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亞寶社區 >> 資訊 >> 旅遊飲食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南白河、北觀音 賞蓮趣味大不同

發佈: 2008-6-25 14:12 |   來源: udn  |  查看: 25次

【文、攝影/蝶非】

夏日是賞蓮的季節,一朵清新脫俗的蓮花,2炎炎夏日帶來清涼意。

蓮在古代常與荷混用,其實蓮花就是荷花。她另有別種名稱:芙蕖、芙蓉、菡萏(ㄏㄢˋ ㄉㄢˋ),每種花名都美得像一闕詞牌。古詩詞中,除了梅花之外,她是被吟詠最多的花:蓮花出污泥而不染的象徵意涵,恰似貞風亮節的文人逸士;而「蓮」又與「憐」同音,是一種含蓄示愛的代名詞。詩人見蓮花,怎不我見猶憐。

台灣蓮花產地素有「南白河、北觀音」的稱號,前者主要種植經濟價值高的大賀蓮,後者則以觀賞與切花之用的睡蓮為大宗(一般以荷葉抽出水面為蓮,荷葉浮在水面為睡蓮來區別),二地的市場分隔清楚,各有愛好者。

蓮花的花季在6、7月,此時的白河鎮隨處可見大片水田荷浪翻飛,不過賞蓮要看時間,時間來得不湊巧,蓮花會賞人閉門羹的。

一般來說,蓮花的作息固定,上午開花,午後合起,比上班族打卡還準時,當我們大老遠趕到白河,已經過了中午,艷陽熾烈,也正是蓮花的休息時間,都躲在碩大的荷葉底下睡午覺了。

也有些淺眠的,伸長粉頸,張望一下,是誰在大中午擾人清夢?(攝影/蝶非)

每朵蓮的花開時程約四天。第一天約上午5、6時花開,7、8時閉合,這一天的花苞最小;第二天上午5、6時花開,10、11時閉合,花苞比第一天要大上一倍;第三天約上午5、6時開花,直到下午3、4時閉合;第四天以後蓮花開始凋謝。蓮花完全凋謝後,蓮蓬內的蓮子慢慢成熟,約三周後可採收蓮子。(來源:聯合新聞網)

一開一合,當第四天不再閉上時,蓮花也到了生命的終點。(攝影/蝶非)

蓮花完全凋謝後,蓮蓬內的蓮子慢慢成熟,就到了花農期盼採收的時刻。

古代南方多湖泊水塘,常見蓮花搖曳生姿,除供賞花,也是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花謝三週後,蓮蓬長出蓮子,採蓮女坐在蓮花深處的小船上,邊採蓮子邊唱歌,這樣的美麗意象常被詩人捕捉,王昌齡的「採蓮曲」是其中的代表作: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在詩人筆下,古人種蓮即使為三餐溫飽,也是件逸趣浪漫的事。

到了現代人種蓮,還有古人那般風雅嗎?

白河的蓮花主要用來產蓮子,採蓮的大都是中年婦女,年輕姑娘不做這麼辛苦的工作:南台灣的艷陽是非常毒辣的,採蓮的婦女把自己包裹地密不透風,足套雨鞋踩入泥濘的水田裡,撥開層層疊疊的荷葉,抽出一枝一枝的蓮蓬來查看,顏色由青偏黃的才可採下,有時因氣候不良而產出「空包彈」,蓮蓬裡一顆蓮子也無,心血頓時化為烏有;採收完的蓮蓬還需幾道加工手續,首先敲出蓮子,接著打開蓮子堅硬的外殼,再將蓮子苦苦的蓮心挑出。

如此辛苦繁複的過程才換來一顆顆香甜的蓮子,卻敵不過大陸進口的低價傾銷,於是農家為求生存,努力開發各種蓮花的相關產品,提昇更高的經濟效益。若不是他們的堅持,也許夏日白河蓮花將成回憶中的風景。

觀音的蓮花產區不像白河那樣大面積,花田與花田之間相毗連,形成一望無際的花海景觀;觀音以各家農田為單位,較分散,種植的蓮花品種多,以觀賞用的睡蓮居多,五彩繽紛的花色賞心悅目,營造出一種氛圍,讓遊客邊賞花邊用餐,體驗另一種悠閒雅趣。

眾多蓮花農場各具特色,逛個一天也逛不完,我個人較偏愛「莫內的花園」。

「莫內的花園」是以著名的「日本橋與蓮花池」為藍圖所打造的庭園。(攝影/蝶非)

莫內畫的睡蓮舉世聞名,「莫內的花園」是以著名的「日本橋與蓮花池」為藍圖所打造的庭園,種滿大王蓮、觀音蓮、子時蓮、子母蓮的池塘,有一座日式凸鼓橋橫跨其上,數棵垂柳輕拂水面,整個庭園造景給人清靜、雅緻的感覺。池畔並有舒適的賞蓮餐飲區,以竹棚、錦屏藤及百香果之藤蔓為涼棚,坐在池畔,清風夾著蓮花的清香飄送而來,清豔脫俗的蓮花及池面光影的變化猶如置身在莫內的畫中。

如果說白河種蓮是生產業,那麼觀音養蓮就是休閒業。

如果說白河採蓮是東方韻味,那麼觀音賞蓮就是西方趣味。

二種味道南轅北轍,卻都一樣引人入勝。

★蝶非的個人網誌《惘然集》:http://blog.udn.com/changerose

打印 | 收藏此頁 |  推薦給好友 | 舉報
上一篇 下一篇
 

評分:0

發表評論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