缺陷,故高速行駛下更為完整之防護裝備實為維護自身安全之不二法門,為維護您自身的安全請務必佩帶全罩式或具護眼裝置之安全帽及全身穿著防護衣。

TOP

[轉貼]機車引擎的製造流程

一、機車製造業的特性
  機車的結構雖然較汽車簡單,但技術層次與汽車略同,屬於技術密集且大量生產的產品,機車的主要特性有以下幾點道:

1.運輸性:

  以台灣機、汽車比例而言,此一特性較汽車更為明顯。

2.機動性:

  由於機車體積小,所佔用道路面積小,操控亦相當容易,加以其亦使用內燃機作為動力,因此機動性強。

3.容易操控:

  機車重量輕,結構亦簡單,因此操控、維修均相當容易

4.產品差異性大:

  機車因不同用途有不同的結構設計,除了設計結構、車身與車架有所不同外,連外型也有很大的差別;因此機車個別差異性相當大,是一追求個性化的產品。由於機車的製造經過商品企劃、商品開發、測試、裝配、量產等程序,屬於大量生產體制下附加價值高、且技術密集的行業,其行業特性,有以下幾點:

(一)技術密集且大量生產

  就技術面而言,從產品企劃到正式量產所應用的技術,如市場分析及預測、數值控制加工術、數值基準模加工、應力分析、水力測試、曲軸馬力測試、耐久性測試、污染測試、原型懸吊測試到原型車之測試,當確認之後再進行初期的樣本開模製作、組裝再測試、待無異樣後正式投入量產。整個機車製造運用技術系統如表2~1。

  而各零件生產時所需的技術則更為廣泛,可見機車製造技術層次,和汽車略同。另外,運用這些技術時所需的設備不僅投入資本大,且項目繁多,以一般製造設備為例,就可分為八類,包括引擎製造設備、鑄造設備、鍛造設備、車架製造設備、工具模具製造設備、電鍍設備、噴漆設備、造模設備……等。

  在機車引擎製造設備方面,主要生產機器計有磨床、銑床、搪床、鑽床、攻絲等;在車架、車身方面,製造車架邊樑所用的設備計有壓床、電焊機、點焊機,製造車身所用的設備計有壓床、電焊機、點焊機、剪床等;在工具模具製造設備方面,主要的有磨床、銑床、車床、刨床、鑽床、鋸床、砂輪機、沖床、放電加工機、刻模機等;在鑄造、鍛造及電鍍設備方面,機車業擁有的設備,一般而言較汽車業略遜,機車業熔化設備主要的宥鐵爐、低週波爐、高週波爐、坩堝爐等,砂處理設備主要的有篩砂機、混砂機、震砂機等,造模設備主要的有造模機,清砂設備主要的有噴砂機,鍛造設備主要的有加熱爐、鍛鎚、壓床、油壓機等,熱處理設備主要的有熱處理爐、鹽浴槽、淬火槽、高週波熱處理爐等,電鍍設備主要的有脫脂槽、除鏽槽、水洗槽、中和槽、鋁氧極化槽、電鍍槽等;噴漆設備方面,目前國內機車業界的前處理設備已擁有脫脂、去鏽、除酸、皮膜處理設備,烘乾設備也相當完善。

  在高度技術密集與高成本投入下,各機車製造廠均求大量生產,來降低各項人力及設備的成本以達規模經濟,從而獲得經營利潤。

(二)技術合作



  國內機車製造廠在本身技術及研發能力尚未十分


成熟時,大多爭取與國外技術母廠合作」取得新機種上市或關鍵技術的移轉,同時也有採取合資的方式。

  目前國內九家機車製造廠與國外技術合作的共五家,其中四家有日本投資,如表2~2。

  三陽工業與光陽工業均與日本本田有技術合作關係(陽工業由美國本田投資13.5%,光陽工業由日本本田投資22.5%;台鈴工業與日木鈴木技術合作,日本鈴木投資20%;台灣山葉則由日本山葉投資51%,並技術合作;台灣偉士伯則與義大利技術合作;另永豐工業與日本川崎有商業上來住。

TOP

[轉貼]關於機車保養的東西

1.最基本的機油、齒輪油1000公里換一次.
2.空氣濾清器海棉5000公里換一次.(200元左右)
3.火星塞7000公里檢查一次,或更換一次.(150元以內)
4.定期在煞車線及車子各處活動關節上油.
5.每個月定期量一次胎壓.
6.每8000公里檢查一下胎紋,看是否需更換胎皮.(胎皮12吋約1000~1300元,10吋700~1000元)
7.每個星期檢查一下前後煞車,是否鬆掉需調整.
8.腳踩發動,請每個星期踩一次,裡面齒輪才不至於將來卡死.
9.每兩個星期ㄍ一ㄥ一次,排氣管較不會積碳.
10.每星期將大燈,方向燈,啟動等開關,拿防鏽油噴一下 例如恐龍.
11.換機油時記得把空濾後面有支積油管,拔出來倒掉.在裝回去.
12.原廠皮帶一條含工代料約1000元.
煞車線前面約300元,後面約700元.
大保養一般都是1.前後胎皮2.清傳動換普利珠約400元3.前後煞車皮約600元,加以上所述,大保養跟平時該注意的大概就這樣

機車保養分成零件、消耗品、第二消耗品.....

最常換的是機油跟齒輪油,以現在機車來講,大多都是四行程為主,所以使用四行程機油,正常來講,機油1000公里更換一次,機油的品牌就很多了,各價位都有,換機油的話,比較建議在固定的地方換,比如說老字號的車行、較熟悉的店家更換,這樣比較不會換到假油(這是一個建議,如果換到假油像老闆投訴也會比較容易解決) 機油的推薦品牌:像嘉實多的機油就很好用,因為小弟是屬於有在玩機車的,所以我們選的機油都偏向高價位,R4機油是個人比較常用的,不過價位也偏高,大約500~600之間都有,那平常價位的則從300~500比較常見,那效果就見仁見智了。
齒輪油一般是2000公里換一次,同上,更換的時候也是建議在熟悉的店家跟換,原因一樣,齒輪油的牌子也好幾種,請依照個人需要來做選擇。

因為機油有一種線性的使用期,使用一段時間後,會漸漸的變質,因此有一些玩家會提早換機油來保養,不過這個跟油品的選擇也有絕對性的關係,像有的油品大約使用800公里潤滑度就會急速下降,不過在他變質之前的表現卻是相當優良,這個就是要看個人如何拿捏了。
第二消耗品的部份:

輪胎
一般來講是看我們俗稱的"胎紋",輪胎上面會有"胎紋安全線",超過的時候就該換了,主要原因:輪胎的橡膠一般都是用複合式的,磨到一個程度以後,表層負責維持抓地力的橡膠會被磨完,這個時候露出來的是維持胎壓與胎型支撐力的硬橡膠與纖維線,這個時候抓地力就會急速下降。第二,輪胎在雨天的排水是靠胎紋來排除輪胎上的積水,如果說沒有胎紋的話,在雨天抓地力更是大大的下滑。
輪胎也有使用期限,如果說輪胎開使變形,表面會產生鋸齒狀,這個時候整個輪胎就不會保持圓形了,這種狀況下,如果緊急煞車造成滑胎現象的話,會有極高的機會翻車。

空氣濾清器
一般空濾大約2500~3000公里換一次,空濾的主要作用是阻擋引擎進氣時,空氣中含有的灰塵,如果不更換的話,久了進氣效果會下降,引擎燃燒效率會變差,而且阻擋灰塵的效果也會變差,引擎的壽命就會相對減短了。

火星塞
火星塞一般約7000~10000公里換一次,火星塞功用在於引擎點火,如果說久了不換的話,火星塞效能變差,會使引擎燃燒效率變差,引擎容易囤積未燃燒完全的物質,俗稱"積碳",連帶的副效果是機車性能下降。

傳動套件
這個東西主司速克達機車的換檔,一般玩車的人就是在這個地方改來改去
如果正常騎的話,只需要定期的做檢查,並且在磨耗的時候跟換就可以了,這個東西磨耗的話,主要是機車性能會變差,其他造成的後遺症就是引擎產生的動能被浪費掉,反而對引擎造成負擔。

還有一些零零總總的部份,例如:懸吊部份、制動部份等等的問題,可以詢問熟悉的車行,如果說老顧客的話,一般都會給一些比較實用的意見,或是可以另外/私底下詢問,應該可以給你滿意的回答

最後,機車的保養,還是跟清潔脫不了關係,洗車是保養車體的一個好方法,機車的零件最怕那些泥沙的堆積,如果定期清洗機車,不只外表可以保持清潔,更重要的,洗掉那些泥沙可以使你的外部零件壽命延長,不易生鏽,不過洗車不是只洗車殼,最好是可以刷一刷底盤,前輪懸吊/後輪懸吊等等的部份,徹底的洗車。

TOP

[轉貼]關於汽車保養的問題

要想讓車子開得久,並減少維修的花費,最重要的原則就是「防止小毛病變成大手術」
。當然,車子是一種消耗品,不可能永保如新,而買車也不是一種投資(別期望賣車時
的車價會比你買車時高!);但適時以及適當的保養的確能使你投資在汽車上的金錢得
到最大的回收。同時,擁有一部「健康」的車子,更能減少你奔波車廠的痛苦,也保障
你開車時的安全。一部汽車在使用過一段時間後,很多附屬零件便會開始老化,這時便
需要汰舊換新以保持安全;但是這些零件耗損的程度,也因為駕駛人的習慣與路況而有
所不同。所以保養車子的同時,亦須注意正確的駕車方法。以下各段將對車子各部的保
養加以說明,並糾正一些錯誤的駕駛習慣。

* 引擎的保養 *

引擎是你的車子中修理起來最貴的一部份。一旦引擎部份需要大修,往往不如把車子賣
了再換一輛來得容易,因此引擎的保養特別重要。引擎的保養分為三部份:冷卻系統,
啟動系統,以及排氣系統。以下分就此三部份加以說明:

一、冷卻系統:開車前先確定所有的油料是否正常,因油是來潤滑機械磨擦及有降溫作
用,萬一缺少會產生當機。引擎的運轉產生熱,冷卻系統的正常運作可使引擎不致於過
熱而拋錨在路旁。冷卻系統的保養有以下四個步驟:

每一至二星期須檢查冷卻劑(coolant)的高度是否有下降。冷卻劑並不像汽油一樣具有
揮發性,因此高度如有減少,便表示有某個地方在漏,這時必須馬上找車廠檢查。

每駕駛12,000英哩或每一年,須檢查連接冷卻劑箱(coolant tank)和引擎間的橡皮管
。你可以用肉眼及手電筒觀察,如有裂縫或是某處有鼓起狀(表示管壁己老化),都表
示管子該換了。

每24,000英哩或每二年,須將冷卻劑換新。如果你買的是舊車,則愈早換新的冷卻劑
愈好,以免引擎過熱而報廢,多划不來。

每二年須更換冷卻風扇(cooling fan)的皮帶。

二、啟動系統:引擎的啟動是靠電池的電推動火星塞點火而完成。適當地保養電池,可
使引擎正常地發動,並使電池的壽命增長。

檢查電池的工作也並不太難,大約每一至二個月做一次。檢查時小心地將電池蓋打開,
看看電池內之電池液的高度是否充足~~正常的高度約為從頂部量起1/2吋的地方。如果
高度不足,可添加清水(最好是蒸餾水)至適當的高度。每一年左右,要檢查一下電池
的正負端接點有無生銹或不乾淨的現象。如果有,要請車廠的人將之清除乾淨,或者自
己用熱水澆下即可洗除銹斑,以保持電路的暢通。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電池是免
維修(maintenance-free)的電池,則不可擅自加水。(可參考你的汽車使用手冊,以確
定電池的類型。)

三、排氣系統:車子開久了,排氣系統(包括排氣管和消音器muffler)的零件便會生銹
及故障,這是無法避免的。唯一能做的就是知道它何時會銹穿,及早將零件換新。每年
有不少駕駛人因為汽車排氣管故障而導致一氧化碳中毒,因此不可不防。通常排氣管都
是從裡層銹到外面,所以有時生銹卻不容易察覺。修車廠的技術人員有特別的工具和方
法可以測出,大約每年檢查一次即可。但基本上常開Highway時排煙管壽命較長,因短程
行駛無法排除排煙管內之積水容易腐蝕。

此外,許多人在氣溫低的大冷天時,習慣先熱車再上路。其實,這樣做對引擎並沒有好
處。正確的熱車方法是,啟動後約卅秒至四十秒鐘,以中等速度慢慢上路,等溫度指針
升起後再加速。不要讓剛啟動的車子停在原地超過一分鐘,因為如此對冷引擎的耗損反
而較大,縮短引擎的壽命。

* 變速器的保養 *

變速器的保養頻率依照車子的使用程度而異。如果你的車子常是短程使用,經常在山區
行駛,或者是在市區內走走停停的交通狀況,那麼就需要格外注意變速器的保養。對於
自動排檔的車子,通常每個月應檢查一次傳動油(transmission fluid)的高度。檢查傳
動油讓引擎發動空轉再查看標示尺,,因為不同的變速器對於傳動油之高度標度皆不一
樣。太高或太低都會導致變速系統的不順暢。

要使變速器的壽命儘量延長,正確的駕駛習慣非常重要。以下列舉一些大家平時容易忽
略的小毛病加以說明:

駕駛手排檔的車,不論換到高速檔或是低速檔,都要儘量在適當的速度換檔,避免換
檔之間車子忽然慢下來或抖動的情形。同時,切記換檔時離合器一定要完全踩到底。

當車子向前移動時,避免換至倒退檔;同樣地,車子正在向後滑行時,避免換至前進
檔,一定要等車子完全停住靜止再換檔。

當你因紅燈或其他原因停在上坡時,應該用剎車將車子停住,千萬不要利用引擎的力
量拖住車子防止向後倒滑。例如有的駕駛人喜歡以半踩住離合器、半踩點油門的方法使
車子不致後退,但這樣做會使引擎及變速器受到磨損。

開手排檔的車子時,不要有將腳放在離合器上開車的習慣,因為這樣也會加速離合器
的磨損。

當你必須暫時停車一段時間時,應換至空檔,或將引擎關掉。

* 如何選擇機油 *

選擇正確的機油及適時地更換機油,可以使你的汽車引擎「延年益壽」。機油除了有潤
滑引擎的功能外,還有清潔引擎、抗蝕、以及抗磨的功能。因為引擎在轉動時,金屬與
金屬間的不斷磨擦會產生金屬屑(尤其是新車的引擎),以及其他因為燃燒不完全而殘
留在引擎內的碳化物或硫化物。這些物質很容易阻礙引擎的轉動,並侵蝕引擎內部的金
屬零件,造成引擎的永久損害。而換機油的功用,正是去除這些雜質,使引擎的運轉更
潤滑、安靜,而且省油。

選擇機油最好是依據汽車使用手冊上的指示說明,因為不同引擎的產熱及散熱程度均不
一樣。通常機油有不同黏度(viscosity)的區別。如果你居住(使用車子)的環境之氣溫
變化不大,你可以使用單一黏度的機油,比較便宜;假如你是住在四季氣溫有變化的地
區,則必須選擇多重黏度的機油。配合不同環境選擇適當黏度的機油,是為了使你的引
擎不至於在大冷天因機油太黏稠而運轉不良,或者在大熱天因機油太滑而使轉速過高。

通常像SAE 30的機油,是指單一黏度的,適用於華氏四十度至一百度之間或更高(沒有
上限)之環境;而SAE5W-30,SAE10W-30則是指多重黏度的機油,通常較適合冬天會下雪
的地區使用,它的適用溫度大約在華氏零下二十度至六十度之間(5W-30),以及華氏零度
至一百度以上(10W-30)。此處所提到的SAE,指的是由汽車工程師學會(The Society of A
utomotive En gineers)所設定的機油標準。

* 如何更換機油 *

談完了機油的選擇,讓我們來談談更換機油以及濾油器(oil filter)的步驟。一般來說
,每三千英哩左右或每三個月便需要更換機油和濾油器,以延長引擎的壽命。雖然許多
加油站和各地的修車廠都提供更換機油的服務,但費用都約在二十至廿五元之譜,所費
不貲,還得預約時間,頗不方便。其實更換機油的手續簡單,自己動手也只要二十分鐘
便可完成,即使是一掀開引擎蓋便頭疼的女同學也不必擔心。況且如果趁著打折拍賣時
買下一些機油及濾油器存貨,每次的成本大概只需七、八元左右,長期下來亦可省卻一
筆可觀的花費。但是為了環保請勿將機油亂倒,各修車廠均可回收請將舊油用容器裝好
請修車廠代為處理。

更換機油前,要先準備下列的東西:

新機油(參考各車的使用手冊,以確定所需的份量)。

V型漏斗一個,以便將機油倒入引擎。

新的濾油器(濾油器依各廠牌及型號而有不同)。,如果你沒有手冊,又不知道該用
那一型號的濾油器,通常在汽車零件零售中心(像Sears的Auto Parts Department)陳列
機油濾器的地方,可找到一本列有汽車型號以及濾油器型號的對照表,可依其選擇適合
的濾油器。

橡皮手套一付(用以避免皮膚和機油的直接接觸)。

可盛接機油的平底盤一個。

扳手(請用正確尺寸的工具,以免損壞Drain Plug油蓋)。

舊報紙及paper towel數張。

更換機油的步驟,首先須確定車子是停放在平地上。於將舊機油放出之前,先讓引擎運
轉一至二分鐘,使機油流動以便流出。小心地用扳手打開引擎下方的蓋子,讓舊機油流
出(有些車子你必須爬到車底下才能找到這個蓋子,因此記得換機油前先換套工作服吧
!)等舊機油流得差不多了,用手或轉濾油器專用的扳手,將舊的濾油器轉下來。然後
,把新的機油濾器邊緣的橡膠圈部份塗上一層機油,依照原位置裝回去,用手將新濾油
器旋緊(可是不要轉得過份地緊)。此時舊機油已流得差不多完了,可將蓋子小心地用
扳手轉回去。最後,將新機油依所需的量加入引擎中,不要加得過滿。將舊機油倒入不
要的塑膠容器中,拿到加油站回收(recycle),即大功告成了。

* 煞車及輪胎的保養 *

煞車系統及輪胎的保養手續較為簡單但絕不可輕視,因為此二部份影響行車安全甚鉅。
基本上,每一至二個月就要檢查一下煞車油的高度是否保持一致。如果高度降低,就表
示有某個地方在漏,得趕緊找修車廠。煞車皮(brake pad)大約每一萬二千英哩需檢查一
次,如果已經磨光或即將磨損耗盡,就須要更換。假若在駕駛過程中感覺煞車不很靈敏
,或有雜音,那也表示應該更換煞車皮了。若想延長煞車皮的壽命,便須養成良好的駕
駛習慣,在公路上駕車避免忽快忽慢,保持平穩的速度。煞車踩得愈多,煞車皮的磨損
自然也愈快。

每星期應檢查一次輪胎,看看胎壓是否不足。通常在大熱天時的胎壓會比平時高一些,
因此最好在冷天或天氣陰涼時測量胎壓,比較準確。尤其在氣溫驟降的第二天,車胎胎
壓的變化較大,應檢查一下胎壓是否正常。檢查胎壓可到加油站,通常有投幣式的測量
儀器,提供你測量胎壓並灌氣的服務。不過,這種服務的價格不低(各地價格不同,約
需一元至二元五十分。所以不妨到汽車零件中心購買一個測量胎壓的棒狀儀器(約需十
至十五元),隨時可以自己檢查。

如果發現胎壓不足,可至前述加油站投幣灌氣,或者購買(向朋友借當然比較划算)磅
數足夠的邦浦(pump)自己灌。要注意不要灌入超過你的車子所須要的氣,胎壓過高會容
易導致爆胎;但胎壓不足也會使你的輪胎磨損較快。至於你的車子之輪胎胎壓多少,可
參考汽車使用手冊的說明。有些車子在前車門打開後,內外側之間的部份(即車門的厚
度),或者在前座右方的置物箱之門打開後的內側,也會註明該車所須的胎壓。基本上
在卅PSI左右。

同時,不要忘了三不五時檢查一下備胎的胎壓,以免當你打開行李箱、急需更換輪胎時
,才發現備胎已經沒氣了。如果你須要更換磨損的輪胎,最好二個或四個一起換,而且
要選擇紋路相同的輪胎,以保持車子行駛的平衡。

* 旅行前的維修 *

除了平時的保養外,出遠門前的檢查也很重要。例行的檢查不外乎車燈、水箱、機油、
輪胎、煞車等等。要注意的是,平常你每天開車的路徑、路況可能都一樣,車子必須有
足夠的能力去適應較複雜的環境。舉個例來說,平日你使用車子的時間都不會太長,車
子的冷卻系統(水箱等)一向正常,你也就忽略了要經常添加水或冷卻劑。一旦出遠門
,每天可能都要開五、六個小時以上的路程,這時引擎很有可能因為冷卻不足而過熱拋
錨。尤其是開往氣溫不同的地區(如由東北部開到佛羅里達)時,更須小心引擎過熱的
情形發生。

此外,輪胎的狀況也很重要。平時你可能都開local的路,速度慢,較不易出問題。但當
你長時間走高速公路時,如果輪胎滑就非常危險了。如果你對自己的車不太有信心,建
議你出遠門不妨改用租車,以免因車況老舊而發生意外。

TOP

[轉貼]如何挑選一罐好的機油

幾百年來,機油科技隨著機器潤滑的需求而發展,從初期的牛油、植物油,進步到石油提煉的礦物油,發展至現今的裂解合成油,目前合成油性能大多數人已覺得很滿意好用。理想的機油最好可用於各種高低溫環境且不必換油,但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事。現今機油並非完美,它仍是不完美科技妥協下的產物,它有許多使用上的限制與缺點,當使用者知道機油的缺點,正確的使用機油,不但省錢且引擎長壽。
購買機油要注意三件事:品質‧ 黏度¸ 油基,每一項都是個大議題,分述如下。
一.品質
引擎內部工作條件嚴苛,機油必須能抗高溫、抗氧化、耐磨性、不腐蝕金屬和橡膠、防鏽、防油泥、防積污、酸安定性、清淨性、分散性、消泡性等,通常機油廠商以各種添加劑達到這些要求,各種添加劑種類和劑量之間必須化學平衡,因此對上述條件作實際引擎測試可綜合評估一款機油的品質。美國石油協會(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 API)根據當代引擎技術,制訂機油品質測試規範,四行程汽油引擎用機油品質由低而高分別為SA→SB→SC→SD→SE→SF→SG→SH→SJ,柴油引擎用機油品質由低而高分別為CA→CB→CC→CD→CE→CF→CG。API隨著年代和引擎科技的進步而制訂更高等級的機油規範,目前汽油引擎用機油最高規範為SJ,柴油引擎用機油最高規範為CG。機油廠商必須將機油送至API作實際引擎測試取得認證之後,才可於機油罐上使用甜甜圈(donut)標誌,如圖一所示。若機油罐沒有甜甜圈標誌,但宣稱符合API之SH規範,這是機油商自己宣稱的,並未送至API作引擎實測取得認證。
 

圖一:取得API機油認證之甜甜圈標誌
 
(1)汽油引擎用機油 SA→SB→SC→SD→SE→SF→SG→SH→SJ
 
SA~SD:約於1950、60年代制訂實施,目前已不使用且買不到。
SE:於1972年實施,耐高溫、耐磨、抗腐蝕、防鏽等優於SD,目前已不使用且買不到。
SF:1980實施,防油泥、防積污、酸安定性、耐磨性等優於SE。
SG:1989年實施,耐磨性、耐高溫、抗氧化性、清淨性、防油泥、分散性等優於SF。
SH:1992年制訂,1994年實施,SH規範內容與SG相同,但SG對於送測時不合格項目可以日後補測直到全部合格為止,而SH於送測時必須一次全部合格。
SJ:1996年制訂,1997年實施,為目前最高等級機油,適用於目前所有汽油引擎。
(2)柴油引擎用機油 CA→CB→CC→CD→CE→CF→CG
CA:目前已不使用且買不到。
CB:目前已不使用且買不到。
CC:適合中度柴油引擎作業。
CD:1955年實施,適合高速、高馬力柴油引擎,有效控制嚴重作業之磨損、防積垢、活塞清淨度、防軸承磨損等。
CE:1987年採用,適用於1983年以後之柴油車,如渦輪增壓柴油引擎,防重拖、防積碳、省油性佳等,測試項目有機油消耗、活塞清淨度、軸承磨耗、閥傳動系磨耗、機油稠化、活塞環磨耗等項目。
CF:增加氣缸內壁磨耗測試,品質優於CE。
CG:目前最高等級柴油引擎用機油,適用目前所有柴油引擎。
 
二.黏度
美國工程師學會SAE(Society of American Engineers)制訂引擎用機油規格如表一所示,分為低溫氣候使用之機油如0W~25W (W表示winter冬天低溫氣候),還有夏天高溫氣候使用之機油#20~#60,在此#60因個人取得資料不足未列出。
 
表一:符合SAE規格之DIN51511規範
SAE規格低溫黏度mPa‧ s啟動最低溫100 C時黏度Cst
0W-30 C時3250–35 CMin3.8
5W-25 C時3500–30 CMin3.8
10W-20 C時3500–25 CMin4.1
15W-15 C時3500–20 CMin5.6
20W-10 C時4500–15 CMin5.6
25W-5 C時6000–10 CMin9.3
20Min5.6 Max9.3
30Min9.3 Max12.5
40Min12.5 Max16.3
50Min16.3 Max21.9
 
引擎機油對於黏度的需求有:
1.低溫啟動性好:即低溫時黏度要低,使得機油能迅速流動到達各機件以發揮保護功能。根據美國寒冷地區的引擎實驗,引擎磨損有70%是啟動時造成的,尤其是冷車啟動造成的磨損極大,只有30%磨損才是運轉中造成的。台灣的氣候沒有美國寒冷,啟動造成的磨損比例沒有美國嚴重。從上面數據知道,低溫流動性好的機油可大大減少引擎磨損,美國MOBIL公司曾就20W50機油和5W30機油做啟動磨損實驗,發現20W50機油造成的磨損量約為5W30機油的2倍多。
2.寒冰時機油不可結凍:結凍的機油會打壞啟動馬達,嚴重時造成引擎大故障,這和冷卻水箱不可結凍原理一樣。在台灣的冬天,車子可到達最冷的地方是合歡山的清晨,假設溫度是 5 C,單級#40機油凝固點約是 9 C,那麼可使用單級#40號機油上合歡山嗎?不妥,因為此時機油雖沒有結凍,但黏度非常高,像麥芽糖一樣,車子很難發動,就算勉強發動起來,冷啟動磨損可能造成引擎內傷了。適合冬天合歡山清晨的機油是15W、10W、5W、0W等機油,其中15W是可接受的黏度,10W已是令人滿意了,5W和0W以上效果當然更好,但價錢昂貴。
3.高溫時機油黏度夠:黏度夠才有強韌的油膜,在機件與機件間的油膜強韌不破裂才可發揮保護機件功能,否則油膜破裂造成機件快速磨損。通常夏天溫度30 C,適用#30機油,40 C適用#40機油,50 C適用#50機油,但也要配合車輛負荷、操駕激烈程度、引擎新舊程度做調整,待會後面有更詳細介紹。像沙烏地阿拉伯全年高熱氣溫約50 C,所以使用#50機油。在台灣的夏天,從台北至墾丁最熱約40 C,所以基本上最適用於台灣的是#40機油,但這只是基本選用原則,實際上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用車情況調整,有人適用#30機油,有人適用#50機油,甚至賽車選手適用#60機油。
4.高溫時黏度不要太高:黏度太高會阻礙活塞在氣缸壁上的滑動,成為引擎內阻力,使引擎耗油、引擎溫度上昇、轉速拉不上來、馬力無法發揮等問題。較稀的機油阻力低,比較省油,但又怕機油太稀沒有足夠強韌油膜保護機件,所以機油黏度的選用必須在省油與抗磨之間取得適當平衡。
5.黏度指數要高:普通機油在低溫時通常黏度很高,高溫時通常黏度很低,這種高低溫的黏度差異稱為黏度指數,一款好機油在高低溫的黏度差異越小越好,也就是黏度指數要高。通常黏度指數的比較是以40 C的黏度和100 C的黏度來計算。有些添加劑可改善黏度指數,所以通常機油添加黏度指數改善劑,可改善高低溫的黏度差異,使成為複級機油如10W40,低溫時符合10W流動性,高溫時符合#40黏度。
6.根據個人用車狀況調整:
(1)新車的活塞與氣缸間隙小,且機件活動面尚未磨配(run in),適合較稀的機油,因為稀機油容易進入緊密間隙中,且可以幫助磨配。待磨配完成後再改用正常黏度機油。
(2)車輛在80000km內,活塞與氣缸磨損不多,間隙正常,可選用正常黏度。
(3)舊車在80000km以上,活塞與氣缸間隙已稍磨損,間隙稍大,可選用較黏機油,以幫助間隙的密封性。
(4)都市用車、常塞車、慢速龜爬者,因慢速塞車易引起引擎高溫,宜選用較黏機油。
(5)高速公路或長途用車多者,因引擎溫度正常,選用正常黏度即可。
(6)輕負荷引擎譬如轎車,宜選用正常黏度機油。
(7)重負荷引擎譬如貨車,或是常常滿載的轎車、常爬山長陡坡的車,宜選用較黏機油。
(8)激烈操駕者,如常急加速、引擎轉速高、賽車者,宜選用黏機油,對於引擎常逼近紅線區者宜選用#60機油。
7.正確溫車方法:冷車發動稍微踏油門,使引擎轉速約在1500rpm約略30秒後,即可入檔慢慢上路,此時勿急加速,待上路約5分鐘後引擎暖熱即可隨意操駕。熱車發動則不必踩油門,發動後約5秒鐘以後即可上路。
8.觀念改正一:冷車發動後,以普通怠速700rpm溫車有二個缺點,其一是我們希望機油能儘速打上去,而怠速打機油速度慢了些,此時溫車以1500rpm左右為佳,但也盡量不要超過2500rpm,此時太高運速即高速磨損,常見某些修車工一發動引擎立即猛踩油門,此非常傷車,他對車基本知識不足又不愛惜客戶的車,這家修車廠以後不要去了。其二是此時冷活塞與冷氣缸間隙大,所以混和油汽易被高壓吹漏至曲軸箱,使汽油與機油混和在一起而劣化機油,不但縮短機油壽命也減損引擎壽命。
9.觀念改正二:冷車發動後怠速暖車5分鐘,不但耗油,且因暖車緩慢使大量混和油汽進入機油箱劣化機油,反而傷車。正確方法應是發動約30秒後,即可緩慢上路,待上路約5分鐘以後引擎達工作溫度即可正常操駕。
10選用複級機油最為恰當如10W40,不但冬天夏天都可用,南下墾丁北上合歡山都適合。通常5W40比10W40貴,10W40比15W40貴,如果你正常用車、不飆車,則適合台灣氣候者為10W40,如果想更省錢用15W40也可以。
11.以現代引擎科技,如果正常操駕且正常換油,引擎壽命約40萬公里才需搪缸,使用5W40機油的引擎壽命可能比使用10W40來得長壽些,使用10W40可能又比15W40長壽一些。但5W40比10W40昂貴,10W40又比15W40昂貴,使用者必須在機油價錢與保護性之間取得平衡,不一定貴機油就是好選擇。
 
三.油基
機油是以基礎油和添加劑混和而成,基礎油(即油基)分為礦物油(mineral oil)和合成油(synthetic oil)和植物油三種。
1.礦物油:礦物油是從原油提煉而得,也就是原油提出了油氣、汽油、柴油、煤油、重油之後,接著提煉出礦物油,最後留底的是瀝青。礦物油顏色透明微帶淺琥珀色,就像沙拉油的顏色一般。有一種礦物機油是從廢機油回收過濾之後蒸餾氫化重製,價錢非常便宜,其顏色是深棕琥珀色。通常礦物機油很便宜,一罐約百元以下,因為礦物油較容易氧化,使用壽命約2500–4000公里/三個月,以先到者為準就要換油,跑長途者換油里程可於約4000公里換油,常跑市區者約2500公里換油。
2.合成油是將礦物油裂解後,再加以合成,可以得到性質較一致的化學成分,顏色與礦物油相似為澄清微帶淺琥珀色,因提煉成本高所以價昂,約一罐300元左右,但抗氧化性良好,是相當好的長效型機油,使用壽命約5000–10000公里/六個月,以先到者為準,常跑長途者約8000–10000公里換油,常跑市區者5000公里換油。
3.植物油:另有一種專供F1賽車短時間超高速賽車用機油,油基為毘麻油,毘麻油是目前潤滑性能最好的油基,比合成油還好,但是非常容易氧化,只能供 短時間賽車使用,不能作為一般轎車長時間使用。毘麻油在礦物油發明之前廣為車輛機油使用,日據時代在台灣鄉下廣植毘麻以提煉機油用,戰爭時期更是戰略物資,現在鄉下河邊常可見到野生毘麻,非常普遍。毘麻子有毒,吃了會下痢,常作為中藥洩劑用。

TOP

[轉貼]油品基本常識

●引擎是否容易啟動,油膜是否容易形成,熱量的產生以及機油的消耗量等皆和機油黏度有關。目前所有的引擎機油黏度皆是以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簡稱SAE)所訂定的標準分類。此項分類標準亦隨著時代進步而修改。

●將黏度分為含英文字母W及不含W兩大類。W即英文字冬天(Winter)之字首。含有W之黏度等級可適用較低溫的地區。車輛在低溫啟動時,這一瞬間是機件磨損是程度最大的,所以這時需要某一程度的流動性來提供瞬間的潤滑,由此可知黏度高的機油就是『 膏』,但是不能單單藉由黏度指數來評判機油的好壞,對於機油廠商來說,各家都有其獨特的秘方,所以就算黏度指數相同,可能其潤滑性也不同。

●以台灣地區為例:10W、15W、20W皆可提供優良的冷車啟動能力(=低溫流動性),0W、5W雖然有更優良的低溫啟動能力,阻力小引擎拉轉更快,不過價錢上也較昂貴。

●市面上所銷售的機油有所謂的單級黏度或複級黏度 ,單級黏度(Monograde)機油意指其黏度僅符合某一特定SAE黏度等級,如常見的SAE 30,ASE40等<一般俗稱30號(番)機油,40號(番)機油>。但若一機油時符合某一含W 和不含W之黏度等級,則稱之為複級黏度(Multigrasde)機油,市面上常見的有SAE 20W-50、SAE 10W-40 、SAE 15W-40、SAE 10W-50、SAE 15W-50、SAE 0W-40 、SAE 5W-40 、SAE 5W-50、SAE 10W-60,主要是能在兩種高低溫氣候中都能維持合適的油膜黏度。

●以符合台灣氣候的複級黏度SAE 15W/40機油為例,會比SAE 40單級機油在冬天具更佳之冷車啟動性,同時比SAE 15之單級機油在高溫時更能有良好之黏度表現。而強調高溫高rpm用10W-60機油內的配方基本上是和5W-50相同,在基礎油內多添加黏度指數改良促進劑,故成本較高。

PS: SAE 10W40機油安全啟動室溫約在攝氏 零下23度~4度,10W/50約在零下23度~10度,5W/50約在零下29度~10度。

PS2: 0W20 or 0W/30,0W60之類可能是為了賽車運動和某些私人組織量身訂做的特殊規格或另有其他非市售販賣用途。

●機油的黏度愈高代表品質越好嗎?
Ans: 黏度是潤滑油最重要的單一性質,但不能單靠黏度去判斷油品的好壞,也不是選購的第一要素。

※會吃機油的車,就需要使用黏度高點的機油。(但,治標不治本)

TOP

[轉貼]洗車的正確觀念及方法

洗車的正確觀念及方法


***在你車上的雜質砂土等髒東西還未去除前,不要去碰車***

1.事前注意事項 :

車子不要太熱(熄火後打開引擎蓋散熱一下),最好選早晨或黃昏太陽不是太大的時候,或者有室內的場地更好

2.要準備的器材 :

2-1.耗材 : 煤油(加油站就買得到),除鐵屑劑,除柏油劑,洗車精或其他中性清潔劑( 洗碗精,沐浴乳……),以上除了除鐵屑劑較難找外,其他藥劑的取得並不困難,逛逛汽車賣場就有

2-2.工具 : 拭水布(或是類3M的麂皮布),靜電布(類3M的魔布),玻璃布(擦拭玻璃專用,質地似粗纖維,粗到剛好能把玻璃上的汙垢刮掉,但又不傷玻璃),洗車海棉( 最好準備兩塊,一塊洗車身,一塊洗鋁圈及底盤),不要的舊牙刷(刷鋁圈小角落細縫),洗車黏土(汽車賣場買得到)

*注意:正確的洗車法應該是見不到大刷子的

3.開始洗車 :

3-1.先用煤油噴滿車身(稍微避一下膠條)及鋁圈,靜待約20~30分鐘,待其將許多你看得見跟看不見的污垢溶解咬掉後,用強力水柱將其沖掉

*注意:要乾車的時候噴煤油,不可以先沖水後再噴煤油,因煤油不溶於水,車身噴濕後,煤油就等於白噴了

3-2.接著除鐵屑,承上步驟,此時車身還是濕的,接著噴上除鐵屑劑,它會將車身上的鐵屑溶解出來,一樣靜待約20~30分鐘,此時你應該要見紫色的東西從車漆表面」生」出來,然後流ㄚ流,像千百隻蛔蟲爬滿你的車車(我常戲稱白色車除鐵屑時活像一隻斑馬)

*注意:噴上除鐵屑劑後,車身一定要注意不能讓它乾,要邊看邊巡,有乾的部分要再補充藥劑或清水,尤其是引擎蓋葉子板

*利用此一等待的空檔可以先洗鋁圈,可清潔劑及除柏油劑併用,但最好」速戰速決」,如果你沒經驗,洗完一顆就沖一顆,以免洗壞了

*說明一下鐵屑是怎麼一回事,鐵屑是煞車碟盤的產物,它像細微般的針插到你的車漆上,久而久之就是車漆鈑金最大的殺手,而且你不容易發現它,一般洗車也洗不掉

3-3.如果車車有沾染柏油(如果柏油不是很嚴重的話,理論上3-1步驟就將其能除掉了),就再噴上除柏油劑,重點在於四個門的下半部,靜待約5分鐘(或之內),此步驟可有可無,視車況而定

**在此之前你都不該碰車的***

3-4.準備真正開始洗車了,因該咬的該溶解的東西都被你除掉了,現在去碰車就不會有刮傷之虞,潑上洗車精或其他中性清潔劑,開始用海棉洗車,不必用力,輕輕的就好,因為原本你該用力的,藥劑都幫你代勞了,除不掉的,你再用力洗也是洗不掉的

*注意:潑上洗車精前不必將步驟3-2&3-3尚在車上的鐵屑劑&除柏油劑沖掉,因其都溶於水,而且你用海棉去洗,會除得更乾淨

*注意:海棉也要乾淨,如不慎落地後也要衝乾淨再使用,且最好不要與洗鋁圈底盤的海棉共用,以免刮車

3-5.用清水沖乾淨,因你之前的步驟已經都洗乾淨了,so不必用海棉或布邊沖邊洗,沖完後再用拭水布擦乾就好,最後就是玻璃用玻璃布,內裝用靜電布擦,要不要用穩潔或內裝臘就看個人喜好了

***此時你應該見到還原後的車漆"真面目",可能會比一般的打臘還漂亮ㄡ(如果車漆狀況還不錯的話,甚至於會看到如打臘般的潑水效果),最重要的是不會刮車, 此時如要打臘,是效果最好的

4.打臘 :
最好選用沒有研磨顆粒的液態臘或乳臘,用質地軟的海棉輕輕抹上就好,然後再用靜電布擦拭便可

*注意:不想刮車,就不要選有研磨顆粒的臘,同時抹臘的小海棉選顏色愈深的愈好, 如果你期待利用有研磨顆粒的臘(如粗臘)來打掉原本的螺旋紋,勸你死了這條心

*注意:一般人擦拭(推)臘時大都用乾毛巾或賣場賣的棉球,奉勸各位,少用為妙,鐵定刮車

補充 : 3-5步驟結束前(還未擦乾前),用手去摸一下車漆表面,如感覺有點砂砂的,此時可以用洗車黏土用畫圈圈的方式在車子表面跑一跑,直到你感覺100%光滑為止

*注意:跑黏土時車子表面一定要保持濕潤,如果可以,再上薄薄的洗車精更好

*注意:如果你除鐵屑劑不容易買到的話,跑黏土亦可取代步驟3-2除鐵屑的工作,但是比較耗體力喔,可是相對的成本較低且較安全

*注意:洗車黏土平日不用時要泡水保持濕潤

總結 : 你的引擎會作定期保養,難道鈑金烤漆就不該作嗎?(如同皮膚也是人體的器官之一),洗車應該是一種」保養」,而不是一種」玉石俱焚」的破壞,不要想藉」暴力」來除掉污垢,如果除得掉,表示你也在刮你的車漆,我以上描述的完整程序,約一~三個月作一次就夠了(一般而言,煤油一個月一次,鐵屑三個月一次),
嚴格來說成本並不高,而且迴異於傳統洗車法的苦力,洗起車來輕輕鬆鬆又不會洗出螺旋紋

TOP

[轉貼]汽車打臘的方法

汽車打臘
-如何選擇好的汽車臘?
1一般而言,汽車蠟可以分成水蠟、固體蠟及乳狀鑞三種,首先,就耐久性、 光澤及潑水性而言,固體蠟的最好,乳狀蠟居次,水蠟最差,若以使用的方便性而言,水蠟最佳,固體蠟最差,三種蠟中以固體蠟在市面上最為常見。
2在選擇固體蠟時,可依自己愛車的車色來選擇深色或是淺色車用蠟,記得可 不要選錯,否則愛車反而無法達成亮麗的效果
3另外,一般汽車的烤漆除了純白、黃、紅、黑之外,多半為銀粉漆車色,因此,若您的愛車是深色銀粉漆,可以使用一般深色車用蠟淺色銀粉漆;若愛車是淺色銀粉漆,那最好使用銀粉漆的專用蠟。

-方法
找個蔭涼處將車洗乾淨厚,選擇適合愛車的車蠟..用乾淨乾燥的綿球 沾上少許的車蠟,以劃圓弧的方式均勻上蠟;注意上蠟時的正確方式應是薄薄 一層,而非愈厚愈好..不然不僅費時費力,效果亦不好。等蠟乾燥後,用乾淨 的綿布順著單一方向..將蠟擦拭乾淨即可。常為愛車上蠟,不僅可常保愛車光 亮,並且也有適度保護車漆的效果;不過你可不要在大太陽下打蠟..不然反而會對車漆造成傷害喔!

TOP

 12 12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