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化學] 分子辨識

[化學] 分子辨識

分子辨識(molecular recognition)一直是化學家及分子生物學家等相當有興趣的課題,自然界中早就存在這許多極佳分子辨識的範例:像「生命」的特性內就少不了「分子辨識」。生物有極優美的分子辨識系統,但是我們對它們的瞭解在早期只是抽像的概念;一直到進入分子尺度的研究後才逐漸對分子辨識有進一步的瞭解。
     所謂代測物,是待測或待分析的物種,又可稱為分析物(analyte)、受質(substrate)、客體(guest)或配基(ligand);而在分子辨識中,能夠來辨識出受質的分子單元稱為受體(receptor)或主體(host)。受質與守體因互相辨識而形成複合物(complex),結合常數Ka(association constant)常常用來評估辨識的程度,Ka愈大表示平衡愈趨向右邊,複合物愈容易生成,即分子辨識愈好。
        怎麼去認識代測物,靠的是「分子辨識」,而推動分子辨識的主要動力是「分子間的作用」;愈多受質與受體分子間的作用存在,則愈可有效的分子辨識。設計並製造一個分子辨識單元並不容易,這個研究題目本身就是很深奧而極度引人興趣;有大量研究者付出心力在設計具專一性(specificity)、強親和力(strong affinity)的受體上。
1.親合力(affinity):指某一配基對受體的結合強度。通常以其結合的平衡常數或等價的結合自由能(DG, free energy of binding)表示,這常是化學家的指標;而在生物學家因對應到直接觀測的方便性,也常常採用IC50(固定受體濃度下,配基抑制50%受體活性的濃度)。
2.專一性(specificity):是選擇性(selectivity)的極端,簡單來說指某一受體對某一配基來說有比其他配基極度好之親合力;正確來說一般配基對某種結構的分子都有一定之選擇性(較強的親合力),但常以專一性來籠統稱呼,因必須有個概念:沒有絕對的專一性,再不易結合配基受體對還是有一定之親合力。

       分子間的辨識往往需存在有兩個要素:一是分子間作用力(intramolecular interaction)、還有互補的結構(complementary structure)。
(1). 分子間作用力:
設計的受體欲辨識受質,不管從鑰匙與鎖模型(lock-and-key model)或是誘導填入模型(induced-fit model)來看,受體與受質間一定要有某種程度的靠近結合,在空間隔地很開很開(相對分子尺度而言)的分子是很難有作用的;因此分子辨識作用得要有「相吸引」的機制才行。這種作用是分子間的吸引力;在化學鍵的議題中,有提及許多分子間作用:
1.靜電作用:靜電作用(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包括帶電偶極(electric dipole)及帶電(charged)的分子之間靜電交互作用,強度變化大。其中偶極作用有方向性。
2.氫鍵:氫鍵(hydrogen bonding)特殊的電偶極-電偶極作用(dipole-dipole interaction),強度約是5-30 kcal/mol;分子間作用力也頗強。但對作用角度敏感。
3. 凡得瓦作用:凡得瓦作用(Van der Waals interaction),是牽涉到誘導偶極(induced dipole)作用,強度小於1-2 kcal/mol。  
4. 疏水性作用:疏水性作用(hydrophobic interaction);即在水溶液中油性基團(oily group)的聚集傾向,目的在減少水在油性基團外的溶合面積。
由於這些官能基與共軛官能基(能互補與其相吸引的基團)作用,使得分子間彼此吸引在數個埃(angstrom, Å, 1Å=10-10m)內。

(2). 互補的結構:
若受質內具有不只一個可提供分子內作用的官能基後,則受體的共軛官能基的空間相對排列就相當重要了。也就是說,雖然有那麼多的吸引單元,但是每一個都要對上(match)才能達到最大的吸引力補償。這說起來很容易,但在分子的層次上就不簡單了;官能基間隔開用的連接端選擇設計:柔軟度(flexibility)、距離(distance)、構形(conformation)等等分子結構因素都必須好好地考慮。往往設計者很容易挑選出適當的互補共軛官能基,但要如何以分子角度「安置」它們?往往才是更大的挑戰。我們常常聽到「蛋白質中月生月太鏈三度空間構形是決定它功能的關鍵」正是如此;鑰匙與鎖模型和誘導填入模型外在、直觀上都是有考慮「形狀」的互補性,但內在、非圖示的分子間作用也必須隨時自我提醒著。
仔細看看上述分子間作用力的數量級,若相較於形成共價鍵或離子作用力,分子間的作用力強度並不算太大,大部分只算是弱的作用力(weak interaction);作用力反應在辨識能力上,那單單弱的作用力如何說明生物中超高的辨識效果?秘訣就在「團結」。愈好的辨識一定要有愈高的結合自由能(association free energy,相當於親和力),即愈高結合常數(association constant, Ka)愈好。聯合許多弱的分子間作用,結合自由能慢慢還是能累積到驚人的高;但這又回到前述的要求:分子間作用一定要有互相加成的空間排列。
如此的聯合策略還有更深的目的,它隱含了對受質選擇性的存在。同樣是從一大群人找出一位候選者;只看中一個條件或是同時以多個要求的篩選,哪一種找到的準確度高?無疑地是後者。單一條件的篩選或許快,但出錯的情形更多;多個要求的篩選雖慢,但不易出錯。
1987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Donald J. Cram, Jean-Marie Lehn及Charles J. Pedersen等三人,他們的工作主要是有關於超分子化學(supramolecular chemistry);我們舉其中有關冠醚的部分作離子說明:冠醚指的是大環的環狀多醚類;如下圖的 [15]crown-5, [18]crown-6及[21]crown-7等三種冠醚,其中方括弧內的數字表示大環總原子數、而短線後的數字則是大環中可供配位原子(這裡指氧原子)的數目。
這些冠醚對陽離子有不錯的結合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 [15]crown-5對鈉離子(Na+)的親和力較好;而類似地情況,[18]crown-6及[21]crown-7分別與鉀離子(K+)及銫離子(Cs+)選擇性互補。冠醚對陽離子的「辨識」來自氧原子上的孤對電子(lone pair electrons);而不同冠醚對不同陽離子的選擇性則來自冠醚上各個氧的配置,[18]crown-6的六個氧的配置對鈉離子比較遠、對銫離子又太近(就像戴不緊的帽子,頭不是在帽子內而是偏向一邊),在作用都未達到最適化,也有用腔孔大小來說明 [18]crown-6對鉀離子是較好的安排。(注意![18]crown-6對Na+的結合能力其實也不弱,甚至比[15]crown-5好;因此上述傾向是相對的)
這種預安置(preorganization)的腔狀(cavity)結構,「排好好地」等著辨識受質,正與先前探討辨識原理不謀而合。預安置的策略,可補償因辨識形成複合物而損失的熵值(entropy);換句話說:搖擺不定的辨識基團在辨識時,需要額外付出「能量」引導它朝向正確的方位,自然就不利親和力了。若是未環成大環的多醚類,雖然有相似的分子作用力官能基,但其選擇性及親和力都是很差的。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