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亞寶社區 >> 資訊 >> 科技世界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個人數位出版的美麗與哀愁

發佈: 2008-6-12 14:29 |   來源: udn  |  查看: 33次

這是一個有趣的演進過程。剛開始,我們看好「虛擬文本」的誕生,相信電腦終究會帶來「無紙化」時代。但事實是,正因為電腦文件編輯太方便,列印又快速,隨手「一下指」就可以將網頁、電子郵件化為印出稿,所以數位時代的用紙量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大幅激增。電子檔案並非不能閱讀,但一般人僅限於用來編輯與備份,真要長時間觀看,還是紙張更加方便保險。

同樣地,部落格大行其道,我們原本樂觀地相信每個人都可以透過網絡成為作家。但是事實上,除了少數部落格人氣極旺外,一般都乏人問津。而部落格在虛擬世界中竄紅後,下一步就是以實體紙張出版,才能透過既有的行銷體系,將虛擬的人氣化為實質的買氣。

電腦網絡的發明,將傳統文字化為了虛擬訊號,網絡是寫手們展翅遨翔的場域;然而,無論飛得再高再遠,終究需要回歸實體出版,才有「衣錦還鄉」的獲利可能。

這是一個循環,在「紙張」與「數位」間形成重複迴圈。而造成這種循環的趨力,主要來自於閱讀習慣、社會評價,以及技術限制等層面。即使今日數位媒體普及,我們的教育環境仍舊停留在紙張階段。雖然2002年以後台灣多所學校已經開始試辦「電子書包」,推動「數位學習計畫」,但是一般人仍然偏好利用紙張來書寫閱讀。這樣根深蒂固的習慣,並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

其次,在一般人眼中,「網路發表」仍舊意味著「品質較低」與「良莠不齊」。因為大家都可以上網刊登文章,所以沒有什麼了不起。而網路文章缺乏嚴謹的編輯與校定,錯漏頗多,更無法真正受到嚴肅重視。正因為如此,傳統觀念中的「出版」仍然是作家夢寐以求的目標;倘若沒有出書,只是在網路上發表文章,即使人氣再旺,卻也似乎若有憾焉。

更重要的是,實體出版系統是目前較為可靠的獲利模式。一般網絡使用者早已經習慣了「免費」的環境,倘若要他們掏錢閱讀部落格,那幾乎是天方夜譚。反倒是要求部落客付費,提供他們更好的發表環境,更多的曝光機會,還比較有可能。於是,在部落格世界中,有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過去的內容提供者(作者與出版商)藉由資訊賺錢;但現在卻先是由服務提供者(網站)花錢提供空間,內容生產者(部落客)花時間寫文章,最後累積一定人氣後,再回歸傳統出版來謀求獲利。一直以來,網絡創作都只是「中繼站」,而印刷出版才是文字最後的「終點」。

於是,從早期的痞子蔡、藤井樹,到後來的九把刀、彎彎,以及近來出書的Mr. 6、女王等人,都是循著類似模式竄紅。如果部落格是「街頭賣藝」式的開放場域,那麼紙張出版就是「國家劇院」型的表演舞台。街頭藝人缺乏舞台,因此只能從基層開始,累積知名度,只不過在網絡的世界中甚至沒有人願意「打賞」(當然,如果我們將「人氣推薦」視為虛擬錢幣,那麼也許可以算是另一種形式的「打賞」)。然而,如果在街頭表演贏得了一定的注意,就可以進入「超級星光大道」,進行「PK歌喉戰」,最後勝出的人,才能真正進入表演殿堂,實現「名利雙收」的夢想。正由於如此,被知名出版社發掘,推出個人作品,是網絡寫手「麻雀變鳳凰」的機會。部落格只是暫時棲身之地,「實體書籍」才是他們真正的戰場。

即使無法藉由網絡脫穎而出,許多寫手仍然希望將自己的作品集結成冊,小規模出版,也算是一圓了「作家夢」。因應這樣的需求,聯合新聞網(udn)提供了「個人出版」服務,透過「即時印出」(POD – Print On Demand)模式,將部落格的「模版概念」帶入書籍編輯,讓網友可以自行配置版面,少量出版,以低成本享受當作家的樂趣。類似的觀念其實並非聯合新聞網獨創,事實上,在2006年,曾經有一家「摩達」(MODA – My Own Digital Album)也提供類似服務,只可惜如曇花一現,如今已經不復見矣。

英國的Lulu.com,很早就已經開始經營個人數位出版業務,任何人只要付錢,都可以出版自己寫的書。不只如此,Lulu.com還幫忙提供販賣、行銷以及交易平台,讓使用者不只出書,還能夠賣書。

十分有趣的是,傳統出版業必須不斷尋找有市場潛力的「內容」,並支付作者版稅,然後從讀者端獲利。然而,新一代的出版業卻搖身一變,成為了「代工」,他們不再需要發掘內容,更無須支付作者版稅,反而是來者不拒,然後向他們收取出版費用。接著,出版社又成為了「行銷仲介」,提供作家類似eBay的交易平台,他們可以擁有專屬虛擬店面(storefront),而Lulu.com則從中抽取行銷、仲介、交易等費用。這似乎是個皆大歡喜的「雙贏」局面,創作者可以輕易地花費小成本出版自己的作品,將自己推銷出去。而出版社無須負擔開發內容的重責大任,只需專注於印刷與行銷。如此不但大幅減輕了經營負擔,同時也可以從作者、讀者雙方面獲利。

在Lulu.com,使用者不但可以出書,也可以擁有許多有趣的服務。例如,他們能夠讓你的書擁有ISBN,不過當然要付費,而且各國出版的價格不同。這項服務在udn也有提供,並不稀奇;除此之外,只要支付30美元,Lulu.com也可以讓你的書進入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專屬資料庫,擁有專屬於圖書館合作的特殊編碼,讓你的書曝光率大為增加,而這自然也可以提高書籍購買率。更好玩的是,如果你願意支付305美元,將會有「資深業界人士」(experienced industry insider)為你的書撰寫400字的專業書評(Book Review),你不但可以將書評放到封面或書帶上促銷,而且還可以刊登在ForeWord雜誌網站上,大幅增加書籍的知名度。

在過去,出版社必須在一本書付梓之前投注成本,承擔風險;然而現在,成本與風險都被轉嫁到了作者的身上,出版社真可謂「未出版先獲利」,而且「出版後零風險」。只要書籍出版的數量愈大,「聚集經濟」的效果就越強,透過POD,非但沒有過去的庫存壓力,反而可以賣一本賺一本。這種「乾坤大挪移」神功,實在是出版業未來的重要希望。

從出版社的角度來看,Lulu.com的經營模式不啻是「久旱逢甘霖」般的契機;然而從讀者的角度觀察,倘若未來「有錢就能出書」,而且還可以花錢請人寫書評、做行銷,那麼出版社在毫無市場壓力的情形下,勢必怠忽其「篩選者」與「守門員」的角色,未來個人所出版的書籍品質絕對大幅下滑。在過去,只有學者專家或是千中選一的詩人、散文、小說家得以出版作品,即使是部落格要出書,好歹也是因為擁有高人氣,文章內容貼近大眾,自有其獨到之處;然而在往後的歲月中,倘若自費出版的書籍混跡於傳統書籍中,那麼勢必造成學術文化的重大衝擊,讀者假使一時不察,很可能閱讀了錯誤的資訊而不自知。紙張印刷的書籍由於精確保存了資訊,自古以來都是「權威」的象徵;然而倘若讓許多未受專業訓練的作者自費出版書籍,並掛上出版社的名號,卻很可能是「濫用權威」,極具誤導讀者的風險。

當然,個人數位出版令作品的品質下降的問題,其實也是Web2.0出現以後,許多文化觀察者所憂心的普遍性問題。網路資訊原本就是良莠不齊,而個人數位出版,只是將虛擬的問題變成實體而已。安德魯‧金(Andrew Keen)曾在《業餘的崇拜:現代網際網路如何謀殺我們的文化》(The Cult of the Amateur: How Today's Internet is Killing Our Culture)中指出,大部分的網絡資訊都是外行人說內行話,沈溺於「電子式的自戀」與「無恥的自我推銷」中。實際上,布萊恩‧艾波雅(Bryan Appleyard)在泰晤士報中所發表的〈Web2.0: 文明的破壞者?〉一文,也曾經引用安德魯的觀點,並談到許多對於網絡文化有所疑慮學者的意見,提醒使用者注意在網絡過度開放自由的時代,對於文明精緻度所可能造成的衝擊。

數位媒體的危機,正來自於其潛力之中,誠如英國小說家狄更斯在《雙城記》中所言,「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糟的時代」,數位媒體開啟了無限可能,自然也在其中隱藏了無限疑慮。這是屬於網絡文化與數位出版的美麗與哀愁。倘若要解決類似矛盾,勢必得仰賴未來在技術面、制度面與法律面等等的配套,才能臻至完美。一個新技術剛產生時,勢必創造出許多問題,而在解決了問題之後,它的效益才能被凸顯出來。個人數位出版的潛力早已不容忽視,然而它所帶來的問題,卻需要我們繼續深思、解決。

打印 | 收藏此頁 |  推薦給好友 | 舉報
上一篇 下一篇
 

評分:0

發表評論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