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亞寶社區 >> 資訊 >> 兩岸台商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上萬元腫瘤藥不同醫院藥房差價近千元

發佈: 2011-7-29 01:44 |   來源: sina.com  |  查看: 29次

  羊城晚報訊 記者陸志霖、實習生李之艇報導:一個價格高達上萬元的腫瘤藥“萬珂”,在不同醫院的大藥房價格居然相差990元。患者希望能到價格較便宜的大藥房自行購買,卻遭到層層阻攔。近日,羊城晚報就接到這樣一則報料。同是醫院的院辦大藥房,為何價格相差如此之多?

  不同藥房價格相差900多元

  讀者阿飛(化名)因患有多發性骨髓瘤,目前在廣州某三甲醫院住院治療,需要注射一種名為“萬珂”(通用名:注射用硼替佐米,3.5毫克/瓶,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進口分裝)的治療多發性骨髓瘤藥物。但由於該三甲醫院並沒有採購“萬珂”,於是阿飛便依照主治醫生的指示,到位於該三甲醫院一樓的院辦大藥房購買。但是價格卻十分昂貴,高達13635元。

  而在一次與病友的交流中,阿飛無意中聽到,在中山醫腫瘤醫院的院辦中腫大藥房,同規格的“萬珂”只賣12000多元,價格比自己購藥的大藥房要便宜900多元。

  得知有更便宜的“萬珂”後,阿飛便向主治醫生提出希望能拿醫生處方到中山醫腫瘤醫院的中腫大藥房買藥的請求。“但是醫生並不同意。”阿飛頗為鬱悶地說:“醫生跟我解釋說,外面大藥房的藥不知道是從哪裡進貨的,來路不明,不安全。”

  無奈之下,阿飛只好繼續“幫襯”原來的大藥房。

  “萬珂”已中標有最高售價

  根據阿飛的報料,羊城晚報記者首先前往中山醫腫瘤醫院的中腫大藥房了解情況。從中腫大藥房銷售人員調出的價格顯示,3.5毫克的“萬珂”價格為12645元。該名銷售人員說:“這個藥以前也是賣13000多元,但是中標價已經下調了,我們今年也跟著調價,調到現在的12645元。”

  隨後記者再向阿飛購藥的大藥房了解,發現同樣規格的“萬珂”在該三甲醫院的院辦大藥房確實要貴990元之多,售價為13635元。對此,大藥房的工作人員向記者出示了一份來自《上海價格信息》(上海市藥品價格公布指定刊物,第53期,2005年)的藥品價格表。上面顯示:3.5毫克/瓶的“萬珂”,最高零售價格為13635元。“我們就是根據這個最高零售價格來銷售的。”該工作人員說。

  據悉,“萬珂”由於價格昂貴,在發改委的藥品價格監管中屬於重點監控的藥品。在給予羊城晚報的回覆中,廣東省物價局方面表示,“萬珂”在2010年廣東中標價為12512.39元,粵價【2010】256號文已公布該藥的最高臨時零售價格為12647.39元,即全省所有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在本採購周期內銷售注射用硼替佐米(3.5mg)都不能超過12647.39元,如果超過該價格,物價局將按照價格違法行為給予處罰。

  疑問

  明明有中標,為何不降價?

  據中腫大藥房工作人員介紹,“萬珂”在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最高臨時零售價格出來之後,中腫大藥房也下調了售價。

  阿飛不明白,為何同是醫院院辦的大藥房,自己所住院的醫院大藥房卻不降價呢?對此,該大藥房的工作人員解釋,大藥房雖然與某三甲醫院有從屬關係,但是完全是獨立經營,市場化運作,自負盈虧。“藥品採購並不需要通過醫療機構的藥品採購平台,藥品的銷售也不需要執行中標價,就跟外面的零售藥店一樣,允許有一定的價格浮動。”該名工作人員說。

  而廣東省物價局在給羊城晚報的回覆中提到,“注射用硼替佐米(即萬珂)屬於廣東省政府定價的品種,但省物價局尚未制定該藥的最高零售價格。”

  也就是說,零售藥店可以按照市場價格來銷售“萬珂”。該大藥房的工作人員表示,“我們藥品的售價一般是按進貨價再上浮15%的價格來銷售。”

  外面更便宜,為何不讓買?

  既然是社會零售藥店,中標價“管不了”院辦的大藥房,那患者到價格便宜一點的大藥房購藥總可以吧?讓阿飛更想不明白的是,同是三甲醫院的院辦大藥房,主治醫生為何會說“來路不明、不安全”呢?

  記者拿著處方到阿飛購藥的大藥房詢問能否憑處方到其他醫院的大藥房購買時,銷售人員爽快回答:“當然可以,但是回到病房,醫生護士給不給打,就不知道了。”

  銷售人員隨即拿出一張標籤說:“在這裡買的藥我們都會在外包裝上貼上一張標籤注明使用方法和劑量,標籤上還印有‘×××大藥房’的字樣,如果醫生看到不是這個大藥房的標籤,也許就不給你打了。”“可能醫生也是擔心不安全吧,出問題了醫生要負責任的。”銷售人員補充說。

  “出于安全考慮只是其中一個原因,但更重要的是,醫院另外設大藥房的目的就是要截留資源。”一位在醫院藥房工作的人士私底下向記者透露,凡是像“萬珂”這樣的重點監控藥物,由於價格昂貴,容易出問題,就算在藥品集中採購中有中標,醫院要採購也是十分嚴格的,需要經過科室主任推薦,業務主任討論,藥房同意,院長批准等一系列程序才能最終決定能否採購。採購回來後,藥物的使用也受到監控。

  “但如果在自己家辦的大藥房賣的話,就完全不存在以上問題了。”該人士說,“這樣不僅不用經過審批採購,還可以按照市場價來賣,完全不受招標限價影響,醫院有錢賺之余,醫生照樣可以通過處方獲得提成、回扣,且問醫生又怎麼會讓患者到外面的大藥房去買藥呢?”

打印 | 收藏此頁 |  推薦給好友 | 舉報
上一篇 下一篇
 

評分:0

發表評論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