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針灸科學~~14經循行

41.附分 (Fùfēn,BL 41)
【定位】 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於肩胛骨脊柱緣,俯位取穴)
【解剖】 在肩胛岡內端邊緣,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層為髂肋肌;有頸橫動脈降支,當第2肋間動、靜脈後支;布有第2胸神經後支。
【功能】 疏風散寒、舒筋活絡
【主治】 頸項強痛,肩背拘急,肘臂麻木、風寒客於腠理。
【操作】 斜刺0.5~0.8寸。

42.魄戶 (Pòhù,BL 42)
【定位】 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於肩胛骨脊柱緣,俯位取穴)
【解剖】 在肩胛骨脊柱緣,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層為髂肋肌;有第3肋間動、靜脈背側支,頸橫動脈降支;布有第2、3胸神經後支。
【功能】 肅降肺氣,舒筋活絡
【主治】 ①咳嗽,氣喘,肺癆;②項強,肩背痛。
【操作】 斜刺0.5~0.8寸。

43.膏肓 (Gāohuāng,BL 43)
【定位】 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於肩胛骨脊柱緣,兩手抱上肘取穴)
【解剖】 在肩胛骨脊柱緣,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層為髂肋肌;有第4肋間動、靜脈背側支及頸橫動脈降支;布有第3、4胸神經後支。
【功能】 益陰清心,止咳定喘
【主治】 ①咳嗽,氣喘,肺癆,②肩胛痛;③虛勞諸疾、吐血、盜汗、健忘、遺精、完穀不化。
【操作】 斜刺0.5~0.8寸。

44.神堂 (Shéntáng,BL 44)
【定位】 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肩胛骨脊柱緣)
【解剖】 在肩胛骨脊柱緣,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層為髂肋肌;有第5肋間動靜脈背側支及頸橫動脈降支;布有第4、5胸神經後支。
【功能】 寬胸理氣,寧神定喘
【主治】 ①咳嗽,氣喘,胸悶;②脊背強痛。
【操作】 斜刺0.5~0.8寸。

45.譩譆 (Yìxǐ,BL 45)
【定位】 第6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肩胛骨脊柱緣)
【解剖】 在斜方肌外緣,有髂肋肌;有第6肋間動、靜脈背側支;布有第5、6胸神經後支。
【功能】 理氣止痛,清熱宣肺
【主治】 ①咳嗽,氣喘;②肩背痛;③瘧疾,熱病。
【操作】 斜刺0.5~0.8寸。

46.膈關 (Gěguān,BL 46)
【定位】 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解剖】 有背闊肌,髂肋肌;有第7肋間動、靜脈背側支;布有第6胸神經後支。
【功能】 寬胸降逆,順氣和胃
【主治】 ①胸悶,噯氣,嘔吐、飲食不下;②脊背強痛。
【操作】 斜刺0.5~0.8寸

47.魂門 (Húnmén,BL 47)
【定位】 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解剖】 有背闊肌,髂肋肌;有第9肋間動、靜脈背側支;布有第8、9胸神經後支。
【功能】 疏肝健脾,降逆和胃
【主治】 ①胸脅痛,背痛、筋攣骨痛;②嘔吐,飲食不下,腸鳴,腹瀉。
【操作】 斜刺0.5~0.8寸。

48.陽綱 (Yánggāng,BL 48)
【定位】 第10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解剖】 有背闊肌,髂肋肌;有第10肋間動、靜脈背側支;布有第9、10胸神經後支。
【功能】 疏肝利膽、健脾化濕
【主治】 腸鳴,腹痛,腹瀉,黃疸,消渴。
【操作】 斜刺0.5~0.8寸

49.意舍 (Yìshě,BL 49)
【定位】 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解剖】 有背闊肌,髂肋肌;有第11肋間動、靜脈背側支;布有第10、11胸神經後支。
【功能】 健脾利濕,和胃利膽
【主治】 腹脹、腸鳴、嘔吐、腹瀉、飲食不下。
【操作】 斜刺0.5~0.8寸

50.胃倉 (Wèicāng,BL 50)
【定位】 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解剖】 有背闊肌,髂肋肌;有肋下動、靜脈背側支;布有第12、13胸神經後支。
【功能】 健脾和胃,消積導滯
【主治】 ①胃脘痛,腹脹,小兒食積,水腫;②背脊痛。
【操作】 斜刺0.5~0.8寸

51.肓門 (Huāngmén,BL 51)
【定位】 第1腰椎棘突下,旁開3寸
【解剖】 有背闊肌,髂肋肌;有第1腰動、靜脈背側支;布有第12胸神經後支。
【功能】 理氣解鬱,清熱消腫
【主治】 ①腹痛(上),痞塊,便秘;②乳疾。
【操作】 斜刺0.5~0.8寸

52.志室 (Zhìshì,BL 52)
【定位】 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3寸。 又名精宮。
【解剖】 有背闊肌、髂肋肌;有第2腰動、靜脈背側支;布有第12胸神經後支外側支,第1腰神經外側支。
【功能】 益腎固精,清熱利濕
【主治】 ①遺精,陽萎、陰痛下腫,小便不利、水腫;②腰脊強痛。
【操作】 斜刺0.5~0.8寸

53.胞肓 (Bāohuāng,BL 53)
【定位】 第2骶椎棘突下,旁開3寸
【解剖】 有臀大肌,臀中肌及臀小肌;正當臀上動、靜脈;布有臀上皮神經,深層為臀上神經。
【功能】 清熱利濕,通降二便
【主治】 ①腸鳴,腹脹,便秘;②癃閉、陰腫;③腰脊強痛。
【操作】 直刺 l~1.5寸。

54.秩邊 (Zhìbiān,BL 54)
【定位】 第4骶椎棘突下,旁開3寸(胞肓直下,俯臥取穴)
【解剖】 有臀大肌,在梨狀肌下緣;正當臀下動、靜脈深層當臀下神經及股後皮神經,外側為坐骨神經。
【功能】 清利濕熱,消腫平痔
【主治】 ①腰骶痛,下肢痿痹;②小便不利,便秘,痔疾、陰痛。
【操作】 直刺1.5~2寸。

55.合陽 (Héyáng,BL 55)
【定位】 委中穴直下2寸(腓腸肌二頭之間,當委中與承山連線上取穴)
【解剖】 在腓腸肌二頭之間;有小隱靜脈,深層為腓動、靜脈;布有腓腸肌內側皮神經,深層為腓神經。
【功能】 散寒導氣、調經止崩
【主治】 ①腰脊強痛、腰脊引腹痛、陰暴痛,下肢痿痹;②疝氣,崩漏。
【操作】 直刺 l~2寸。

TOP

56.承筋 (Chéngjīn,BL 56)
【定位】 合陽穴與承山穴連線的中點,腓腸肌肌腹中央
【解剖】 在腓腸肌兩肌腹之間;有小隱靜脈,深層為腓後動、靜脈;布有腓腸內側皮神經,深層為腓神經。
【功能】 調理中焦,清泄腸胃
【主治】 ①腰腿拘急、疼痛;②痔疾、霍亂轉筋。
【操作】 直刺 l~1.5寸。

57.承山 (Chéngshān,BL 57)
【定位】 腓腸肌兩肌腹之間凹陷的頂端處,約在委中穴與昆侖穴之間中點(伸小腿時,當肌腹下出現交角處)
【解剖】 在腓腸肌兩肌腹交界下端;有小隱靜脈,深層為股後動、靜脈;布有腓腸內側皮神經,深層為腓神經。
【功能】 理氣止痛,消痔舒筋
【主治】 ①腰腿拘急、疼痛、腳氣;②痔疾,便秘、疝氣、腹痛、癲疾、鼻衄。
【操作】 直刺1~2寸。 不宜作過強的刺激,以免引起腓腸肌痙攣。

58.飛揚 (Fēiyáng,BL 58) 絡穴
【定位】 昆侖穴直上7寸,承山穴外下方1寸處
【解剖】 有腓腸肌及比目魚肌;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
【功能】 祛風清熱,寧神卻痔
【主治】 ①頭痛,目眩、鼻塞、鼻衄;②腰腿疼痛、腿軟無力;③痔疾、痔篡痛、癲狂。
【操作】 直刺 l~1.5寸。

59.跗陽 (Fùyáng,BL 59)陽蹺脈郤穴
【定位】 昆侖穴直上3寸(在足外踝外上方)
【解剖】 在腓骨的後部,跟腱外前緣,深層為拇長屈肌;有小隱靜脈,深層為腓動脈末支;布有腓腸神經。
【功能】 祛風化濕,疏經活絡
【主治】 ①腰骶痛,下肢痿痹,外踝腫痛;②頭痛、頭重。
【操作】 直刺0.8~1.2寸。   

60.昆侖 (Kūnlún,BL 60) 經穴;足太陽經之經穴,妊婦刺之落胎
【定位】 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解剖】 有腓骨短肌;有小隱靜脈及外踝後動、靜脈;布有腓腸神經。
【功能】 清熱截瘧,鎮痙止癇
【主治】 ①後頭痛、目眩,項強、肩背拘急、腰痛,腰骶疼痛,足踝腫痛、腳跟痛;②癲癇,小兒癇證;③滯產、難產、瘧疾。
【操作】 直刺0.5~0.8寸。 孕婦禁用,經期慎用。

61.僕參 (Púcān,BL 61) 足太陽、陽蹻
【定位】 昆侖穴直下,跟骨外側,赤白肉際處(外踝後下方)
【解剖】 有腓動、靜脈的跟骨外側支;布有腓腸神 經跟骨外側支。
【功能】 調和中焦,鎮痙舒筋
【主治】 ①下肢痿痹,足跟痛、腳氣膝腫;②癲癇、霍亂轉筋。
【操作】 直刺0.3~0. 5寸。

62.申脈 (Shēnmài,BL 62) 八脈交會穴(通于陽蹺脈)
【定位】 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解剖】 在腓骨長短肌腱上緣;有外踝動脈網及小隱靜脈;布有腓腸神經的足背外側皮神經分支。
【功能】 鎮靜止癇、安神寧心
【主治】 ①頭痛,眩暈、目赤痛、項強;②癲狂癇,失眠;③腰腿酸痛、足脛寒、不能久立。
【操作】 直刺0.3~0.5寸。

63.金門 (Jīnmén,BL 63) 隙穴(郤)
【定位】 申脈穴前下方,骰骨外側凹陷中(外踝前緣下方)
【解剖】 在腓骨長肌腱和小趾外展肌之間;有足底外側動、靜脈;布有足背外側皮神經,深層為足底外側神經。
【功能】 安神止癇、疏通經絡
【主治】 ①頭痛,腰痛,下肢痿痹,外踝痛;②癲癇,小兒驚風。
【操作】 直刺0.3~0.5寸。

64.京骨 (Jīnggǔ,BL 64) 原穴
【定位】 第5蹠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際處
【解剖】 在小趾外展肌下方;有足底外側動、靜脈; 布有足背外側皮神經,深層為足底外側神經。
【功能】 鎮靜止癇、明目舒筋
【主治】 ①頭痛、善搖頭、目翳、鼻衄、項強、膝痛腳攣、腰腿疼;②癲癇。
【操作】 直刺0.3~0.5寸。

65.束骨 (Shùgǔ,BL 65) 輸穴
【定位】 第5蹠骨小頭的後緣,赤白肉際處
【解剖】 在小趾外展肌下方;有第4趾蹠側總動、 靜脈;有第4趾蹠側神經及足背外側皮神經分佈。
【功能】 寧心安神,清熱消腫
【主治】 ①頭痛,項強,目眩、目黃、耳聾、痔瘡,腰腿痛、下肢後側痛、癰疽、背生疔瘡;②癲狂。
【操作】 直刺0.3~0.5寸。

66.足通穀 (Zútōnggǔ,BL 66) 滎穴
【定位】 第5蹠趾關節的前方,赤白肉際處
【解剖】 有趾蹠側動、靜脈;布有趾蹠側固有神經及足背外側皮神經。
【功能】 寧神安神,清熱截瘧
【主治】 ①頭痛,項強,鼻衄、目眩;②癲狂、善驚、荄瘧。
【操作】 直刺0.2~0.3寸。

67.至陰 (Zhìyīn,BL 67) 井穴
【定位】 足小趾外側趾甲角旁0.1寸
【解剖】 有趾背動脈及趾蹠側固有動脈形成的動脈網;布有趾蹠側固有神經及足背外側皮神經。
【功能】 通鼻療目,舒筋轉胎
【主治】 ①胞衣不下、胎位不正,滯產、難產、小便不利,轉筋;②頭痛,目痛,鼻塞,鼻衄、足下熱。
【操作】 淺刺0.1寸。 胎位不正用灸法。

TOP

8.足少陰腎經







足少陰腎經(Kidney Meridan of foot-Shaoyin,KI)

經脈循行:起於足小趾之下,斜走足心,經舟骨粗隆下、內踝後側,沿小腿、膕窩、大腿的內後側上行,穿過脊柱,屬於腎(腧穴通路:還出於前,向上行於腹部前正中線旁0.5寸,胸部前正中線旁2寸,止於鎖骨下緣),絡膀胱。腎部直行脈向上穿過肝、膈,進入肺中,再沿喉嚨上行,止於舌根兩旁;肺部支脈,聯絡於心,流注於胸中。

《靈樞·經脈》: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下,邪走①足心,出於然穀②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踹③內,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
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
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注釋:①邪——邪通斜。②然穀——穴名,在舟骨粗隆下方。穀,《脈經·卷第六》作“骨”。“然骨”即指舟骨粗隆。③踹——《脈經·卷第六》作“腨”。

主治概要:婦科,前陰病,腎臟病,以及與腎有關的肺、心、肝、腦病,咽喉、舌等經脈循行經過部位的其他病症。如咳血,氣喘、咳嗽、頭昏目眩、舌干,咽喉腫痛,水腫、尿頻、遺尿、遺精、陽痿、小便不利、大便秘結或泄潟、月經不調、腰痛,脊或股內後側痛,痿弱無力、下肢無力,足心熱等 。

本經腧穴:分佈在足心,內踝後,跟腱前緣,下肢內側後緣,腹部,胸部。起于湧泉,止于俞府,左右各27穴。

1. 湧泉 (Yǒngquán,KI 1) 井穴
【定位】足趾蹠屈時,約當足底(去趾)前1/3凹陷處;踡足時,在足底第二、三蹠骨間凹陷處取穴;在足底(去趾)前1/3處,當第二、三趾骨間
【解剖】有趾短屈肌腱,趾長屈肌腱,第二蚓狀肌,深層為骨間肌;有來自脛前動脈的足底弓;布有足底內側神經支。
【功能】 益腎調便、平肝熄風
【主治】①昏厥,中暑,癲狂癇,小兒驚風、霍亂轉筋;②頭痛(頭頂),頭暈,目眩,失眠;③咳血,咽喉腫痛、舌干、失音,喉痹;④大便難,小便不利;⑤奔豚氣;⑥足心熱。急救要穴之一。
【操作】直刺0.5~0.8寸。降邪宜用灸法或藥物貼敷。

2. 然穀 (Rángǔ,KI 2) 滎穴
【定位】內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緣凹陷中
【解剖】有足大趾外展肌,有蹠內側動脈及跗內側動脈分支;布有小腿內側皮神經末支及足底內側神經。
【功能】 益腎固泄、導赤清心
【主治】①月經不調,陰挺,陰癢,白濁;②遺精,陽痿;③消渴,腹瀉,小便不利、胸脅脹痛、黃疸、下肢痿痺、足跗痛;④咳血,咽喉腫痛;⑤小兒臍風,口噤。
【操作】直刺0.5~0.8寸。

3. 太溪 (Tàixī,KI 3) 輸穴;原穴
【定位】內踝高點與跟腱後緣連線的中點凹陷處(見圖3-55)。
【解剖】有脛後動、靜脈;布有小腿內側皮神經,當脛神經經過處。
【功能】 益腎納氣、培土生金
【主治】①頭痛,目眩,失眠,健忘,咽喉腫痛,齒痛,耳鳴,耳聾;②咳嗽,氣喘,咳血,胸痛:③消渴,小便頻數,便秘;④月經不調,遺精,陽痿;⑤腰脊痛,下肢厥冷、內踝腫痛、腹脹。
【操作】直刺0.5~0.8寸。

4. 大鐘 (Dàzhōng,KI 4) 絡穴
【定位】太溪穴下0.5寸,當跟骨內側前緣
【解剖】有脛後動脈跟內側支;布有小腿內側皮神經及脛神經的跟骨內側神經。
【功能】 益腎平喘、通調二便
【主治】①癡呆、嗜臥;②癃閉,遺尿,便秘(二便不利);③月經不調;④咳血,氣喘;⑤腰脊強痛,足跟痛。
【操作】直刺0.3~0.5寸。

5. 水泉 (Shuǐquán,KI 5) 郤穴(隙)
【定位】太溪穴直下1寸,當跟骨結節內側上緣
【解剖】有脛後動脈跟內側支;布有小腿內側皮神經及脛神經的跟骨內側神經。
【功能】 益腎清熱,活血通經
【主治】①月經不調,痛經,經閉,陰挺;②小便不利、目昏花、腹痛。
【操作】直刺0.3~0.5寸。

6. 照海 (Zhàohǎi,KI 6) 八脈交會穴(通于陰蹺脈)。
【定位】內踝高點正下緣凹陷處;在內踝中點下緣下1寸,當跟骨內側下緣
【解剖】在足大趾外展肌的止點處;後方有脛後動、靜脈;布有小腿內側皮神經,深部為脛神經幹。
【功能】 調陰寧神、通調二陰
【主治】①失眠,癲癇夜發、嗜臥、驚恐不寧;②咽喉幹痛,目赤腫痛、腳氣、梅核氣;③月經不調、痛經,帶下,陰挺、陰癢、疝氣、小便頻數,癃閉。
【操作】直刺0.5 ~0.8寸。

7. 複溜 (Fùliū,KI 7) 經穴
【定位】太溪穴上2寸,當跟腱的前緣
【解剖】在比目魚肌下端移行於跟腱處的內側;前方有脛後動、靜脈;布有腓腸內側皮神經,小腿內側皮神經,深層為脛神經。
【功能】 補腎益陰、通調水道
【主治】①水腫,汗證、盜汗、發熱無汗、舌乾口燥;②腹脹,腹瀉、腸鳴、脈細無力;③腰脊強痛,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0.5 ~1寸。

8. 交信 (Jiāoxìn,KI 8) 陰蹺脈之郤穴。
【定位】太溪穴上2寸,脛骨內側面後緣,約當複溜穴前0.5寸;在內踝高點上2寸,當脛骨內側緣與跟腱內側之內緣之間處
【解剖】在趾長屈肌中;深層為脛後動、靜脈;布有小腿內側皮神經,後方為脛神經本幹。
【功能】 益腎調經、通調二陰
【主治】①月經不調,崩漏,陰挺,陰癢,疝氣,五淋、睪丸腫痛、瀉痢赤白;②腹瀉,便秘,痢疾、月耑內廉痛。
【操作】直刺0.8 ~1.2寸。

9. 築賓 (Zhùbīn,KI 9) 陰維脈之郤穴(隙)。
【定位】太溪穴與陰谷穴的連線上,太溪穴直上5寸,約當腓腸肌內側肌腹下緣處
【解剖】在腓腸肌和趾長屈肌之間;深部有脛後動、靜脈;布有腓腸內側皮神經和小腿內側皮神經,深部為脛神經幹。
【功能】 益腎寧心、理氣止痛
【主治】①癲狂;②疝氣、小兒胎疝;③嘔吐涎沫,吐舌;④小腿內側痛。
【操作】直刺1~1.5寸。

10.陰穀 (Yīngǔ,KI 10) 合穴
【定位】屈膝,膕窩內側,當半腱肌腱與半膜肌腱之間(脛骨內踝後方)
【解剖】在半腱肌和半膜肌之間;有膝上內側動、靜脈;布有股內側皮神經。
【功能】 益腎興陽、調理前陰
【主治】①癲狂;②陽痿、疝氣,月經不調,崩漏,小便不利、陰中痛;③膝股內側痛。
【操作】直刺1~1.5寸。

TOP

11.橫骨 (Hénggǔ,KI 11)
【定位】臍下5寸,恥骨聯合上際,前正中線旁開0.5寸
【解剖】有腹內、外斜肌腱膜,腹橫肌腱膜和腹直肌;有腹壁下動、靜脈及陰部外動脈;布有髂腹下神經分支。
【功能】 益腎興陽、清熱利淋
【主治】①少腹脹痛,陰部痛;②小便不利,遺尿,遺精,陽痿;③疝氣、五淋。
【操作】直刺1~1.5寸。

12.大赫 (Dàhè,KI 12)
【定位】臍下4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在橫骨上1寸,任脈(中極)旁開0.5寸,仰臥取穴
【解剖】有腹內、外斜肌腱膜,腹橫肌腱膜和腹直肌;有腹壁下動、靜脈肌支;布有第十二肋間神經及髂腹下神經。
【功能】 補腎固經、調經種子
【主治】遺精,陽痿,陰挺,帶下,陰部痛。
【操作】直刺1~1.5寸。

13.氣穴 (Qìxué,KI 13)
【定位】臍下3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在橫骨上2寸,任脈(關元)旁開0.5寸處,仰臥取穴
【解剖】在腹內、外斜肌腱膜,腹橫肌腱膜和腹直肌中;有腹壁下動、靜脈肌支;布有第十二肋間神經及髂腹下神經。
【功能】 益衝任、調二陰
【主治】①奔豚氣;②月經不調,帶下;③小便不利;④腹瀉、痢疾、腰脊痛、目赤內眥。
【操作】直刺1~1.5寸。

14.四滿 (Sìmǎn,KI 14)
【定位】臍下2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在橫骨上3寸,任脈(石門)旁開0.5寸處,仰臥取之
【解剖】肌肉、血管同大赫,布有第十一肋間神經。
【功能】 理氣導疝、調經種子
【主治】①月經不調,崩漏,帶下、不孕,產後惡露不淨;②遺精,小腹痛;③臍下積、聚、疝、瘕,水腫。
【操作】直刺1~1.5寸。利水多用灸法。

15.中注 (Zhōngzhù,KI 15)
【定位】臍下1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在橫骨上4寸,任脈(陰交)旁0.5寸處,仰臥取之
【解剖】肌肉、血管同大赫,布有第十肋間神經。
【功能】 調和月經、通調腑氣
【主治】月經不調,腰腹疼痛,便秘,腹瀉、痢疾。
【操作】直刺1~1.5寸。

16.肓俞 (Huāngshū,KI 16)
【定位】臍旁0.5寸,仰臥取穴
【解剖】肌肉、血管同大赫,布有第十肋間神經。
【功能】 理氣止痛、潤燥通便
【主治】①腹痛(繞臍),腹脹,腹瀉,便秘;②月經不調;③疝氣。
【操作】直刺1~1.5寸。

17.商曲 (Shāngqū,KI 17)
【定位】臍上2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解剖】在腹直肌內緣,有腹壁上動、靜脈分支;布有第九肋間神經。
【功能】 健脾和胃、消積止痛
【主治】胃痛,腹痛(切痛),腹脹,腹瀉,便秘,腹中積聚、不嗜食。
【操作】直刺1~1.5寸。

18.石關 (Shíguān,KI 18)
【定位】臍上3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解剖】在腹直肌內緣,有腹壁上動、靜脈分支;布有第九肋間神經。
【功能】 攻堅消滿、補腎種子
【主治】①胃痛,嘔吐,腹痛,腹脹、噦噫嘔逆、小便黃,便秘;②不孕、心下堅滿,產後腹痛。
【操作】直刺1~1.5寸。

19.陰都 (Yīndū,KI 19)衝脈、足少陰之會
【定位】臍上4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解剖】在腹直肌內緣,有腹壁上動、靜脈分支;布有第八肋間神經。
【功能】 寬胸降逆、理氣和胃
【主治】胃痛,腹脹,便秘,身寒熱、心煩滿氣逆、瘧病、腸鳴、腹絞痛。
【操作】直刺1~1.5寸。

20.腹通谷(Fùtōnggǔ,KI 20)
【定位】臍上5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解剖】在腹直肌內緣,有腹壁上動、靜脈分支;布有第八肋間神經。
【功能】 健脾和胃、寬胸寧心
【主治】①腹痛,腹脹,胃痛,嘔吐;②心痛,心悸,胸痛、暴喑、目巟巟、咳喘、口渦。
【操作】直刺0.5~1寸。

21.幽門 (Yōumén,KI 21)
【定位】臍上6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解剖】在腹直肌內緣,有腹壁上動、靜脈分支;布有第七肋間神經。
【功能】 健脾和胃、降逆止吐
【主治】善噦,嘔吐,腹痛,腹脹,腹瀉、飲食不下、嘔沫如涎、胸脅背相引痛。
【操作】直刺0.5~1寸。不可向上深刺,以免傷及內臟。

22.步廊 (Bùláng,KI 22)
【定位】第五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
【解剖】在胸大肌起始部,有肋間外韌帶及肋間內肌;有第五肋間動、靜脈;布有第五肋間神經前皮支,深部為第五肋間神經。
【功能】 寬胸理氣、止咳平喘
【主治】胸痛,咳嗽,氣喘、嘔吐、不嗜食,乳癰。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傷及心、肺。

23.神封 (Shénfēng,KI 23)
【定位】第四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
【解剖】在胸大肌中,有肋間外韌帶及肋間內肌;有第四肋間動、靜脈;布有第四肋間神經前皮支,深部為第四肋間神經。
【功能】 寬肺止咳、降逆和胃
【主治】胸脅支滿,咳嗽,氣喘,乳癰、嘔吐、不嗜食。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傷及心、肺。

24.靈墟 (Língxū,KI 24)
【定位】第三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見圖3-59)。
【解剖】在胸大肌中,有肋間外韌帶及肋間內肌;有第三肋間動、靜脈;布有第三肋間神經前皮支,深部為第三肋間神經。
【功能】 疏肝寬胸、肅降肺氣
【主治】胸脅支滿,咳嗽,氣喘,乳癰、嘔吐。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傷及心、肺。

25.神藏 (Shéncáng,KI 25)
【定位】第二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見圖3-59)。
【解剖】在胸大肌中,有肋間外韌帶及肋間內肌;有第二肋間動、靜脈;布有第二肋間神經前皮支,深部為第二肋間神經。
【功能】 寬胸順氣,降逆定喘
【主治】胸脅支滿,咳嗽,氣喘,乳癰、胸痛、嘔吐、煩滿、不嗜食。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傷及心、肺。

26.彧中 (Yùzhōng,KI 26)
【定位】第一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
【解剖】在胸大肌中,有肋間外韌帶及肋間內肌;有第一肋間動、靜脈;布有第一肋間神經前皮支,深部為第一肋間神經,皮下有鎖骨上神經前支。
【功能】寬胸理氣,止咳化痰
【主治】胸脅脹滿、不嗜食,咳嗽,氣喘,痰湧。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傷及心、肺。

27.俞府 (Shūfǔ,KI 27)
【定位】鎖骨下緣,前正中線旁開2寸
【解剖】在胸大肌中,有胸內動、靜脈的前穿支;布有鎖骨上神經前支。
【功能】止咳平喘,和胃降逆
【主治】咳嗽,氣喘,胸痛、嘔吐、不嗜食。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傷及心、肺。

TOP

9.手厥陰心包經





手厥陰心包經(Pericardium Meridian of Hand-Jueyin,PC)

經脈循行:起於胸中,屬心包,下膈,聯絡三焦;外行支出於側胸上部,循行於上肢的中間部,入掌止於中指端;掌中分支止於無名指末端。

《靈樞·經脈》:心主手厥陰心包絡①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曆絡三焦②。
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③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④出其端。
注釋:①心主、心包絡——《甲乙經》無“心包絡”三字。②曆絡三焦——指自胸至腹依次聯絡上、中、下三焦。③兩筋——指掌長肌腱和橈側腕屈肌腱。④小指次指——即無名指,下同。

主治概要:心、心包、胸、胃、神志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心痛、心前區痛,胸悶,心悸,心煩,癲狂、精神失常,腋腫,肘臂攣急、掌心發熱等 。

本經腧穴:分佈在乳旁,上膠掌側面中間及中指末端。起于天池,止於中沖,左右各9穴。

1. 天池 (Tiānchí,PC 1)手厥陰、足少陽之會
【定位】乳頭外側1寸,當第四肋間隙中
【解剖】在胸大肌外下部,胸小肌下部起端,深部為第四肋間內、外肌;有胸腹壁靜脈,胸外側動、靜脈分支;布有胸前神經肌支及第四肋間神經。
【功能】 寬胸理氣,止痛消腫
【主治】①咳嗽,痰多,胸悶、心煩,氣喘,胸痛;②乳癰;③瘰藶。
【操作】斜刺或平刺0.3~0.5寸,不可深刺,以免傷及心、肺。

2. 天泉 (Tiānquán,PC 2)
【定位】腋前紋頭下2寸,肱二頭肌長、短頭之間,伸臂仰掌取穴
【解剖】在肱二頭肌的長短頭之間;有肱動、靜脈肌支;布有臂內側皮神經及肌皮神經。
【功能】 寬胸理氣,止咳寧嗽
【主治】①心痛,咳嗽,胸脅脹滿;②胸背及上臂內側痛。
【操作】直刺1~1.5寸。

3. 曲澤 (Qūzé,PC 3) 合穴
【定位】肘微屈,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尺側緣
【解剖】在肱二頭肌腱的尺側;當肱動、靜脈處;布有正中神經的主幹。
【功能】 清心鎮痛,和胃降逆
【主治】①心痛,心悸,善驚;②胃痛,嘔血,嘔吐;③暑熱病、煩躁;④肘臂攣痛、轉筋。
【操作】直刺1~1.5寸;或點刺出血。

4.隙門 (Xìmén,PC 4) 郤穴(隙)
【定位】腕橫紋上5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解剖】在橈側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有指淺屈肌,深部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動、靜脈,深部為前臂掌側骨間動、靜脈;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其下為正中神經,深層有前臂掌側骨間神經。
【功能】 清心鎮咳,涼血止血
【主治】①心痛,心悸,心煩胸痛;②咳血,嘔血,衄血;③疔瘡;④癲癇。
【操作】直刺0.5~1寸。

5. 間使 (Jiānshǐ,PC 5) 經穴
【定位】腕橫紋上3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解剖】在橈側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有指淺屈肌,深部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動、靜脈,深部為前臂掌側骨間動、靜脈;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其下為正中神經,深層有前臂掌側骨間神經。
【功能】 寬胸解鬱,寧心降逆
【主治】①心痛,心悸、失喑;②胃痛,嘔吐、干嘔;③熱病、煩躁,瘧疾;④癲狂癇。
【操作】直刺0.5~1寸。

6.內關 (Nèiguān,PC 6) 絡穴;八脈交會穴(通于陰維脈);別走手太陽
【定位】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解剖】在橈側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有指淺屈肌,深部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動、靜脈,深部為前臂掌側骨間動、靜脈;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其下為正中神經,深層有前臂掌側骨間神經。
【功能】 寧神鎮痛,疏肝和中
【主治】①心痛,心悸、不寐:②胃痛,嘔吐,呃逆,脅痛,脅下痞塊;③中風,失眠,眩暈,鬱證,癲狂癇,偏頭痛;④熱病;⑤肘臂攣痛。
【操作】直刺0.5~1寸。

7.大陵 (Dàlíng,PC 7) 輸穴;原穴
【定位】腕橫紋中央,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解剖】在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有拇長屈肌和指深屈肌腱;有腕掌側動、靜脈網;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正中神經掌皮支,深層為正中神經本幹。
【功能】 寧心安神,寬胸和胃
【主治】①心痛,心悸;②胃痛,嘔吐,口臭,吐清涎、咳喘、咳血、庵疥;③胸脅滿痛:④喜笑悲恐、善笑,癲狂癇;⑤臂、手攣痛。
【操作】直刺0.3~0.5寸。

8、勞宮 (Láogōng,PC 8)滎穴
【定位】掌心橫紋中,第二、三掌骨中間;握拳,中指尖下是穴。
【解剖】在第二掌骨間,下為掌腱膜,第二蚓狀肌及指淺、深屈肌腱,深層為拇指內收肌橫頭的起點,有骨間肌;有指掌側總動脈;布有正中神經的第二指掌側總神經。
【功能】 清心安神,消腫止癢
【主治】①中風昏迷,中暑;②心痛,煩悶,癲狂癇,嘔噦,胸脅痛,吐血衄血,大便血,咳喘;③口瘡,舌爛,口臭;④鵝掌風。
【操作】直刺0.3~0.5寸。為急救要穴之一。

9. 中沖 (Zhōngchōng,PC 9)井穴
【定位】中指尖端的中央
【解剖】有指掌側固有動靜脈所形成的動、靜脈網;為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分佈處。
【功能】 開竅醒腦,泄熱清心
【主治】①中風昏迷,舌強不語,中暑,昏厥,小兒驚風;②熱病、吐瀉、耳鳴、心痛。
【操作】淺刺0.1寸;或點刺出血。為急救要穴之一。

TOP

10.手少陽三焦經





手少陽三焦經(Sanjiao Meridian of Hand-Shaoyang,SJ)

經脈循行:起於無名指末端,循行於上肢外側中間部,上肩,經頸部上行聯繫耳內及耳前後、面頰、目銳眥等部;體腔支從缺盆進入,聯繫心包、膻中、三焦等。

《靈樞·經脈》:三焦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錶腕①,出臂外兩骨之間②,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③,散絡心包,下膈,遍④屬三焦。
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 ⑤。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⑥,前交頰,至目銳眥。
注釋:①手錶腕--手背腕關節。②臂外兩骨之間--前臂背側,尺骨與橈骨之間。③膻中--膻音坦,此指胸中,不指穴名。④遍--《脈經·卷第六》作"偏",指自上而下依次聯屬三焦。⑤ --目眶骨(現稱眶下緣)之下部。⑥客主人--上關穴之異名。

主治概要:頭(側頭)、耳、目、胸脅、頰、咽喉病,熱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腹脹,水腫,遺尿,小便不利,耳鳴,耳聾,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目外眦痛,頰腫,耳後、肩臂肘部外側疼痛等 。

本經腧穴:分佈在無名指外側,手背,上肢外側面中間,肩部,頸部,耳翼後緣,眉毛外端。起于關沖,止於絲竹空,左右各23穴。

1.關沖 (Guānchōng,SJ 1) 井穴
【定位】無名指尺側指甲根角旁0.1寸
【解剖】有指掌側固有動、靜脈所形成的動、靜脈網;布有尺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
【功能】 清熱解表、清心聰耳
【主治】①頭痛,目赤,耳鳴,耳聾,喉痹,舌強;②熱病,心煩。
【操作】淺刺0.1寸;或點刺出血。為急救要穴之一。

2.液門 (Yèmén,SJ 2) 滎穴
【定位】第四、五掌指關節之間的前緣凹陷中
【解剖】有來自尺動脈的指背動脈;布有來自尺神經的手背支。
【功能】 清頭聰耳、和解表裡
【主治】①頭痛,目赤,耳鳴,耳聾,喉痹;②瘧疾;③手臂痛。
【操作】直刺0.3~0.5寸。

3.中渚 (Zhōngzhǔ,SJ 3) 輸穴
【定位】手背,第四、五掌骨小頭後緣之間凹陷中,當液門穴後1寸
【解剖】有第四骨間肌;皮下有手背靜脈網及第四掌背動脈;布有來自尺神經的手背支。
【功能】 清熱利咽、明目聰耳
【主治】①頭痛、目眩,目赤、目生翳膜目痛,耳鳴,耳聾,喉痹;②熱病;③肩背肘臂酸痛、脊膂痛,手指不能屈伸。
【操作】直刺0.3~0.5寸。

4.陽池 (Yángchí,SJ 4) 原穴
【定位】腕背橫紋中,指總伸肌腱尺側緣凹陷中;在第四指直上,腕部橫紋中,當指總伸肌腱與小指固有肌腱之間凹陷處
【解剖】有皮下手背靜脈網,第四掌背動脈;布有尺側神經手背支及前臂背側皮神經末支。
【功能】 利喉聰耳、和解表裡
【主治】①目赤腫痛,耳聾,喉痹:②消渴,口幹、瘧疾;③腕痛,肩臂痛。
【操作】直刺0.3~0.5寸。

5.外關 (Wàiguān,SJ 5) 絡穴;八脈交會穴(通陽維脈)
【定位】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正中間(陽池上2寸)
【解剖】在橈骨於尺骨之間,指總深肌與拇長伸肌之間;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動脈和掌側動、靜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神經及掌側神經。
【功能】 解表清熱,聰耳明目
【主治】①熱病,傷寒:②頭痛、頰痛,目赤腫痛,耳鳴,耳聾:③瘰鬁,脅肋痛、肩背痛;④上肢痿痹不遂、肘臂伸屈不利、手指疼痛、手顫。
【操作】直刺0.5~1寸。

6.支溝 (Zhīgōu,SJ 6) 經穴
【定位】腕背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正中間
【解剖】在橈骨於尺骨之間,指總深肌與拇長伸肌之間;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動脈和掌側動、靜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神經及掌側神經。
【功能】 清熱聰耳、降逆潤腸
【主治】①便秘;②耳鳴,耳聾,暴喑;③瘰鬁,脅肋疼痛、肩背痠痛;④熱病、嘔吐。
【操作】直刺0.5~1寸。

7.會宗 (Huìzōng,SJ 7) 郤穴(隙)
【定位】支溝穴尺側約1寸,當尺骨橈側緣;陽池上3寸,支溝穴在尺側旁開約5分,當尺骨之橈側緣
【解剖】在尺骨橈側緣,在小指固有伸肌和尺側腕伸肌之間;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動、靜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神經及骨間掌側神經。
【功能】 聰耳鎮痙
【主治】耳聾,癇證,上肢肌膚痛。
【操作】直刺0.5~1寸。

8.三陽絡 (Sānyángluò,SJ 8)
【定位】支溝穴上1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解剖】在指總伸肌與拇長展肌起端之間;有前臂骨間背側動、靜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神經。
【功能】 聰耳利咽
【主治】耳聾,暴喑,齒痛、齬齒痛、嗜臥,手臂痛。
【操作】直刺0.5~1寸。

9.四瀆 (Sìdú,SJ 9)
【定位】尺骨鷹嘴下5寸(肘尖下方5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解剖】在指總伸肌與尺側腕伸肌之間;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動、靜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神經。
【功能】 聰耳利咽
【主治】耳聾,暴聾、暴喑,齒痛(齬齒)、手臂痛。
【操作】直刺0.5~1寸。

10.天井 (Tiānjǐng,SJ 10)合穴
【定位】屈肘,尺骨鷹嘴上1寸凹陷中
【解剖】在肱骨下端後面鷹嘴握中,有肱三頭肌腱;有肘關節動、靜脈網;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和橈神經肌支。
【功能】 聰耳寧神、理氣消痰
【主治】①耳聾;②癲癇;③瘰鬁,癭氣;④偏頭痛,脅肋痛,頸項肩臂痛。
【操作】直刺0.5~1寸。

TOP

11.清冷淵 (Qīnglěngyuān,SJ 11)
【定位】屈肘,天井穴上1寸
【解剖】在肱三頭肌下部;有中側副動、靜脈末支;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和橈神經肌支。
【功能】 溫經散寒
【主治】頭痛,目黃、振寒,肩臂痛不能舉。
【操作】直刺0.8~1.2寸。

12.消濼 (Xiāoluò,SJ 12)
【定位】肩髎穴與天井穴連線上,清冷淵穴上3寸
【解剖】在肱三頭肌肌腹之間;有中側副動、靜脈末支;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和橈神經肌支。
【功能】 清熱散風、清心寧神
【主治】頭痛,赤痛,項背痛。
【操作】直刺1~1.5寸。

13.臑會 (Nàohuì,SJ 13)
【定位】肩髎穴與天井穴連線上,肩髎穴下3寸,三角肌後緣
【解剖】在肱三頭肌長頭與外側頭之間;有中側副動、靜脈末支;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和橈神經肌支,深層為橈神經。
【功能】 理氣消痰
【主治】①瘰鬁;②癭氣;③上肢痹痛。
【操作】直刺1~1.5寸。

14.肩髎 (Jiānliáo,SJ 14)
【定位】肩峰後下方,上臂外展時,當肩髃穴後寸許凹陷中
【解剖】在肩峰後下方,三角肌中;有旋肱後動脈肌支;布有腋神經的肌支。
【功能】 止痛利節
【主治】肩臂攣痛不遂、肩重不能舉。
【操作】直刺1~1.5寸。

15.天髎 (Tiānliáo,SJ 15)手足少陽、陽維之會
【定位】肩井穴與曲垣穴連線的中點,當肩胛骨上角凹陷處
【解剖】有斜方肌、岡上肌;有靜橫動脈降支,深層為肩胛上動脈肌支;布有第一胸神經後支外側皮支,副神經,深層為肩胛上神經肌支。
【功能】 清熱解表、寬胸理氣
【主治】肩臂痛,頸項強急,胸中煩悶、缺盆中痛,身熱汗不出,頸項急。
【操作】直刺0.5~1寸。

16.天牖 (Tiānyǒu,SJ 16)
【定位】乳突後下方,胸鎖乳突肌後緣,平下頜角處(即約在天容穴與天柱穴之間)
【解剖】在胸鎖乳突肌止部後緣;有枕動脈肌支,耳後動、靜脈及頸後淺靜脈;布有枕小神經本幹,深層為副神經,頸神經。
【功能】 通利七竅、消痰截瘧
【主治】①頭痛,頭眩,項強,目不明,暴聾,鼻衄,喉痹;②瘰鬁;③肩背痛。
【操作】直刺0.5~1寸。

17.翳風 (Yìfēng,SJ 17)
【定位】乳突前下方與耳垂之間的凹陷中;耳垂下緣,當胸索乳突肌與下頷骨之間凹陷中
【解剖】有耳後動、靜脈,頸外淺靜脈;布有耳大神經,深層為面神經幹從莖乳突穿出處。
【功能】 牽正口僻、聰耳消腫
【主治】①耳鳴,耳聾:②口眼歪斜,牙關緊閉,頰腫;③瘰鬁。
【操作】直刺0.5~1寸。

18.瘈脈 (Chìmài,SJ 18)
【定位】耳後,當翳風穴與角孫穴沿耳輪連線的下1/3與上2/3交界處
【解剖】在耳後肌上;有耳後動、靜脈;布有耳大神經耳後支。
【功能】 聰耳定驚
【主治】①頭痛,耳鳴,耳聾;③小兒驚風、嘔吐、泄痢。
【操作】平刺0.3~0.5寸;或點刺靜脈出血。

19.顱息 (Lúxī,SJ 19)
【定位】耳後,當翳風穴與角孫穴沿耳輪連線的上1/3與下2/3交界處
【解剖】有耳後動、靜脈;布有耳大神經和枕小神經的吻合支。
【功能】 散風清熱、鎮痙聰耳
【主治】①頭痛、身熱,耳鳴,耳聾、喘息;③小兒驚風、嘔吐涎沫。
【操作】平刺0.3~0.5寸。

20.角孫 (Jiǎosūn,SJ 20)
【定位】當耳尖發際處;折耳翼在耳尖端的髮際處
【解剖】有耳上肌;顳淺動、靜脈耳前支;布有耳顳神經分支。
【功能】 明目退翳
【主治】①頭痛,項強;②目赤腫痛,目翳;③齒痛,頰腫、唇吻強。
【操作】平刺0.3~0.5寸。

21.耳門 (Ermén,SJ 21)
【定位】耳屏上切跡前,下頜骨髁狀突後緣,張口有孔
【解剖】有顳淺動、靜脈耳前支;布有耳顳神經,面神經分支。
【功能】 聰耳消腫
【主治】①耳鳴,耳聾,聤耳;②齒痛、唇吻強,頭頷痛。
【操作】微張口,直刺0.5~1寸。

22.耳和髎 (Erhéliáo,SJ 22)
【定位】鬢髮後際,平耳廓根前,當顳淺動脈後緣
【解剖】有顳肌和顳淺動、靜脈;布有耳顳神經分支,面神經顳支。
【功能】 消腫止痛、聰耳寧神
【主治】①頭痛、頭重,耳鳴;②牙關緊閉,口歪、頷腫、鼻準腫痛。
【操作】避開動脈,平刺0.3~0.5寸。

23.絲竹空 (Sīzúkōng,SJ 23)
【定位】眉梢的凹陷處
【解剖】有眼輪匝肌;顳淺動、靜脈額支;布有面神經顴眶支及耳顳神經分支。
【功能】 散風清熱、寧神鎮痙
【主治】①癲癇;②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瞼瞤動;③齒痛。
【操作】平刺0.3~0.5寸。

TOP

11.足少陽膽經





足少陽膽經(Gallbladder Meridian of Foot-Shaoyang,GB)

經脈循行:起於目外眥,向上到達額角,向後行至耳後(風池),經頸、肩部後下入缺盆;耳部支脈從耳後進入耳中,出走耳前,到目外眥後方;外眥部支脈,從外眥部分出,下走大迎,上達目眶下,下行經頰車,由頸部向下會合前脈於缺盆;從缺盆部發出內行支進入胸中,通過橫膈,聯繫肝膽,經脅肋內,下達腹股溝動脈部,再經過外陰毛際,橫行入髖關節部(環跳);從缺盆部發出的外行支,下經腋、側胸、季脅部與前脈會合於髖關節部,再向下沿著大腿外側、膝外側、腓骨前、腓骨下段、外踝前至足背,沿足背下行止於第四趾外側;足背分支止於足大趾。

《靈樞·經脈》: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①,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于手少陽,抵於(拙),下加頰車②,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裏,出氣街,繞毛際③,橫入髀厭中④。
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⑤,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⑥,直下抵絕骨之端⑦,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
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歧骨內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⑨。
注釋:①頭角--當額結節處。②下加頰車--指經脈向下經過頰車部位。③毛際--指恥骨陰毛部。④髀厭--即髀樞,相當於環跳穴處。⑤髀陽--指大腿外側。⑥外輔骨--即腓骨。⑦絕骨--腓骨下段低凹處。⑧大指歧骨--指第一、二蹠骨。⑨三毛--指足趾背短毛。

主治概要:肝膽病,側頭、目、耳、咽喉病、胸脅病,神志病,熱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往來寒熱、口苦,目眩、視物不清,瘧疾,頭痛(偏頭痛),頷痛,目外眥痛,缺盆部腫痛,腋下腫,胸、脅、股、膝及下肢外側痛,足外側痛,足外側發熱,第四足趾處疼痛或運動障礙等證。

本經腧穴:分佈在目外眥,顳部,耳後,肩部,脅肋,下肢外側,膝外側,外踝的前下方,足第四趾端等部位。起於瞳子髎,止于足竅陰,左右各44穴。

1.瞳子髎 (Tóngzǐliáo,GB 1)手足少陽之會
【定位】目外眥外側0.5寸,眶骨外緣凹陷中
【解剖】有眼輪匝肌,深層為顳肌;當顴眶動、靜脈分佈處;布有顴面神經和顴顳神經,面神經的額顳支。
【功能】 平肝熄風、明目退翳
【主治】①頭痛;②目赤腫痛,羞明流淚、迎風流淚、遠視不明,內障,目翳等目疾。
【操作】平刺0.3~0.5寸。或三棱針點刺出血。

2.聽會 (Tīnghuì,GB 2)
【定位】耳屏間切跡前,下頜骨髁狀突後緣,張口有孔
【解剖】有顳淺動脈耳前支,深部為頸外動脈及面後靜脈;布有耳大神經,皮下為面神經。
【功能】 開竅聰耳、舒筋活絡
【主治】①耳鳴,耳聾,聤耳流膿;②齒痛、頭面痛、下頷脫臼,口眼歪斜。
【操作】微張口,直刺0.5~0.8寸。

3. 上關 (Shàngguān,GB 3)
【定位】下關穴直上,顴弓上緣
【解剖】在顳肌中;有顴眶動、靜脈;布有面神經的顴眶支及三叉神經小分支。
【功能】 聰耳鎮痙、舒筋活絡
【主治】①耳鳴,耳聾,聤耳;②齒痛,面痛,口眼歪斜,口噤、驚癇、青盲。
【操作】直刺0.3~0.5寸。

4.頷厭 (Hànyàn,GB 4)手足少陽、足陽明之會
【定位】頭維穴與曲鬢穴弧形連線的上1/4與下3/4交界處
【解剖】在顳肌中;有顳淺動、靜脈額支;布有耳顳神經顳支。
【功能】 平肝熄風、鎮痙止痛
【主治】①頭痛,眩暈;②驚癇,瘈疭;③耳鳴,目外眥痛,齒痛。
【操作】平刺0.5~0.8寸。

5.懸顱 (Xuánlú,GB 5)
【定位】頭維穴與曲鬢穴弧形連線的中點
【解剖】在顳肌中;有顳淺動、靜脈額支;布有耳顳神經顳支。
【功能】 平肝熄風、消腫止痛
【主治】偏頭痛,目赤腫痛、面腫、目外眥痛,齒痛、鼻流濁涕。
【操作】平刺0.5~0.8寸。

6.懸厘 (Xuánlí,GB 6)
【定位】頭維穴與曲鬢穴弧形連線的下1/4與上3/4交界處
【解剖】在顳肌中;有顳淺動、靜脈額支;布有耳顳神經顳支。
【功能】 清熱解表、消腫止痛
【主治】偏頭痛,目赤腫痛、面腫、目外眥痛,耳鳴、上齒痛、熱病汗不出。
【操作】平刺0.5~0.8寸。

7.曲鬢 (Qūbìn,GB 7)
【定位】耳前鬢髮後緣直上,平角孫穴;在耳前上方入鬢內,當角孫穴前1橫指處
【解剖】在顳肌中;有顳淺動、靜脈額支;布有耳顳神經顳支。
【功能】 散風止痛、開關利竅
【主治】頭痛連齒,頰頷腫,口噤。
【操作】平刺0.5~0.8寸。

8.率谷 (Shuāigǔ,GB 8)
【定位】耳尖直上,入發際1.5寸
【解剖】在顳肌中;有顳動、靜脈頂支;布有耳顳神經和枕大神經會合支。
【功能】 平肝熄風、寧神止吐
【主治】①頭痛,眩暈、嘔吐;②小兒急、慢驚風。
【操作】平刺0.5~0.8寸。

9.天沖 (Tiānchōng,GB 9)
【定位】耳根後緣直上,入發際2寸(率谷穴後約0.5寸處)
【解剖】有耳後動、靜脈;布有耳大神經支。
【功能】 寧心安神、消腫止痛
【主治】①頭痛,癲癇、驚恐、癭氣;②牙齦腫痛。
【操作】平刺0.5~0.8寸。

10.浮白 (Fúbái,GB 10)
【定位】耳根上緣向後入發際橫量1寸;在耳後乳突後上方,當天衝穴與頭竅陰穴的弧形連線之中點
【解剖】有耳後動、靜脈;布有耳大神經分支。
【功能】 祛風止痛、理氣消痰
【主治】①頭痛,耳鳴,耳聾,齒痛;②癭氣、瘰藶、頸項強痛。
【操作】平刺0.5~0.8寸。

TOP

11.頭竅陰 (Tóuqiàoyīn,GB 11)
【定位】乳突後上緣,當浮白穴與完骨穴的連線上
【解剖】有耳後動、靜脈;布有枕大神經和枕小神經會合支。
【功能】 平肝熄風、開竅聰耳
【主治】①頭痛,眩暈,頸項強痛、胸脅痛、口苦;②耳鳴,耳聾、耳痛、四肢轉筋。
【操作】平刺0.5~0.8寸。

12.完骨 (Wángǔ,GB 12)
【定位】耳後,乳突後下方凹陷處
【解剖】在胸鎖乳突肌附著部上方,有耳後動、靜脈分支;布有枕小神經本幹。
【功能】 平肝熄風、寧神鎮癇
【主治】①癲癇,頭痛,頸項強痛;②喉痹,頰腫、齲齒,齒痛、口眼歪斜、瘧疾。
【操作】平刺0.5~0.8寸。

13.本神 (Běnshén,GB 13)
【定位】入前發際0.5寸,督脈(神庭)穴旁開3寸
【解剖】在額肌中;有顳淺動、靜脈額支和額動、靜脈外側支;布有額神經外側支。
【功能】 安心寧神、熄風鎮驚
【主治】①癲癇,小兒驚風,中風、半身不遂、頸項強痛、胸脅痛;②頭痛,目眩。
【操作】平刺0.5~0.8寸。

14.陽白 (Yángbái,GB 14)手足少陽、陽明、陽維五脈之會
【定位】目正視,瞳孔直上,眉上1寸
【解剖】在額肌中;有額動、靜脈外側支;布有額神經外側支。
【功能】
【主治】①頭痛;②目眩,目痛、雀目、外眥疼痛,視物模糊,眼瞼瞤動。
【操作】平刺0.5~0.8寸。

15.頭臨泣 (Tóulínqì,GB 15)足少陽、太陽、陽維之會
【定位】目正視,瞳孔與風池穴連線上,入前發際0.5寸;陽白穴直上,入髮際0.5寸處
【解剖】在額肌中;有額動、靜脈;布有額神經內、外支會合支。
【功能】 散風清熱、明目聰耳
【主治】①頭痛;②目痛,目眩,流淚,目翳;③鼻塞,鼻淵、耳聾,④小兒驚癇、熱病。
【操作】平刺0.5~0.8寸。

16.目窗 (Mùchuāng,GB 16)足少陽、陽維之會
【定位】目正視,瞳孔與風池穴連線上,頭臨泣穴後1寸
【解剖】在帽狀腱膜中;有顳淺動、靜脈額支;布有額神經內、外側支會合支。
【功能】 開竅明目、熄風鎮驚
【主治】①頭痛、面浮腫、上齒齲腫;②目痛,目眩,遠視,近視;③小兒驚癇。
【操作】平刺0.5~0.8寸。

17.正營 (Zhèngyíng,GB 17)
【定位】目正視,瞳孔與風池穴連線上,目窗穴後1寸
【解剖】在帽狀腱膜中;有顳淺動、靜脈頂支和枕動、靜脈吻合網;布有額神經和枕大神經會合支。
【功能】 平肝熄風、舒筋活絡
【主治】頭痛,頭暈,目眩、唇吻強急、齒痛。
【操作】平刺0.5~0.8寸。

18.承靈 (Chénglíng,GB 18)
【定位】目正視,瞳孔與風池穴連線上,正營穴後1.5寸
【解剖】在帽狀腱膜中;有枕動、靜脈分支;布有枕大神經分支。
【功能】 宣肺利鼻、清熱祛風
【主治】①頭痛,眩暈,目痛;②鼻淵,鼻衄,鼻窒,多涕、喘息。
【操作】平刺0.5~0.8寸。

19.腦空 Nǎokōng,GB 19)
【定位】目正視,瞳孔與風池穴連線上,承靈穴後1.5寸,與督脈腦戶穴相平處
【解剖】在枕肌中;有枕動、靜脈分支;布有枕大神經分支。
【功能】 清熱止痛、寧神鎮驚
【主治】①熱病;②頭痛,頸項強痛;③目眩,目赤腫痛,鼻痛,耳聾;④驚悸,癲癇。
【操作】平刺0.5~0.8寸。

20.風池 (Fēngchí,GB 20)
【定位】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平風府穴
【解剖】在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附著部之間的凹陷中,深部為頭夾肌;有枕動、靜脈分支;布有枕小神經分支。
【功能】 平肝熄風、清熱解表
【主治】①中風,癲癇,頭痛,眩暈,耳鳴等內風為患者;②感冒、熱病、癭氣,鼻塞,鼻衄、鼻淵,目赤腫痛,羞明流淚,耳聾(耳聾氣閉),口眼歪斜等外風為患者;③頸項強痛。
【操作】針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或平刺透風府穴。深部中間為延髓,必須嚴格掌握針刺的角度與深度。

21.肩井 (Jiānjǐng,GB 21)
【定位】肩上,大椎穴與肩峰連線的中點
【解剖】有斜方肌,深部為肩胛提肌與岡上肌;有頸橫動、靜脈分支;布有腋神經分支,深部上方為橈神經。
【功能】 祛風清熱、消腫止痛
【主治】①頸項強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中風、諸虛百損;②難產,乳癰,乳汁不下;③瘰歷。
【操作】直刺0.5~0.8寸。內有肺尖,慎不可深刺;孕婦禁針。

22.淵腋 (Yuānye,GB 21)
【定位】舉臂,腋中線上,第四肋間隙(側臥)
【解剖】有前鋸肌和肋間內、外肌;有胸腹壁靜脈,胸外側動、靜脈及第四肋間動、靜脈;布有第四肋間神經外側皮支,胸長神經分支。
【功能】 寬胸止痛、消腫通經
【主治】①胸滿,脅痛;②上肢痹痛,腋下腫。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傷及臟器。

23.輒筋 (Zhéjīn,GB 23)募穴;足太陽、少陽之會
【定位】淵腋穴前1寸,第四肋間隙(側臥取穴)
【解剖】在胸大肌外緣,有前鋸肌和肋間內、外肌;有胸外側動、靜脈;布有第四肋間神經外側皮支。
【功能】 降逆平喘、理氣止痛
【主治】①胸滿,氣喘;②脅痛(胸脅痛),嘔吐,吞酸;③腋腫,肩背痛。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傷及臟器。

24.日月 (Rìyuè,GB 24) 膽之募穴;足太陰、少陽之會
【定位】乳頭直下,第七肋間隙
【解剖】有肋間內、外肌,肋下緣有腹外斜肌腱膜,腹內斜肌,腹橫肌;有第七肋間動、靜脈;布有第七或第八肋間神經。
【功能】 疏肝利膽、健脾降逆
【主治】①黃疸,嘔吐,吞酸,呃逆等膽府病;②脅痛,胸肋疼痛、脹滿。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傷及臟器。

25.京門 (Jīngmén,GB 25) 腎之募穴
【定位】側臥,第十二肋游離端下際處
【解剖】有腹內、外斜肌及腹橫肌;有第十一肋間動、靜脈;布有第十一肋間神經。
【功能】 益腎健腰、健脾利水
【主治】①小便不利,水腫;②腹脹,腸鳴,腹瀉;③腰痛,脅痛、溢飲、脊強反折。
【操作】直刺0.5~1寸。

TOP

26.帶脈 (Dàimài,GB 26)足少陽、帶脈之會
【定位】側腹,第十一肋骨游離端直下平臍處(側臥)
【解剖】有腹內、外斜肌及腹橫肌;有第十二肋間動、靜脈;布有第十二肋間神經。
【功能】 調理月經、健脾固帶
【主治】①月經不調,閉經,赤白帶下;②疝氣;③腰痛,脅痛、腰腹無力。
【操作】直刺1~1.5寸。

27.五樞 (Wǔshū,GB 27)足少陽、帶脈之會
【定位】側腹,髂前上棘前0.5寸,約平臍下3寸處
【解剖】有腹內、外斜肌及腹橫肌;有旋髂淺、深動、靜脈;布有髂腹下神經。
【功能】 調經固帶、理氣止痛
【主治】①陰挺,赤白帶下,月經不調;②疝氣;③少腹痛、便秘,腰胯痛。
【操作】直刺1~1.5寸。

28.維道 (Wéidào,GB 28)足少陽、帶脈之會
【定位】五樞穴前下方0.5寸
【解剖】在髂前上棘內前方,有腹內、外斜肌及腹橫肌;有旋髂淺、深動、靜脈;布有髂腹股溝神經。
【功能】 調經固帶、利水止痛
【主治】①陰挺,赤白帶下,月經不調、水腫;②疝氣;③少腹痛,腰胯痛。
【操作】直刺或向前下方斜刺1~1.5寸。

29.居髎 (Jūliáo,GB 29)陽維、足少陽之會
【定位】側臥,髂前上棘與股骨大轉子高點連線的中點處
【解剖】淺層為闊筋膜張肌,深部為股外側肌;有旋髂淺動、靜脈分支及旋股外側動靜脈升支;布有股外側皮神經。
【功能】 疏通經絡、行氣止痛
【主治】①腰腿痹痛,癱瘓;②疝氣,少腹痛。
【操作】直刺1~1.5寸。

30.環跳 (Huántiào,GB 30)足少陽、太陽之會
【定位】側臥屈股,當股骨大轉子高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1/3與內2/3交界處
【解剖】在臀大肌、梨狀肌下緣;內側為臀下動、靜脈;布有臀下皮神經,臀下神經,深部正當坐骨神經。
【功能】 祛風化濕、疏通經絡
【主治】①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②遍身風疹、挫閃腰疼、膝踝腫痛不能轉側。
【操作】直刺2~3寸。

31.風市 (Fēngshì,GB 31)
【定位】大腿外側正中,膕橫紋上7寸;或垂手直立時,中指尖下是穴
【解剖】在闊筋膜下,股外側肌中;有旋股外側動、靜脈肌支;布有股外側皮神經,股神經肌支。
【功能】 祛風化濕、疏通經絡
【主治】①下肢痿痹、麻木,中風,半身不遂;②遍身瘙癢、腳氣。
【操作】直刺1~1.5寸。

32.中瀆 (Zhōngdú,GB 32)
【定位】大腿外側正中,膕橫紋上5寸
【解剖】在闊筋膜下,股外側肌中;有旋股外側動、靜脈肌支;布有股外側皮神經,股神經肌支。
【功能】 祛風化濕、疏通經絡
【主治】下肢痿痹、麻木,半身不遂。
【操作】直刺1~1.5寸。

33.膝陽關 (Xīyángguān,GB 33)
【定位】陽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髁外上方凹陷中
【解剖】在髂脛束後方,股二頭肌腱前方;有膝上外側動、靜脈;布有股外側皮神經末支。
【功能】 化濕散寒、疏通經絡
【主治】膝膕腫痛、膕筋攣急,小腿麻木。
【操作】直刺1~1.5寸。

34.陽陵泉 (Yánglíngquán,GB 34) 合穴;膽之下合穴;八會穴之筋會
【定位】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中
【解剖】在腓骨長、短肌中;有膝下外側動、靜脈;當腓總神經分為腓淺神經及腓深神經處。
【功能】 疏肝利膽、舒筋鎮痙
【主治】①黃疸、腳氣,脅痛,口苦,嘔吐,吞酸等膽腑病;②膝腫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③小兒驚風、破傷風、月經過多。
【操作】直刺1~1.5寸。

35.陽交 (Yángjiāo,GB 35)陽維脈之郤穴(隙)
【定位】外踝高點上7寸,腓骨後緣
【解剖】在腓骨長肌附著部;有腓動、靜脈分支;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
【功能】 寧心安神、疏肝理氣
【主治】①驚狂,癲癇,瘈疭、面腫;②胸脅滿痛、膝股痛;③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0.5~0.8寸。

36.外丘 (Wàiqiū,GB 36) 郤穴(隙)
【定位】外踝高點上7寸,腓骨前緣
【解剖】在腓骨長肌和趾總伸肌之間,深層為腓骨短肌;有脛前動、靜脈肌支;布有腓淺神經。
【功能】 安神鎮痙、疏肝寬胸
【主治】①癲狂;②胸脅脹滿、膚痛痿痹、頸項痛;③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0.5~0.8寸。

37.光明 (Guāngmíng,GB 37)絡穴
【定位】外踝高點上5寸,腓骨前緣
【解剖】在趾長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間;有脛前動、靜脈分支;布有腓淺神經。
【功能】 清肝明目、消脹止痛
【主治】①目痛,夜盲;②胸乳脹痛;③下肢痿痹、脛熱膝痛。
【操作】直刺0.5~0.8寸。

38.陽輔 (Yángfǔ,GB 38) 經穴
【定位】外踝高點上4寸,腓骨前緣稍前處
【解剖】在趾長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間;有脛前動、靜脈分支;布有腓淺神經。
【功能】 祛風清熱、疏通經絡
【主治】①偏頭痛,目外眥痛、缺盆腫痛,咽喉腫痛,腋下腫痛,胸脅滿痛;②瘰歷;③下肢痿痹、下肢外側痛、瘧疾、半身不遂、喉痹。
【操作】直刺0.5~0.8寸。

39.懸鐘 (Xuánzhōng,GB 39) 八會穴之髓會
【定位】外踝高點上3寸,腓骨後緣
【解剖】在腓骨短肌與趾長伸肌分歧處;有脛前動、靜脈分支;布有腓淺神經。
【功能】 平肝熄風、疏肝益腎
【主治】①癡呆,中風,半身不遂;②頸項強痛,胸脅滿痛、腋下腫,下肢痿痹、膝腿痛、腳氣。
【操作】直刺0.5~0.8寸。

40.丘墟 (Qiūxū,GB 40) 原穴
【定位】外踝前下方,趾長伸肌腱的外側凹陷中;在外踝前下緣與舟骨前上方凹陷處取穴
【解剖】在趾短伸肌起點處;有外踝前動、靜脈分支;布有足背外側皮神經分支及腓淺神經分支。
【功能】 扶正祛邪、疏肝健脾
【主治】①目赤腫痛,目生翳膜;②頸項痛,腋下腫,胸脅痛,外踝腫痛、疝氣、瘧疾;③下肢痿痹、中風偏癱。
【操作】直刺0.5~0.8寸。

41.足臨泣 (Zúlínqì,GB 41) 輸穴;八脈交會穴(通於帶脈)
【定位】第四、五蹠骨結合部的前方凹陷處,足小趾伸肌腱的外側;第四蹠趾關節的後方,足小趾伸肌腱的外側
【解剖】有足背靜脈網,第四蹠背側動、靜脈;布有足背中間皮神經。
【功能】 平肝熄風、化痰消腫
【主治】①偏頭痛,中風偏癱、瘧疾、頭痛、目外眥痛、目眩,目赤腫痛、痹痛,脅肋疼痛,足跗疼痛;②月經不調,乳癰:③瘰歷。
【操作】直刺0.5~0.8寸。

42.地五會 (Dìwǔhuì,GB 42)
【定位】第四、五蹠骨間,當小趾伸肌腱的內側緣處
【解剖】有足背靜脈網,第四蹠背側動、靜脈;布有足背中間皮神經。
【功能】 散風清熱、疏肝消腫
【主治】①頭痛,目赤腫痛,耳鳴,耳聾;②乳癰;③腋腫,脅痛,足跗腫痛、內傷吐血。
【操作】直刺0.5~0.8寸。

43.俠溪 (Xiáxī,GB 43) 滎穴
【定位】足背,第四、五趾間紋頭上凹陷處
【解剖】有趾背側動、靜脈;布有足背中間皮神經的趾背側神經。
【功能】 平肝熄風、疏肝寧心
【主治】①驚悸;②頭痛,眩暈,耳鳴,耳聾;③頰腫,目外眥赤痛、胸脅痛,脅肋疼痛,膝股痛,足跗腫痛;③乳癰。
【操作】直刺0.3~0.5寸。

44.足竅陰 (Zúqiàoyīn,GB 44) 井穴
【定位】第四趾外側趾甲根角旁0.1寸
【解剖】有趾背側動、靜脈,蹠趾側動、靜脈形成的動、靜脈網;布有趾背側神經。
【功能】 平肝熄風、聰耳明目
【主治】①頭痛,偏頭痛、目眩、目赤腫痛,耳鳴,耳聾,咽喉腫痛、多夢、熱病;②胸脅痛,足跗腫痛。
【操作】淺刺0.1寸,或點刺出血。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