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探究共聚合物系統之多元化結構衍變

[轉貼] 探究共聚合物系統之多元化結構衍變

請注意 : 如果想要引用此帖的任何內容,請一定要在文章裏加著原作者與此期刊的刊名以及後面所註明的reference,如有違者必須自行負上有關智慧財產權法的全部責任及法律責任。

作者:黃慶怡
出處:物理雙月刊(廿三卷四期)2001 年 8 月

內容:
        由於分子生物、物理、化學、材料科學等的蓬勃發展與應用,對於物質之分子或分子集團其結構的瞭解日益重要。高分子混摻系統,由於包含了如何控制其結構及相對的物性,長期以來持續地引起注意。隨著高分子種類的不同,所呈現的材料結構及其性質也就大不相同。舉例而言,在一般的均聚物(homopolymer)高分子混摻系統中,由於各成分間多半不易相容,因此巨觀的液態─液態相分離(macroscopic phase separation)行為是可預期的。然而當不同種類的高分子以化學鍵將其結合在一起時,我們稱之為共聚物(copolymer),其所呈現的相行為則與均聚物有大大的不同。

        共聚合物依其構造(architecture)一般可分為:塊狀共聚物(block copolymer)、無規則共聚物(random copolymer)、接枝共聚物(graft copolymer)、交替共聚物(alternative copolymer)、以及星狀共聚物(star copolymer),如圖一所示。例如在AB塊狀共聚物(block copolymer)中,由於化學鍵在兩個塊狀之間形成,因此來自於不同分子種類的不相容性,並不會促使巨觀相分離的產生,取而代之的是奈米級微結構(nano-microstructure)的形成(10-1000Å);然而無規則共聚物(random copolymer)則可視為如同均聚物一樣。目前對於共聚合物的結構研究,主要集中於塊狀的構造,其主要原因在於它們所展現的奈米級微結構非常多元化,這些型態具有新穎的材料特性和高價值的科技應用。例如:大家所熟悉的聚氨酯﹝polyurethane﹞屬於一塊狀共聚物的熱塑彈性體,由於它同時具有高溫回彈性﹝resilience﹞和低溫柔順性﹝flexibility﹞,因此常被使用為室內裝潢的泡沫膠;再者,塊狀共聚物也被廣泛使用為膠帶、柏油添加物、膠體安定劑、界面活性劑、‧‧等等。現在僅就其微結構的形成原因以及種類,作一簡單介紹。


圖一 一般共聚合物依其構造的分類。

         試舉一最簡單的線性AB塊狀共聚物而言,來自於A與B之間的不相容性 會驅使材料進行微觀的相分離,此不相容參數 通常與溫度成反比的關係http://img149.imageshack.us/img149/6151/j1qr1.jpg ,因此,當溫度降低時各種不同型態的微結構衍然形成﹝如圖二所示﹞。



        甚者,我們可用一簡單的理論,也就是從能量的觀點,來探討分析AB塊狀共聚物產生微觀相分離的原因。假設NA和NB各自代表A與B的聚合度,組成 ,當一對稱性的AB塊狀共聚物(f=0.5))降到溫度非常低﹝ N值非常高﹞時,由於不相容性非常大,因此A與B自然是分離成一具有非常陡峭界面的層狀(lamellar)結構,假設長週期尺寸為L,則平均每條高分子鏈侷限於層狀結構下其能量為


        其中第一項為一條高分子鏈上N個單體伸展在L/2空間下的能量﹝stretching energy﹞,第二項則代表A與B侷限在界面的接觸能量。在第一式中,http://img166.imageshack.us/img166/5628/jku2.jpg 為波茲曼(Boltzmann)常數,a為單體鏈段長度,http://img294.imageshack.us/img294/2695/jokt7.jpg 為界面張力,其關係式通常為 ,而平均每條高分子鏈下之界面面積,http://img96.imageshack.us/img96/3854/jlzt8.jpg ,可由關係式 得到。經由能量對於L微分的極小化後,我們得到長週期尺寸


        此預測結果已經由實驗而確認[2]。甚者,若AB塊狀共聚物為一無序狀態時,其平均每條高分子鏈能量為


       注意在第四式中已忽略極小的entropy值。由以上第三和第四式,可決定出當 N達到臨界值 10.4時,對稱的線性AB塊狀共聚物會分離成微觀的層狀結構。值得注意的是,經由此一簡單理論分析而得的有序─無序狀態轉變(order-disorder transition)之邊界值,非常接近於Leibler運用平均場理論(mean-field theory)而得的值10.5[3]。關於塊狀共聚合物微觀相分離的理論研究,除了上述以外,Eugene和Noolandi等人將自洽平均場理論(self-consistent mean-field theory)應用在AB塊狀共聚物以及ABA塊狀共聚物的相圖建構上 [4],此理論最主要能計算在一溫度(或 N)下,組成為f的塊狀共聚物在各種可能的微結構下,其各成分鏈段在空間上的分佈以及能量,因而決定出何者為所對應的最穩定結構;接著,Leibler預測有序─無序狀態轉變(order-disorder transition)之 N 值隨著組成f的變化以及建構了塊狀共聚物的相圖[3];然而它們的計算結果只適用於微弱相分離(weak segregation)的情況下。目前相關於自洽平均場理論應用在AB塊狀共聚物上最大的突破,在於Matsen 和Schick發展了一套強而有力的計算方式[5],使得塊狀共聚物微觀相分離的研究得以推展至中間程度(intermediate)甚至強烈程度(strong)相分離區域;圖三即為他們所計算而得的相圖。


        一般來說A與B鏈段的長度比例決定平衡之下微結構的型態,當A與B的比例相當時(fhttp://img166.imageshack.us/img166/9979/jwq9.jpg 0.5)最對稱的穩定結構自然是層狀(lamellar)的,隨著B含量(f<1/2)的增加,為了減少A鏈段與B鏈段在驅使微觀相分離的情況下所伸展開的能量﹝stretching energy﹞,少量的A塊狀會堆積成圓柱狀,因而六方堆積的圓柱成為最穩定的結構;隨著B含量繼續的增加,圓柱狀 球狀的結構轉變是可預期的。最後,Matsen 和Schick 預測在層狀以及圓柱狀之間,存在著一個界面曲率居於兩者之間的穩定微結構gyroid(見圖二),此結構為一個A與B相均屬連續性的微結構,目前已被發現普遍存在於軟性材料上。

        關於實驗方面的研究,首推1995年的聚本乙烯─聚異物二烯(PS-PI) 塊狀共聚物隨著溫度(或 N )以及組成f改變的相圖(見圖四)[6]。

TOP

要得到一完整的相圖,可用小角X光散射(SAXS)、小角中子散射(SANS)、或者電子顯微觀察(TEM)儀器來鑑定微結構的型態;再者,從材料所對應的流變性質找到有序─無序狀態轉變(ODT)溫度,並進而轉化溫度為所對應的 N 值。比較圖三與圖四的相圖結果,發現到整體上理論與實驗結果非常配合;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實驗相圖並不如理論所預測的對稱於 f=0.5 ,這主要是由於PS與PI二種成分其單體大小並不一致;另外,在實驗結果中,有一部份區域其微結構perforated layers(PL)(見圖二)並沒有存在於理論相圖中,也就是根據Matsen 和Schick 的預測,PL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是能量最低、最穩定的結構;隨後更有來自理論[7]以及實驗[8]的驗證,支持PL相實際上並非靜態穩定的結構,但是卻可長久存在於層狀與圓柱狀間的過度性微結構。

        對於其他構造的雙成分塊狀共聚物,例如:ABA、(AB)n星狀、或者A2B之類的接枝共聚物,雖然也有部分相關於結構衍變的理論和實驗研究[9],然而就筆者所知道的,目前並沒有完整且結論性的相圖結果出現;定性上來說,所發現的微結構型態與上述的線性AB塊狀共聚物大致雷同。
  
        隨著共聚合物內所包含的高分子種類數目愈多,其所展現的微結構型態也更多元化。舉例來說,從Zheng和Wang在1995年所發表的關於三成分ABC線性塊狀共聚物可能出現的微結構型態(見圖五)來看[10],除了在二成分的系統中所發現的層狀、gyroid、六方堆積圓柱狀、以及立方堆積球狀等型態以外,也發現了其他型態的微結構,例如:六方堆積的核心─殼(core-shell)圓柱狀、立方堆積的核心─殼球狀、正方(tetragonal)晶系的圓柱狀、‧‧等。


        相行為之所以變的如此複雜,乃是由於微結構型態深受組成(fA, fB)以及兩兩成分間的不相容參數   之影響。正因參數增加,而且所需考慮的型態數目增加,使得理論計算變得繁瑣,以致目前相關的理論研究,仍停留在定性的分析;另外,由於合成技術上的困難,目前實驗上所得之結果也就相對的較不完整[11]。

        最後,我們來談談共聚合物溶液的相行為,隨著溶劑的量與溶劑選擇性的不同,微結構型態也有顯著的不同。試舉線性AB塊狀共聚物在一溶劑(S)之下,其相行為和單一的塊狀共聚物比較起來,除了原本已存在的微結構之外,尚有所謂的「倒轉(inverted)」微結構產生。一般而言,在不對稱的AB塊狀共聚物中,通常由少量的塊狀成分蜷縮成圓柱或球,然而當我們加入一溶劑其喜歡少量成分的程度遠遠大於主要成分,此時如果溶劑的含量夠多的話,主要成分為了減少與溶劑的接觸能量,它寧可縮成圓柱或球,此即為所謂的「倒轉(inverted)」 微結構。目前,溶劑的含量以及溶劑選擇性對於共聚合物溶液微結構的影響,已有來自自洽場理論計算的分析[12];甚者,這些計算結果與目前來自Lodge研究群的實驗結果互相應證[13]。圖六即為聚本乙烯─聚異物二烯(PS-PI) 塊狀共聚物在dioctyl phthalate(DOP)(中性)、dibutyl phthalate(DBP) (PS-選擇性)、diethyl phthalate(DEP) (PS-選擇性)、以及tetradecane(C14) (PI-選擇性) 溶劑之下所得的相圖,由於此共聚物的分子量PS部分為11000、PI部分為21000, PS的組成大約為0.31,因此所形成的穩定結構為PS圓柱狀,隨著中性DOP溶劑的加入(高分子濃度的減少),結構沒有太大的變化,除了增加無序相的區域以外,這是由於中性溶劑的加入,等於緩和PS與PI二者間的不相容程度,以致要發生相分離的溫度必須降低;另外,當PS為少量的成份時,若加入PI-選擇性的C14溶劑時,由於C14較喜歡主要的成分PI,因此添加溶劑的效應,如同增加共聚物的不對稱性,因此相行為的轉變由六方堆積PS圓柱狀→ 體心立方PS球狀→ PS核心微胞;然而若加入一PS-選擇性的溶劑時,例如DBP或DEP,則我們可預期「倒轉」微結構的形成(如圖六所示)。值得注意的是,在選擇性較大的DEP溶劑情況下,倒轉的球狀微結構排列成面心立方堆積而非體心立方,甚者,出現了理論計算並沒有預測到的兩相(層狀和倒轉圓柱狀)共存區域。


        總而言之,共聚合物所展現的微結構,隨著聚合時種類數目的增加,變得更加多元化。由於其尺寸可達奈米級,因此無庸置疑地,為強化發展二十一世紀奈米結構材料的世界,共聚合物系統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仍將持續地吸引大量學界以及業界人士投注研究的心力。

參考文獻
1. F. S. Bates, G. H. Fredrickson, Physics Today 52:2, 32 (1999).
2. T. Hashimoto, M. Shibayama, H. Kawai, Macromolecules 13, 1237 (1980).
3. L. Leibler, Macromolecules 13, 1602 (1980).
4. E. Helfand, Z. R. Wasserman, Macromolecules 9, 879 (1976); 11, 960 (1978); 13, 994 (1980).
5. M. W. Matsen, M. Schick, Phys. Rev. Lett. 72, 2660 (1994); Macromolecules 27, 6761 (1994); 27, 7157 (1994). M. W. Matsen, F. S. Bates, Macromolecules 29, 1091 (1996).
6. A. K. Khandpur, S. Forster, F. S. Bates, I. W. Hamley, A. J. Ryan, W. Bras, K. Almdal, K. Mortensen, Macromolecules 28, 8796 (1995).
7. S. Qi, Z. G. Wang, Phys. Rev. E 55, 1682 (1997).
8. D. A. Hajduk, H. Takenouchi, M. A. Hillmyer, F. S. Bates, M. E. Vigild, K. Almdal, Macromolecules 30, 3788 (1997).
9. S. T. Milner, Macromolecules 27, 2333 (1994).
10. W. Zheng, Z. G. Wang, Macromolecules 28, 7215 (1995).
11. Y. Mogi, H. Kotsuji, Y. Kanebo, K. Mori, Y. Matsushita, I. Noda, Macromolecules 25, 5408 (1992). S. P. Gido, D. W. Schwark, E. L. Thomas, M. C. Goncalves, Macromolecules 26, 2636 (1993). C. Auschra, R. Stadler, Macromolecules 26, 2171 (1993). R. Stadler, C. Auschra, J. Beckmann, U. Krappe, I. Voigt-Martin, L. Leibler, Macromolecules 28, 3080 (1995). U. Breiner, U. Krappe, V. Abetz, R. Stadler, Macromolecular Chem. Phys. 198, 1051 (1997).
12. C. I. Huang, T. P. Lodge, Macromolecules 31, 3556 (1998).
13. K. J. Hanley, T. P. Lodge, C. I. Huang, Macromolecules 33, 5918 (2000).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