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茶經(附說明) 陸羽

茶經(附說明) 陸羽

茶經

作者&簡介:



陸羽(733--804),唐代竟陵人,又名疾,字鴻漸又字季疵,對茶有很深的造詣,晚年隱居苕溪以後,懷著他獨特的茶藝,一面烹茶自娛,一面撰寫他的茶經,唐書記載:「或獨行野中,誦詩擊木,慟哭而歸。」他生性淡泊名利,太子文學和太常寺太祝,都是唐代的官職,朝廷要他出來擔任此職務,他不肯就任,如果不是他的茶藝聞於當世,以及「茶經」流傳於後世,他一定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常人,「唐書」隱逸傳中也不會有他的地位,藝術和文章都是千古事,又多了一個佐證。
  《茶經》一書是陸羽的創作,成書於公元八世紀,距今已經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了。中國自有了這一部茶書以後,它就被奉為經典,以後各朝代也出現過多部茶書,但是基本上都是對陸羽《茶經》的注釋和補充、演繹,幾乎沒有什麼創新,這當然是比較悲哀的事情,倒也更襯托出陸羽《茶經》的歷史地位。各朝代出了新的茶書,給予一個「新時代的《茶經》」的評價就是非常高的了。古代的科學技術水平有限,《茶經》在內容上來說,從現在看其科學性顯然還較低,一些觀念是陳舊的、有偏頗的,甚至錯誤。

  陸羽在茶學上的成就,主要是《茶經》一書。全書共七千多字,其實篇幅並不大,共分3卷10節。

上卷3節:
一之源
論述茶的起源、名稱、品質,介紹茶樹的形態特徵、茶葉品質與土壤的關系,指出宜茶的土壤、茶地方位、地形,品種與鮮葉品質的關係,以及栽培方法,飲茶對人體的生理保健功能。
二之具
談有關採製茶葉的用具。詳細介紹製作餅茶所需的19種工具名稱、規格和使用方法。
三之造
講茶葉種類和採製方法。指出採茶的重要性和採茶的要求,提出了適時採茶的理論。敘述了製造餅茶的6道工序:蒸熟、搗碎、入模拍壓成形、焙乾、穿串、封裝,並將餅茶按外形的勻整和色澤分為8個等級。
中卷1節:
四之器
寫煮茶飲茶之器皿。詳細敘述了28種煮茶、飲茶用具的名稱、形狀、用材、規格、製作方法、用途,以及器具對茶湯品質的影響,還論述了各地茶具的好壞及使用規則。
下卷6節:
五之煮
寫煮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質的優劣,敘述餅茶茶湯的調製,著重講述烤茶的方法,烤炙、煮茶的燃料,泡茶用水和煮茶火候,煮沸程度和方法對茶湯色香味的影響。提出茶湯顯現雪白而濃厚的泡沫是其精英所在。
六之飲
講飲茶風俗,敘述飲茶風尚的起源、傳播和飲茶習俗,提出飲茶的方式方法。
七之事
敘述古今有關茶的故事、產地和藥效。記述了唐代以前與茶有關的歷史資料、傳說、掌故、詩詞、雜文、藥方等。
八之出
評各地所產茶之優劣。敘說唐代茶葉的產地和品質,將唐代全國茶葉生產區域劃分成八大茶區,每一茶區出產的茶葉按品質分上、中、下、又下四級。
九之略
談哪些茶具茶器可省略,以及在何種情況下可以省略哪些製茶過程、工具或煮茶、飲茶的器皿。如到深山茶地採製茶葉,隨採隨製,可簡化的七種工具。
十之圖
提出把《茶經》所述內容寫在素絹上掛在座旁,《茶經》內容就可一目了然。

========================================


卷上

一之源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木并]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原注:瓜蘆木,出廣州,似茶,至苦澀。[木并]櫚,蒲葵之屬,其子似茶。胡桃与茶,根皆下孕,兆至瓦礫,苗木上抽。] 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并。[原注:從草,當作“茶”,其字出《開元文字音義》。從木,當作“[木茶],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荼”,其字出《爾雅》。]其名,一曰茶,二曰[木賈],三曰[上下設],四曰茗,五曰[下下舛]。[原注:周公云:[木賈],苦荼。”楊執戟云:“蜀西南人謂荼曰[上下設]。郭弘農云:“早取為荼,晚取為茗,或曰[上下舛]耳。”] 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櫟壤[原注:櫟字當從石為礫],下者生黃土。凡藝而不實,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歲可采。野者上,園者次。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芽者次;葉卷上,葉舒次。陰山坡谷者,不款項堪采掇,性凝滯,結瘕疾。

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采不時,造不精,雜以卉莽,飲之成疾。茶為累也,亦猶人參。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濟,新羅,下者生高麗。有生澤州、易州、幽州、檀州者,為藥無效,況非此者!設服薺[上下尼]使六疾不[廖]。知人參為累,則茶累盡矣。


二之具

[上竹下贏]:一曰籃,一曰籠,一曰[上竹下呂]。以竹織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者,茶人負以采茶也。[原注:[上竹下贏],音盈,《漢書》所謂“黃金滿[上竹下贏],不如一經。”顏師古云:“[上竹下贏],竹器也,容四升耳。”]

灶:無用突者。

釜:用唇口者。

甑: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籃以箅之,篾以系之。始其蒸也,入乎箅;既其熟也,出乎箅。釜涸,注于甑中,[原注:甑,不帶而泥之。又以彀木枝三亞者制之,[原注:亞字當作椏,木椏枝也。]散所蒸芽筍并葉,畏流其膏。

杵臼:一名碓,惟恒用者為佳。

規:一曰模,一曰[木卷]。以鐵制之,或圓、或方、或花。

承:一曰台,一曰砧。以石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遣無所搖動。

[詹]:一曰衣。以油絹或雨衫單服敗者為之。以[詹]置承上,又以規置 [詹]上,以造茶也。茶成,舉而易之。

芘莉:一曰贏子,一曰[上下旁][上下良],以二小竹,長三尺,軀二尺五寸,柄五寸。以篾織方眼,如圃人籮,闊二尺,以列茶也。

[上啟下木]一曰錐刀。柄以堅木為之。用穿茶也。

扑:一曰鞭。以竹為之。穿茶以解茶也。

焙:鑿地深二尺,闊二尺五寸,長一丈。上作短牆,高二尺,泥之。

貫:削竹為之,長二尺五寸。以貫茶焙之。

棚:一曰棧。以木构于焙上,編木兩層,高一尺,以焙茶也。茶之半干,升下棚;全干,升上棚。

穿:江東、淮南剖竹為之;巴川峽山,紉谷皮為之。江東以一斤為上穿,半斤為中穿,四、五兩為小穿。峽中以一百二十斤為上穿,八十斤為中穿,四五十斤為小穿。穿,舊作釵釧之“釧”字,或作貫“串”。今則不然,如“磨、扇、彈、鑽、縫”五字,文以平聲書之,義以去聲呼之,其字,以“穿”名之。

育:以木制之,以竹編之,以紙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旁有門,掩一扇。中置一器,貯糖煨火,令火[火日皿][火日皿]然。江南梅雨時,焚之以火。[原注:育者,以其藏養為名。]  

三之造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茶之筍者,竽爛石沃土,長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芽者,發于叢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選其中枝穎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搗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茶有千万狀,鹵莽而言,如胡人靴者,蹙縮然;[原注:京錐文也。][上封下牛]牛臆者,廉[詹]然;[原注:[上封下牛],音朋,野牛也。]浮云出山者,輪[囗禾]然;輕飆拂水也。]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經;此皆茶之精腴。有如竹籜者,枝干堅實,艱于蒸搗,故其形[上竹下麗][上竹下徙]然;有如霜荷者,莖葉凋沮,易其狀貌,故厥狀委悴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

自采至于封,七經目。自胡靴至于霜荷,八等。或以光黑平正言佳者,斯鑒之下也。以皺黃坳垤言佳者,鑒之次也。若皆言佳及皆言不佳者,鑒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皺宿制者則黑,日成者則黃;蒸壓則平正,縱之則坳垤;此茶与草木葉一也。茶之否臧,存于口決。

[ 本帖最後由 aska110169 於 2007-4-23 11:21 編輯 ]

TOP

卷中

四之器


風爐(灰承) [上竹下呂] 炭撾 火[上竹下夾] [复] 交床 夾紙囊 碾拂末 羅 合 則 水方 漉水囊 瓢 竹[上竹下夾] 鹺簋揭 碗 熟 盂 畚 札 滌方 滓方 巾 具列 都籃

風爐[灰承]

風爐:以銅、鐵鑄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緣闊九分,令六分虛中,致其污墁。凡三足,古文書二十一字:一足云:“坎上巽下离于中”;一足云:“體均五行去百疾”;一足云:“圣唐滅胡明年鑄。”其三足之間,設三窗,底一窗以為通飆漏燼之所。上并古文書六字:一窗之上書“伊公”二字;一窗之上書“羹陸”二字;一窗之上書“氏茶”二字,所謂“伊公羹、陸氏茶”也。置滯(土旁)[土臬],于其內設三格:其一格有翟焉,翟者,火禽也,畫一卦曰离;其一格有彪焉,彪者,風獸也,畫一卦曰巽;其一格有魚焉,魚者,水虫也,畫一卦曰坎。巽主風,离主火,坎主水,風能興火,火能熟水,故備其三卦焉。其飾,以連葩、垂蔓、曲水、方文之類。其爐,或鍛鐵為之,或運泥為之.其灰承,作三足鐵[木半]抬之。

[上竹下呂]:以竹織之,高一尺二寸,徑闊七寸。或用藤,作木楦如[上竹下呂]形織之。六出圓眼。其底蓋若莉篋口?,鑠之。

炭撾:以鐵六棱制之。長一尺,銳上丰中。執細頭,系一小[展],以飾撾也。若今之河隴軍人木吾也。或作[木追],或作斧,隨其便也。

火[上竹下夾]:一名箸,若常用者,圓直一尺三寸。頂平截,無蔥薹句[巢]之屬。以鐵或熟銅制之。

[复](音輔,或作釜,或作[鬲甫]):以生鐵為之。今人有業冶者,所謂急鐵,其鐵以耕刀之趄煉而鑄之。內抹土而外抹沙。土滑于內,易其摩滌;沙澀于外,吸其炎焰。方其耳,以令正也。廣其緣,以務遠也。長其臍,以守中也。臍長,則沸中;沸中,末易揚,則其味淳也。洪州以瓷為之,萊州以石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性非堅實,難可持久。用銀為之,至洁,但涉于侈麗。稚則雅矣,洁亦洁矣,若用之恒,而卒歸于鐵也。

交床:以十字交之,剜中令虛,以支[复]也。

夾:以小青竹為之,長一尺二寸。令一寸有節,節以上剖之,以炙茶也。彼竹之筱,津潤于火,假其香洁以益茶味。恐非林谷間莫之致。或用精鐵、熟銅之類,取其久也。

紙囊:以剡藤紙白厚者夾縫之,以貯所炙茶,使不泄其香也。

碾:以桔木為之,次以梨,桑、桐、柘為之。內圓而外方。內圓,備于運行也;外方,制其傾危也。內容墮而外無余木。墮,形如車輪,不輻而軸焉。長九寸,闊一寸七分。墮徑三寸八分,中厚一寸,邊厚半寸。軸中方而執圓。其拂未,以鳥羽制之。

羅、合:羅末,以合貯之,以則置合中。用巨竹剖而屈之,以紗絹衣之。其合,以竹節為之,或屈杉以漆之。高三寸,蓋一寸,底二才,口徑四寸。

則:以海貝、蝸蛤之屬,或以銅、鐵,竹匕、策之類。則者,量也,准也,度也。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若好薄者減之,故云則也。

水方:以稠(木旁)木(原注,音胄,木名也。〕槐、楸、梓等合之,其里井外縫漆之。受一斗。

腥澀也。林栖谷隱者,或用之竹木。木与竹非持久涉遠之具,故用之生銅,其囊,織青竹以卷之,裁碧縑以縫之,細翠鈿以綴之,又作油綠囊以貯之。圓徑五寸,柄一寸五分。

瓢:一曰犧、杓,剖瓠為之,或刊木為之。晉舍人杜毓《舛(頭)賦》云:“酌之以瓠”。瓠,瓢也,口闊,胚薄,柄短。永嘉中,余姚人虞洪入瀑布山采茗,遇一道士云:“吾,丹丘子,祈子他日甌犧之余,乞相遺也。”犧,木杓也。今常用以梨木為之。

竹[上竹下夾]:或以桃、柳、蒲葵木為之,或以柿心木為之。長一尺,銀裹兩頭。

鹺簋:以瓷為之,圓徑四寸,若合形。或瓶、或缶。貯鹽花也。其揭,竹制,長四寸一分,闊九分。揭,策也。

熟盂:以貯熟水。或瓷、或砂。受二升。

碗:越州上,鼎州、婺州次;丘州上,壽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處越州上,殊為不然。若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類雪,則越瓷類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晉杜琉《[舛]賦》所謂:“器擇陶揀,出自東甌”。甌,越州也,甌越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淺,受半升以下。越州瓷、丘瓷皆青,青則益茶,茶作紅白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紅;壽州瓷黃,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畚:以白蒲卷而編之,可貯碗十枚,或用[上竹下呂]。其紙[巾巴]以剡紙夾縫令方,亦十之也。

札:緝[木并]櫚皮,以茱萸莫木夾而縛之,或截竹束而管之,若巨筆形。

滌方:以貯洗滌之余。用楸木合之,制如水方,受八升。

滓方:以集諸滓,制如滌方,處五升。

巾:以拖(旁)布為之。長二尺,作二枚,互用之,以洁諸器。

具列:或作床,或作架。或純木、純竹而制之;或木或竹,黃黑可扃而漆者。長三尺,闊二尺,高六寸。具列者,悉斂諸器物,悉以陳列也。

都籃:以悉設諸器而名之,以竹蔑,內作三角方眼,外以雙蔑闊者經之,以單蔑纖者縛之,遞壓雙經,作方眼,使玲成。高一尺五寸,底闊一尺,高二寸,長二尺四寸,闊二尺。

TOP

卷下

五之煮


凡炙茶,慎勿于風燼間炙,[火票]焰如鑽,使涼炎不均。特以逼火,屢其翻正,候炮出培[土婁]狀 蟆背,然后去火五寸。卷而舒,則本其始,又炙之。若火干者,以气熟止;日干者,以柔止。其始,若茶之至嫩者,蒸罷熱搗,葉爛而芽筍存焉。假以力者,持千鈞杵亦不之爛,如漆科珠,壯士接之,不能駐其指。及就,則似無穰骨也。炙之,則其節若倪倪如嬰儿之臂耳。既而,承熱用紙囊貯之,精華之气無所散越,候寒末之。[原注:末之上者,其屑如細米;末之下者,其屑如菱角。]

其火,用炭,次用勁薪。[原注:謂桑、槐、桐、櫪之類也。]其炭曾經燔炙為膻膩所及,及膏木、敗器,不用之。[原注:膏木,謂柏、松、檜也。敗器,謂朽廢器也。]古人有勞薪之味,信哉!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原注:《[上下舛]賦》所謂“水則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頸疾。又水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潛龍蓄毒于其間,飲者可決之,以流其惡,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

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涌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初沸,則水合量,調之以鹽味,謂棄其啜余,[原注:啜,嘗也,市稅反,又市悅反。]無乃[鹵舀][鹵監]而鐘其一味乎,[原注:[鹵舀],古暫反。[鹵監],吐濫反。無味也。]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 環激湯心,則量末當中心而下。有頃,勢若奔濤濺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華也。凡酌至諸碗,令沫餑均。[原注:字書并《本草》:“沫、餑,均茗沫也。”餑蒲笏反。]沫餑,湯之華也。華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餑,輕細者曰花,花,如棗花漂漂然于環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鱗然。其沫者,若綠錢浮于水湄;又如菊英墮于樽俎之中。餑者,以滓煮之,及沸,則重華累沫,皤皤然若積雪耳。《[上下舛]賦》所謂“煥如積雪,燁若春[莆方]",有之。

第一煮沸水,棄其上有水膜如黑云母,飲之則其味不正。其第一者為雋永,[原注:徐縣、全縣二反。至美者曰雋永。雋,味也。永,長也。史長曰雋永,《漢書》蒯通著《雋永》二十篇也。]或留熟盂以貯之,以備育華救沸之用,諸第一与第二、第三碗次之,第四、第五碗外,非渴甚莫之飲。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碗,[原注:碗數少至三,多至五;若人多至十,加兩爐。]乘熱連飲之。以重濁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如冷,則精英隨气而竭,飲啜不消亦然矣。

茶性儉,不宜廣,廣則其味黯澹。且如一滿碗,啜半而味寡,況其廣乎!其色緗也,其馨[上必下土右欠] 也,[原注:香至美曰[上必下土右欠]。[上必下土右欠] ,音備。]其味甘,[木賈] 也;不甘而苦,[上下舛] 也;啜苦咽甘,茶也。  



六之飲

翼而飛,毛而走,[口去]而言,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間,飲啄以活,飲之時義遠矣哉!至若救渴,飲之以漿;蠲懮忿,飲之以酒;蕩昏寐,飲之以茶。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楊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滂時浸俗,盛于國朝,兩都并荊俞[原注:俞,當作渝。巴渝也]間,以為比屋之飲。

飲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者。乃斫、乃熬、乃煬、乃舂,貯于瓶缶之中,以湯沃焉,謂之[病字頭下奄]茶。或用蔥、姜、棗、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揚令滑,或煮去沫,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

于戲!天育有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獵淺易。所庇者屋,屋精極;所著者衣,衣精極;所飽者飲食,食与酒皆精極之;[譯者注:此處有脫文]茶有九難:一曰造,二曰別,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飲。陰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別也。膻鼎腥甌,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飛湍壅潦,非水也。非炙也。碧粉縹塵,非末也。操艱攪遽,非煮也。夏興冬廢,非飲也。

夫珍鮮馥烈者,其碗數三;次之者,碗數五。若座客數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約碗數,但闕一人而已,其雋永補所闕人。



七之事

三皇:炎帝神農氏。

周:魯周公旦,齊相晏嬰。

漢:仙人丹丘之子,黃山君,司馬文園令相如,楊執戟雄。

吳:歸命侯,韋太傅弘嗣。

晉:惠帝,劉司空琨,琨兄子兗州刺史演,張黃門孟陽,傅司隸咸,江洗馬統,孫參軍楚,左記室太沖,陸吳興納,納兄子會稽內史[叔],謝冠軍安石,郭弘農璞,桓揚州溫,杜舍人毓,武康小山寺釋法瑤,沛國夏侯愷,余姚虞洪,北地傅巽,丹陽弘君舉,樂安任育長,宣城秦精,敦煌單道開,剡縣陳務妻,廣陵老姥,河內山謙之。

后魏:琅邪王肅。

宋:宋安王子鸞,鸞弟豫章王子尚,鮑昭妹令暉,八公山沙門譚濟。

齊:世祖武帝。

梁:劉廷尉,陶先生弘景。

皇朝:徐英公[責力]。

《神農食經》:“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

周公《爾雅》:“[木賈],苦荼”。

《廣雅》云:“荊巴間采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桔子[上下毛]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

八之出

山南:以峽州上,[原注:峽州生遠安、宜都、夷陵三縣山谷。]襄州、荊州次,[原注:襄州生南漳縣山谷,荊州生江陵縣山谷。]衡州下,[原注:生衡山、茶陵二縣山谷。]金州、梁州又下[原注:金州生西城、安康二縣山谷。梁州生褒城、金牛二縣山谷。]

淮南:以光州上,[原注:生光山縣黃頭港者,与峽州同。]義陽郡、舒州次,[原注:生義陽縣鐘山者,与襄州同。舒州生太湖縣潛山者,与荊州同。]壽州下,[原注:生盛唐縣霍山者,与衡州同。]蘄州、黃州又下。[原注:蘄州生黃梅縣山谷,黃州生麻城縣山谷,并与金州、梁州同也。]

浙西:以湖州上,[原注:湖州生長城縣顧渚山谷,与峽州、光州同;若生山桑、儒師二寺、白茅山懸腳岭,与襄州、荊州、義陽郡同;生鳳亭山伏翼閣、飛云曲水二寺、啄木岭,与壽州同。生安吉、武康二縣山谷,与金州、梁州同。]常州次,[原注:常州義興縣生君山懸腳岭北峰下,与荊州、義陽君同;生圈岭善權寺、石亭山,与舒州同。]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原注:宣州生宣城縣雅山,与蘄州同;太平縣生上睦、臨睦,与黃州同;杭州臨安、于潛二縣生天目山,与舒州同。錢塘生天竺、靈隱二寺;睦州生桐廬縣山谷;歙州生婺源山谷;与衡州同。]潤州、蘇州又下。[原注:潤州江宁縣生傲山,蘇州長洲生洞庭山,与金州、蘄州、梁州同。]

劍南:以彭州上,[原注:生九隴縣馬鞍山至德寺、堋口,与襄州同。]綿州、蜀州次,[原注:綿州龍安縣生松岭關,与荊州同,其西昌、昌明、神泉縣西山者,并佳;有過松岭者,不堪采。蜀州青城縣生八丈人山,与綿州同。青城縣有散茶、末茶。]邛州次,雅州、瀘州下,[原注:雅州百丈山、名山,瀘州瀘川者,与金州同也。]眉州、漢州又下。[原注:眉州丹棱縣生鐵山者,漢州綿竹縣生竹山者,与潤州同。] 浙東:以越州上,[原注:余姚縣生瀑布泉岭曰仙茗,大者殊异,小者与襄州同。]明州、婺州次,[原注:明州[貿]縣生榆莢村,婺州東陽縣東白山,与荊州同。]台州下,[原注:台州始丰縣生赤城者,与歙州同。]

黔中:生思州、播州、費州、夷州。

江西:生鄂州、袁州、吉州。

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原注:福州生閩方山山陰。]

其思、播、費、夷、鄂、袁、吉、福、建、、韶、象十一州未詳,往往得之,其味極佳。



九之略

其造具,若方春禁火之時,于野寺山園叢手而掇,乃蒸、乃舂,乃复以火干之,則[上啟強下木]、扑、焙、貫、棚、穿、育等七事皆廢。

其煮器,若松間石上可坐,則具列廢。用槁薪、鼎[歷]之屬,則風爐、灰承、炭撾、火[上竹下夾]、交床等廢。若瞰泉臨澗,則水方、滌方、漉水囊廢。若五人以下,茶可末而精者,則羅廢。若援[上下三個田字]躋岩,引[亙]入洞,于山口灸而末之,或紙包、盒貯,則碾、拂末等廢。既瓢、碗、[上竹下夾] 、札、熟盂、鹺簋悉以一[上竹下呂]盛之,則都籃廢。但城邑之中,王公之門,二十四器闕一,則茶廢矣。

十之圖

以絹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寫之,陳諸座隅,則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飲、之事、之出、之略,目擊而存,于是《茶經》之始終備焉。

TOP

中國的茶道                 

作者:陳香

中國的茶道,是到六世紀(唐時)陸羽集前人的大成,而加上他自己的精心研究,《茶經》傳播,才奠定了基礎。
封演在《封氏聞見錄》中說:「楚人陸羽作茶論(按:惟陸羽卻自稱為茶經),說茶之功能,道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遠近傾慕之。常伯熊者,更依陸羽之論,廣為潤色,於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土,無復有不飲茶者矣。」

茶道的實務

陸羽的《茶經》,分為三篇(即上、中、下三卷),而事實上是分為十章(即十部份),而十章中的一之源(茶的起源),七之事(茶的歷史),八之出(茶的產地),九之略(茶的概略),十之圖(茶的掛圃)等五章,全與茶道無關;只有二之具(製茶的工具),三之造(茶的製造),四之器(製茶的器具),五之煮(茶的煮法),六之飲(茶的飲法)等五章,才皆涉及茶道的實務。
可是,涉及茶道實務的五章,其間亦有絕大部份已被時代所淘汰,或變成與實務脫節。如二之具(製茶的工具),所談的是些籯、灶、甑、杵臼之類。三之造(茶的製造),所談的是當時製造固型茶的過裡與情況。四之器(製茶的器具),所談的是些風爐、灰承、筥、火莢、漉水囊之類。這四章的實務成分,顯然已被時代淘汰掉了。剩下涉及實務的,僅有二章,五之煮(茶的煮法)和六之飲(茶的飲法),實務成分始還濃厚,催亦有許多項目已與現實脫節,不適應,甚至於不適合了。溫故知新。現在,我們且來作一番摘要的探討。

如何烤法呢?

陸羽說:「凡烤茶,宜慎重,因風吹而火勢猛烈時不宜烤。蓋此時火焰如鑽,冷熱不均也。從前的固型茶少製成以後是乾又硬的,要煮用時,必須先用火烤(或叫做炙),因風吹而火勢猛烈不宜烤,那麼,應該如何烤法呢?
陸羽說:「持茶近火,時時裏外翻轉,俟其炮成培塿,或如蟾蜍之背。此後離火五寸,卷而舒展後,如最初之時,再事烘烤。」
這是烤茶的初步技術::還有進一步的學問,那就是要辨別所烤的固型茶,過去是火烤乾的,或者是日晒乾的。
陸羽說:「設以火烤乾之茶,則火氣透則止;若以日光乾燥之茶,則至柔軟為止。」
固型茶要煮用,烤過以後,又須予以研碎。
陸羽說:「製茶之初,以茶之至嫩者蒸之,蒸罷乘茶熱時搗之,亦不易爛。以其如漆科珠,雖壯人[手妥](同捼字,音ㄊㄨㄛ/)之,亦不能駐其指跡。茶成後,如穰骨然。若炙之,則節筋癱軟,如嬰兒之兩臂然。即於茶熱之時,藏之紙袋而貯存之,則精氣不外散,待冷後粉碎之。」

如何煮?

固型茶研碎,其好壞如何分辨?
陸羽說:「粉末之上等者,其屑如上等之米粉,粉末之下等者,其屑如菱之角。」
固型茶要煮用時,烤後、研碎,這算第一個程序,其次便是煮。
陸羽說:「煮茶之火用木炭,堅薪次之,謂桑、槐、桐、櫪之類。木炭之中,凡已燔、炙而有脂臭移香者,舉(皆也)不用;堅薪之中,加膏多之木,或無用之廢材,亦不用。所謂膏多之木,指柏、桂、檜等;所謂廢材,即係指朽腐之器物所剩之廢材。古人謂勞薪之味,洵不誣也。」

擇水與煮水

這是煮茶時,採用炭或薪的規格;其次,提到水的問題。
陸羽說:「煮茶之水,用山水者上等,用江水者中等,井水者下等。荈賦云:水自岷山下注而來者最佳,揖者清流。此種山水,其自乳泉,或岩間溜出,緩緩而來者,屬上等;瀑湧而成急湍之流水,不可飲。設飲此種水,頸部易成[上病下嬰] (頸瘤也)。又山谷之間多相隔之水,澄清停滯不流於外。凡此谷間之水,自火天(立夏也)至霜降,潛龍或以毒蓄於其中,是以取用之人,宜切開水路,使惡水他去,新泉湧出,然後酌之。江水宜自遠離人里之處取用之。井水則宜用頻繁汲取者。」
總括一句,即須用活水。然而目前普遍而便利的,是自來水(甚至放入消毒藥劑) ,陸羽倘在,不知將如何排斥,水質提過,接下去所提的,乃是煮水的標準。
陸羽說:「水沸之程度,如魚目而微有聲,此一沸也。鍑之邊緣,泉湧如連珠,水泡上昇,此二沸也。如騰涉鼓浪,煮至翻滾,此三沸也。過此以上,是以不可飲。一沸之時,使水合乎茶之量,以鹽調味。-茶未啜盡者棄之勿留,所以如此言者,蓋餡濫(無味也)而僅鍾鹽味也。第二沸之時,酌湯一瓢,以竹莢將湯之中心迴旋攪和,量粉末,投至水之中心,須臾,湯之勢如宏濤流沫,取所酌之湯止之,以育茶之華。﹞

如何酌茶?

陸羽說:「凡茶酌於若干茶碗時,沫(水泡也)與餑(浮漚也)宜均等。沫與餑,乃茶之華也。華之薄者謂之沫,厚者謂之餑,細而輕者曰花。花者才如棗之花落於環池上漂漂然,如青萍生於迴轉曲折之潭褚之中,又如鱗雲飄浮於如洗之晴空之中。其沫若綠錢之浮於水濱,又如菊之花飄墮於酒器膳食之中。誠如荈賦所云:煥然如積雪,燁然若春藪也。」
煮茶不止煮一次,而且應該邊煮邊飲,這算是第三個程序。
陸羽說:「第一煮,水沸騰後,其沫之上,有如黑雲母水之水膜出,飲之,其味不正(不美也);而以第一煮為雋永。或留貯熱湯,以育湯華,而傭救沸騰。可連飲第一、第二、第三碗,第四、第五碗以外,非至極沸之時不飲。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碗。設人數多至十人,風爐須增為二倍,熱時連繽飲之。蓋茶熱之時,重濁擬於下,而精英浮於上。若一至冷卻,則精英隨熱氣而無,雖飲亦不消化,蓋當然者也。」
事實上,當時尚不曉得茶中含有丹寧質、咖啡鹼,這兩樣東西,冷即失去其收斂功能,減少刺激中樞神經的作用。

[ 本帖最後由 aska110169 於 2007-4-23 11:22 編輯 ]

TOP

茶之性與名

陸羽說:「茶之性儉,故不宜廣,廣則味暗淡。若大服之碗(盛飯碗也),僅啜一半而味寡,況廣之時,固不待言矣。茶之色緗者(淡黃色也),其馨[必土欠] (音使,香美也)。茶之味甘者為檟,甘而苦者為花,啜之雖苦,過咽喉則甘,是茶也。」
末尾這一段,純粹是陸羽自下的定義,毫無根據。但「茶」字,的確是到他才將「荼」字減去一晝,以別於檟、蔎、荈、荼。

茶之功效

陸羽說:「鳥有翼而飛,獸有毛而走,人張口而言事物。此二著皆生於天地之間,飲啄而生。飲之起源與意義二隨時之義大矣哉。欲救渴則使其飲漿,欲除憂忿則使其飲酒,欲醒睡意,則亦令其飲茶。」

茶之起源

「開始飲茶,發於神農,至魯之周公旦而有名。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我之遠祖陸納、謝安、左思之徒,似皆飲茶。是以與時俱廣,浸於世俗,至國朝(指唐)而盛。兩都(長安與洛陽)、荊州、渝州諸地,已為每家必飲之物。」
這些「想當然耳」的飲茶前輩,事實上並非全飲過茶,神農或者只發現茶,司馬相如以上諸人,也只曾提及茶而已。陸羽括以「似皆飲茶」一語,顯示它自己也不敢肯定。劉禹錫說得好:「炎帝雖嘗未解煎,桐君有錄那知味?」

飲茶種類

陸羽說:「飲茶有所謂觕(ㄘㄨ)茶(粗茶也)、散茶(似今之葉茶而固型者)、末茶(以茶末固型者)、餅茶(固型後如餅狀者)等種類。以茶葉斫(ㄓㄨㄛ/)、熬、煬、舂而製之。貯於瓶罐之中,以湯澆之者謂之[上病下奄](同淹字)茶(水淹浸也)。或入以蔥、薑、棗、橘之皮、茱萸、薄荷之類二或煮之使其沸騰;或使茶浮揚而流轉,或煮而若去其沫,然此將成溝渠之棄水,而此種習俗不止也。」
陸羽說:「夫天育萬物,皆至巧妙,然人所工者,僅獵淺薄安易之事。所住者家也,家能極盡精巧;所衣者衣也,衣能極盡精巧;飽腹者飲食也,於酒於食亦皆能極盡精巧。」這一段話,意在惋惜飲茶不知「極盡精巧」。

茶有九難

陸羽說:「茶有九難。一日造、二曰別法、三曰茶器、四曰火、五日水、六日炙法、七日末之製法、八日煮法、九曰飲法。曇天採摘茶葉,入夜而焙之,此非造茶之善法也。囓(ㄋㄧㄝ、)而品其味,
嗅而聞其香,非辨別之善者也。羶臭之鍑,羶臭之碗,皆非茶器之善者也。以膏多之柴薪,或廚房所用之木炭,非火之佳者也。急流、止水、非水之善者也,外側通火而內側生,非炙法之善者也。綠色、縹色(淡青色也)之粉末,非末之佳者也。以不熟練之生手,張惶而攪拌之,非煮法之善者也。夏興而冬廢,非飲法之善者也。」
這一段話,則係憑陸羽的經驗,指出從製茶起至飲茶為止的九項困難,而又一一表明其心得與主張。最後的一段話,才以飲茶的分量作歸結,他說:「然珍奇新鮮而香味至高者,每人可用三碗,次於此者,則碗數可及五碗。設坐上客數達五人,則一煮宜用三碗;至七人時,則宜用五碗;若六人以下,則碗數不約。僅一人分不足時,則以其雋永補不足之分。」

茶與火

陸羽《茶經》:「其火,用炭,次用勁薪(桑、槐、桐、櫪樹)。其炭曾經燔炙,為膻膩所及,及膏木,敗器不用之。…」。
明許次紓《茶疏》:「火必以堅木炭為上,然木性未盡,尚有餘煙,煙氣入湯,湯必無用,故先燒令紅,去其煙燄,兼取性力猛熾,水乃易沸。既紅之後,乃授水器,仍急扇之,愈速愈妙,毋令停手,停過之後,寧棄而再烹。」
明代田藝蘅《煮茶小品》中說:「有水有茶,不可無火。非無火也,失所宜也。」

其實,按照當代中國茶人的經驗,對燒水燃料的選擇,只要掌握兩條件就可:
一、燃燒物的燃燒性能要好,產生的熱量要大要持久。
二、燃燒物不能帶有異味和煙味,若有則會污染水質,使泡出來的茶湯失去其原來本色與香味。

所以想要品嚐一杯好茶,須是茶、水、火三合其美,缺一不可。然而,現代已不用炭或薪來取火,現今均以瓦斯爐、電爐、電磁爐來燒水,因此,上述經驗只能是有心人才能享受古時取火情境了。

[ 本帖最後由 aska110169 於 2007-4-23 11:23 編輯 ]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